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问就问吧全集
4784000000060

第60章 文化历史(3)

趣味链接:什么叫“传奇”?

“传奇”是小说体裁之一。在中国小说里,传奇一般是指那些唐代、宋代文人写的短篇小说而言。唐代以前,我国的短篇小说大多写鬼怪故事。到了唐代,小说创作跨入了一个新阶段,作家们写的小说着力描写人物和刻画个性,故事曲折动人,叙述婉转,文辞华艳。它们虽以现实人生为描写对象,但富有浓厚的浪漫色彩。

因为这些唐代宋代的传奇小说大多成为宋元时代的戏文、诸宫调、元人杂剧、明清戏剧改编的题材,所以这些说唱本子和戏剧也被称为“传奇”。

所谓的“传奇性”也是指此而言的,是指文学作品具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比较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等。

012 ■ 汉字是怎样起源的?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汉字的起源有种种说法,其中广为流传的是仓颉造字的传说。其实,汉字的起源并不是来源于什么传说,而是广大劳动人民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慢慢地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从1954年秋至1957年夏,中国考古工作者多次发掘半坡遗址(今西安市东郊半坡村北)。在考古中,发掘了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一些陶器,陶器上刻画的字样符号,经研究认为是汉字的原始形态,考古资料与神话传说相印证,表明汉字至今已有6000余年的历史了。

3000余年前的甲骨文是一种具有严密规律的古文字。从商代的甲骨文到金文再到秦朝的小篆文,汉字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变化,逐渐成熟,成为今天方块汉字的基础。

汉字的构成方式,大致有象形法、会意法和形声法三种。据统计,所有的汉字里面,形声字占90%左右。汉字的形成和发展,适应了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成为人们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

趣味链接:汉字“六书”

六书是指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关于六书的具体内容,有以下几种说法:

《汉书·艺文志》称:“古者八岁入小学……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郑众注《周礼》称:“六书”是指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认为,“六书”是指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清代以后的文字学家认为,“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但转注和假借是用字,与造字无关。

013 ■ 汉字最初是由右至左竖着书写的,那汉字“橫行”始于何时?

早期,汉字是刻在竹简上的。木简、竹简狭窄而长,为了书写和阅读方便,中国汉字一直是自上而下、由右向左的竖写方式,这一习惯一直延续了几千年。

到了汉代,书写材料发生了变化,纸被发明出来了。但竖写的习惯还是没有改变过来。隋唐雕版印刷出现,到宋代活字印刷发明,都仍是竖排竖行。

到了清朝末年,一些知识分子学习西洋文化,提倡汉字改革,提倡拼音文字,力主改变传统的书写方式。改用从左到右的“横行”排列方式。1909年,我国已有了用“横行”排版的书,这就是提倡文字改革的刘世恩写的《音韵记号》一书。刘世恩在书中讲解拼音方案,说“无师自通,兼识汉字”。

到了近代,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新青年》杂志编辑钱玄同也提出了汉字横写的建议。1917年第3卷第3期的《新青年》上刊载了钱玄同致陈独秀的公开信。信中写道:“人目系左右相并,而非上下相重。试立室中,横视左右,甚为省力,若纵视上下,则一仰一俯,颇为费力。以此例彼,知看横行较易于竖行。且右手写字,必自左至右,均无论汉字、西文,一笔一势,罕有自右至左者。然则汉写右行,其法实拙。若从西方写法,自左到右横迤而出,则无一不便。”

后来,钱玄同又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4篇公开信,积极倡导“竖改横”的主张。陈独秀、陈望道等学者也表示赞同。从那以后,横写汉字便逐渐在民间流行开来,并一直延续至今。

趣味链接:汉字为什么不是拼音文字?

世界上的文字主要分为表意文字和拼音文字两种。汉字是典型的表意文字,而拼音文字主要是指英语和法语等。日语则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那汉字注音是怎么来的呢?

1605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为了方便学习,他最初是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的,不过这只是最初的探索阶段,很不成熟。1610年利玛窦去世,法国传教士金尼阁来华。

1618年金尼阁返回欧洲,募集了七千部与字音相关的图书带到中国。

之后,金尼阁用25个字母给汉字注音,目的都是为了便于西方人学习和掌握汉语汉文。后来,他在山西结识了精于音学的韩云,两人经过半年研究,将成果理为初稿。

从此,二人“互相质证,细加评核”,在利玛窦等传教士学习汉字注音的西书《西字奇迹》基础上,修订编制成中国第一部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的书——《西儒耳目资》。时为1626年,人称“利金方案”。

尽管此书尚不完备,但它准确地记录了明末的汉语读音,展示了现代辞书的雏形,成为汉字改革的先声,对近四百年的汉语发展史产生了相当重大的影响。

014 ■ 中国古代有“图书馆”吗?

在我国,早在殷商时代,甲骨文产生之后,就有了史料典籍及其掌管人员,但当时没有图书馆。关于图书的起源,《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可见在周代以前早已有藏书之举了,并且设有专门的藏书机构“藏室”,还有专人掌管。《史记》说,老子曾任周朝的“守藏室之史”。这一职位相当于国家图书馆的馆长。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著述很多,因而也多有藏书之处,当时称图书馆为“府”或“藏”。秦统一中国后,在阿房宫设有藏书机构,置御史掌管。

西汉时期,政府重视图书事业。汉武帝时第一次由政府下令在全国征集图书,在宫内建立了颇具规模的收藏图书的馆舍,并取名叫石渠阁。有人认为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图书馆。后来又建立了天禄阁,收藏各地文献藏书,并拟订了藏书规则。

随后,由刘向父子领头,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政府图书馆的校书编目工作。但以上所说恐多系国家典藏,非普通人所能借阅。那么我国公共图书馆是从何时开始的呢?

公共“图书馆”可以追溯到宋代,当时有人设立了可供公众阅览的藏书楼。据《广信府志》记载说:“绍熙、庆元间(南宋光宗和宁宗年号,1190~1200年),直敷文阁赵不迂建书楼于江西铅山县以供众览。谓邑人旧无藏书。士病于所求,乃储书数万卷,经、史、子、集分四部,使一人司钥掌之。来者导之登楼,楼中设几席,俾能纵览。”由此看来,我国公开的图书馆距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了。

1904年,我国第一所正式的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诞生。1905年湖南图书馆创建。1910年,清政府颁布了《京师图书馆及各省图书馆章程》,并正式宣布成立京师图书馆(今北京图书馆),1912年正式开放。此后,各省或大城市的公共图书馆也相继建立起来。这些近代图书馆都是以“图书馆”为名的。

趣味链接:“图书馆”一词源考

“图书馆”是一个外来语,于19世纪末从日本传入我国。这个词最早在我国文献中出现,当推《教育世界》第62期中所刊出的一篇《拟设简便图书馆说》,时为1894年。

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是希腊神庙的藏书之所和附属于希腊哲学书院(公元前4世纪)的藏书之所。

中国早期著名的图书馆,当属1902年徐树兰耗银32 960两,在浙江绍兴西贡院创建的古越藏书楼。1904年正式向公众开放。

藏书楼占地1 067平方米,有一个能容纳60人看书的阅览厅,收藏中外图书7万多册,分学部和政部两类。它还兼收教科图书和各种学报、日报等。1933年,改为县办,更名为“绍兴县立图书馆”。1957年起定名为“鲁迅图书馆”。

015 ■ 诸子百家真的有“百家”吗?

春秋战国时代,王权衰落,诸侯争霸,各国开放政权以延揽人才,于是贵族政治逐渐消失。又因为人口增加,土地分配困难,社会发生剧变,民生苦痛日增。于是有思想的知识分子,面对现实的社会问题、人生问题等,提出了种种解决的办法和思路。此外,教育的推广和思想的自由等因素,也造成了诸子争鸣、百家蜂起的局面。国人把这一时期称为“诸子百家”时期。

“诸子”包括各家学派。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中提到,诸子有阴阳、儒、墨、名、法、道六家。班固《汉书·艺文志》中提到,诸子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隋书·经籍志》中提到,诸子有儒、道、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兵、天文、历敷、五行、医方十四家。

当时,各派各家都著书立说,广授弟子,参与政治,互相批判,又互相渗透,学术思想极为繁荣。秦统一六国后,崇尚法家,兼用阴阳家,焚书坑儒,迷信暴力,将法家学说过分夸大君权的一面发挥到极致。

趣味链接:先秦诸子之书

现如今,流传的先秦诸子之书有如下几种:

1、《管子》(管仲)2、《邓析子》(邓析)3、《墨子》(墨翟)4、《老子》(李耳)5、《文子》(老子弟子)6、《关尹子》(关尹子)7、《列子》(列御寇)8、《杨子》(杨朱)9、《商君书》(商鞅)10、《申子》(申不害)11、《尸子》(尸佼)12、《公孙龙子》(公孙龙)13、《庄子》(庄周)14、《慎子》(慎到)15、《尹文子》(尹文)16、《荀子》(荀卿)17、《鹖冠子》(楚人)18、《鬼谷子》(纵横家)19、《亢仓子》(庚桑楚)20、《韩非子》(韩非)21、《吕氏春秋》(吕不韦)22、《晏子春秋》(晏婴)23、《孙子兵法》(孙武)。

这23种书,亦有真伪,伪的又有部分伪作或全部伪作的,所以,运用诸子史料,一定要有相当的识别能力。

016 ■ 中国古代文明之“四”有哪些?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我国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中,有不少恰为四项的,比如人们熟悉的四大名著。究竟有哪些呢?下面将一一列举。

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术。

四大美人:王昭君、貂蝉、西施、杨贵妃。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四库:经、史、子、集。

儒家四德:孝、悌、忠、信。

书法四体:真、草、隶、篆。

文房四宝:宣纸、湖笔、徽墨、端砚。一般简称为笔、墨、纸、砚。

四大学院:湖南岳麓书院、河南嵩阳书院、江西白鹿洞书院、河南睢阳书院。

四大古都:西安、洛阳、北京、南京。

四大名亭:醉翁亭、陶然亭、爱晚亭、湖心亭。

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四大古典戏剧:《窦娥冤》、《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

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四大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趣味链接:“文房四宝”具体指什么?

“文房四宝”是对书画中所用的主要工具的统称,主要是指“笔、墨、纸、砚”四种。这和古人所用的书写材料和书写工具有关。

在中国古代,写字作画多用毛笔,以竹、木等材料做圆管,以羊毛、黄鼠狼毛等做笔头,合而制成。使用时不能太过用力,讲究悬腕,起锋停转。

墨则有松烟墨、油烟墨和油松墨三种。其中以用松树和桐油燃烧后遗留的烟灰所制的油烟墨最为常见。

中国书画用纸是一种专用的名为宣纸的柔韧纸张。以往写字作画多用竹简,自从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以来,竹简就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砚是研墨的器具,因为古人所使用的墨不像今天所用的墨汁,它是固体的,是需要加水等物磨碎调和才能使用的。砚大多由质地坚固细腻、磨出的墨汁均匀无渣的山石制成。

我国文房四宝最著名的产品为浙江湖州的“湖笔”、安徽徽州的“徽墨”、安徽宣城的“宣纸”和广东肇庆的“端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