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细说成语典故
4784300000061

第61章 佛教世界篇(2)

慧明听了这句话,对慧能佩服得五体投地,因为他学习佛法多年,却从没有领悟过这个道理。当时感动得浑身流汗,对慧能下跪,表示以后服从他的领导。慧明诚恳地说:“今天承蒙您把成佛的方法传授给我,就好像喝水的人感觉到了水的冷暖,让我知道自己的境界在哪里。”

■盲人摸象

◎成语释义

比喻以一点代替全面。

◎成语出处

《五灯会元》:“有时意到句不到,如盲摸象,各说异端。”

◎出处译文

“有时候了解到了意义却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象瞎子摸象一样,各执一端。”

◎成语故事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叫“镜面”的国王,命令大臣领一头大象,叫盲人们去摸。

盲人们有的摸到了象鼻,就说大象和车轱辘一样;有的摸到了象牙,就说大象和杵一样;有的摸到了象耳,就说大象和簸箕一样;有的摸到了象头,就说大象和鼎一样;有的摸到了象背,就说大象形同土丘;有的摸到了象腹,就说大象和墙壁一样;有的摸到了象腿,就说大象和柱子一样;有的摸到了象尾,就说大象和绳子一样。

还有其他人说象某某等。他们争着阐述自己的观点而互不相让。国王见此情景大笑,说道:“盲人们坚持自己的认识而互不相让,都认为自己的说法正确,其实大象本是个整体,大家说的都是它的局部特征。”

在佛法中,这个故事用来比喻修外道者往往如群盲摸象那样,执著于事物的局部,从而产生各种极端的偏执观点,要知道事物都是具有整体特征的,所以不可执著于事物的任何局部而误认为是整体。

■解铃还须系铃人

◎成语释义

比喻谁惹出来的事情,仍然由谁去解决。

◎成语出处

明朝瞿汝稷《指月录》:“‘虎项金铃,是谁解得?’师曰:‘系者解得。’”

◎出处译文

“‘老虎脖子上的铃铛,有谁能解开?’法师说:‘谁系上去的,谁就能解开。’”

◎成语故事

南唐时金陵清凉寺(今清凉山公园清凉寺)有一位法灯禅师,他性格豪放,平时不太遵守佛门戒规,对寺里的事务也不过问,寺内一般和尚都瞧不起他,唯独主持法眼禅师对他颇器重。

有一次,法眼在讲经说法时询问寺内众和尚:“谁能够把系在老虎脖子上的金铃解下来?”大家再三思考,都回答不出来。这时法灯刚巧走过来,法眼又向他提出这个问题。法灯不假思索地答道:“只有那个把金铃系到老虎脖子上面去的人,才能够把金铃解下来。”

法眼对这个回答非常满意,认为法灯能领悟佛教教义,便当众赞扬了他。

■龙蛇混杂

◎成语释义

比喻好人跟坏人混杂在一起。

◎成语出处

宋朝释道元《景德传灯录》:“凡圣同居,龙蛇混杂。”

◎出处译文

“凡人和圣人居住在一起,就好比龙跟蛇混在一起。”

◎成语故事

北宋的时候,有一个和尚叫文喜,他有一次去山西的五台山拜佛。在山上的一座寺庙前,他遇见了一个牵牛的老翁,老翁看见他,就请他到庙里去休息。文喜到庙里,看见四周布置得很华丽,就像仙境一样,和外面的环境完全不同。老翁请他坐下,然后攀谈起来。

老翁得知他是南方来的,就问他南方佛法的传播进行的怎么样。文喜说,佛法现在南方实行的不像过去那么好,很多僧人不能很好地奉行戒律。老翁又问:“一个庙里有多少僧人这样?”文喜说:“有三百或五百人。”当时一个寺庙中也就五百个和尚左右,看来文喜很悲观。

文喜问老翁,当地的佛法住持的怎么样。老翁说,僧人里面有道行高的也有道行低的,好比凡人和圣人混杂在一起,龙蛇混杂。文喜就问他道行高的有多少,老翁说了一句很奇怪的话:“前三三,后三三。”文喜不懂他指的是多少人,又不便再问。

老翁随后请文喜饮茶,两人谈了许多其他的事情。不知不觉天色已晚,文喜就请求老翁让他留宿一晚,但是老翁不同意,说:“你还有些凡人固执的念头,不适合在这里过夜。”文喜说:“我七岁就已经出家了,怎么会有那些念头呢?”

老翁说:“如果你没有固执心,为什么还要受戒呢?”文喜无言以对,只好告辞。

童子送他出去的时候,文喜乘机问童子,“前三三,后三三”是多少?童子却反问他:“你认为是多少呢?”文喜觉得这个寺庙很不寻常,就问这个寺庙叫什么。童子就实话告诉他,这里是金刚窟般若寺。

文喜恍然大悟,原来这里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老翁就是文殊菩萨现身。“前三三,后三三”指的是释迦牟尼佛和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三圣。

文喜出了寺庙后,回头一看,寺庙已经消逝。

■火烧眉毛

◎成语释义

比喻事情已经到了眼前,非常急迫。

◎成语出处

《五灯会元》:“问:‘如何是急切一句?’师曰:‘火烧眉毛。’”

◎出处译文

“徒弟问:‘什么情况下是急切?’师父回答:‘火烧到了眉毛的时候。’”

◎成语故事

在我国古代,只有“眉”这个词,没有“眉毛”一说。后来在翻译的佛经中才出现了这个词。

有一个叫法泉的禅师,是个得道高僧。有一次他的弟子问佛经中的“急切”一词表达了怎样的意思,法泉回答他说:“当大伙烧到了你的眉毛的时候,就是急切。”

可以看出,佛教强调平心静气,只有到了火烧眉毛时候才认为是要急切解决问题的时候。

■掌上明珠

◎成语释义

比喻非常珍爱的人。

◎成语出处

《地藏菩萨本愿经》:“掌上明珠,光摄大千世界。”

◎出处译文

“佛性存在于人的心中,好比用手掌托住明珠,发出的光普及众生。”

◎成语故事

佛教认为每个人都有“佛性”,也就是成佛的条件,但是由于贪欲使一些人人迷失本性,从而成不了佛。“明珠”是佛教经常用来比喻佛性的物体,因为其圣洁,发出的光辉有普度众生之意。

佛经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有一个人的运气很不好,做什么都不成功,经常处于穷困潦倒之中。无奈之下,他去拜访一个富有的亲戚,希望能从亲戚那得到一些帮助。但是见了亲戚后,他又不好意思开口。

富亲戚看见了他,就非常热情地招待他。这富人也看出他的贫困,有心帮助他。穷人在酒足饭饱之后就睡着了。而富人有事情要外出,就趁穷人睡觉的时候把一些宝珠缝到了穷人的衣服内,希望以后对他有所帮助。

穷人醒后,发现富人已经不在,懊悔自己没有开口求助。于是,他继续过着贫寒的生活,四处流浪。过了一些年,在一个偶然的场合下,穷人又见到了富亲戚。这才知道他的衣服里还藏着宝珠,穷人非常感激。

在这个故事中,富亲戚是佛的象征,穷人是迷失者的象征,而宝珠象征着佛性。故事告诉人们,其实每个迷失者身上都有佛性,只是受物质的影响,没能将佛性挖掘出来而已。

■泥牛入海

◎成语释义

比喻一去不复返的事物。

◎成语出处

宋代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潭州龙山和尚》(卷八):“洞山又问:‘和尚,见个什么道理,便住此山?’师云:‘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直至如今无消息。’”

◎成语故事

佛教是在东汉时期由印度传入中国的。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不安,广大劳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人们需要从宗教中得到安慰,再加上帝王大力提倡佛学,所以许多佛学大师应运而生。

那时的佛教还没有陷入你争我斗的无聊局面,所以没有宗派,有的只是学派。到了唐代,禅宗学派出现,这派的大学问家说法时常用偈语(佛经中的唱词)、禅机(禅宗和尚说法时用言行或事物来暗示教义的诀窍),特别是得道高僧,说话都十分含蓄,让人听完之后,还会深深地咀嚼其中的三味。

宋朝时候,有个法号道原的禅宗和尚,写了一部名叫《景德传灯录》的佛学著作。这本书对禅宗师徒代代相承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记载了1701个禅僧的传奇故事。因为书在宋真宗景德年间完成,他又认为“灯能照暗,祖祖相授,以法传人,譬犹传灯”,所以该书定名为《景德传灯录》。

唐代禅宗僧人、曹洞宗创始者良价的故事在这部书中就有生动的描述。

中国佛教徒一向喜欢寻师求法。很多禅僧往往到天下各处云游,所以有“行脚僧”之称。良价在他尚未成名之时,也从自己修行的寺院中离开,到各处寻访明师,以便能将佛家的大道参悟个明白。

一日,他了解到潭州(今湖南省长沙市一带)龙山有一寺庙惯出高僧,就往该庙的方向走去。半路上他失迷路径,一直走到夜幕降临,也没找到那处庙宇。正在心急如火之时,良价听到深山中一阵钟声坚实有力地传来。深山老林,有钟声必有庙宇,良价循着钟声一步一步走去,终于找到他所向往的寺庙。

刚进庙宇,他就向寺庙的住持和尚大礼参拜,幸得住持不嫌弃他,才在庙内长住下来。

第二日,这住持和尚接见良价,良价见那住持一言不发,心中不觉打起了小鼓。良价主动问道:“咱二人在此见面,您有什么话要赐教的么?”龙山和尚淡淡地说道:“清风拂白月。”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咱们都是出家之僧,你我的会面就像清风吹拂白月一样。”也似乎是“—切都很清楚,不说话也是一样的。”

良价又问:“您因为何故要到龙山出家呢?”龙山和尚说道:“我看到两只泥做的牛相互争斗,最后二畜都滚入茫茫大海之中,到现一点消息都没有。”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我看到人生如梦,大家争权夺利,最后一切皆空,一点结果都没有。”

良价和尚最后得道,住在筠州(今江西省高安县一带)洞山,将所悟之佛法广传众僧,所以又被人称为洞山价。他的弟子本寂在曹山(在今江西省临川县)修道,将他的衣钵继承下来,形成禅宗中的曹洞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