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走出传统农业
4790200000016

第16章 传统农业的局限与变革(8)

产业结构。是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产业结构的转变列入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是由于产业结构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方向,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它有三种涵义:一、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生活资料的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如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二、国民经济中各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内部的组成及其相互间的生产联系和比例关系,如农业内部农、林、牧、渔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三、按三次产业划分的国民经济中各产业(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的组成及其相互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即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关系。三次产业的划分是考察经济增长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化以及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重要依据。第一、二产业的术语最早流行于上个世纪20年代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1935年新西兰学者费希尔又提出了第三次产业。六十年代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中把产业结构分为三大部门,以后1974年日本的《经济白皮书》和英国的西蒙·库兹涅茨在《近代经济增长率,结构与扩展》一书中对某些分类和内容作了补充和变动。三次产业的划分范围各国不尽相同,西方国家通常使用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的“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基本定义。第一产业,又称“第一次产业”,指农业、林业、畜牧、渔业、狩猎等,矿业即采掘业的划分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很确定。有归于第一产业的,也有归于第二产业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业化趋势,农林渔业生产的机械化,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我国把农业,包括林、牧、渔等业作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又称“第二次产业”,一般指以第一产业产品为原料,进行加工制造或精炼的产业部门,即制造业。有些国家把矿业、建筑业也列入第二产业。我国把工业和建筑业作为第二产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等。两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一百多年里,工业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世界经济的格局,经济的工业化程度直接反映并决定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总体实力,也是现代生产力的重要标志。20世纪中叶西方工业国出现了第二产业下降的趋势。我国的经济正朝着国家工业化的方向迈进。第三产业,又称“第三次产业”,一般指为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提供服务的部门。近数十年来,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和就业人数不断扩大。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我国第三产业包括:(1)流通部门,即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2)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即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等;(3)文教科研部门;(4)社会公共服务部门,即国家机关、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军警,但此类不列入第三产业产值的计算范围。

在现代经济中,三次产业的发展水平和比例结构,不仅是经济增长模式的重要标志,而且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我们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使用的概念主要指三次产业的比例结构,也包括各产业的内部结构问题。三大产业门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缺一不可,但现阶段优先发展工业,即可以为传统农业的改造提供技术和财力支撑,又能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和需求。因此,实现产业结构由农业向工业的转变是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

二、定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特点

定西曾是闻名全国的贫困落后地区,“三西”建设和“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将所辖七县均列为国家重点帮扶县。建国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定西人民的生产生活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为了改变定西的贫困落后面貌,历届地委、行署励精图治,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定西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发扬“三苦”精神,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市场经济,坚持结构调整;在攻坚基础农业,推进市场农业,发展高效农业的农业发展三部曲中农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得到长足的发展。1999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36.12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259元,农业总产值17.9亿元,粮食总产量达8.57亿公斤,农业人均粮食占有达582斤,农民人均收入1024元,工业和城市经济在改革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实现了提前一年基本解决温饱的奋斗目标,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稳定解决温饱进而向小康迈进的历史新时期。全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是:一、农业基础得到较大改善。梯田面积达488万亩,除水川地外,山区耕地基本实现梯田化,农民人均达到2.3亩;新修水利工程510项,新增水地26.7万亩,灌溉面积达92.3万亩,建设集雨补灌窖20万眼,增强了旱作农业的抗旱能力;完成小流域治理面积9200平方公里,“三乱”问题和水土流失得到扼制;地膜覆盖、日光温室、暖棚养畜等农业适用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增强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农民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农民人均粮食占有达582斤,人均纯收入越过千元大关,农民的吃饭问题和基本生活问题得到解决。实施“121”人畜饮水工程兴建水窖20万眼,解决了11万农户50万人,60万头家畜的饮水困难。修缮房屋2.9万间,近10万农民告别了茅草屋,有98%的乡镇通了公路,有88%的农户通了电,电视覆盖率达71.2%。农村医疗、农村教育和农民的文化生活得到改善。三、支柱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依据资源优势,狠抓结构调整,洋芋、药材、畜牧、果蔬四大支柱产业初具规模,洋芋种植面积达238万亩,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千吨以上的洋芋龙头加工企业达14家,建成洋芋专业批发市场6个,以党参、当归、红黄芪为品牌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达84万亩,养殖专业户达5万户,果菜花卉经济作物面积达14.8万亩,四大支柱产业产值突破35亿元,农民人均从中获得收入910元,劳务输出和农村民营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四、城市经济在国企改革的阵痛和资源重组中结束了下滑不止和长期徘徊的状态,开始寻求工业强区的发展出路。五、民营经济和农村非农产业异军突起,为经济发展增加了活力。

从1978年到1998年,在改革开放的20年中定西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经济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但全区经济发展的总量、质量、速度和结构,远不能适应小康建设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存在的差距和经济特征是:

一是结构单一,发展缓慢。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现状有着密切的、直接的关系,在经济发展的转型期产业结构代表经济发展的水平和主流,决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产业结构的形成和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的、能动的变化过程。1998年定西的国民生产总值36.12亿,其中一产17.95亿,二产8.97亿、三产9.2亿,三次产业的比例为一产49.7%、二产24.8%、三产25.5%。这种以农为主的产业结构,以及农业发展规模和财政贡献率的有限,直接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财政积累,加之弱小的工业无力支持技术进步和社会投资从而导致了经济发展的落后与缓慢。农业、工业基础产业和主导产业的滞后使三产的发展缺乏产业支撑。就其三次产业的发展速度而言,我们基本接近全省和全国同期的平均增长水平,但由于产业结构的局限,我们的经济总量太小,不但无法适应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实践证明,单一的农业,滞后的工业是经济发展缓慢诸多因素中最根本的一条。有的同志讲十年能否赶上全国的发展水平,我看这样的现状,再过20年、30年,甚至更长一些时间也未必能赶上全国的水平,你在追,但人家不等你。形成这种单一农业的产业结构有自然的、历史的和社会的诸多因素,但主要因素有两条:一方面,粮食的问题,农民的温饱生存问题,长期是社会经济生活中最突出的矛盾,政府工作的重心也就自然落在了农业的发展上,历史的局限、自然的局限、加上朴素的经济思想,形成了定西—贫困—农业的观念;另一方面,长期的计划体制和经济工作中“左”的影响,否认商品生产,执行计划指令,搞单一经济,形成了重农轻工、片面农业的经济格局和经济观念。这种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局限以及反映在经济工作中的传统观念,使经济社会的发展长期在贫困与自给的两岸游离与徘徊,出现了农业越垦越荒,经济越赶越远,农业上不去,工业起不来的状况。单一的经济结构不仅影响了财政的增长,而且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长期的传统农业不仅束缚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影响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因此,调整产业结构是摆脱贫穷落后被动局面的内在要求和百年大计。

二是农业不稳,靠天吃饭。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农业生产自然环境的特征,决定农业发展的规模与速度。从定西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看,全区位于海拔1640—3940米的黄土高原与西秦岭边缘地带,沟壑纵横、山塬交错,植被稀疏、生态退化。气候属干旱、半干旱和高寒阴湿过渡性地区,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寒冷而干燥,且温差和降水量在年际、年内和空间地域上变化很大。冬季,受北部强劲季风的侵袭,雨雪少而低温霜冻,年无霜期仅在100—120天之间,严重影响南部农作物的生长;夏季,北部虽有温湿同季,气温较高,降水较集中之说,但十年九旱,常有数月不见雨水的旱情,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1997年的大旱几乎使北部80%的耕地绝收。同时还有雹灾、沙尘和霜冻共同形成对农业生产的威胁。在787万亩耕地中,有效保灌面积为8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0%,“121”工程和梯田建设使农业的抗旱能力虽有增强,但90%的耕地仍是受天候制约的产量低而不稳的旱塬旱山地,无法实施大面积的机械化耕作和规模化经营,耕作制度一年一熟,平均亩产长期在75公斤上下徘徊,与水川灌溉农业无法相比。这种自然特征形成了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一是干旱多灾,农民靠天吃饭;二是山地多地块小,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和规模化经营;三是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瘠,投资下降,产量低而不稳,而且农业生产的自然资源在拓耕垦荒中陷于恶性循环;四是山区交通条件差,不便资源开发和商品流通,农产品商品率仅为44%。粮食作物几乎没有商品销售;五、农业生产粮食为主,内部结构单一,农民致富步履艰难;六是文化落后,观念陈旧,生产力水平低下,限制了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市场农业的发展。从全区农业的发展看,农业基础和农民生活得到长足发展,粮食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以上,但83万吨的粮食产量、582斤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和1000元的农民收入,只能维持农民的生活和生存,农民走向市场的原始积累过程将十分漫长。从农业生产的投资看,国家政策性投资和扶贫开发投入了较大财力,但农业劳动力年综合产值仍不足1000元。农业生产的落后和农业生产的自然局限,是定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显着特征。

三是基础薄弱,工业滞后。新中国成立初期定西的工业几乎是空白,1949年的工业总产值仅占工农业产值的3.1%。1952年以后党和政府在大力发展农业解决粮食问题的同时,集中财力逐步建立了以支农为中心的农机修造业、电力、建材、酒精、印刷、制药和粮油副食品加工业。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定西的工业得到一定发展。1998年全区中小工业企业达500多家,职工人数近2万人,工业总产值达22亿,相当于1949年的500倍,50年的平均增长率为10.1%,接近全国同期增长速度,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3.19%增长到1998年的33%。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民营企业、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为工业进步增加了活力,1998年乡镇村办工业企业超过万户,从业人员近10万,产值突破10亿,为改变农业内部结构和农民增收发挥了巨大作用。国有骨干工业和中央省属驻定工业企业在“三项制度”改革之后,进入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之中,企业改制和资源重组为工业的加速度发展奠定了基础。定西工业的发展在支援农业、满足经济社会需求的同时,有力地拉动了财政增长。但就其技术装备、发展规模、经济效益而言,仍十分薄弱和落后,无法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基本特点是:起步晚,规模小;底子薄,基础差;产业方向不明,生产门类单调,技术体系和产业链条不健全;管理滞后,效益不高;投资不足,扩张乏力;生产方向和产品的消费对象仍是以农业资源、农业生产和本地市场为主,总体水平尚处在工场手工业和工业化初期阶段,不能适应开放的、竞争的市场经济的要求,在产业结构的转型期不能发挥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工业的落后就是经济的落后和落伍,工业的薄弱是定西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致命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