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医生耐心地对年轻人说:“梨可不能吃得过多,它虽然有益于牙齿,可是多吃会伤害脾。”
听老医生这么一讲,年轻人从兜里将几个枣子掏了出来,说道:“吃梨不行,那么我就吃枣子吧!”
老医生说:“吃枣子虽能补脾,可是吃多了却对牙齿不利。”
年轻人听完老医生的话,闭起眼睛想了一下,自作聪明地锐:“既是这样,我有办法了。我吃梨时,只在嘴里嚼,不咽下去;吃枣时,不用牙咬,一口吞入肚内。这样一来,既不能伤脾,又不会伤牙齿。用这样的方法吃水果,我吃多少个都没事!”
说完,这个不听劝的年轻人就把枣子放进嘴里,一口吞了下去。老医生望着年轻人,无奈地摇了摇头。
■余音绕梁
◎成语释义
原意是形容歌声非常优美,令人回味。现在也用来形容话语激动人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令人回味无穷。
◎成语出处
《列子·汤问》。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韩国有有歌女名叫韩娥,不但容貌秀丽,歌声也悠扬婉转,动人心弦。
一天,韩娥来到齐国的都城临淄。由于带的干粮不够,她就到雍门靠卖唱维持生活。只要她一放开歌喉,优美的声音就吸引了很多爱好音乐的人。众人听他唱歌时,不由得听入了神,所以她的知音越聚越多,在她身边挤得水泄不通。
韩娥唱完后,心满意足的人们得知她现在正遇到难事,就纷纷解囊相助。
韩娥唱完了歌后就离开了雍门。可是过了很久,她那优美的歌声仿佛仍在屋梁周围荡漾回响。人们甚至在想,韩娥可能还没有离开雍门,否则,为什么耳畔还响着她的歌声呢!
■鸡犬升天
◎成语释义
比喻一个人做了高官,和他关系密切的人也都凭借着他的势力跟着得势升腾。
◎成语出处
《神仙传·刘安》:“时人传八公,安临去时,余药置在中庭,鸡犬舔啄之,尽得升天……”
◎成语故事
刘安,沛郡丰(今江苏丰县)人。他是汉高祖之孙,袭父爵为淮南王。他酷爱读书、弹琴、炼丹,思维敏捷,才华满腹。后来,他组织众门客,编写了一部旷世杰作《淮南子》,从此名扬天下。
就说他炼丹的爱好吧。他到处搜集炼丹之术,每日废寝忘食地炼丹。看着材料进行阴阳化合,产生有益的成分,他心中非常高兴。仙人八公见他对炼丹如此着迷,就把炼制仙丹的正确办法传授给他。
八公尽心尽力地教,刘安全心会意地学。后来,刘安终于练出了能长生不老的仙丹。他高叫着:“我成功了,我成功了!”他一边叫,一边迫不及待地吞下仙丹。没想到刚吞下仙丹,他的身体就变得轻飘飘地,从王府中升天而去。
庭院里还有一些剩下的仙丹,他家里的鸡狗以为是食物,就吃了下去。没想到吃了以后,这些鸡狗也都升天而去,成为神仙了。
当然,刘安升天的故事,只是一个美妙的神话。其实,历史上的刘安野心勃勃,一心想谋取帝位。事情败露后,只得自杀而死,受他株连而获罪的有好几千人。
■卖剑买牛
◎成语释义
原意是卖掉刀剑,购买耕牛,从事生产。现在比喻改业归农,也比喻改恶从善。亦称“卖刀买犊”。
◎成语出处
《汉书·龚遂传》。
◎成语故事
西汉时期,出了一个叫龚遂的名臣。龚遂,字少卿,山阳南平阳(今山东邹县)人。他最初在昌邑王手下担任郎中令,敢于指出昌邑王的缺点错误,及时进行劝谏。但昌邑王对他的意见总是不肯采纳,后来虽然做了皇帝,终于被霍光废掉。
汉宣帝刘询即位后,因为政府对人民的剥削太重,不注意发展生产,导致农业收入不高。渤海和附近各郡还发生了大饥荒。很多人受官府的逼迫,无路可走,只好起来反抗官府。
汉宣帝决定派一个办事干练的人去渤海当太守,解决百姓造反的事情。这时,有人向他推荐龚遂,宣帝也觉得龚遂去渤海最合适。这时龚遂已经七十多岁了。
在龚遂离京赴任之前,汉宣帝问他对治理渤海有什么打算,他却反问皇帝:“渤海老百姓缺吃少穿,一些人万般无奈,才当了强盗,你让我用武力去消灭他们,还是用教育的方法去感化他们呢?”
刘询说:“我选拔贤能之人前去渤海,就是想用教育的方法去感化众百姓,让他们从造反的道路上及早抽身啊!”
龚遂请求说:“我一定按照您所吩咐的那样去做。可是,治理乱民如同整理乱麻一样不能太着急。我希望朝廷官员不要对我过于苛求,而是让我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办法去处理。”汉宣帝觉得他说得有理,便答应了他的请求。
于是龚遂离开京,往东而行。他刚到渤海边界,就有军队前来迎接,说要对他的安全负责。龚遂让他们全都回去,自己一个人走。
龚遂上任以后,下大力气进行宣传,说凡是拿起镰刀、锄头进行农业生产的,都当做好百姓看待,对那些私自保存或使用武器的人,则当作强盗予以惩罚。同时,他又打开粮仓,把粮食借给农民,又鼓励农民发展农桑。
经过他这么一搞,原来带着刀剑的百姓,纷纷卖掉宝剑购买耕牛,卖掉刀枪购买牛犊,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务农耕种上来。没过多久,全境的农业生产有了很大改善,老百姓的生活也逐渐好转。人民安居乐业,自然也就不再反抗朝廷了。
■画龙点睛
◎成语释义
比喻说话或写文章时,能在关键之处点明要旨,使讲话或文章显得精辟有力。
◎成语出处
唐朝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
◎成语故事
南北朝时期的梁朝,出现了一位非常出色的大画家,名叫张僧繇。因为他的画非常传神,皇帝一旦盖起了寺庙,就让他在庙中作画,为寺院增辉。
这个张僧繇特别善于画龙。据传说,张僧繇曾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白龙。这些龙画得栩栩如生,简直就像活的一样。游人纷纷到寺中观看,都说张僧繇的龙真是画绝了。但是,人们闹不清的是,这四条龙都没有眼睛,是四条瞎龙。
于是,很多人对张僧繇说:“张先生,您还是劳劳神,给这四条白龙点上眼睛吧!这四条龙缺了眼睛,毕竟是美中不足啊。”
张僧繇听了他们的话,把头摇了又摇:“如果鄙人点上眼睛,当然容易得很。但一点上,龙就会破壁腾云而去,这样的后果是任何人都不愿看到的!”他刚说完这话,人们就觉得他拿大话压人,实在令人难以相信,要求他点睛的兴趣就更浓了。
有人直接对他说:“你说得实在太玄了,请你给龙画上眼睛,让我们看看龙到底会不会飞走吧!”在众人的一再要求下,张僧繇无法推托,只好挥舞画笔,为墙上的白龙点睛。
他刚画完两只白龙的眼睛,忽然雷鸣电闪,风雨交加,两条巨龙撞出墙壁,腾云驾雾,飞到天上去了。另两条没有眼睛的瞎龙,却仍然在墙壁上留着。人们知道张僧繇没有骗人,就更佩服他的本事了。
■画里真真
◎成语释义
比喻不切实际的空想,或者根本无法实现的幻想。
◎成语出处
唐朝杜荀鹤编撰的《松窗杂记》。
◎成语故事
传说在唐朝时,有一位技艺高超的画匠,画了很多有名的画。他曾经画了一幅帛画,所画的是一个年轻俊秀的女子,皮肤白里透红,眼睛如同一汪秋水,她穿的衣裙佩带,飘然欲动,更显出她的潇洒出众。人们见了这幅画,都说此画真是生动传神,甚至比活人还美。
有一天,一位叫赵颜的进士,见到这幅画,就目不转睛地盯着画中的女子,看了半天都不想离开,还长叹一声说道:“她实在太美了!可惜尘世之中没有这样美丽的女子。如果画中人能够变成活人,我一定要和她结为夫妇!”
那位画匠恰巧听到赵颜的话,被他的一片真情所打动,就对他说:“我这幅画是神画,画中的女子名叫真真。如果你能呼唤她的名字,每天昼夜不停,连续一百天,她就会有所表示。那时你再用百家酒请她饮用,她就会变成活人。那时节能否将她留住,就看你的本事了。”
赵颜本是就相信神鬼之事,所以对画匠的话坚信不疑。他将画带回家中,每天什么都不干,只是呼唤真真的名字,到了一百天,赵颜对着画又叫了一声“真真!”那画中的人居然答应了一声“哎!”赵颜大喜,连忙斟上一杯百家酒,请真真饮用。
顷刻之间,真真竟然轻盈地从画中走出来,和赵颜谈笑起来。赵颜见画中美女成为活人,欣喜不已,于是使出浑身解数奉承真真。
没过多久,真真感到与赵颜情投意合,就答应了他的求婚,与他结为夫妻,后来还生下一个儿子。赵颜经过这番奇遇,居然得了娇妻爱子,心中非常愉快,更是加倍地善待真真,唯恐她稍不满意,离开自己。
三年以后,赵颜的一位朋友知道了他的奇遇。由于这件事太离奇了,那位朋友好心地劝告赵颜说:“你的夫人一定是个女妖精,别看她现在对你好上加好,早晚要将你害死的!不然她来这一趟为的是什么呀!你为了保住性命,还是赶快把她除掉吧!”
说完,朋友将家中宝剑借给赵颜一把,让他晚上趁夫人睡熟之时,将她一剑杀死。
赵颜一时没了主意,只好带着宝剑回转家门。他既舍不得刺死夫人,又觉得朋友说得颇有道理,心中矛盾重重,乱糟糟的。他刚迈进家门,真真就对他说:“我本来是南岳山上的仙子,可是你们将我的身形画在帛上,你又偏要呼唤我的名字,我只得来这尘世上走一遭,报答你的深情。可是没想到你这么快就对我产生了疑心,把你我的深情抛到九霄云外。既然你对我不仁,我也只好挥慧剑斩断情魔。”
说着,真真就领着儿子轻轻走入画中。
这个突然发生的变故,使赵颜一下子呆住了,他连连呼叫:“真真,真真!不要留开我,我好悔呀!”可是真真再也不说话,张口将肚中的百家酒吐出。从此,那张画中又多了一个孩子。
■贪天之功
◎成语释义
把上天的功劳归于自己。比喻把别人的功绩算到自己身上。
◎成语出处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不但品德高尚,而且才能出众。由于骊姬的谗害,他只得逃离祖国,到四处漂泊。这样的生活他过了十九年。由于妻子姜氏和众谋臣的帮助,他虽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但为国出力的抱负始终没有被磨灭。
苍天不负苦心人,到了公元前636年,他终于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转晋国即位,史称晋文公。晋文公即位以后,为了奖赏与自己共尝艰苦的谋臣,对他们进行封赏,其中的很多人都得到了优厚的待遇。可是有一位谋臣介子推却被晋文公忘记了,既没有得到赏赐,职位也没有升迁。
在重耳流亡期间,介子推一直在公子的鞍前马后效力,将他照顾得无微不至。有一次重耳没有饭吃,介子推为了让他吃顿饱饭,甚至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给重耳煮汤吃。他为重耳用尽了一片丹心,出了很大的力。
虽然重耳没有厚待介子推,但介子推人品很高,对此表现得毫无怨言。他不但没有向重耳伸手要官,反而认为自己没有受赏的资本。
当时,一些谋臣自恃对重耳有功,便居功自傲,看不起同僚。他对此非常气愤,便说:“公子能够当上国君,完全是上天的意思,可是那些在困难时期辅佐公子的人却以为是自己的力量,这不是欺骗别人么?偷人家东西尚且被称为盗贼,更何况贪取上天的功劳,把上天的功劳归为自己的功劳的人,难道不是可耻之辈!”
介子推的母亲和亲戚、邻居都劝他向晋文会讨赏。但他不愿与朝中的那些世俗之人争名夺利。他还觉得官场污浊不堪,与其在官场里活受罪,还不如在家中编草鞋快活。
介子推的母亲见儿子的志趣如此高雅,非常高兴,就决定和儿子到深山中隐居。介子推非常高兴,于是背着母亲直奔绵上深山(今山西沁源县西北),从此隐居深山,过着虽然清贫却无忧无虑的隐居生活。
晋文公得知介子推到绵上归隐,不再为他效力,心中非常后悔,就亲自到深山寻找,却总也找不到介子推。晋文公急了,他下令放火烧山,好逼迫介子推母子出山。介子推在山中生活得很好,怎肯再受官场的污染,就和母亲一起稳坐山中,任凭大火将他们吞没。
■狐假虎威
◎成语释义
比喻借别人的威势欺压人、吓唬人。
◎成语出处
《战国策·楚策—》:“狐曰:‘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楚宣王手下有一员大将,名叫昭奚恤,他指挥的军队非常勇猛。其他国家的君主听到他的名字,无不心惊胆战。楚宣王有一次与满朝文武商议国事,就向大臣们问道:“我听说北方各国对昭奚恤非常畏惧,真有这样的事情吗?”
大臣一听此言,都陷入一阵沉默,不知道该怎样回答才好。这时,有位叫江一的大臣,平时因为一些事情对昭奚恤怀恨在心,因此想否定昭奚恤的影响,就说道:“大王,怎么可能有这种事情呢?北方各国其实并不害怕昭奚恤,而是害怕您呀!还是让为臣给您讲一个故事吧!
“从前,有一只凶猛无比的老虎,在森林中碰到一只狐狸,便猛扑过去,准备将这狐狸当作一顿美餐。狐狸知道转身逃跑已来不及,便故意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对老虎说:‘我是天帝派到森林里的百兽之王,你怎么还敢吃我!你如果真的吃了我,就无异于违抗天帝的命令,天帝将会无情地惩罚你!’
“老虎看到狐狸又瘦又小,左看右看也觉得它不像个百兽之王,所以根本不相信它的话。狐狸见老虎不上当,就急忙说道:‘你如果不相信,就跟我到林子里去走一趟,看看众野兽见了是不是怕得要命!’老虎想看它到底耍什么把戏,就同意了。于是,狐狸在前面大模大样地走,老虎在后面紧紧跟随。
“森林中的野兽,起初看到装模作样的狐狸,都不禁笑了起来,可是看到它身后的老虎,都吓得掉头而逃。老虎不知道野兽们害怕的是自己,还以为它们真是害怕狐狸呢!
“大王,您现在占据的地盘有五千里,部下的雄兵有百万之众,并把这些都交给昭奚恤掌管,所以北方各国都害怕他。其实他们哪是怕区区一员战将,而是害怕您的兵马,就像林中百兽害怕老虎一样呀!”
“哦,原来如此!”楚宣王对江一的看法点头同意。这样一来,昭奚恤虽然立下了无数战功,但他在楚宣王心中的地位却打了一个折扣。
■终南捷径
◎成语释义
追求最便捷的门路。常用来比喻用特殊手段达到目的。
◎成语出处
《新唐书·卢藏用传》:“以仆视之,仕宦之捷径耳。”
◎成语故事
唐朝时候,有一个读书人,姓卢名藏用。他非常聪明,提起笔来就能写诗作赋。他通过科举考试,考中了进士,心里非常高兴。可是考中进士是一回事,当官又是一回事。眼见得很多进士都得到了差事,自己却还无官无禄,他心中非常苦恼。
他却觉得自己之所以难登仕途,就是因为像他这样的进士太多了,引不起朝廷的重视。而怎样才能使朝廷注意到他,让他当个官呢?
他整日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他故意说自己对官场不感兴趣了,然后来到京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在山中过起隐居生活来了。他每日里在山里修身养性,想以此获得清高的美名,让朝廷对自己赏识起来。没想到,这一招还真管用。没过多久,皇帝真的认为卢藏用德才兼备,请他出去做官了。
卢藏用得知自己终于有官做了,喜不自胜。他指着终南山,得意地对另一位隐士司马承祯说道:“此中大有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