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走出传统农业
4790200000047

第47章 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发展(17)

三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就全国来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是由于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的转变,投入产出的效率还不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还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目前我国人均耕地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40%,人均占有淡水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30%,单位GDP的能耗是日本的10倍,单位产值的水耗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0倍以上,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很大。从平凉来看,经济社会发展势头总体是好的,但也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突出,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不断加大;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人口和劳动力素质还不能适应加快发展的要求;资源禀赋相对较差,且开发利用率不高,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出路在于发展,在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坚持把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区域发展与对外开放、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实际出发,把积极进取精神与科学求实的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又要看到艰巨性和长期性,积极而又扎扎实实地推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建设甘肃东部经济强市,加快推进小康建设。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进一步贯彻平凉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思路的实际行动,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一个新阶段。

一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千方百计把经济搞上去。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是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就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战略思想。讲发展,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这既是由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的,也是我们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国家繁荣昌盛,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经济的发展,什么矛盾都无法解决,什么事情都办不成。平凉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这就决定了我们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把经济发展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来抓。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速度,这一点在平凉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不仅要发展,而且要千方百计求得长时期的快速发展。我们一定要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紧紧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当前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国乃至全球性结构调整和产业梯度转移的有利条件,努力实现平凉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要加快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立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全面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二要坚持统筹兼顾的方针,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兼顾就是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各种矛盾、困难和问题相互交织,我们必须从加快推进小康建设的全局出发,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首先,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是推进五个统筹的首要任务,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平凉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地区,8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平凉的发展,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把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放在加快农村的发展上。要跳出农村看农村,跳出“三农”抓“三农”,坚持用现代工业的理念指导农业发展,用城市规划的理念指导农村建设,把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工业化有机结合起来,以平凉中心城市建设带动县城、小城镇建设和村镇建设,促进产业、资本、技术、人口向城镇聚集,逐步实现农业向工业转型、农民向市民转型、农村向社区转型,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走出一条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路子。其次,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目前,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将日益增长,这就更加要求社会与经济共同发展。在平凉,加快社会发展,就是要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事业,广泛深入地开展以营造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优化管理,塑造“文明平凉”、“诚信平凉”新形象为重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提高市民素质、生存生活质量和城乡文明程度;就是要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继续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逐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就是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积极推进依法治市,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第三,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其实质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就要求我们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坚持资源开发与资源节约并举,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当前,要紧密结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标本兼治、突出重点,切实抓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把平凉建成全国生态环境示范市。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国家就解决“三农”问题、发展社会事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扶持政策,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政策机遇,切实加大农村特色产业开发、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千方百计把我们基础建设和生态建设的欠账补回来,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三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环境。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要求,要从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做起,贯穿到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贯穿到我们的各项工作中去。当前,尤其要注意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群众的接受程度很好地统一起来,把深化改革、促进发展、调整结构同扩大就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下决心安排好下岗失业人员、企业离退休职工、城市贫困居民、农村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继续做好“两个确保”和城市“低保”工作,搞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特别要以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高度负责的精神,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妥善解决好农村土地征用、城市拆迁建设、企业重组改制过程中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要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创造人尽其才的制度环境,优化配置人才资源,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最大限度调动人的积极性,把人的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要高度重视和认真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及时排查调解各类矛盾和纠纷,建立健全社会治安综合防范体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怎样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执政理念,坚持体制创新与科技创新,统筹兼顾经济发展社会的全局,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持续和快速发展。

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正确处理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从平凉来看,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衡量,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之间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基础条件还没有彻底改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瓶颈”制约问题还相当突出,环境保护和治理的任务仍很艰巨;在小康建设上,整体上比全国落后10年甚至更长时间。这就迫切需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仅要发展,而且要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条件,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谋求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建强市、奔小康的宏伟目标。

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要做到统筹兼顾,实现平凉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平凉实际出发,加快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实现“三增一稳”、推进“五个加快”、培育“四大产业”、建设“四大基地”的基本思路,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三增一稳”的目标,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着眼于维护社会进步和稳定,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五个加快”把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民营经济发展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整体,体现了“五个统筹”的要求。近几年的实践证明,这一思路是完全符合平凉实际的,必须一以贯之坚决落实,不能有丝毫动摇。只有在统筹兼顾的原则下,推进全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才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才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在求真务实,创新机制。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发展理念、一个指导思想,贵在实践,重在落实。只有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有效解决各类矛盾和问题,推动我们的改革和建设事业健康发展。因此,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加快推进企业改革,努力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加快建立服务型政府,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努力消除体制性、机制性障碍。要建立有效的工作推行机制,尽快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质询听证制度和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完善决策体制,规范决策程序,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进一步增强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要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观,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总量的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客观条件,更要看主观努力,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使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和历史的考验。

(根据2004年3月23日《在平凉市传达贯彻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精神大会上的报告》一文整理,载2004年第2期《调研与发展》)

静宁改造传统农业的启示

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时期,改造传统农业、推动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和主流,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需要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也需要理论创新和观念创新,而观念的创新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文化前提。引入工业经济的理念,促进传统农业的经济技术改造,加速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就是农村经济工作中的观念创新。静宁县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特点,围绕果品这一特色优势资源,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在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成功的尝试,加快了富县富民的步伐。在全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中,静宁县的启示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