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问就问吧全集
4784000000005

第5章 婚丧嫁娶(1)

001 ■ 古时候的男女结婚也有年龄限制吗?

很多人都认为,我国古代的男女往往十几岁就结婚成家,所以婚龄都很小。

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据有关史料记载,我国早在27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就已经实行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的婚龄制。据《礼记》载,西周时期男子二十而冠,始学礼,三十始有室,始理男事;女子十五而笄,二十三而嫁。

东汉班固在《白虎通义》中对男三十岁、女二十三岁适婚年龄作了十分科学的阐述:“男三十筋骨坚强,任为人父;女子二十三,肌肤丰盈,任为人母。”这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理知识认识水平的提高。

古代医书《素问》对此有更明白的解释:“男二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三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满;女子到二十二才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可见古人也不主张早婚,并认识到在身体发育尚未成熟时是不能胜任父母之职的。

由于古代社会科技水平有限,需要大量生产力来维持生产、生活,因此在历代统治者的强迫下,关于婚龄的规定逐渐降低,古代人民也渐渐接受了早婚的政策。

齐桓公规定,男子在三十岁时必须成家,女子在十五岁时必须出嫁。

越王勾践规定,如果男子二十岁还不结婚,女子十七岁还不出嫁,则要给其父母治罪。

到汉代时,则运用征收赋税的方式对结婚年龄进行了强制性规定,女子在十五岁时还不出嫁,则要加征其家五倍的赋税。

西晋时规定,凡家有十七岁以上女子的,父母要为其操办婚事或为其准备嫁妆。如若不按规定执行,则由地方官吏强制执行。老百姓对此多有怨言。

唐初,实行了一套休养生息政策,用以缓和社会矛盾,所以对婚龄的限制有所放宽,规定男子须满二十岁才能结婚,女子则要满十五岁方能出嫁。但是,唐中叶时又把男子结婚年龄降低至十五岁,女子出嫁年龄则在十二岁以上。

此后,自宋至清,法定的婚龄都在男十六岁、女十四岁左右。

趣味链接:古人提出离婚需要哪些条件?

古人提出离婚的条件主要有两个方面:“七出”和“义绝”。

“七出”是专门针对女方的,指女方七种非常恶劣的行为。《大戴礼记》上说:“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原则上只要女方犯有其中一项,男方就可以提出离婚。

“义绝”则是指夫妻双方因为某些原因而已经情断义绝,无可挽回。《唐律疏议》中的“义绝”包括下列六种情况:丈夫殴打或凶杀妻子娘家的亲人;丈夫的亲属和妻子娘家的亲属之间相互残杀;妻子殴打、谩骂或杀伤丈夫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姊妹、姑姨;妻子与丈夫的亲戚有奸情,或丈夫与岳母有奸情;妻子想谋害丈夫;由于生活贫困或是其他原因,丈夫欲将妻子嫁出或卖出。

002 ■ 为什么嫁出去的女儿,大年初一不允许回娘家?

嫁出去的女儿是不能回娘家过大年的。对其原因,民间有两种看法:一是如果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过年,会把娘家吃穷;二是嫁出去的女儿就是别人家的人了,不能再吃回头饭,尤其是大年初一不得在娘家吃。

既然嫁出去的女儿不能在初一那天回娘家过年,那什么时候才可以回去呢?

根据流传久远的年节习俗,大年初二才是“迎婿日”,也有人说这天是“女孩儿日”。 嫁出去的女儿全都要在这一天带着丈夫回娘家,一来是拜年,二来是探望父母。一般来说,嫁出去的女儿在大年初二这天就可以无拘无束地回娘家了,但也有些地方是初三,甚至在初三以后。

由于这一习俗对娘家非常重要,所以娘家人也特别重视。如果有哪家的女儿女婿没有如期回来,娘家人就有倒霉或不吉利的感觉,甚至影响着未来一年的生活。

趣味链接:嫁出去的女儿为什么又叫“泼出去的水”?

古代社会把嫁出去的女儿比喻成泼出去的水。认为女子出嫁之后就是外姓人家的人了,不会像儿子那样承续香火,为娘家创造价值。女孩子虽然也是父母的亲生骨肉,但出嫁之后,尽管表面上还保留着固有的血缘关系,但实际上却由十分亲密渐渐地走向疏远,像水一样已经泼出门外了。

封建礼教要求女子要遵守“三从四德”,其中的“三从”是指: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在当时,无论是在娘家或婆家,女子都没有自己的权利和地位。

003 ■ 婚礼本来是在黑夜里举行的,何时才改为白天举行呢?

说古代的婚礼本来是在黑夜里举行的,你一定会觉得很奇怪。但事实上,古代的婚礼就是在黑夜里举行的。

《仪礼》对此就有记载:“主人爵弁,绘裳缁衣。从者毕玄端,乘黑车。从车二乘,执烛前导。”这段话描写了新郎在黑夜里迎新娘的情景:新郎要穿着黑色礼服,迎送双方的人也要穿黑服,甚至连座车也要是黑色的,一切都要与黑夜相衬;由于是在黑夜里迎亲,因此要请人执烛走在前面照道。

另外,郑玄注的《周礼》中也指出:“古娶妻之礼,以昏为期。”

由以上的记载我们可以知道,周朝的婚礼确实是在昏黑的夜里举行的。那么,婚礼从什么时候才开始改在白天举行呢?

其实,到唐朝时婚礼就已经改在白天举行了。唐朝的《酉阳杂俎》上就载有:“在婚礼必用昏,以其阳往而阴来也,今行礼于晓。”

从此以后,各朝各代都沿用唐朝时在白天举行婚礼的习俗,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趣味链接:哭嫁的习俗是如何产生的?

古代的妇女有哭嫁的习俗,那么这种习俗是如何产生的呢?

一般的观点认为,哭嫁源于抢婚。抢婚也称掠夺婚,它是古代氏族部落外婚时期用战争手段俘获妇女的一种强制婚姻形式。可以想象,面对突如其来的劫掠,身为弱者的女子只能以泪洗面。

就是因为抢婚这种强制婚姻形式,所以哭便与嫁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以至到了封建社会时期已不再存在掠夺婚、妇女也已经“明媒正嫁”了,但在出嫁时她们仍然要哭。只是这时候的哭嫁已经不同于氏族部落外婚时期的哭嫁了,因为这时候的哭嫁并不是因为妇女害怕而哭,而是变成了一种具有较强传承性的习俗。

但是,也有一种比较另类的观点认为,哭嫁是老娘在哭,毕竟女儿是娘身上的一块肉,娘舍不得女儿出嫁,害怕嫁出去了会吃很多苦头,所以便哭个不停。

004 ■ 人们在结婚时为什么要贴“囍”字呢?

现在人们在举行婚礼时都会贴出“囍”字,以示庆贺。它饱含着“成双成对”的寓意,反映出人们希望好事成双的美好愿望。

据考证,这种习俗自宋代起就开始流行了。关于其来历还有着一段美丽的传说呢!

相传,23岁的王安石进京赶考时,路过马家镇,暂住在他舅舅家。有一次他到附近的街上游览,看到有家门楼上挂着一盏走马灯,灯笼上题着一上联:“走马灯,灯马走,灯熄马停步。”王安石一时没有对出下联,但仔细一想还是觉得这上联回环往复、很有趣味,便连连点头夸奖说:“好对!好对!”

王安石的话音刚落,从门里便跑出个老人家来,一把拉住他说:“你说这上联是好对,那就请稍等片刻,我马上禀告我家马员外。”

原来,这上联是马员外特地为他的独生闺女选择夫君而出的,已经悬挂了半年多,但没有一个人能对上来,所以马员外一家时时留心能对对的人。老人家见王安石气宇轩昂、仪表堂堂、目光如炬,便断定他是一位很有才气的青年才俊,所以急忙把他留住,喜不自禁地要去禀报主人。但是因为王安石第二天就要参加考试了,所以没等老人家出来他就离开了。

第二天,王安石在考场上因交头卷而受到主考官的赏识,传他面试。主考官指着一杆飞虎旗道:“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身。”命王安石马上对出下联。王安石立即联想到马员外的“走马灯”的上联,便来了灵感,以“走马灯,灯马走,灯熄马停步”作为下联,顺利过关。

考试完毕,王安石回到舅父家,马员外家的那位老人早已在那里等候。老人家一见到王安石,便不容分说地把他拉到马员外家。此时,马员外早已备好了文房四宝,当即要求他对出下联。王安石胸有成竹、一气呵成地对出了下联,马员外看后非常高兴。原来,王安石所写的下联正是主考官出来考他的上联:“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身。”马员外见他对得这么工整妥帖,便要招他为婿。王安石找舅父商议之后,就立即答应了这门亲事。

就在王安石和马家小姐举行婚礼的大喜之日,恰逢官差来报:“恭喜王大官人吉星高照,金榜题名,明日请赴琼林御宴!”

都道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都是人生至喜之时。如今,恰逢双喜临门,王安石自然是春风得意,当即提笔在大红纸上写下一个大大的“囍”字贴在门上。新娘子也喜不自禁地说:“王郎才学非凡,金榜题名,这是‘大登科’;巧对‘走马灯’,喜结良缘,算是‘小登科’。”有了新娘子的激励,王安石更是激情满怀、诗兴大发,又提笔写下一首诗:

巧对联成双喜歌,马灯飞虎结丝罗。

洞房花烛题金榜,小登科遇大登科。

从此,“囍”字便作为新婚之喜的象征,一直流传至今。人们办喜事时,总要用它来表示喜意重重。

其实,王安石能够灵感爆发地创造了一个“囍”字,除了那天他的确是“双喜临门”外,也与他本身是古文大家有关。他在自己的著作《字说》里就解释了很多古文造字的方法。他认为“古人制字,定非无义(并不是毫无意义,凭空而来)”,如“鲵”字从鱼从兒,合是鱼子;四马曰“驷”;天虫为“蚕”。他自己所造的“囍”字,自然也是“定非无义”的。

趣味链接:“鸳鸯”原是比喻兄弟和睦友好的,何以成了夫妻恩爱的象征呢?

鸳鸯,本是一种鸟。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把这种鸟当成是夫妻恩爱的象征,在文学作品中更是如此。

其实,在我国古代,鸳鸯最初是用以比喻兄弟和睦友好的,而不是比喻夫妇恩爱的。

在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鸳鸯于飞”的句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它不是比喻夫妇的。

《文选·苏子卿诗四首》中的第一首就有“昔为鸳和鸯,今为参与辰”的句子,从诗的寓意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首兄弟间的赠别诗。

在三国时期,鸳鸯还是用来比喻兄弟和睦友好的。比如嵇康的《赠兄秀才入军诗》。

晋人郑丰的《答陆士龙诗》四首,在题名为《鸳鸯》的序文中说“鸳鸯,美贤也!有贤者二人,双飞东岳,扬辉上京”。纵观全诗,我们可以看出这里显然是用“鸳鸯”来比喻陆机、陆云这两兄弟的。

唐朝以后,鸳鸯就成了夫妻恩爱的象征。以鸳鸯比做夫妻,源于我们熟悉的“愿作鸳鸯不羡仙”的诗句,而这句诗就出自唐代诗人卢照邻的《长安古意》。

后来,就因为“愿作鸳鸯不羡仙”这句美妙的诗句,一些文人就竞相仿效,纷纷把鸳鸯比喻为夫妻。我国1980年版的《辞海》也引用唐人卢照邻的这句诗来解释鸳鸯是比喻夫妻的。

005 ■ 新郎、新娘拜堂中的三拜有什么寓意?

在我国的传统婚礼上,新郎、新娘都要拜堂,其程序一般是一拜天地,二拜父母,然后夫妻对拜。它是我国婚礼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普通百姓所接受并深度认同。

那么,拜堂中的三拜有什么寓意呢?

我国古代思想家把世界上的事物概括为天、地、人三类。人虽然是万物的主宰,但在先民的哲学思想和生活经验里,天地才是生产生活的承载者,我们的一切都来源于天地,例如风调雨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空气清新、河水纯净、阳光明媚等,都是天地给我们的恩赐。既然我们得到了天地这么多的恩赐,那么我们在结婚时就应当首先拜天地,以表达对天地的感谢,同时也祈望天地能够保证我们生儿育女能平安健康、干事业能够一帆风顺。

除了天地,父母也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因素。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是他们抚育我们长大成人。我国传统文化中对孝亲都极其重视,甚至通过法律条文把孝敬父母规定下来。所以,我们结婚时也要拜父母。

夫妻是建立新家庭的基本要素。要保持家庭和睦,夫妻间就要做到相敬如宾、互敬互爱,因此夫妻对拜也就成了结婚拜堂中的重要一环了。

所以,拜堂中的三拜,包含了新郎、新娘对天、地、人的感谢,是一种朴素而虔诚的思想,值得提倡。

趣味链接:新郎、新娘在拜堂时首先要拜天地的习俗是如何来的?

据说,远古时期的女娲刚开始造人时,只造了一个俊俏的后生。因此,后生常常备感孤单寂寞,整天唉声叹气的。

无奈之下,后生只有把他的寂寞向月亮倾诉:“月老啊月老,给我找个知心人吧!如果你能帮我如愿以偿,我世世代代都领你的情!”月亮忽然一闪,传来了一个老人的声音:“后生不要愁,我给你找个伴。”

这时,只见一个白眉长须老人拄着一根龙头拐棍,领着一个姑娘飘飘悠悠地来到这位后生的面前,对他说:“我让女娲造了一个女人,给你领来了,你们先认识一下。过一会儿我就给你们办喜事。”说完,老人就不见了,只留下他们两人在那里四目相对,默默传情。

然后,月老又领着两个白发白须的老人出现了。月老说要为他们举行婚礼,他指着两个白发白须的老人说:“这是天公和土地,你们以后的生活都离不开他们,所以你们首先要拜一拜天公和土地。”

006 ■ 闹洞房是种传统,它有哪些风俗?

闹洞房也称为闹房、闹新房。由于在戏闹过程中主要以新娘为逗趣对象,故又称闹新娘、耍新娘,甚至还称为戏妇。

闹洞房一般安排在新娘过门头天晚上。在这天晚上,众亲友不论男女老少都拥挤在新房里,在新人面前,大家七嘴八舌,提出五花八门的问题和要求,闹得小两口面红耳赤、含羞满面。

而闹洞房是如何起源的呢?

据史料记载,在先秦时期,当时的婚礼还很简朴、肃穆,没有大操大办、喧嚷纷闹的场面。

到了汉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有所变化,已经不再满足于古板而沉闷的旧式婚礼,而是开始追求喜庆热闹的气氛。也已经不再固守“三日不举乐”的古训,而是开始大操大办,从而使得此时的婚礼开始蒙上了喜庆色彩。

虽然闹洞房从一开始就被视为一种陋俗恶习,但这种风俗还是流传了下来。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闹洞房是和古代社会的婚娶制度分不开的。古代的男女结合多是父母一手包办,相互之间比较陌生,闹洞房则能够让他们彼此之间消除陌生感,增进了解,为新婚生活开个好头。

第二,闹洞房还能使亲友们团聚在一起,让他们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深。

今天,我国大部分地区仍然保留着闹洞房这种古老的习俗,而且花样繁多。闹洞房除了逗乐之外,还有其他意义。

例如,闹洞房进行到一定时候,新郎要领着新娘“作揖认亲”,即由新郎领着新娘拜见男方所有的尊长。在拜见过程中每个尊长都会赏给新娘一个红包做见面礼,这被称为“作揖包封”。同时,尊长要拱手回个“半礼”,这种仪式能够显示家族礼仪有度、尊幼有序。

再如,在我国的中原地区,人们闹洞房时通常要进行咬苹果、咬喜糖、走独木桥、夫唱妇随等活动;在有些地区,闹洞房时还有“撒喜床”的环节,即由嫂嫂抓干果往新人床上撒,这种做法既是一种逗趣,也是为了营造一种热闹氛围,使洞房不再冷清。

趣味链接:“洞房”一词最初就是指新婚夫妇的卧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