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问就问吧全集
4784000000071

第71章 生活起居(1)

001 ■ 古人是怎样穿衣的?

古人的服饰常常显示着人的等级和地位。古代服饰制度等级森严,每个朝代都有完备的服饰制度,而且设有专门的“司服”和“内司服”官职,掌管服制的实施,安排皇帝、皇后及贵族的穿着。哪一等人应有哪一等级的穿戴和服色,服饰制度都有严格的规定,臣民不得逾越。下面就此进行更为详细的介绍:

例如,黄色是皇帝的专用色,所谓“黄袍加身”,就是指皇帝贵为九五之尊。历朝历代,臣民如果穿黄色衣服就会被视做以下犯上、图谋不轨。如两汉名臣韩延寿就因着黄色衣服,不幸断送了他的性命。

又如,在古代众多礼服中,最为贵重的是冕服。它由冕冠、冕服、佩绶等组成,是帝王、诸侯及卿大夫参加祭祀典礼时穿的一种服饰。冕服端庄而华贵,“冠冕堂皇”的说法就是从此而来的。

再如,古代的公服是官吏在处理公务时穿的一种服装,是古代服制中最为庞杂的服饰之一,等级森严,规矩繁多。

一是各级官吏按照他们的不同职务、级别,戴不同的冠帽。隋唐时,天子、百官、士庶都戴乌纱帽。明代开始把乌纱帽定为文武官员的礼帽,“丢掉乌纱帽”就意味着被削职为民了。清代虽废除了传统的汉族衣冠,但冠帽仍然是区别官阶的标志。譬如人们所熟悉的“ 顶戴花翎”,就是这种标志之一。

二是公服的颜色也是区别官阶的标志。如,唐初规定,三品以上官员穿紫色公服,五品以上穿绯色,六品、七品穿绿色,八品、九品穿青色,以后又有所演化,划分得更为详细。

三是武官和文官公服上的绣图有所区别:武官服的绣图为兽类,文官服的绣图一般为鸟类。

与朝廷以服饰区分人的等级相对应,古代的平民也从服色、布料上体现出他们是处于社会中的最底层。平民百姓所穿衣衫皆是白色,从而被鄙称为“白衣”;又因他们不识字,没有功名,所以也被贱称为“白丁”。与服色相对应,平民百姓只许穿布衣,所谓“布衣之交”指的便是平民间质朴的交往友谊。

古代服饰之礼的等级制是应予否定的,如今移风易俗,不必拘泥于古时的繁缛礼节。但古人穿衣的某些礼俗尚需继承发扬广大,如注意衣冠整洁,讲求穿着与特定的场合和礼仪活动相称的服饰等等。

此外,古人的服饰除了遵循以上的等级森严的制度之外,还有以下两个特点。

其一,不同礼仪的服饰往往有不同的颜色。如喜庆礼仪的服饰正色为红、黄,间色为浅绿、浅红;凶丧礼仪的服饰正色为白、黑,间色为灰色、深褐色。

其二,古人的服饰习俗还与人的性别、职业等因素密切相关。我国古代男女本来都穿裙子,即“裳”,但后来,男服中的裙子逐渐演变成裤子;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服饰,从而发展出工装、猎装、军装、学生装,以及朝服等。

趣味链接:袍是如何演变的?

我国古代的服装,上身穿的叫衣,下身穿的叫裳,不分男女。而袍是上下相连的长衣,又叫“深衣”。古代的礼服,一般都要分为上下两截,即使是相连的长袍,也是将上衣和下裳连缝而成的,而且拦腰须有束带。自诞生以来,袍都是不分男女的。

不过自清入关之后,明末遗民坚持“男降女不降”,汉族妇女不愿像满族人那样穿长袍,而是穿衫裙,以示“反清复明”,并鄙称满族女袍为“旗袍”。但民国以后,五族共和,旗袍就被制定为妇女的礼服之一,现在已成为中国服饰的典范。

002 ■ 古人所穿的衣服有哪几种?

体衣是古人衣服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主要分为上衣、下裳两大类。上衣一般由领、衣襟、后身、衣袖、腰带等部分构成,指上身所穿的深衣、袍、裘、衫、襦、袄、半臂等;下裳是下身所穿的裙、裤等,其中的裙在上古时期男女都穿,但之后男子所穿的裙子慢慢地演变成了裤子,裙也就仅仅指女子所穿的服饰了。

首先,我们先来看上衣,它主要有以下七种。

一是深衣: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士”阶层以上的人的常服,也是普通百姓的礼服。其特点为上衣和下裳相连,衣襟右掩,下摆不开衩,将衣襟接长,向后拥掩,垂及踝部。因其前后深长,故称深衣。

二是裘:皮衣,毛向外。国君或贵族穿狐皮的裘要罩上与狐毛颜色相宜的裼衣。犬羊之裘是庶人穿的,所以不加裼。

三是袍:直裾深衣进一步发展成为袍,袍也是上衣和下裳连成一体的长衣服。古代“袍”有两种,一种称“茧”,是以新丝棉絮衣里;另一种称“褒”,以败棉絮衣里。从东汉起及至宋、明,上至帝王、下到百官,其朝服都是袍服。

四是衫:这是在汉魏时出现的一种新式服装,其特点和袍恰好相反。袍以交领为主,它则以直襟为主;袍的袖子呈圆弧形,它则呈垂直形;袍的袖口窄小,它的袖口则非常宽敞;袍多采用双层,它则为单层。

五是襦:东汉后穿“襦”者大都为妇女。它既可用做衬衣,又可穿出在外,其形制有长短、单夹,夹襦里加絮,则成了短袄。唐代以后,历经宋、元、明、清各代,妇女的便服一直是襦。

六是袄:一种比襦长比袍短的上衣,缀有衬里,所以也被称为“夹袄”。若在其中纳入棉絮,则称“棉袄”。它大约在魏晋南北朝时出现,宋代以后广为流行,到了清代,则成了士庶妇女的主要便装。

七是半臂:无领(或翻领)、对襟(或套头)套在长袖衣衫外面。衣袖之长为长袖衣的一半,所以被称为“半臂”。

然后,我们再来看下裳,它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是裙:裙为古代女子的主要着装,始于周文王时期。至秦朝,裙的穿着范围有所扩大。到汉代,女子着裙已较为普遍,从此成为古代妇女的主要着装。

二是裤:原称为“绔”或“袴”,是人们下身所穿的主要服饰。原来的裤子只有两个裤管,没有前后裆;大约战国以后,才出现了连裆裤。

趣味链接:旗袍总是一成不变的吗?

旗袍原本是我国满族旗人妇女的服装。后来,在汉族妇女中也流行起来,并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演变,成为一种独特的女式服装。

宽大、平直、衣长至足是清末满族旗女穿的旗袍的特点。绣花红缎是旗袍所选用的衣料,在旗袍的领、襟、袖的边缘部分都用宽边镶滚。

旗袍在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普及,其式样与清末的大同小异。但不久,旗袍的袖口逐渐缩小,滚边也变小了。20年代末,因受欧风美雨的影响,旗袍的式样也有了较大的改观。衣长大大缩短,穿着比以前更称身合体,也更能衬托出女性身体的曲线美。

003 ■ 中山装是孙中山先生设计的吗?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不仅是一位推翻封建帝制、创立民主共和政体的先驱,也是一位树新风、除陋习的倡导者。一度举国推崇的中山装,就是在他的精心设计和大力倡导之下诞生的。这是一项影响重大、意义深远的服饰改革,更是我国服装史上的一大创举。

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成功后,就任临时大总统,他颁布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风俗改革的政策。“易服”就是最主要的改革之一。

孙中山觉得西装不但式样烦琐,穿着不便,而且不大符合当时人们在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实用要求;而我国原来的服装(对襟式短衫褂、大襟式长衫等),既不能充分表现当时中国人民大力革新、移风易俗的时代精神,而且穿在身上也有类似于西装的缺点。

于是,他就此广泛征求意见并展开讨论。有的人主张仍穿长袍马褂,但遭到大部分人的反对。人们普遍认为,革命既已成功,在服饰上如仍沿袭清政府统治时期流行的瓜皮帽、长袍马褂是不合时宜的。

和大多数人一样,孙中山也认为长袍马褂既不方便,又因剪裁费料而浪费钱,所以不赞成穿这种服装。与此同时,革命党人中的留洋派提出干脆穿西服,他听后哈哈大笑说:“这么一来,那就无异于抵制国货了!”

最后,孙中山提出自己的主张,他认为:“礼服在所必更,常服听民自便。”希望能有一种“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的服装式样。于是,他决定自己设计服装。他深思熟虑,精心设计,并广泛征求各界意见,终于创制了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简便服装。

这种简便服装便是后来广受欢迎的中山装。它兼具中西装之所长,以广东便服为基样,在直领上加一翻领,就好像将西装内衬衣的硬领“移植”过来一样。如此一来,中山装的上衣就兼具了西装上衣、衬衣和硬领的功用,穿起来显得很硬挺。

另外,孙中山将便服或一般西装的三个暗袋改为四个明袋,如此“双双”、“对对”,很符合中国传统美学讲究的“对称”审美观。他又在上下左右四个衣袋上加上软盖,并各钉一枚纽扣,这样既美观、安全,又可防袋内物品遗失。下面的两个明袋采用能伸缩自如、颇具弹性的“琴袋”式样,旨在便于放置书本、笔记本等。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出一代伟人具有勤奋好学、随时不忘读书的美德。

有了上衣,还必须得有裤子。所以,孙中山还参照西装裤的式样亲自设计了中山装裤子:前面开缝,一律用暗扣;左右两侧各置一大暗袋;右前部分设一小暗袋,俗称表袋,也可藏用。这种裤子穿起来很方便,裤袋也可放置随身携带的必需品。此外,裤袋的腰部打褶,裤管翻脚也有异于其他服装。

当孙中山先生穿上自己设计的、也是世界上第一套中山装时说:“这种服装好看、实用、方便、省钱,不像西装那样,除上衣、衬衣外,还要硬领,这些东西多是进口的(当时这些东西多从外国进口),费事费钱。”

中山装由于具有美观、大方、实用、方便等优点,既可以使用高级衣料制作,也可以使用一般布料制作;既可以作为礼服,还可以作为日常便服。所以,一经孙中山先生倡导,就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他们将它称为“中山装”。后来,中山装得到普遍推广,举国崇尚中山装,蔚为风尚。

解放后,随着我国纺织和服装工业的发展,穿中山装更为风行。1984年元旦开始换装的“中国八三式警服”,就是取材于这种富有我国民族特色的中山装。

趣味链接:“剪辫”、“易服”与时代变革有关吗?

我国古代汉族的男子大都束发于顶,身着宽袖袍服。

清兵入关后,清政府强令男子剃发蓄辫,统一着长袍、马褂,尤其是辫子成了民族压迫的标志,被人贻笑为“猪尾巴”、“半边和尚”,成为外国人侮辱中国人的口头语。

在辛亥革命之前,大批留学欧美、日本的知识分子回国。他们大都反清崇洋,于是开始剪掉辫子,脱下长袍马褂。然后蓄起西发,穿上西装。

辛亥革命成功之后,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他颁布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风俗改革的法令,而“剪辫”、“易服”就是主要的改革内容。他下令号召人民“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规定令到之日起,限二十天内一律剪除辫子。后来,他又亲自设计了广受欢迎的中山装。

004 ■ 旗袍是如何起源和发展的?

1988年春,上海舞剧院一团为向上海国际艺术节献礼而演出的大型系列舞剧《中华服饰与舞风印象》中出现了最精彩的一幕:

大红的金丝绒帷幕缓缓升起,舞台上展现出一派清朝宫廷选妃的场景,十几位婀娜多姿、身着宫廷旗装的满族少女排成整齐的队形,走向台口。然后,随着灯光的变换,穿着近代旗袍的“小凤仙”、“梅表姐”、“林道静”踏着舞步出场。顷时,全场观众掌声雷动,啧啧称羡:“旗袍真漂亮!”

为什么旗袍会受到如此高的评价呢?

这主要是因为旗袍的造型与妇女的体态相吻合,线条优美、端庄大方,是我国女性独有的服饰,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选料不同的旗袍可展现出不同风格:选用小花、素格、细条丝绸制作,可展示出温和、稳重的风韵;选用织锦类衣料制作,可当迎宾、赴宴的华贵服饰。

旗袍以浓郁的民族风格,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服饰美。但是它的起源却是16世纪中期满族妇女的民族服装。

从前,镜泊湖畔有个满族渔家姑娘,因为长得脸黑俊俏,又心灵手巧,所以被别人称为 “黑妞儿”。因为穿着古代传下来的肥大衣裙打鱼不方便,她就自己剪裁了一种连衣带裙多扣袢长衫,这种多扣袢长衫既省布合体,又方便打鱼。

后来,她被选入宫中,并被封为“黑娘娘”,因穿不惯又肥又大的山河地理裙,她就穿起从前自己剪裁的多扣袢长衫。皇上认为她擅改宫廷服饰,就把她赶出宫,并一脚踢中她后心,她便这样死去了。关东满人听到她的噩耗后,大哭了三天,还穿起她剪裁的那种长袍以示纪念。

因为这种长袍穿着方便,所以越来越多的妇女都穿起了它。久而久之,它就被称为“旗袍”了。说也奇怪,凡穿上旗袍的妇女,不管肥瘦高矮,身材看起来都十分苗条、俊美。据说这是心灵手巧的黑娘娘在暗中帮助她们打扮哩!

当然,以上只是民间的传说而已,但却说明了这种满族服饰由原始的宽腰身直筒式逐渐形成现代妇女喜爱的线条流畅、贴身合体的流线型旗袍,其间经历了多少漫长的演变!

最早,旗人穿的旗袍,一般不过脚。只有满族贵族妇女出嫁时,才穿过脚旗袍,作为出嫁礼服。因为,满族贵族妇女都穿高跟木屐,所以,她们的旗袍过脚,以便将脚盖住。

清代,旗袍开始在中原流行。后来,随着满汉生活的融合、统一,旗袍也被汉族妇女接受,并不断进行革新。特别随着辛亥革命的浪潮,旗袍迅速在全国普及。

从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吸收了西方女装盛行的短袍,旗袍亦随之变短,身长仅过膝,袖口缩口,滚边变窄。

30年代中期,旗袍又渐渐地发生着变化,两边的衩开得很高,里面衬马甲,腰身变得极窄,以至贴身,更显出女性的曲线美。

30年代末,旗袍已很盛行。先是流行高领,领子越高越时髦,但不久,又兴起低领来,领子越低越“摩登”,甚至有穿无领旗袍的。袖子的变化也是时而流行长的,长过手腕;时而流行短的,短至露肘。至于衣长,一个时期流行长的,长至下摆曳地;以后又流行短的,短过膝盖。

到了40年代,旗袍再度缩短,而袖子则短到直至全部取消,几乎又回到二百年前的长马甲时代,所不同的只是更加轻便合体,变成流线型的。

新中国成立之初,妇女穿旗袍还很普遍。以后由于各种原因,穿旗袍的人就越来越少了。但旗袍作为一种体现东方文化传统的服装,其线条简练而优美,造型质朴而大方,穿上可以更加凸显女性的曲线美,所以在国际上还具有一定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服装设计者集思广益,推陈出新,将传统的旗袍式样与现代女装式样融合起来,使旗袍以崭新的风姿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近年来,旗袍款式又有新的变革,出现了后装袖、有肩缝旗袍、暗褶式开衩旗袍、短连袖旗袍、无袖旗袍等等具有现代开放气息的新款式旗袍。

趣味链接:旗袍是满汉结合、中西合璧的产物吗?

首先,从民族融合的角度来说,旗袍是满汉结合的产物。

旗袍一开始也没有像现在这样曼妙生姿,穿上后可以让女性变得婀娜多姿。它是从满族女人所穿的长袍演变而来的。清朝早期妇女的服饰可谓“满汉并存”: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汉族妇女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从清代中期开始,满汉服饰相互效仿,后来这种相互效仿的风气越来越重,旗袍在满汉服饰的相互融合中不断得到发展。

其次,从文化融合的角度来说,旗袍也是中西合璧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