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人民,特别是饱受战乱之苦的北方人民,强烈盼望有安定的生活,能安全地生产;强烈希望统一,不要分裂割据和混战,曹操顺应了这种愿望,势力发展起来。
曹操是三国时代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沛国谯人。他因领兵镇压黄巾起义,建立起自己的军事武装。董卓人京后,他逃至陈留,聚兵五千,同各地的“名豪大侠,富室强族”一起,参加了讨伐董卓的关东联军,壮大了自己的实力。192年,他在济北诱降黄巾军30余万,男女百余万口,选其精锐,改编为自己的主要队伍,名叫青州军。
在当时的割据者中,曹操对东汉黑暗统治和农民起义威力有较深的认识,是地主阶级的一个有远见人物。他认识到东汉末年的汉献帝虽然是个傀儡,但却是封建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如果把汉献帝挟持在自己手中,就可以以他的旗号号令天下。196年,曹操借机发兵洛阳,把刚刚从西凉军阀中逃出的汉献帝控制起来,并把他和文武大臣一同劫持到自己的根据地.以许昌为都城。从此,曹操总揽朝政大权,得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取得政治上的优势地位,扩大了政治影响。曹操势力的发展,和他重用贤才是分不开的。东汉时期选拔官吏,一是看出:身门第,二二足重封建道德。曹操则不然,他强调的是“才”,“唯才”。对那些出身下层,缺乏封建道德所要求的人才,曹操同样重用。他甚至三次发出《求贤令》,公开提出要选用“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为官。因此,曹操网罗了不少人才,周围人才云集,力量日益壮大。
在当时社会凋敝、生产萧条的情况下,一些军阀电常常断粮,“无敌而自破”。“民以食为天”,谁能很好地解决粮食问题--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谁就可能在同其他军阀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有鉴于此,曹操在许昌和其它地主设立屯田,以安顿流民和发展农业,进而积蓄军资。曹操除了选拔一些青壮年成为自己部队的主力外,大量的人员按军事组织编制起来,几十人一屯,归属管屯田的官员管理。这些屯田组织不归地方郡县管理,直接隶属中央。屯田的农民,每年视收成好坏,将收获物的50%(自己有耕牛)或60%(用官牛耕种)交给政府,余下归己。表面看,这种剥削比例不低。但是,屯田农民有了安定的生活,愿意努力生产,多打粮食,特别是可以不负担兵役和徭役,在当时是有利于生产发展、人民需要的。尤其是经过推行屯田,荒地得到开垦,农业得到恢复、发展,军粮有了保证,曹操的势力得以稳定发展和壮大。他陆续消灭了黄河以南许多割据势力,逐渐成为北方仅次于袁绍的武装军事集团。
200年,袁曹两军发生了官渡会战。袁绍虽兵多粮足,但内部矛盾重重,军纪松驰,人心涣散。曹操虽然力寡粮绌,但是他采用各个击破和偷袭粮屯的战术,迅速击溃了袁军,全歼袁军主力,奠定了统一中原的基础。官渡之战以后,袁绍病死。曹操在巩固了他在兖、豫地区的统治之后,又进兵河北,消灭了袁绍的儿子袁谭、袁尚、袁熙等势力。207年,曹操又率军北出卢龙塞,打败了与袁氏勾结的乌桓头人,这对于巩固中原统一,保障人民安居生产,起了积极作用。
曹操在统一方以后,于次年(208),乘胜挥师南下,想攻下荆州,进而出兵江东,逐步统一全国。在中原活动失败的刘备,正依托于荆州,他在曹军的追逐下自樊城南奔江陵,行抵当阳,为曹军所败。那时,孙权已经继孙策统治江东,他与刘备的谋士诸葛亮结盟于柴桑,共与曹军相持于赤壁。在这一战役中,孙刘联军只有5万左右,处于绝对的劣势;曹军将近30万人,号称80万。但是曹军多是北方人,不习水战;又由于长期行军作战,疲惫不堪;原荆州的降卒,心怀不安,内部矛盾严重;再加之军中瘟疫流行,士气更加不振。曹操下令在长江北岸屯兵,战船用铁环连起,以减少颠簸。孙吴军主帅周瑜乘东南风纵火焚烧曹军水师,与刘备军队水陆并进,迫使曹操退回北方。这就是决定“天下三分”的著名战役“赤壁之战”。
曹操退回北方后,经过短期的准备,相继平定关中、陇右及河西四郡,完成了北方的统一。218年,曹操力排众议出兵击平了代郡乌桓,北方边境也安静了。曹操执政期间继续兴举屯田,先后开凿或整修了许多沟渠堰,恢复发展生产。同时,他继续推行“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选拔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进入政权,并抑制豪强、崇尚法治。同三国中其他两国相比,曹操所统治的北方的政治和经济情况算是比较好的。曹操还精通兵法,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摘要》等书。他善写诗歌,直接继承了汉代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生动地描写了动乱时期的社会面貌,在文学史上开创了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的传统。其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语言古朴自然。有的诗抒发其改革弊政、统一全国的抱负。还有的则描叙东汉末年社会的残破景象,暴露了人民的疾苦,如《蒿里行》、 《薤露》等。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名句,表现了自己的抱负。
正是由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曹操在政治、军事、文学方面,有着卓越的贡献,西晋著名的史学家陈寿称其为“非常之人,超世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