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问就问吧全集
4784000000041

第41章 文词解析(7)

他的图样一画好,人们就请来最好的木匠照他的图样制作纺车,不久,一架样式新颖,设计别致的织布机摆在了众人面前。可是,用它织布却让人为难了,再灵巧的织女也使用不了它。大家去问秀才,他却狡辩说,你们的手艺不行,对最新的机器理解不透彻,所以才织不出布来。

后来,黄道婆的纺织新技术和新式织布机传到这里,人们才知道李秀才画的织布机只是样子好看而已,根本不具备实用性。从此,人们就称他那架织布机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花架子”一语也就此流传开了。

趣味链接:技艺不纯熟的人常被称为“三脚猫”,这是为什么呢?

某人在技艺上不精湛,人们常称其为“三脚猫”。那么“三脚猫”一词是怎么来的呢?

“三脚猫”一词,出于元末明初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张明善作北乐府《水仙子》讥时云……说英雄,谁英雄;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非熊(非熊即飞熊)。”不过文中的“三脚猫’是“渭水非熊”,是一种动物。

后来,明人郎瑛的《七修类稿》记载:“嘉靖间,南京神乐观有三脚猫一头,极善捕鼠,而走不成步。”捕鼠是猫的专职,“三脚猫”的本职技能很不错,却“走不成步”,难怪郎瑛接着解释道:“俗以事不尽善者,谓之三脚猫。”就这样,“三脚猫”一词的贬义出现了,成了做事技艺不精的代名词,并一直沿用到今。

045 ■ “马后炮”就是举动不及时,词义最初就是消极的吗?

“马后炮”在象棋中是一种极厉害的杀着儿,是指在象棋的对阵中,炮位于马之后,隔山将杀的一种招式。从对弈的角度来看是极为积极的。可是在生活中为什么会用来比喻“不及时的举动”呢?

“马后炮”跳出象棋进入戏曲之后词义就变得消极了。在旧时戏剧里“马后炮”是一个隐语,常用来表示调整演出时间长短。“马”与“码”谐音,马后“意思是延长演出时间”。与之相反的说法是“马前”,此“马”与“抹”(读音ma)谐音。“抹前”即提前结束,压缩演出内容。比如元剧《隔江斗智》第二折:“大哥需要计较此事,不要做了马后炮,弄得迟了。”

究其因,“马后炮”一词出现的原因还在于,古人爱棋(当然今人也有很多喜欢的),并且古代的象棋与当今的象棋有很大不同。司马光的《古局象棋图》中记载宋代的象棋是:此图以战国七雄并峙之局,列为象戏。七国各有一主将、一偏将、一裨将、一行人、一炮、一弓、一弩、二刀、四剑、四骑。由此可以看出古人的一盘棋可以有三到七个人下,采取合纵连横的方法夺取胜利。

下棋时每一方均拥有十七个棋子,其中有四个马,但炮只有一个。马和炮的走法和用法跟今天是差不多的,《古局象棋图》中说:“一炮,直行无远近,前隔一棋乃可击物;前无所隔,及隔两棋以上,则不可击。”而马的行动规律则是:“四骑,曲行四路,谓直一斜三。”如此看来,古人下象棋自然是一马当先,炮置于马后才能发挥效用,否则炮没有架子就是死炮一个。“马后炮”自然就是比较常用的制胜招数了。

“马后炮”发生消极词义的转变主要还是源自戏曲中的谐音变化。

趣味链接:“马后炮”的两面性

“马后炮” 是中国象棋战术中很厉害的一着儿,运用得当,它往往可以转败为胜,“将死”对方。可是,在日常生活中却慢慢被人们演变成了带有消极含义的口头语。

生活中的“马后炮”是举动不及时的意思,是个贬义词。因此,可以讲“马后炮”在象棋术语里是积极的,用在生活中却是消极的。

046 ■ “下海”一词是下到海里游泳吗?

“下海”这个词的历史并不长,最初是渔民常用的词汇,意思就是指出海,比如,元代张之翰《再到上海》诗:“下海人回蕃货贱,巡盐军集哨船多。”

在古代,出海是一件既辛苦风险又大的事情。渔民要出海打鱼时常会说“下海”。随着时代的发展,“下海”逐渐用在了各个领域,比如旧时戏曲界,非职业演员转正被称为下海;旧时下南洋称为“下海”;或者人们到上海闯荡生活也被称为“下海”。

关于下海,还有一个小故事。上世纪20年代在上海舞台曾经公演过一出叫做《洛阳桥》的戏。戏的内容大概是说清朝有个姓蔡的状元要为家乡洛阳修一座桥,可是桥修到一半的时候,桥墩突然打不下去了。当地百姓纷纷议论,说是“海龙王不同意,须得有人下海与龙王商量才行”。于是,蔡状元就贴出告示,寻找“能下得海去与龙王面洽架桥事宜”的人。两天后,两个衙役在酒馆里找到一个名叫“夏德海”的醉汉,来充任“下得海”的人。几天后,夏德海被带到海边,灌醉后扔到了大海里。

改革开放后,“下海”一词的命运又有了新改变,一时间几乎成了“经商”的代名词。现在“下海”一词逐渐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别,广义上它除了指放弃原来的工作而经商外,还包括去私企、外企另谋高就等;而狭义上,则仅仅指自谋职业,独立经商,到“商海”去一展身手了。

趣味链接:“下课”何时演变成了“下台”的同义语?

“下课”一词本来没有十分复杂的含义,规范中文的“下课”人人都明白,是指上课时间完结,课程结束的意思。

做学生的最盼的就是下课,只要一下课,他们就精神百倍了。而有的学生干脆打破了这套规则,管他什么下课不下课呢,我来个“逃课”。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有些老师学识浅薄却装做满腹经纶,讲课水平极差却骂学生蠢笨孺子难教。

曾几何时,“下课”这个短语,突然用于赶某人靠边站的另类场合,成了“下台”的同义语了。“下课”演变成“下台”其实是有某些异曲同工之妙的,试想一下,下课时一般会怎样?是不是老师走下讲台呢,学生们欢呼雀跃地跑出去玩,好像解放了一样?而下台呢?按我国传统的看法,总称某某官还在台上(至于是什么台,我们再另作探究),如果是个昏官老百姓就盼望着他能早日下台,因为他下台了老百姓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相比较而言,这的确是有某些相似之处的。用“下课”来指代“下台”一点都不奇怪。

047 ■ 什么样的事需要去“摆平”呢?

“摆平”这个词语经常出现在警匪电影中,因为这个词语经常和“道上”、“混”等词语联系搭配。有人说它是一句江湖用语,民间用法只是一种借用。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什么样的事需要“摆平”呢?

要“摆平”自然少不了争斗,黑恶组织之间为了要摆平某些人和事,常常是以暴制暴,场面十分血腥。而今日社会生活中的“摆平”,虽然“洗”掉了“黑社会”的血腥气,更多的时候甚至像个贵夫人一样一身的珠光宝气,但骨子里却脱不了黑恶之气。

在生活中,摆平不只是用暴力,还有其他很多种方式。比如,煤矿瓦斯爆炸,出了人命关天的大事,黑心矿主不但不组织营救,反而掏出一大沓钱来找关系走后门,希望这事媒体不要张扬,领导不要严查,让收受好处的人去负责摆平。

那摆平这个词该怎样理解呢?要“摆平”首先当然得“摆”,“摆”好了才能“平”,“摆”“平”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字典中的“摆”,既有“安排”、“安放”的意思,又有“显示”、“炫耀”的意思。现代社会里的“摆平”之“摆”,两种意思都要用到。

对“摆”者而言,“平”乃是其追求的目标。“平”则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平”则万事大吉、皆大欢喜,“平”则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而对于被“摆”的一方而言,则是对权势的屈从、对金钱的慑服,以及对公道和正直的绝望与放弃。

趣味链接:到底是用“埋单”还是用“买单”?

有很多人分不清到底是用“埋单”还是用“买单”。不过广东人是一定不会弄错的。这个词语是结账的意思,它来自于粤方言。

解放前或上世纪50年代,珠江三角洲一带的茶楼食肆,均实行“先吃后付款”的做法。这个词语就产生在这个地方。原来,茶楼、食肆用于盛载食品的碗碟,是有分类讲究的,比方说,按五角、一元、一元五角、两元区分,服务员一看见某种碗(碟),便立即知道是盛载何种价格的食品。

客人吃完东西,服务员一看碗,算出消费总金额后,用笔写在专用小单据上,粤方言里叫做开单,然后开始收拾杯盘碗盏。收回来的碗筷洗干净后,也得按不同价格分门别类叠放好,在粤方言里叫做执埋。所以“埋单”就是“执埋”、“开单”的简缩语。

“埋单”与“买单”其音近似,只一字只差,词意却大相径庭。广州话的“埋”字有多个含义,其中之一有“聚合”的意思,如“埋口”(伤口愈合)、“埋份”(参与一份)、“埋堆”(志趣相投者常相聚一起)等等。

而“买”字则不同了,顾名思义就是“拿钱买东西”的意思。如果是“买单”的话,那岂不是要“拿钱去买一张用完餐后的单据”了?当了解了“埋单”的词源出于“执埋”、“开单”的整个操作过程后,就不会再乱用“买单”这个生造词了。

048 ■ “闭门羹”是种什么“羹”?莫非真有“羹”可吃?

闭门羹意为拒客。但闭门何以与羹联系起来呢?最初,闭门羹一语见唐代冯贽《云仙杂记》所引《常新录》中的一段话:“史凤,宣城妓也。待客以等差……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原来,唐代宣州城出了一位叫史凤的名妓,轰动一时,方圆百里的贵胄子弟、风流才子都以一睹史凤芳容为快。

史凤不仅有沉鱼落雁之貌,而且有一副迷人的金嗓子,舞姿更是令人倾倒。赋诗、抚琴、泼墨、作画无不精通。公子哥儿们不惜千里迢迢,重金求见。然而史凤却不爱钱,把前来求见的人以品貌、才学分成三六九等,若是纨绔子弟、不学无术之辈上门,则统统被拒之门外。

久而久之,一些公子哥儿们对她怀恨在心,四处造谣中伤史凤。聪明的史凤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对被拒绝的人皆赏一碗羹汤,这样一来倒也堵住了他们乱说的嘴。后来上门求见者只要一看见摆上粥汤,就知道史凤不愿接待。知趣地离开了,心中虽然感到十分不满,但也无话可说。

史凤摆出的羹汤到底是用什么做的呢?所谓羹,最初时系指肉类,后来以蔬菜为羹,再后来对凡熬煮成有浓汁的食品皆以羹称之,如雪耳羹、水蛇羹、燕窝羹等。据说,史凤的“闭门羹”是用豆腐和鸭肠子做原料的,之所以用这些不值一提的原料来做这道菜,就是为了表示主人对来客的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