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细说成语典故
4784300000062

第62章 事物规律篇(1)

■探骊得珠

◎成语释义

比喻冒着大危险而得到大利,也比喻做事写文章能得到要领。

◎成语出处

《庄子·列御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颌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

◎出处译文

“贵重的珍珠,只有九重深渊下的骊龙的喉咙口上才有。你能得到它,一定是碰巧遇上骊龙睡着了。如果骊龙清醒的话,你哪里还能活着出来哟!”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有个人去见宋襄王。宋襄王被他的花言巧语所迷惑,赐了他车十乘,并给予很高的礼遇。这个人其实没有什么真本事,自从宋襄王赏赐他以后,开始洋洋得意,开始看不起别人,包括当时很有学问的庄子。

于是庄子跟他讲了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住在黄河边上,靠割芦苇、编帘子簸箕为生,日子过得非常贫困。

有一天,儿子在河边割芦苇,烈日当空,晒得他头昏眼花,于是他就坐下来休息。他望着眼前的河水,想起父亲说过,在河的最深处有许多珍宝,可是谁也不敢去,因为那里住着一条凶猛的黑龙叫骊龙。他想,要是潜到河底,找到珍宝,我们一家人就用不着像现在这样一天干到晚,三顿还吃不饱了,不如豁出去试一试。

他把心一横,三下两下脱了衣服,一头扎进冰冷的河里。开始他还看得见四周的小鱼在游来游去,再往深处,光线变得越来越暗,水也越来越凉,最后,他什么都看不见了,四周一团漆黑。他心里有点害怕,不知该往哪儿游。

就在这时,不远处有一个圆圆的物体在闪闪发光。他定睛细看,啊,原来是明珠!他憋足一口气游过去,双手抱住明珠,使劲一拽,明珠就到了他怀里。他迅速浮出水面,上岸后撒腿就往家跑。

父亲一见明珠,就问他是从哪儿得到的。他把经过一五一十地向父亲讲述一遍。父亲听了说:“好险哪!这颗价值千金的明珠是长在黑龙下巴底下的,你摘它的时候,黑龙必定是睡着了。它要是醒着,你就没命了。”

故事讲完以后,庄子对那个自高自大的人说:“宋国的深,好比九重深渊一样,宋襄王的猛,好比骊龙一样。你能得到宋襄王的赏赐,只不过是偶然遇上宋王的一时糊涂而已。如果换在正常的情况下,你一定会遇到危险。”

■想当然

◎成语释义

凭主观推断,认为事情大概是那样。

◎成语出处

《后汉书·孔融传》:“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出处译文

“从现在的情形来看,就能设想原来是那样的情况。”

◎成语故事

孔融,字文举,是孔子二十世孙,鲁国人,为汉朝末年文学家。孔融曾任北海相,因此当时人们称他为孔北海。

东汉末年,曹操赢得官渡之战,领兵攻破袁绍的根据地邺城。曹操的儿子曹丕随军入城,发现袁绍的儿媳甄氏长得非常漂亮,十分喜爱,便请求曹操将甄氏赐给他做老婆。曹操见了甄氏,觉得她果然美丽无比,万种风情,便为曹丕迎娶。

孔融对此事极为不满,写信给曹操说:“周武王灭掉商纣王后,将纣王的妃子赐给周公。”这是讥讽曹操的虚构故事,曹操看完信不解地问:“这个故事出自什么经典?我好像没见过。”孔融回答说:“用现在的事例推测,就能设想会发生那样的事。”

曹操这才知道孔融是在讽刺他,气得不行,但是孔融是有名的大臣,当时不能拿他怎么样。

孔融早就看不惯曹操。曹操曾颁发过一道禁酒的命令,认为酒可以亡国。而孔融写信反驳说:禁酒是不得人心的,因为酒对人的好处由来已久,而且这好处直接关系到事业成败、安邦定国。他还列举大量的酒的德政,从尧一直说到汉高祖。

孔融还说也有以女人亡国的,那是不是连婚姻也禁了?最后得出结论:“由是观之,酒何负于治哉?”

曹操见他屡屡反对自己,后来借故把他杀了。

他杀孔融的罪状是“不孝”。

因为孔融有下列的两个主张:第一,孔融主张母亲和儿子的关系是如瓶之盛物一样,只要将瓶内的东西倒出来,母亲和儿子的关系便算完了。第二,假使有天下饥荒的时候,有点食物,给父亲不给呢?孔融的答案是:倘若父亲是不好的,宁可给别人。

曹操就小题大做,硬说孔融不忠不孝,把他杀了。

不过反过来想,孔融的被杀自己其实也有责任,谁叫他恃才傲物呢?

■异曲同工

◎成语释义

比喻不同的艺术作品的作法和内容虽然不一样,但都很出色。也比喻两句话的说法不一样,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的两种做法都巧妙地达到目的。

◎成语出处

唐朝韩愈《进学解》:“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出处译文

“子云和相如两个人,就像不同的曲调却演的一样好。”

◎成语故事

司马相如,字长卿,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在汉景帝的时候当过武骑常侍。他创作了许多有名的辞赋,例如《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等。他的辞赋以辞藻瑰丽,气韵起伏、宏大著称。后人把他当作“汉赋”的代表人物。

距司马相如大约70年以后,汉朝又出了一个叫扬雄的人物。扬雄,字子云,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他同司马相如一样是成都人,而且也善于写赋。扬雄很仰慕司马相如的文采,他写的《甘泉赋》、《长扬赋》、《羽猎赋》等赋在形式上受到司马相如的启发和影响,但是也写得独特而别具一格。

于是,后人喜欢把司马相如、扬雄相提并论。两人的文笔都奇妙非常,但是又各具特点,所以韩愈说他们“异曲同工”,对他们的文学才能进行高度赞扬。

■功成身退

◎成语释义

大功告成后自行引退。

◎成语出处

《老子》:“功成、名逐、身退、天之道。”

◎出处译文

“拥有成功和名利之后,要懂的引退,这是自然的大道理。”

◎成语故事

春秋的末期,奴隶制度开始没落,奴隶主们为了保持富贵,维持原来的奴隶制度,开始结成力量,对抗新生的贵族。

老子生在这个时期,亲眼见到他们争权夺利、互相残杀的情景。奴隶制度最终还是破灭了,本来奴隶主们已经获得了很多利益,却不懂得收敛。通过奴隶主贪权坏事的事情,老子认为,功成身退是自然的道理,不可违背。

老子说:积蓄财物,使它盈满,不如罢休。锤炼金属,使它尖锐,不可长保。金玉满堂,都不能守住。富贵而骄傲,是自己招灾。功业既成,就应该引退。

■明哲保身

◎成语释义

原指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现在多指因害怕连累而回避斗争的处世态度。

◎成语出处

《诗经·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出处译文

“深明事理,很有智慧,善于保全自己。”

◎成语故事

西周国王周宣王在位期间,朝廷有两位大臣,一位叫尹吉甫,一位叫仲山甫,他们辅佐周宣王,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尹吉甫曾领兵打退过西北少数民族的进攻,还曾奉命在成周(今河南洛阳东)一带征收南淮夷等族的贡赋。

仲山甫被封在樊(今陕西长安南)地,所以也称樊仲、樊穆仲。他很有见识,敢于直谏,受到大家的敬重。

当时,鲁国诸侯鲁武公有两个儿子,长子名括,幼子名戏。周宣王不与众臣商议,就立戏为鲁国太子。这种废长立幼的做法,违背当时的规矩,很容易酿成内部的动乱。仲山甫极力谏阻,周宣王不听,坚持立戏为太子。后来戏继位为懿公,鲁国人果然不服,不久就将他杀死。

周宣王为了防御西北各部族的进攻,命令仲山甫到齐地去筑城。这时,尹吉甫写了一首诗送给仲山甫,诗中赞美仲山甫的品德和才能,当然也对周宣王任贤使能,使周朝得以中兴作了一番歌颂。

这首诗其中第四章有两句写道:“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是说仲山甫贤明多智,明达事理,不参与可能危及自身的事。这首诗是赞美仲山甫优秀的品德和才能的。

■齿亡舌存

◎成语释义

常用来比喻为人处世采取柔顺温和的态度,常常可以保全自己;而采取刚强激烈的态度,往往会使自己受到严重的伤害。

◎成语出处

汉朝刘向的《说苑·敬慎》:“(常枞)张其口而示老子,曰:‘吾舌存乎?’老子曰:‘然。’‘吾齿存乎?’老子曰:‘亡。’常枞曰:‘子知之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常枞曰:‘嘻!是已,天下之事已尽矣!’”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我国出现了一位被称为老子的哲学家。他是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

老子曾在衰微的周室担任守藏室史(相当于图书馆馆员)。他有一位名叫常枞的好朋友,二人经常对一些哲学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天,常枞身染重病,老子急忙去探病。常拟把嘴张开,让老子看了看,然后对他讲:“你看,我的舌头还在吗?”老子说:“依旧存在。”常枞又问:“我的牙齿到底怎么样了?”老子老老实实地回答:“已经没有了。”

常枞停止说话,陷入了思考,然后又说:“我的舌头照旧存在,而牙齿却已没有了。你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吗?”老子闭着眼睛想了一会儿,说道:“舌头之所以还在,是不是因为它的质地柔软呢?牙齿之所以脱落,是不是因为它的本性刚强呢?”

常枞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对呀,你说得太有道理了!普天下的所有事物,都难逃这个道理呀!”

老子在辞别常枞后,对“柔”与“刚”的道理进行反复琢磨,他思索得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以后,他看到周室日益衰败,难以挽救,就不再对周天子多费口舌,辞官而去。

当他经过函谷关时,把守关隘的官员尹喜羡慕他的学问,就请求他留下一部著作。老子急于出关,就一气写了一部五千字的书,名为《老子》。

因为这本书的上篇命名为“道篇”,下篇命名为“德篇”,所以此书又有《道德经》的名称。

在《老子》中,老聃将齿亡舌存的道理进行了全面阐述,提出了“曲则全(忍受委曲才能保全自己)”、“柔弱胜刚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世界上最柔软的东西,能够任意穿透世界上最坚硬的东西)”、“坚强处下,柔弱处上(坚强者处于劣势,柔弱者占有优势)”等带有朴素辨法的观点。直到今天,《老子》书中的观点对人们仍有较高的启示作用。

■一动不如一静

◎成语释义

表示不必多此一举。

◎成语出处

宋朝张端义所著《贵耳集(上)》:“孝宗幸天竺及灵隐,有僧辉相随。见飞来峰,问辉曰:‘既是飞来,如何不飞去?’对曰:‘一动不如一静。’”

◎成语故事

江南杭州城外,有一座灵隐山,山上群峰错落,令人赏心悦目。在林木掩映之中,有一处建筑群,取了个天竺寺的名称。

天竺寺根据地势高低,分为3座寺院,就是下天竺寺、中天竺寺和上天竺寺。下天竺寺和中天竺寺在隋朝就出现了,而上天竺寺则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这里的景色非常优美,而且又是高僧修行的佳境,所以前来参观游玩的人非常之多。

金人攻入中原后,宋室南渡,将杭州(今浙江省杭州市)作为都城,改名临安。临安百姓知道圣驾长驻于此,无不欢呼雀跃。

一次,天子宋孝宗来到临安城郊外,一路行来,不觉来到天竺宝刹。众僧听说天子到此,十分惊喜,于是全体出动,恭恭敬敬地迎接。一个法名单字为“辉”的和尚,受住持大师的指派,充当向导,为孝宗及其随从引路解说。

孝宗皇帝首先来到下天竺寺。当他到各处游玩后走出寺门时,抬头一望,只见西北方向有一座奇美的山峰。这座山峰东面陡峭笔直,好像经过刀砍斧削一样,而西面则蜿蜒起伏,如同一件袈裟随风飘动。峰上林木茂密,郁郁葱葱,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孝宗皇帝觉得此山隽秀婀娜,美不胜收,凝视许久,才吸了一口清新之气,问道:“这座山峰可有名字?”

随行和尚不愧熟知本寺地理,听到皇帝一声问,忙躬身合十,大声答道:“启奏陛下,这座山峰的名字叫做飞来峰。”

孝宗皇帝淡淡地笑了一下,又问道:“飞来峰?这山倒也灵秀,怎么得了个怪名字?山如何能飞?这岂不荒唐!”

那和尚见闻广博,不慌不忙地回答道:“其实,飞来峰这个名称大有来历。晋朝时,此地来了一位来自西方的云游僧人,名叫慧理。慧理见到这座山峰,大惊失色,对旁人说道:‘此峰本是中天竺国灵鹫山上的一个小岭,我路过灵鹫山时曾经见过。它怎么飞到这里来了。’从此以后,人们就给这座山峰起了个‘飞来峰’的名字。”

随行和尚的回答颇有根据,令孝宗不得不频频点头,暗自佩服和尚所知甚多。但是,孝宗天子忽然产生了作一番游戏的想法,故意向那和尚出语诘难:“这座山峰既然会飞,能从中天竺国飞到此处,那么它现在为什么不飞走呢?”

这个问题实在是抬杠,令人难以作出巧妙的回答。天子的随从们,有的替和尚暗暗担忧,有的心中好笑,等着看和尚的窘态。谁知那和尚很有口才,从容地答道:“启奏陛下,山峰挪动一次必然费时费力,远不如呆在老地方舒适自在。山峰对这道理自然知晓,所以就不肯再轻易飞走了。”

和尚的话真是妙语,孝宗不由得哈哈大笑。

■一鼓作气

◎成语释义

比喻做事情鼓起劲头,勇往直前;也比喻鼓足干劲,一口气做完事情。

◎成语出处

《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有一次齐桓公派兵攻打鲁国,鲁国军队一溃千里,眼看国家不保。在万般危急的情况下,鲁国国君鲁庄公动员全国军队进行抵抗。

鲁国有个平民姓曹名刿,他头脑灵活,深通兵法,很想拯万民与水火,就要求面见国君。这时的鲁庄公,为了抵抗,什么人都肯见,于是热情接见了他。

曹刿问庄公:“您靠什么跟齐国军队对抗呢?”

庄公想了想,说道:“凡是衣服、食物这些使人安乐的东西,我从来不敢一个人独享,都是拿出来和别人共同使用。”曹刿说:“这些小恩小惠,只有您左右的一些人能够得到好处,普通的老百姓哪能分享,他们不会因为这个为您卖命的。”

鲁庄公又说:“祭神之时,所用的牛、羊、猪、宝玉、丝帛这些祭品,我从来没有虚报,总是对神显示我的诚实。”曹刿说:“您对神诚实,只是个小信用,而不是大信用,神不会因为这个使您战胜齐国。”

鲁庄公又说:“在鲁国发生的无数案件,我虽然不能全部调查清楚,但总是尽我最大的努力,慎重地予以处理,尽量做到合情合理。”曹刿听了,兴奋地说道:“这样做好呀!这是尽心尽力为百姓办事,一定会使百姓信任你,支持你。凭这一条,完全可以和敌人对抗。”

在这种情况下,曹刿主动向鲁庄公请缨,愿意参加战斗,为祖国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鲁庄公表示同意,他和曹刿同坐—辆战车,统率军队在鲁国长勺与齐军展开战斗。

双方的阵势刚刚摆好,鲁庄公就要击鼓进攻。曹刿连忙阻止他说:“现在就击鼓进攻不好,因为时机还没到呢!”齐国击了三次鼓,发了三次进兵的号令,曹刿才对庄公说:“好了,现在您就击鼓进攻吧!”于是鲁国击动战鼓,鲁军的吼声响彻云霄,他们像潮水一般冲向敌阵,把齐军打得丢盔弃甲,落荒而逃。

战争结束后,鲁庄公向曹刿询问:“你为什么要等到齐军击三通鼓后,才让我击鼓进攻呢?”

曹刿说:“打仗时,勇气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次击鼓时,士兵们有十足的勇气,斗志最为旺盛;第二次击鼓进攻,士兵们的勇气就开始衰落;到了第三次击鼓的时候,士兵们的勇气只怕消失殆尽。战斗开始的时候,我军不击鼓进军,是为了保持士兵的勇气。当齐军三通鼓击过,他们的勇气已经衰竭,这时我们第一次击动战鼓,我军的勇气最旺盛,所以一鼓作气,将敌人打得大败亏输。”

■三人成虎

◎成语释义

比喻一句谣言或一件虚假事物,说的人一多,人们就会认假为真。

◎成语出处

《战国策·魏策二》:“天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