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问就问吧全集
4784000000032

第32章 体育艺术(2)

如使对方腾空后,迅速地使其背部着地,而自己仍然站着,可得3分;仅使对方躯干着地,而未使对方身体腾空,虽然自己还站着,但只能得2分;把对方摔倒,四肢(手、肘或膝)着地,得1分;把对方摔倒了,自己也跟着倒下,得1分;两人同时倒地,躯干在上者,得1分;两人同时倒地,分不出上、下,则两人都不得分。

每场比赛,总得分多者取胜。

007 ■ 古人是如何玩投壶这种游戏的?

投壶是古代士大夫宴饮时玩的一种投掷游戏。

古时候,诸侯宴请宾客的一项礼仪就是请客人射箭,美其名曰“燕射”,主人请客人射箭,客人是不能推辞的。那时,成年男子不会射箭会被看成是一种耻辱,但是某些人的确不会射箭,于是就用箭投酒壶来代替。久而久之,投壶就代替了射箭,成为一种礼仪了。

投壶所用的壶大小不等,腹高约16厘米,壶口直径约8厘米;箭则用去云皮的柘制成,长约92厘米,无羽镞。投壶者在距壶约二三米之处投箭入壶,胜者斟酒给负者喝。投壶前及投壶过程中尚有一套烦琐的礼仪,宾主间要致谦让之词,赋诗,击鼓奏乐等。

在春秋战国时期,投壶较为流行。

到汉代,投壶逐渐脱离礼仪束缚,成为一种娱乐活动。汉武帝年间,把柘箭改为竹制箭,因而又产生了被称为“骁”的投壶新法。西汉初的艺人郭舍人,能借壶底反射力把箭弹回来,再用手接住,如此往复连投百余发,这就是“骁壶”。

晋代,人们对壶进行了重大改进,壶上设左右两耳,附加了投壶的方法和形式,使投壶的名目繁多,娱乐性加强。并出现了一些投壶高手,如西晋大富豪石崇家的女艺人能隔着屏风投壶,州阳尹玉胡能闭目而投。

到了唐代,一些投壶高手更是不断涌现,如薛赉惑能反身背投。但是,由于统治者将投壶技艺纳入只许他们游乐的“佰堂礼乐”之中,致使这一技艺遭到扼杀。后来“打镖”、“飞刀”和“抛球”等技艺的出现,则是击壤与投壶的流变。唐代的投壶还东传日本,后来逐渐演化成日本民间的“投扇兴”游戏。

宋元时期,投壶仍很盛行。宋代大儒司马光根据封建礼节对投壶作了全面总结,对投壶的名称、计分规则进行了修改,写了《投壶新格》一书,竭力使投壶染上政治色彩。

明清之后,投壶日趋衰落,然至清朝末年,宫中仍有流传。

投壶几经演变,流传两千余年之久,深得士大夫贵族阶层的喜爱。有关投壶的词赋颇多,在我国历史上有一定影响。

趣味链接:除了投壶,古代还有哪些投掷游戏?

《太平御览》引《艺经》说“击壤者,古戏也”。击壤和投壶一样,都是古人玩的一种投掷游戏,《释名》称其为“野老之戏”,相传在帝尧时期产生:当时天下太平,百姓安乐,50余位90岁左右的老人在一开阔之地,边比试边唱,玩起了击壤游戏,极为悠闲自得。

击壤的玩法如下:在田头竖立一块小木头——壤,比试者手中拿另一块相同的木头,站在三四十步之外依次投掷,看谁能命中“壤”。

那么,壤的尺寸是多大呢?据晋周处《风土记》的记载,它长一尺四寸,一头大一头小;另外,其式样我们在明王圻所编的《三才图会》中可以看到,原来壤的式样像鞋子。

宋代又出现了与击壤有近似之处的“掷砖”与“抛堶”,并专门用于招待客人。每当清明前后,青少年们便“抛堶”(堶是瓦片),其热闹场景由诗人梅尧臣“窈窕踏歌相把袂,轻浮赌胜各飞堶”的诗句可以略窥一斑。

008 ■ “击鞠”这种游戏在哪个朝代最为盛行?

击鞠,又名“击毯”或“打毯”,即骑在马上持棍打球的运动,今谓马球运动,最初主要用于军队的训练,后来成为一项体育娱乐活动。

关于其起源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观点认为它来自波斯,古时称为“波罗球”(即今英文名Polo);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它起源于吐蕃。

据记载,我国东汉时就已有击鞠活动。东汉末曹植在《名都赋》中,写京洛少年“连翩击鞠壤,巧捷惟万端”,当是关于击鞠最早的文字记录。

而击鞠最为盛行的时代则是唐代。

唐代,玩击鞠已经蔚然成风,是一种广泛流行的运动,称得上是“唐代第一运动”。韩愈给张建封的那首《汴泗交流赠张仆射》诗,就生动地描写了击鞠者精湛的球技和场上的热烈气氛,“侧身转臂著马腹,霹雳应手神珠驰”、“百马攒蹄近相映”、“欢声四合壮士呼”。

击鞠所用的球为木质,有拳头大小,内中挖空,外描彩色;球杖称“鞠杖”,是一个木质或藤质的数尺长柄,杖头一端为弯月形,外裹一层兽皮。

玩击鞠者必须要有强壮的身体,机智勇敢,骑术精湛。同时还要有一匹好马,往往都是些西北名马。打球者骑在马上,握球杖击球,要求人的骑技高,人马要配合好。

球门分为单门与双门,比赛时要在广阔的场地进行,双方各树若干面红旗,进一球者增一面红旗,失一球者拔一面红旗,得一分称“得一筹”,裁判员称“唱筹”。古人诗曰:“筑场千步平如削,击鼓腾腾树赤旗”,即指打球的情景。

击鞠在唐代是宫廷贵族一种重要的娱乐活动,所以在唐代宫城及禁苑里,多半筑有打球的场地,球场不仅被纳入整个宫廷建设计划之中,而且球场的建筑也很讲究,质量较高。

据文献记载,唐代的皇帝如中宗、玄宗、穆宗、敬宗、宣宗、僖宗、昭宗都是击鞠运动的热心参与者和提倡者。在飞驰的马背上挥舞球杖,与骑兵在马背上砍杀的动作有些类似,因此爱击鞠的唐玄宗登基之后,就把击鞠引入军队中,规定从军者须要练习击鞠,《封氏闻见记》就有“打球乃军州常戏”的记载。

唐代的击鞠在对外文化交流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与唐王朝相邻的渤海、高句丽、日本等国都有与唐皇室进行击鞠竞技的活动。

击鞠到了宋代同样非常流行。

据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北宋宫廷中的击鞠,比赛双方共逐百余人。参加者骑马用球杖击球。球的大小如拳,木质,中间挖空,表面彩画或涂红漆,也有用皮革制的软球。球场大至“千步”,外树二十四面红旗。有单球门或双球门两种方式,前者为双方射同一球门,后者为双方互射对面的球门。比赛时,鼓乐作奏,击球入门称得一筹,得一筹增一旗,失一筹拔去一旗,结束时以旗帜多少决定胜负。

与我国南宋同时代的金朝,出了一个击鞠状元完颜宗亨,他的球技“天下第一”,名声传播于南宋。

趣味链接:击鞠对唐代的官场有影响吗?

在唐僖宗执政时期,西川节度使的官位出现空缺,宦官田令孜便向唐僖宗推荐了陈敬碹、杨师立、牛勖、罗元杲四人,而他们又全都是田令孜的亲信,本来就有些呆傻的僖宗,一时犯起难来,不知道在四人中间选哪一个好。

最后,喜欢打马球的僖宗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让这四个人到球场上去打马球,谁赢了谁就做节度使。结果陈敬碹拔得头筹,得到了西川节度使一职。

009 ■ 古代的拔河运动在何时进入兴盛期?

我国古代人民在元宵节前后要举行拔河运动。拔河运动古时称“牵钩”,亦称“强钩”或“拖钩”,是以人数相等的双方对拉一根粗绳来较量力量强弱的一种对抗性体育娱乐活动。它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拔河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对水军的军事操训活动。据《墨子·鲁问》记载,鲁班在楚国游历时,帮楚国制造了一种在战船上进行水战的名叫“钩强”的兵器,战时用它来拖拉敌人的战船,平时则用来训练士兵“退则钩之,进者牵之”。这种“牵钩”的军事训练,即是拔河运动的最早形式。

在六朝时期,拔河被称为“施钩”,隋朝时被称为“牵钩”,到了唐代才改称为“拔河”。 也正是在唐代,拔河运动开始进入了兴盛期。

唐代拔河的器材为一条长四五十丈的麻绳,绳中间立一面大旗为界,比赛时由人数相等的两个队各执绳的一端,双方用力对拉,以把对方拉过旗界为胜,观众则在旁边擂鼓助威。这与现代的拔河比赛方式已大同小异。

唐代的拔河在形式上与现代的拔河不太一样的是绳索:现代拔河所用的绳索只有一根,而唐代的拔河所用的绳索是在一条大绳子两头分系数百条小绳。因此,唐代的拔河人数要比现代的拔河人数多很多,场面更大、更热闹,甚至令慕名来到长安观赏拔河比赛的外国友人都叹为观止。

唐中宗和唐玄宗很喜欢拔河这项运动。

神龙年间,唐中宗命其侍臣在宫内梨园球场举行过一次“御前拔河比赛”。其中一方为七宰相、二驸马组成,另一方由三宰相、五将军组成。比赛之中,有两位老臣竟扑倒在地,气喘吁吁,半天不能直立于地,引得中宗大笑不已。

景龙二年,唐中宗曾率领满朝文武大臣在玄武门观看宫女拔河比赛。次年,他又兴致勃勃地让几百名宫女在玄武门外举行拔河比赛,赛后还恩准她们去游宫市,结果几百名宫女都乘机逃跑了。

唐玄宗在位时曾举行过一次盛大的拔河比赛。据称挽者至千人,喧呼动地,蕃客庶士,观者莫不震惊。为此,进士薛胜曾写了一篇《拔河赋》,来描述拔河比赛的盛况。

在唐代,不仅朝廷喜欢开展拔河运动,民间的拔河运动则更为普遍。据记载,在襄阳(今河南南阳)一带,常常在每年的正月十五日举行隆重的拔河比赛。

趣味链接:藏族的拔河有什么特色?

我国少数民族的体育运动项目中也有拔河。比如,藏族的拔河就别有情趣,独树一帜。

据传,藏族的拔河大约是在公元2世纪时同佛教一起从印度传入的。

藏族的拔河比赛分单人拔河、双人拔河、男女混合拔河、夫妻拔河和三人拔河等几种形式。其中,双人拔河和三人拔河比较特别:在比赛时,运动员把打结的环套在颈脖上,转身相背,使绳经过腹部从裆下通过,两手两膝着地,模拟大象的动作,利用颈部的力量和四肢的力量向前爬去。

而之所以要模拟大象的动作,乃是因为藏族人民对大象特别崇敬,赞赏它们的优良品质和力量。

010 ■ 古代也很流行踢毽子吗?

踢毽子是我国民间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它历史悠久,据学者考证,西汉画像砖上就有踢毽者的形象,所以,踢毽子这项运动早在2 000多年前的西汉就已经出现了。

在北魏时,甚至有一个12岁的小儿能连续反踢500次。

唐宋时,踢毽子更加风行,技巧也更高超。唐朝有个名叫惠光的踢毽子高手,能在天街进柱上连踢毽子500次。

宋人高承在《事物纪原》中记载:“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毽子,三五成群走踢,有里外廉、拖枪、耸膝、突肚、佛顶珠、剪刀、拐子各色,亦鞠之遗事也。”

踢毽子具有其他体育活动所没有的诸多优越性,比如它不择场地、不分性别、不需花大钱购买器具,因而流传很广,备受我国各地人民的喜爱。

我国塞外的承德有“踢毽之乡”的美称,几乎家家有毽,人人会踢。

地处岭南地区的广东也有所谓“毽子会”之类的游艺活动。据清初文学家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的记载,在当时的广州,每逢元宵节,“昼则踢毽五仙观,毽有大小,其踢大毽者市井人,踢小毽者豪贵子”。

据说,河南少林寺的和尚还曾把踢毽子作为一项练武的辅助功。

趣味链接:我国有哪些踢毽子高手?

北京有个名叫谭俊川的杂技演员,在他78岁时,还能一口气踢毽子6000多个,而且有32种变化的动作。此外,他还能用膝头踢、脚底踢、正踢反踢、前踢后踢,甚至能用头顶和鼻尖动作编成一套套花样,毽飞人舞,矫健多姿。

而天津的周占元则能把4个毽子踢到其头顶的4个小碟子里去,与此同时,他还能做出各种各样的花样和动作来。

011 ■ 铁球是如何发展而来的?

在河北省,长期以来流传着这样的民谚:“保定府三宗宝,铁球面酱春不老”。其中的“铁球”即是现在的健身球,它被列为“保定府三宗宝”之首。

铁球原为实心球,到了清代才改为空心,内装音簧,并加铁丸,一副两枚,分高低音,俗谓“一雌一雄”,用五指拨动,能发出悦耳悠扬的声音。今天,铁球的生产已经机械化,无论是其外形和音质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那么,铁球始于何时?

据南宋《都城纪胜》一书记载,在当时京都临安,已经有民间杂耍艺人用铁球表演技艺,被称为“弄球子”。

明朝嘉靖年间,民间开始流行铁球,这引起了朝廷的注意,朝廷里的人也想赏玩铁球。从此,民间必须每年向朝廷进贡铁球若干副。后来,身怀绝技的工匠被召进宫里,专为皇帝精制铁球,以供他赏玩。

到了清代,乾隆皇帝的老师——喜欢赏玩铁球的纪晓岚把铁球推荐给乾隆皇帝,作为他的日常保健用品。据传,乾隆皇帝能活到88岁,纪晓岚能活到81岁,铁球的保健作用功不可没。

清末民初,保定市南大街甘石桥一带,有几户生产铁球的烘炉匠;在城隍庙街附近,有两个出售铁球的商号。保定府为京都之南大门,官僚、商贾南来北往,途经这里时,纷纷争相购买铁球,或自用,或赠友,或孝敬父母,一时间铁球闻名遐迩。

可是,“七七事变”后,保定的铁球生产便一蹶不振;新中国成立以后至改革开放之前仍未恢复生产。

改革开放以后,恢复铁球生产的呼声便日益高涨。河北定县健身器材厂和保定市铁球厂都相继恢复了铁球的生产,并且为它起了个雅号——“健身球”。

趣味链接:铁球名列“保定府三宗宝”之首是浪得虚名吗?

1975年10月,曾任国民党政府河北省省长的商震从日本回国探亲。当他来到保定时,便想起了保定的传统产品——铁球,便向人们询要铁球。可是,自“七七事变”之后,保定便停止了铁球的生产,哪里还有铁球呢?

急中生智的人们只好从一位老工人家里找来一副锈铁球,把它抛光后送给了他。拿到铁球后,这位87岁的老人如获至宝,倍加珍惜。由此可见,铁球被列为“保定府三宗宝”之首,的确是实至名归。

012 ■ 现在很流行打麻将,而麻将是如何演变发展而来的呢?

麻将又称麻雀牌、马将牌,是风行全国的“方城之戏”。它在古时称马吊,大概可以上溯到唐代。

据《辞海》注:麻将由明代的马吊牌演变而成。而明代的马吊牌又是由唐代的叶子戏发展而来的。叶子戏是唐代中期产生的一种娱乐品,相传是唐代李邰所制,开始是在一些狭长的纸片(即叶子)上各写同一韵的几个字,供文人宴集时为以酒助兴而任意抽取按韵赋诗。

随后,有人把掷骰子的花色名目一一记在叶子上,用于赌博。由此分为诗牌叶子和博戏叶子两种形式。

到了宋代,诗牌叶子演变为一种新的牌戏——骨牌。

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某大臣创制出全套方案,进呈宋徽宗,迄南宋高宗明诏颁行天下,所以号称“宣和牌”。又因为这种牌多用牛骨制作,故俗名“骨牌”。一副骨牌为三十二张,每张牌面均由骰子的两个面组成,“推牌九”和“打天九”是两种常见的玩法。

直到现在,我们还能在某些地区看到这种骨牌叶子的踪影。随着印刷术的普及,人们在纸牌上大量印制骨牌牌面。除了制作材料不同外,其从内容到玩法都是对骨牌的移植,所以被叫做“骨牌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