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以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西风东渐,许多沿海大城市,尤其是上海这样的大都会,因华洋杂居,服饰也发生着潜在的变革。
当时的上海是妇女寻求解放的重镇。传教士、商人、革命党人竞相创办女学,掀起了一股女权运动浪潮,寻求解放的社会大气候涤荡着服饰装扮上的陈规陋习,女装趋于简洁,色调力求淡雅,注重体现女性的自然之美,于是旗袍日渐流行。
当时的女学生作为知识女性的代表,是社会的理想形象、文明的象征和时尚的先导,以至社会名流、时髦人物都纷纷作女学生装扮。20世纪30、40年代,旗袍在汲取西式裁剪方法的基础上改良了式样,使其更为合体。久而久之,旗袍就演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所以,旗袍是满汉结合、中西合璧的产物。
005 ■ 帽子是怎样起源和发展的?
据《后汉书·舆服志》载:“上古衣毛而冒皮”,《释名》云:“冒,帽也。”《尚书大传》载:“成王问周公曰:‘舜之冠何如焉?’周公曰:‘古之人有冒皮而勾领者。’”帽即“头衣”、“首服”。在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有陶笄、骨笄、骨簪等,说明这个时期已有束发甚至戴冠的冠帽了。
冠帽的产生源于防暑御寒的需要, 人们把一大片树叶盖在头顶遮日或防雨,把一块皮毛包在头上防冻,就是最初的“帽子”。成语“衣冠楚楚”、“冠冕堂皇”中的“冠”、“冕”指的就是帽子。但是古时的冠帽不同于现在的帽子,它只有狭窄的冠梁遮住头顶的一部分,不像现在的帽子盖住头的全部。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阶级和等级的差别,这种差别随之在冠帽上明显地反映出来。于是,冠帽之间有了贵贱等级之分,贫贱无身份的人不准戴冠帽。
周代后期封建制度初兴时,冠帽上的等级区分走向系统化,冕服制中已有六冕,弁服中已分三弁。《礼记》、《周记》、《仪礼》等书中,关于冠帽制度的记叙更多由简到繁,不同等级在不同场合要戴不同的冠帽。
如帝王专用的“冕”,它前低后高,表示恭敬,前面用丝线遮面,目的是目不斜视,两旁用丝线挡住耳朵,表示不听谗言,成语“视而不见”和“充耳不闻”便由此而来。皇子继承皇位,才能加“冕”。而平民百姓只能戴头巾。据记载,用来当帽子用的头巾本来是平民百姓劳动时擦汗用的,后来才被当做帽子裹在头上。
冠帽除了反映阶级和等级的差别外,还同世俗礼仪有密切的关系。比如,在古代,贵族子弟20岁时要举行隆重的冠礼,表示已成年,因此后世用冠作为达官贵人的代称。又如,在汉朝,冠有十几种之多,分别供不同身份的人在不同的场合下使用。再如,现代人们用脱帽礼表示礼貌,但在我国古代,脱帽是无礼的行为。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说,张旭酒醉后当着王公的面,竟脱帽露顶,这在当时是有失体统的不雅行为。
我国各民族的帽子更是五彩缤纷、种类繁多,极具民族特色。很多独具特色的帽子已成为识别民族的重要标志。如维吾尔族的小花帽、蒙古族的狐皮帽、土家族的织锦毡帽、裕固族的喇叭形红缨帽、阿昌族的扁筒式包头、瑶族的雉尾包头等等。另外,辽金人多戴皮帽,元人多戴盔式礼帽。
而现在的帽子,其划分阶级和等级的功能已经弱化,也不与世俗礼仪有着太大的联系,其主要的作用是防寒保暖和装饰打扮。
趣味链接:弁、巾指的是什么?
弁是古代贵族戴的帽子,其种类有皮弁(武冠)、爵弁(文冠)。皮弁是由几块白鹿皮拼接而成的,尖顶,外形类似于后代的瓜皮帽,鹿皮缝合处缀有一行五彩的玉石。爵弁是红中带黑的弁,也称“雀弁”,比冕低一级,没有旒,顶上有檐,但前后相平。人们平时戴的是冠、冕、弁,在打仗时则要在冠上加胄。胄是古名,秦汉以后叫兜鍪,相当于后代的头盔。
帻,即包头发的巾,它是古代平民百姓所着头衣的通称。按古代规定,庶人不得戴冠,只能覆以帻。故《释名·释首饰》:“士冠,庶人巾。”庶人佩戴的帻一般是黑色或青色的,后来发展到贵族也戴帻,不过在帻上还要加冠。
帻与东汉的幅巾类似,幅巾后来又称陌头,隋唐时叫幞头,它是一种包头用的黑色布帛。中唐以后,幞头逐渐由巾帕变成了乌纱帽。
006 ■ 古人是如何理发的?
很久以前,人们认为头发受之于父母,不能随便剃除,故当时男女都留长发,一般是长发披肩或束成发髻,男子成年加冠,所谓“男子二十而冠”;女子长大后用簪束顶,所谓“女子十五而笄”。这是古人修饰头发的方式。
到汉代,首次出现了以理发为职业的工匠。
南北朝时代,南朝梁的贵族子弟都削发剃面,那时的理发业已经开始起步,出现了专职的理发师。
到了宋代,理发业已比较发达,出现了专门制造理发工具的作坊。朱熹在注疏《诗经》的《周颂》中的“其此如栉”句里说:“栉,理发器也。”那时,剃发又被称为“待诏”。后来,理发逐渐发展成一种技艺。
元、明朝时,人们理发更为普遍。
但清朝以前的理发方式,主要是洗、梳头发,整理式样。
到了清朝,满族统治者为了长久统治的需要,下令强制男子一律剃头梳辫,并威胁“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受此影响,理发业便空前发展起来,到处都有流动的提供理发服务的“理发挑子”,理发师们手执理发用的铁夹,沿街召唤,给人理发。
清康熙年间,我国第一个理发店出现在奉天府(今沈阳市)。不过当时的理发店里设备简陋、技术很低,主要服务对象是男子。
辛亥革命以后,许多在日本的中国理发师纷纷回国开设理发店,这才开始使用新式工具为男子理发。
五四运动以后,女子才风行剪短发。
趣味链接:男人一直以来都是留短发吗?
很久以前,不管是我国还是欧洲,不分男女,人们留的都是长发,只是梳头盘发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我国男人留短发是在辛亥革命以后的事,那时整个社会都认为男人剪掉满清的长辫子就是“革命”。对此,鲁迅在其小说《阿Q正传》里就有生动的描述。
007 ■ 额前的头发为何被称为“刘海”呢?
人们常把额前垂留的头发叫做“刘海”,各式各样的刘海是千变万化的发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刘海本为“留孩”,专指小孩子所留的头发。在古代,女孩子十五岁时便盘发插笄(簪子)表示成年;男孩子则于十五岁时束发为髻,到二十岁时再行表示成年的“冠礼”而戴冠。
但在未成年之前,小孩子的头发都是自然下垂的,所以人们用“垂髫”、“髫年”代指儿童。如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指的就是老人(黄发)小孩(垂髫)都非常快乐。
不过古时男孩女孩所留的头发又是不同的:男孩留的是额上左右两角的胎发,被称为 “兆”;女孩则留垂于额头中央的胎发,被叫做“髦”。这种孩童时代所留的头发,被统称为“留孩发”。有的女子待到成年以后,为了让自己的发型更好看,依旧让额头上的头发自然下垂,保持着留孩发,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刘海。
到了唐代,民间流传着“刘海戏金蟾”的传说故事。由于“刘海”与“留孩”古时发音基本相同,而“留孩”又本为口语俗称,不太雅观,故书面文字就常把它写做“刘海”。
趣味链接:“刘海戏金蟾”的传说与道教有关吗?
民间流传着“刘海戏金蟾”、“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和“刘海戏金钱”的说法。在地方戏中有《刘海戏蟾》等剧目。
“刘海戏金蟾”也是深受百姓喜爱的民间吉祥画,画中的刘海是一个稚气十足的小男孩,手舞一串铜钱,戏闹一只金蟾,喜气洋洋。
其实,刘海的原型是道教真人刘海蟾。传说,刘海蟾是五代时的燕山人,本名哲,字元英(一说名操,字昭远,又字宗成)。他皈依道教前曾经出仕,事燕主刘守光为丞相,可谓官位显赫。
一日,有一位自称正阳子的道人前来拜访刘海蟾,他取出一文钱放于几案上,然后“累十卵于钱上”。海蟾大惊,叫道:“危哉!”道人说:“居荣辱、履忧患,其危殆甚!”海蟾于是翻然醒悟,遂皈依道教,号曰“海蟾子”,隐居于华山、终南山。《神仙通鉴》中说他后来“遇吕纯阳授金液还丹之要,乃修真得成仙道”。
全真教尊奉王玄甫、钟离权、吕洞宾和刘海蟾四人为祖师,与王重阳合称“北五祖”。后来元代御封刘海蟾为“明悟弘道真君”,刘海蟾遂名声大振,在民间信仰中颇有威望。
而年画中的金蟾蜍是一只三条腿的癞蛤蟆。在古代文化中,癞蛤蟆是一种受人供奉的灵物。古代神话认为:蟾蜍乃是嫦娥的化身,是月宫之精。而在道教经典中,蟾蜍是成仙得道的神灵之属。刘海蟾所戏的三足金蟾,正是人们服食后可以羽化成仙的灵物。
老百姓相信,这种金色的三脚蛤蟆可以带来好运和财源,因此对“刘海蟾”中的“蟾”字大加发挥,演变出了“刘海戏蟾”的故事。
于是,刘海的形象也从成年道士转化为可爱的童子。由于“金钱”与“金蟾”谐音,有的民俗画还塑造了“刘海遍撒金钱”的形象,并发挥成“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之说,“刘海戏金蟾”也演变为“刘海戏金钱”,寓意着财源滚滚,用之不竭,生活无忧。
008 ■ 鞋在我国是怎样演变的?
鞋在我国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演变,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穿不同的鞋。
在新石器时代, 我们的祖先就懂得用草、麻、葛编织成履。
汉代,祭服穿舄,朝服穿靴,燕服穿屦,出门则穿屐。另外,人们也穿布帛鞋,这种布帛鞋的鞋头多呈分叉状,底用麻线编织,又被称为“双尖翘头方履”。
魏晋时期,一般鞋的前端织有双兽纹饰,配色和谐,鞋款优美。
北齐时,上至皇帝大臣,下至黎民百姓,都流行穿屐。所谓屐,指有木齿的鞋,它由扁、系、齿三部分组成。
至唐代,官民都穿靴,只是式样略异。女子还流行穿软底透空锦勒靴。
宋代,男性多穿小头皮鞋,女性所穿鞋多为圆头、平头或翘头,上面也饰各式花鸟图纹。
元末,女性流行穿鞋头高耸、鞋底扁厚的布帛鞋,这种布帛鞋可以使女性的身材显得格外修长。
明代,官员穿靴或云头履(朝鞋),儒生多穿黑色双梁鞋,平民百姓则穿布鞋、蒲草鞋或牛皮直缝靴,缠足妇女穿以樟木为高底的弓鞋(木底露在鞋帮外边的叫“外高底”,木底在鞋帮里边的叫“里高底”)。在地域上,北方男人多穿菱纹绮履,江南男人多着棕麻鞋。
清代,皇帝上朝时穿方头朝靴,官吏公服为黑缎靴,武弁穿快靴(称“爬山虎”),高级官员多穿牙缝靴,鞋头逐渐由方变尖。在性别上,男鞋以尖头鞋为主,其材料夏秋用缎,冬则用绒;并且有厚底、薄底之分,面为单梁或双梁,鞋帮有刺花或鞋头为如意头卷云式;女鞋的鞋底多为木质,高一寸至五寸不等,其底形为上宽而下圆,被人们称为“马蹄底”,另外,其鞋面常为绸缎所制,上施五彩刺绣,有的贵族妇女还在鞋面上镶嵌各种珠宝。
趣味链接:凉鞋、高跟鞋、靴和缠足是如何发展而来的?
凉鞋由拖鞋演变而来。拖鞋,始于汉代。随后,相继演变出了麻凉鞋、布凉鞋、皮凉鞋等等。为寄寓吉祥如意的愿望,古人常在凉鞋上绣以龙凤等吉祥图案。
高跟鞋也源于我国:六朝时我国已有高跟木屐;满族妇女古时所穿的旗鞋,有的跟部中央高达五寸以上。
靴,原为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所穿,又称“马靴”和“高筒靴”,有旱靴、花靴、皮靴、毡靴、单靴、棉靴、云头靴、鹅顶靴等各种样式。
南北朝时期,靴在北方广泛流行,且普及到江南;唐朝,靴已官庶咸宜;宋代始出现女靴;元代盛行高丽式靴;明代虽禁止庶民百姓穿靴,但仍出现了许多似靴像履的短筒靴;清代男子着便服以鞋为主,穿公服才着靴。
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颇具封建色彩的缠足。
民俗学家认为,缠足始于南唐,俗称“三寸金莲”。缠足妇女所穿的鞋,形似翘首的鸟头,鞋底为木质,弯曲如弓,故称“弓鞋”。弓鞋原本指弯底鞋,后泛指缠足妇女所穿的小脚鞋子。
元、明两代规定只许富裕人家的女子缠足,这一时期弓鞋的鞋底多为4~5寸高。
到了清代,满族妇女也穿汉族女性的“三寸金莲”。虽然清政府多次禁止旗人缠足,但屡禁不止,许多旗女仍对“三寸金莲”情有独钟,缠足之风极盛。弓鞋式样多,有眠鞋、换脚鞋、尖口鞋、踏堂鞋、网子鞋、莲鞋、棉鞋、套鞋、丧鞋、坤鞋、合脸鞋等数百种。考究的弓鞋在鞋头、鞋底、鞋里和鞋帮上绣满了各种吉祥图案,有钱家女子的弓鞋跟上还加缀明珠等饰物。
009 ■ 古人用什么洗涤剂?
今天,洗涤剂已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了。那么,在古代,人们用什么东西来洗污渍呢?
《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七回写长姐儿洗去手上的烟油气味时,这样写道:“洗了又洗,搓了阵香肥皂、香豆面子,又使了些桂花胰子、玫瑰胰子。”这部小说成书于清道光年间。难道那时候就有和今天所用的肥皂一样的“香肥皂”?它是西洋传进来的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所谓的“肥皂”在中国已有很长的历史了。
草木灰是古人最早使用的洗涤剂。《礼记·内则篇》载有:“冠带垢,和灰清漱。”意即:系帽子的带子脏了,就和着草木灰洗。其原理是草木灰中的碳酸钾能去除油污。又据《考工记》记载,古人为使丝帛柔软洁白,用草木灰水将丝帛沾湿后,放入贝壳烧成的灰,加水浸泡。其原理是草木灰水和贝壳灰可以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去污力强的强碱——氢氧化钾。
先秦及秦汉时,粮食浸泡液是人们常用的洗涤剂。粮食浸泡液即将粮食浸泡在水中,达到一定程度即可以洗去污垢,在当时的条件下,这的确是一种取之容易的洗涤剂。
另外,皂美也是古人的洗涤剂。南宋时出现了一种橘子大小、用皂美粉做成的圆团,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载了它的名字:肥皂团。把它放入水中,能发泡去污。后来,从西方传入的和它功效相似的洗涤剂,就也叫“肥皂”了。
南北朝时,用猪胰去垢已被贾思勰提到过。而且,唐代“药圣”孙思邈的《千金方》里也有一个配方:将洗净的猪胰研磨成粉状,加豆粉香料做成颗粒。这就是古代的胰子,也叫澡豆。
后来人们又把胰子和香碱合在一起,做成团,《儿女英雄传》中所说的桂花胰子、玫瑰胰子就是这样做成的。
趣味链接:国人在什么时候制造出现代肥皂?
我国最早的“洋皂”工厂是由英国人于19世纪后期创办的。光绪年间,开始有中国人尝试制“皂”,但是只研制出流质肥皂,而没有成功研制出固体肥皂。
近代著名化学家徐寿的儿子徐建寅于1880年到巴黎考察了两家肥皂厂,并详细记录了肥皂制作工艺。1912年,原本在美国学农的穆藕初改学肥皂制造,两年后回国,打算创办自己的肥皂厂,但因为制皂所需的重要原料被外国公司所垄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好半途而废。
与此同时,一个名叫方液仙的人也在为生产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肥皂默默耕耘着。1912年,他在上海以一万元资本办起一爿小作坊,后来发展为中国化学工业社。1920年,屡经挫折的方液仙终于成功研制出物美价廉的“剪刀牌”肥皂。
不料,“剪刀牌”商标被英商利华肥皂公司抢注。无奈之下,方液仙只好将自己已经打响的肥皂品牌更名为“箭牌”。虽然历尽磨难,但中国人终于成功生产出了自己的肥皂。
010 ■ 古人是怎样吃饭的?
民以食为天,而我国又是礼仪之邦,古人在很早以前就形成了一系列的饮食礼仪。同时,古人又把饮食看做是礼仪最直接的表现形式,饮食必须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