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细品趣味语文
4784200000032

第32章 奇言妙语(7)

父亲疼唐忻,伹并不娇惯他。一般人让吃让喝,只要儿子吃得下去,宁可自己不尝一口;只要看到孩子吃得津津有味,反而比自己吃了还舒服。父亲偏不这样,他拿起筷子,把蒸蛋划成两半,然后认真地对儿子说道:“呶!这可是‘楚河汉界’哟!”

父子两个吃碗蒸鸡蛋,还分得这么清楚,父亲行止真够怪的了!唐忻见这碗猪油葱花蒸鸡蛋,黄绿嫩相间,色香味诱人,便很快把自己的一半吃光了。他还想吃,便从碗底往父亲的那一半挖去。父亲发觉后,不让他钻这个空子。

唐忻笑着说道:“爹,你既然说这是‘楚河汉界’,那么,我这便是‘卒子过河往前攻’哩!”

■千眼佛

陈细怪是湖北民间奇才。一天,他上三角山找千忍和尚玩,看见庙前茶摊被人砸了,到处是茶碗碎片,卖茶老汉在哭泣。

千忍和尚在双手合十,不住地念:“阿弥陀佛,罪过。”

陈细怪问他:“这是么回事呀?”

千忍说:“刚才有个独眼龙的恶人,喝了这位老汉的茶,不仅不给茶钱,反而说茶馊了。老汉不服,端茶请别人喝喝看,谁知这恶霸蛮不讲理,一脚踢翻了茶摊。”

陈细怪截住千忍和尚的话头,气愤地问道:“这恶霸的人呢?”

千忍答道:“进庙了。”

陈细怪听后二话不说,立即拉着千忍和尚进庙找那个恶霸独眼龙,为卖茶老汉打抱不平,出一口心中恶气!

一进佛堂,就看到独眼龙正在千眼佛前烧香磕头,俨然成了善男信女。陈细怪见状,立刻也跑到千眼佛前烧香磕头起来。

忽然,陈细怪放声大哭,引来很多人围观。只听陈细怪大声哭诉道:

千眼佛呀,菩萨哇——

你有千眼,万事明了呀,

我儿双眼,一明一眇哇——

为何多者那多,

少者这少哇——

陈细怪的哭诉,逗得众人无不大笑。大家都为陈细怪巧妙地骂了独眼龙而开心。独眼龙开始也咧开嘴跟着大家笑,当他发现大家的目光都盯着自己后,顿时明白了这笑声是冲着自己来的,心一虚,便赶快夹着尾巴溜走了。

■弹雀

宋太祖常持弹弓在后苑弹雀。一日,玩兴正浓,忽有内宦通报,某大臣求见。太祖拒曰:“朕有事,不见。”

须臾,又来通报:“其称有急事入奏。”太祖悻然罢手,便于苑中召见。原来,其禀奏之事不过日常政务。

叙议既毕,太祖问:“此事急在何处?”

对曰:“臣亦急于回家弹雀。”

此人善讽谏,出语甚妙。道理是不言而喻,皇上有弹雀之娱,未知天下可有弹雀之治。

■困与囚

东汉末年,有个十多岁的小孩,聪明且有才气。一日,有位老先生邀请他去家中做客。小孩见到老先生正指挥仆人砍伐院中一棵大树,便说:“老先生,这树枝叶茂盛,夏能遮荫,冬能挡风,砍掉岂不可惜?”

老先生摇头晃脑说:“近日看了一本书,书中云:庭院天井四方方,方方正正口字状,庭院当中如有树,木在口中不吉祥。你想,木在口中,不是一个‘困’吗?”

小孩听罢,一本正经地说:“我最近也看了一本书,书中云:房屋造得口一般,千万莫要把身安,如若硬要住进去,准会降临大灾难。您想,人在口中,不就是一个‘囚’吗?是不是您也要把人杀掉呢?”

老先生折服,保留了院中大树。

小孩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望文生义的会意方法,驳倒老先生望文生义的会意方法,真所谓有“智”不在年高。

■海瑞报恩

海瑞在嘉靖四十三年调往京城任职后,由于得罪了明世宗被判死刑,关在牢中。当时内阁首辅大臣徐阶知道海瑞是鲠介之士,就为海瑞说了许多好话,海瑞才幸免一死。世宗去世后,徐阶又保举海瑞为官,海瑞对徐阶救命知遇之恩一直铭记在心,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报答。

后来徐阶退休回松江,路过南京,海瑞在南京任上亲自去迎接。徐阶对海瑞说:“我退休后日子怕不好过。松江知府蔡国熙为人奸诈,对我家百般刁难,还望你多加关照。”海瑞不明了情况就说:“凡是不平之事我一定会管。”

当海瑞任应天巡抚后管辖松江,他记起恩人徐阶的叮嘱,就在松江贴出布告,叫百姓申冤告状,想看看知府蔡国熙到底有多少劣行。

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叠满书案的状纸,竟篇篇都是状告徐阶之子不法之事的,而告知府蔡国熙的状纸一份都没有,面对这些状纸,海瑞一份份仔细阅审,渐渐他对徐阶的话发生了怀疑。

再一调查,徐阶之子是当地有名恶霸,蔡国熙不过稍微有所触犯,他们就对蔡国熙进行诬陷和刁难。

海瑞坐轿到徐阶府拜访,他开门见山讲了他儿子的种种违法行为,提出要进行严惩。徐阶一听,赶忙向海瑞作揖替儿子求情,希望得到饶恕。

海瑞也向徐阶深深施礼说;“老相爷救命之恩,学生时刻不忘相报。老相爷救我,是让我为朝廷百姓多办好事。我秉公执法,不正是报相爷救命之恩吗?”

徐阶无以回答,只是叹气不已。海瑞惩处了徐阶之子,得到松江百姓们的普遍称赞。

■增年待劾

明人贾俊,成化中以右副都御史督抚山东。其时五十六岁,须发皆白,又不修边幅,犹似一邋遢老叟。朝中某御史厌其肮脏,欲借官员考核之机,以其老迈为由,提出弹劾。

一日,贾公返京述职,此人见问:“贾公高寿几何?”

贾曰:“惭愧,老朽八十有二矣。”

过后,同僚嗔怪贾公:“为何虚增岁数?这厮居心叵测,怕是与你过不去!”

贾曰:“他以为鄙人老迈,要打发我回家,不妨虚认几岁,也好成全人家一番苦心。”

附注:官场中,如此调弄对手亦属少见。贾某敢作此戏言,自有一番痛快。显然他并不在乎什么。这种不在乎,就使对手矮了一截。

贾俊,字廷杰,天顺乡举出身,官至工部尚书。《明史》本传称,其人为官廉慎,望孚朝野。

■杨暄智诉

杨暄,明朝天顺、成化年间北京漆绘艺匠,有豪侠气,亦擅智谋。成化初年,锦衣卫指挥门达与袁彬争风夺势,互相攻讦。

杨暄与门、袁二人虽素不相涉,但对门达殃祸百姓之事多有所闻,趁机上诉弹劾,列其罪行二十余条。门达获讯,即逮捕杨暄。押至衙署,以刑具恫吓,逼其交代背后主使之人。

杨暄神色泰然,所问概称不知。再问,杨暄请门达屏去左右,佯称:“此奏本乃大学士李贤所拟,小人只是受命转递而已。”门达信以探获内情,心中大喜,当下以酒食款待杨暄。翌日,门达密奏皇上,指称大学士李贤如何阴谋构陷卑职云云。

皇上即召群臣集合,带杨暄出场与李贤对质。李贤惊讶之下指诘杨暄;“此事干系重大,你岂可凭空捏造!”

杨暄却道:“不是小人凭空捏造,是门大人教我这样说的。门大人赐酒肉饱飨小人,答应事成之后另有重赏。”

门达在旁神色顿变,惶然间不知如何辩白。众臣闻此,皆愤然指斥门达构陷大臣。皇上见杨暄一副呆相,亦自深信不疑。于是,门达被定罪,发判戍边。杨暄得以解脱。

附注:杨暄之所以谎称受李贤派使,原因有二:一是李贤曾弹劾过门达,指供李贤,可使门达觉得正好抓住反攻的口实;二是李贤在朝臣中声望颇重,一旦廷前对质,转过来指供门达,可获众臣舆论相助。

这番周旋,算度可谓精矣,大有战国纵横家之风。可惜斯人生于萎靡之世,终无大用。

■未能免俗

晋人阮咸,字仲容,诗人阮籍的侄子。他们叔侄二人同列“竹林七贤”之名。

阮咸弃事玩世,任达不拘。其时,民间习俗七月七日晾晒衣物,族里富户家家墙头粲然耀目,尽皆绫罗锦缎。阮咸家贫,实无锦衣裘革可展示于众,只将竹竿挑出粗布裤衩晾于庭前。

有人见了奇怪,问这是干嘛。阮咸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富家晒衣,类如时装展览,很有些争相炫耀借机夸富的意思。而阮咸以“未能免俗”的姿态反抗流俗,正是魏晋风度之大幽默处。

■妙言驳使者

庾杲之是南朝齐新野人,善于言谈。历任黄门吏部郎、御史中丞,曾兼侍中,在皇帝左右当差。

一次,齐武帝大宴群臣。席间,他禁不住问道:“我死后应当得什么谥号?”

群臣听后,相视无言,谁也不敢妄加回答。尚书左仆射王俭望着杲之,希望他能够出来为大家解围。

果然杲之没有让大家失望,他不慌不忙地答道:“陛下寿比南山,与日月齐明,千年以后的事情,哪里是我们这些凡俗之辈能知道的!”

皇帝听了龙颜大悦,当即重赏了杲之。

又有一次,杲之以主客郎的身份接待北魏使臣。

“怎么这里的百姓门上都贴着变卖房屋的帖子?”魏使挑衅地问道。

杲之见话中有刺,便毫不客气地加以回击:“朝廷既然想扫荡京都洛阳,收复神州,百姓自然没有必要久留在此,所以家家只好将房子卖掉。”

■坐禅

北宋熙宁九年,王安石罢相,退居江宁(今南京)半山园。其时,虽已赋闲,却未能收敛锋芒。又时时著述立言,日夜殚思竭虑。

一日,游钟山,访寺僧。与禅师相坐闲谈,说古论今,品藻人物,意气跃然。禅师劝曰:“相公口锋逼人,心浮气躁,但恐著作劳累之故。依贫僧所见,不妨坐禅静习,亦可养息性情。”荆公默然颔首。

隔数日,再游钟山。禅师问:“坐禅可有体会?”

荆公答:“坐禅甚好。”

问:“如何好?”

答:“不曾白耗工夫。多年来,老夫有心集前人佳句仿作《胡笳十八拍》一曲,终未得成,近日坐禅之际竟已拟就。”

禅师大笑。

附:“坐禅”又称“打坐”,即以瞑目趺坐的方法进行修习,佛门日常功课之一。这种修习要求摒除一切杂念,进入超然物外的境界。王安石趺坐时,脑子里都在寻句运思,根本就没有进入那种状态,故为禅师所笑。

王安石跟宋代许多士大夫文人一样,亦颇好禅佛之道,尤其仕途不得意时更往佛门寻求寄托。然而,其人进?取心或曰功利之念毕竟太甚,这与佛家坐物忘我的平常心实不相容。

有意思的是,这等风云人物偏偏喜欢说禅论道,做出一副虚融淡泊的样子。此事古今同理。

■如是我闻

明时,柳如是原为吴中名妓,崇祯十四年嫁钱牧斋(谦益),时年二十四岁,而钱氏已五十九岁。

钱牧斋娶柳夫人,特为筑一精舍。柳夫人表字“如是”,故名“我闻室”,取《金刚经》“如是我闻”之义。

一日,夫妇阃内闲聊,彼此谑言调侃。夫人问牧斋:“你爱我什么?”

牧翁曰:“爱你头发黑,面孔白。”

旋而反问:“那么,你爱我什么呢?”

夫人笑曰:“只好爱你头发白,面孔黑啰。”侍婢闻此,皆窃笑不已。

■止乱

明英宗被瓦剌军俘虏后,其弟朱祁钰上朝听事。众大臣痛恨宦官王振专权误国,纷纷奏本要对王振处以族诛的刑罚。当时王振的同党锦衣指挥马顺在朝,立刻加以反驳,并大声呵斥监察御史。

给事中王竑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慨,见马顺还在为奸宦辩护,扬起胳膊就向马顺打去,又揪住马顺头发,唾他的脸。王竑一开头,引发了众臣的愤怒,大家都纷纷上前去揪打马顺,又打王振的同党宦官毛贵、王长,朝官的位列大乱,大家打成一锅粥,鲜血溅满宫廷。

朝廷的卫士劝这个拉那个,连喊带叫,乱成一团。年轻的朱祁钰刚上朝就遇见这种事,他简直不知道该怎么办,吓得想赶紧溜走。

这时于谦发现摄政王要溜掉,他赶紧抢上前,挟住朱祁钰的胳膊,将他按到皇位上,说:“马顺的罪行应当处死,众臣自然就会各归其位。”朱祁钰按于谦所教大声宣布了命令。

众官一听摄政王降旨,遂各自罢手。卫士将马顺拉了出去,一场纷乱才算平息。

混乱中,于谦的官服袍袖全被撕裂。退出朝廷后,吏部尚书王直拉着于谦的手赞叹说:“今天的事,就是有一百个王直也不管用啊,今后国家的事可就多靠你了。”

果然,以后于谦又主持了北京保卫战,抵抗了瓦剌的入侵。

■人不可无傲骨

徐悲鸿从巴黎留学回国时,早已是蜚声海内外了,许多国民党高级军政人员慕名求其作画,有的还摆好盛宴邀请,但他对这些人根本不予理睬。

一次,国民党文委主任张道藩登门亲访,求其为蒋介石画一张半身标准像。徐悲鸿断然拒绝:“我是画家,对蒋委员长人头像可没有兴趣,还是另请高明吧!”

“给蒋委员长画相你没兴趣,你对什么有兴趣?”张道藩大惑不解。

“我对抗日救国感兴趣,我对人民大众有兴趣!”徐悲鸿厉言正色地答道。

“我奉劝你还是不要做这样愚蠢的事,到时候你悔恨恐怕就来不及了。”

徐悲鸿冷笑道:“悔恨?我只感到自豪!你的座右铭是升官发财,而我却信奉的是: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胜君一筹

南宋绍兴间,翟耆年以书法知名。彼公纵任放达,自命风流,平素巾服好作唐人装束。一日,造访许觊。许公发束髽髻,身着犊鼻裤衩,足蹑高屐出门以迎。

一见之下,翟公大为愕然。

许公笑曰:“何必见怪,我乃晋人装束,想必胜君一筹。

■重鸟轻人

齐景公养了很多鸟。一天,替他养鸟的烛雏不小心让一只鸟飞走了,齐景公很生气,要杀他。

曼子听说了这件事,就赶去对齐景公说:“我看,烛雏犯了三条该死的大罪。我一条一条地说出来,也好叫他死个口服心服。”

齐景公说:“说来听听。”

“烛雏替大王养鸟,却让鸟跑了,这是第一条大罪;烛雏使得大王因为跑了一只鸟就要杀人,这是第二条大罪;这件事让别国的人知道了,必然会说大王把鸟看得比人命还重要,这是第三条大罪。我的话说完了,请大王马上杀了他吧!”

“不杀了!”齐景公说,“是我错了!”

■不死神酒

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疆土,使汉朝声威震动四方。但是他惟恐自己创立的基业别人难守,就想长生不老。

这个想法一流露出来,就有很多阿谀奉承之人,天天给他贡献秘方偏术。汉宫中常有道士仙客之流出出进进,虽然汉武帝一再受骗,但他始终不悔,总希望万一能有灵验。

一天,不知什么人从远方又进贡了一瓶酒,进贡者说这是使人长生之酒,酒用最华丽的包装,锦封玉镶,酒瓶上鲜红的标签上用篆字书写着“不死神酒”几个大字,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写着:关西老君两百年炼制。

恰巧,贡酒送来时,汉武帝没有在场,宫中人收下就放到了几案上。

在汉武帝身边侍应的东方朔到宫中办事,看到了几案上那瓶不死神酒,心中骂道:上有所好,下面就有杀也不绝的狗蝇。我且看你是不是不死神酒。他拿起酒瓶,打开后一饮而尽。宫中人想阻拦已是来不及了。

汉武帝到来,宫中人只得如实汇报。汉武帝一听大怒,立刻下令要杀东方朔。东方朔说:“皇上且慢下令。我所饮的是不死神酒。您要杀我,我必死不了。您要把我杀死了,这不死神酒必是假的。何苦为了试这酒真假,把我杀了呢?”

汉武帝转怒为笑:“就你诡诈!”

东方朔说:“不是我诡诈,是天下投皇帝所好的人诡诈!”

■白羊肉羹

晋人罗友纵任不拘,善游戏。桓温掌管荆州时,罗为其属下。

一日,桓公张宴为某公子饯行。罗友忽求见。既至,主人邀之入席。饱餐后,罗友即告辞。桓公问:“既是有事来见,何以便去?”

罗拱手答曰:“素知君家烹饪白羊肉羹味道极美,平生未遇此口福,今闻府上置饪宴客,特冒昧前来,实别无他事。既已饱餐,不必再坐了。”其言坦直,了无惭色。

晋人之任诞,颇显潇洒俊迈。不若今人之任诞,总见刁钻无赖。此中泾渭或有分教:一则谓之真潇洒,一则谓之玩潇洒。看来,这事情是学不来也玩不像的。

■操刀宰天下

宋人胡旦文辞敏丽,见推一时,早年颇有志向,出语亦惊人:“应举不作状元,仕宦不作宰相,乃虚生也。”果然于太平兴国三年举进士第一。

胡旦后来仕途上并不顺利,官至直史馆、秘书监而已。他是宋代重要史家之一,著有《汉春秋》、《五代史略》、《唐乘》等。真宗时曾任史馆修撰,晚年失明,闭门闲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