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问就问吧全集
4784000000002

第2章 兵政刑制(1)

001 ■ 古代军中的总督、都督、提督具体都负责什么?都有多大权力?

总督是管辖一省或数省军政的地方最高长官,起于明朝。正规的跨省总督制出现在宪宗成化五年(1469年)常设两广总督以后。明代的总督还不是固定的职务,主要负责军务和粮饷。之后其职权日益扩大,逐渐成为了地方的军政首长,才开始兼掌民政。实际上清康熙以后,总督成了一品封疆大臣,正式行使军政民刑的督管职能。当时全国共设直隶、四川、两江、湖广、闽浙、两广、云贵、陕甘八员总督。

都督一职始设于汉末;三国时有“都督诸州军事”,主要指领兵打仗的将帅,一般不管民事;魏晋以后,都督总揽了军政大权,成了“军管”;唐代各州都设都督,大都督成为当地辖区的军政总首长。

提督是清朝的一个要职。当时的提督有两种,一种是提督学政,各省一人,掌学校政令,负责岁、科考试,考查师生的优劣,又称为学政、学台,凡全省大事,他有权和总督、巡抚一起参加讨论;另一种是提督军务总兵官,负责一个省的军务,和总督一样,他也是一品大官,其官位高于巡抚、藩台、臬台。

趣味链接:明清六部都有哪些职能?

吏部:主管全国文职官吏的挑选、考查、任免、升降、调动、封勋,大体相当于现代的人事部。

户部:主管国家户籍、田亩、货币、各种赋税、官员俸禄,大体相当于现代的农业部和财政部。

礼部:主管朝廷重要典礼(如祭天地、祭祖先等)、科举考试、接待外国来宾,大体相当于现代的教育部和外交部礼宾司。

兵部:主管全国武职官员、练兵、武器、军事驿站,大体相当于现代的国防部。

刑部:主管国家司法,大体相当于现代的司法部。

工部:主管水利工程、重要的土木建筑工程,大体相当于现代的水利部和建设部。

各部的最高长官称“尚书”,相当于现代的部长;副长官称“侍郎”,相当于现代的副部长。

002 ■ 古人常随身佩剑,是因为古代世道混乱吗?

千百年来,剑得到人们的珍视,也得到人们的充分利用。剑不仅用于沙场,而且也是我国古代人雅爱的佩饰。

在周、秦、汉、唐两千多年间,佩剑之风一直盛行。

最早的剑,是我国西周时期的青铜剑,它用锡、铅、铜混合铸造而成,硬度较强。

从西周到春秋,剑主要都是用于佩带防身,但有时也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故而在当时只有贵族才能佩带,普通老百姓是望尘莫及的。直到公元前408年,秦国才放宽禁令,允许老百姓佩剑。

春秋战国时期,魏国国王和丞相都好武,所以不论文吏武将入朝奏事都要佩剑,甚至有些文官在奏事时,没有剑也得借一把佩在身上。

战国以后,出现了长剑,到秦朝时剑就更长了,但是剑太长了,从剑鞘里拔出来极不方便。荆轲刺秦王时,秦王就因剑太长拔不出来而几乎丧命。

东汉以后,在疆场征战中,剑已经被刀替代了,但是作为佩饰,剑仍是必不可少的。

晋朝时,甚至有达官贵人用木剑、玉剑作为佩饰。《晋书》中就有记载:“汉制,天子至于百官无不佩剑。”

到了隋唐时期,剑有金装剑、苍玉剑之分,只佩、双佩之别,佩剑也已有不同级别的规定。朝廷上百官走动,佩剑铿锵,曾有诗云:“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佩剑声随玉墀少,衣冠身惹御炉香。”

趣味链接:青铜剑是我国最早的剑吗?

目前发现的我国最早的剑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剑。在陕西省长安县张家坡、北京市琉璃河等地的西周时代的墓葬中,都曾经挖掘出柳叶形青铜短剑。

春秋时期,吴、越等国的步兵都擅长用剑。他们所使用的剑,剑身长度都在50厘米以上。那时候,吴国、越国善于铸剑,铸剑技术非常先进,铸出了一些名扬天下的宝剑,如吴王夫差剑、越王勾践剑等。

战国时期,剑身继续加长,铸剑技术进一步得到提升,铸出了脊部和刃部具有不同铜锡配比的青铜剑。这种剑的脊部很柔和,刃锋却很坚利,大大提高了作战御敌的杀伤力。代表着最高技术水平的青铜剑是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青铜剑,这种剑长达94厘米,剑身又窄又薄,刃部锋利,表面还进行了防锈处理。

003 ■ 正式的娘子军起源于什么时候?

隋朝末年,李世民策动他的父亲李渊起兵,反抗渐渐走入末路的隋朝。李渊的三女儿李氏回到陕西鄂县故乡,变卖家产,招募了大批士兵,又联络各地的农民武装,合并了几支零散的起义军,兵力扩充到七万。公元617年,李氏率领着这支队伍和李世民在渭北会师,共同击溃了隋军,宣告了隋王朝的结束。

李渊称帝后,李氏被封为平阳公主。之后,李氏统领的军队号称“娘子军”。但这支娘子军只是以女子为将,士兵则多为男性。

至于以女子为基本成员又有严密组织的娘子军,则是从太平天国时期才开始有的。太平天国的女军是在男女平等的政治纲领指导下成立的,以前、后、左、中、右和数字一至八来编排番号,共四十军,每军两千余人,共有十万之众。

趣味链接:孙武操练过“娘子军”吗?

据史书记载,孙武来到吴国帮助吴王谋划霸业,吴王为了试他的兵法,便将宫中180名美女交给他训练。孙武将她们分成两队,两队队长由吴王宠爱的两个妃子担任。可是这两人不守纪律,嘻嘻哈哈,于是孙武下令将她们处斩,另任队长。

其他美女见状后非常害怕,所以都认认真真地听从孙武指挥,进行操练。她们队伍整齐、步伐统一,完全合乎规格。这大概就是操练娘子军的先声了。

004 ■ 中国象棋的“兵”、“卒”是源于古代兵制吗?

中国象棋,古称“象戏”,其起源应该在周朝,于北宋末年定型成近代模式:32枚棋子,棋盘有河界。棋子中除各设一个双方的将帅外,士(仕)、相(象)、车、马、炮红黑双方都是两两成对,“兵”、“卒”双方各设五个。根据局制和规则可知,象棋是模拟古代兵战与军队编制。“兵”、“卒”双方各设五个,就是古代兵制的一种反映。

夏朝的军队以步兵为主,车兵开始出现。

到了周朝,就有固定的军队编制了,并且军中等级鲜明,沿用商朝的战车制,以车兵为主力军种。据《周礼·地官·小司徒》记载:“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因此一军约有一万二千五百人。

周朝的兵制是古代社会兵制的典型,象棋中的“兵”、“卒”就是以周朝的兵制单位“五”为基准,所以象棋的“兵”、“卒”双方各设五个。

周平王东迁后,兵种除步兵、车兵、舟师外,还有新出现的骑兵,但车兵还是主要兵种,这时的战争方式也以车战为主。

战国时的秦朝兵制则以军权高度集中和军队高度统一为主要特征。兵役制度采取征兵制,军队以步兵为主,同时还有强大的骑兵和水师。各级地方政府也设有主管军事的职官,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一套完整的以皇帝为最高领导的高度集权的军事领导制度。

汉朝无论是在征兵还是在军事统治上,都基本承袭秦制。

隋唐以后,各朝各代的兵制大多沿袭汉制。但不管兵制如何演变,士兵的基本建制单位大多维持五人为伍,这也就是象棋的“兵”、“卒”双方各设五个的缘故。

趣味链接:象棋上的“楚河”、“汉界”究竟在哪里?

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一般写着“楚河”、“汉界”四个大字。那么“楚河”、“汉界”究竟在哪里呢?

据考证,历史上的“楚河”、“汉界”,并非今日的扬子江畔的楚河地带,而是在河南省荥阳成皋一带。它北临黄河,西依邙山,东连平原,南接嵩山,只有一个出口,自然是历代兵家兴师动众的地方。

公元前204年,刘邦和项羽在这一带短兵相接,楚汉两军隔着一条广武涧对峙起来。

公元前203年,刘邦凭借大后方丰富的粮草做后盾,出兵击楚,项羽因为粮缺兵乏,被迫提出“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的要求。

这条“鸿沟”就在从荥阳引河水向东南,沟通济、汝、淮、泗四水为界的范围内。从此,就有了“楚河”、“汉界”之说。

005 ■ 常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那么“三军”指的是什么呢?

在我国古典小说中,经常可以看到“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这句话。那么,这里的“三军”指的是什么呢?

“三军”最早源于春秋后期,当时的大国通常都设三军,如晋、楚、齐、鲁、吴等国。但各国对此的称谓都不一样,如晋国称“中军、上军、下军”;楚国称“中军、左军、右军”;齐国、鲁国、吴国都称“上军、中军、下军”。三军各设将、佐等军衔,一般以“中军”作为统帅,“左”、“右”两军为辅军。

当时的一军有多少人呢?据《管子·小匡》记载:“万人为一军。”事实上,一军的人数远不止一万人,应大约一万二千五百人。因此,“三军”合起来就有三万七千五百人。

唐、宋代以后,“三军”已经成为军队的一种固定建制。不过,这时候的“三军”与春秋时候的“三军”又有不同,因为这时候的“三军”各军是担任不同作战任务的各种部队:“前军”是先锋部队;“中军”是主将统率的部队,也是主力;“后军”主要是担任掩护和警戒任务的部队。

明代的“三军”又与之前的“三军”有所不同。据明代朱国祯的《涌幢小品》记载:“三军者,壮男为一军,壮女为一军,男女之老弱为一军。”这里所说的“三军”,原是战国时代秦商鞅所规定的,包括前方作战、后方保卫城池的三方人员。

而我们今天所说的“三军”,一般是指陆军、海军和空军。

趣味链接:西周有军一级编制吗?

历来兵家学者都认为西周有军一级的编制,其主要依据就是《周礼》中记载的军。在此前后成书的一些史籍,比如《国语》、《左传》也都记载着西周存在军一级编制。

《周礼·夏官》记载:“凡军制,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二千五百人为师,师帅皆中大夫。五百人为旅,旅帅皆下大夫。百人为卒,卒长皆上士。二十五人为两,两司马皆中士。五人为伍,伍皆有长。”

《国语·齐语》有“五乡为帅,故万人为一军”。

《左传·襄公十四年》有“周为六军,诸侯之大者三军也”的叙述。

唐、宋、明编纂的《通典》、《通志》、《太平御览》、《永乐大典》,也都有关于西周“军、师、旅、卒、两、伍”编制的记载,并未见与此相悖的论述。

006 ■ 清朝兵服上的“兵”是什么意思?

我们在看有关清代的影视资料时,常会看到兵服上的“兵”字,这“兵”字有什么意思呢?

兵,是一个国家的常备武装力量。从字义上看,兵指兵卒、士兵,是正规军队中的服役人员。清朝在入关以前,军队主要由旗人编组的八旗兵组成。1644年,清朝入关“定鼎中原”后,八旗兵员严重不足,就建立了由汉族人组成的汉兵作为弥补,这种军队因为以绿旗为标志,故称绿营。

这两种军队虽然有区别,但都是清朝的正规军,其驻防地有严格规定,不经过朝廷是不能随便调动的:八旗兵大部分用来卫戍京城,小部分驻防全国某些要地;绿营兵则遍布全国各地。我们在一般的影视作品中所看到的应该多是绿营兵。

趣味链接:清代的“勇”是指什么?

清代把战争时期临时招募的兵士叫做“勇”,如“劲勇”、“募勇”、“乡勇”等。

雍正、乾隆之后,遇有战事,每每常规“兵”不够用,就需要临时招募军队,以补八旗兵、绿营兵之不足。“勇”就地取材,临时招募,战事完了就卸甲归田,即使立有战功的也不久用。

“乡勇”始建于1787年清将福康安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他的“官兵”屡遭失败,遂采取“以土著破土著”的方法,“广募乡勇以厚兵威”,终于镇压了林爽文起义。由于这些临时士兵都是本地人,大多熟悉本地山势水形,自然就很容易取胜。

嘉庆初年时,清廷镇压川、楚白莲教起义,也是广募川、陕、楚三省“乡勇”帮助绿营作战。但这“乡勇”仍不是清朝的正规军队,一到起义被镇压下去后,就纷纷解散了。

直到清末太平天国时,曾国藩以团练起家,才改非正式的“乡勇”为“练勇”(即湘军),定兵制,发饷粮,称为“勇营”。由于清入关以后,八旗兵养尊处优,逐渐腐朽,绿营也逐渐腐化,为巩固统治,清廷不得不依靠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也是招募的)来打仗。从此,“勇”代替了“兵”,成为清廷的正规军主力。

007 ■ 在古代各军的统帅叫“卿”,那“将军”是怎么来的呢?

上古之时没有将军,管民政的叫司徒,管经济的叫司空,管军事的叫司马。那时候,由于国家人口有限,军队的数量也很少,天子只有六军(每军2500人),诸侯最多不超过三军。当时每军的统帅不叫“将军”,而叫“卿”,卿以下叫“大夫”,大夫以下叫“士”。

到了春秋时代,诸侯为了建立霸业而不断地招兵买马。稍大一些的诸侯国,如齐、晋、楚等,常常拥有三军以上的兵力。可是扩充军的统帅既不能叫“卿”,也不能叫“大夫”和“士”,于是有些诸侯就把三军之外的统帅称做“将军”,意即“率领一军”的意思。

后来,军队的数量越来越多,将军也就越来越多了。在行军打仗时,军队得由一人统率,才能取得胜利,于是便在将军中选拔出“大将军”或“上将军”来统一指挥。

到汉朝时期,军队数量更多了,单设一位大将军已经管不过来了,于是又出现了“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不同级别的将军。

以后的各朝将军虽不尽相同,但“将军”分成许多级别这一原则却是相同的。

趣味链接:我国古代的军衔都有哪些?

元帅:元帅源于《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所载晋文公的“谋元帅”。唐代设有元帅、副元帅等战时最高统帅;宋有兵马大元帅;元有都元帅、元帅。

将军:春秋时晋国称将军为“卿”;汉代将军名号颇多;魏晋南北朝时将军名号更多;隋唐以后历代皆设有将军。

校尉: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是校,校尉是统领一校之官,地位仅次于将军。汉武帝初置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等八校尉,为专掌特种军队的将领;唐代团设校尉。

尉:春秋时晋国军队分为上军、中军、下军,每军都设尉;秦汉时太尉、大尉、中尉地位颇高,秦汉以后带尉字的官员地位逐渐下降。

008 ■ 方阵是古代军队作战的一种队形,八阵法是指什么?

方阵是古代军队作战时把参战部队(车、步、骑兵等)按照作战要求排列的阵式,一般呈方形或长方形。这种阵式是按古代军队的编制,以伍或队为基础的,其组成包括中军、左拒(矩)、右拒(矩)。根据作战规模的不同,可大可小,大方阵可达万人以上。

八阵法是《孙膑兵法》中提出的八种最基本的阵法。它历经秦汉传到三国,由于诸葛亮的出色运用,而一举成为我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阵法。分列如下:

方阵:用于截断敌人。

圆阵:用于聚结队伍。

疏阵:用于扩大阵地。

数阵:密集队伍不被分割。

银锥之阵:如利锥,用以突破敌阵。

雁行之阵:如雁翼展开,用于发挥弩箭的威力。

钩行之阵:左右翼弯曲如钩,准备改变队形,迂回包抄。

玄襄之阵:多置旌旗,是疑敌之阵。

这八种阵法在战争中结合运用起来变幻莫测,神乎其神,有攻有守,所以又有人说这“八阵”其实就是“一阵”。

趣味链接:军中所用的盔甲最初是由谁发明的?

“丢盔弃甲”是对军队落败后的一种形容,你知道最初的盔甲是由谁发明的吗?

盔在古代叫做胄、兜鍪、头鍪,形状像帽,用以防护头部;甲又叫介、函、铠,形状类似衣服,用以防护身体。盔甲合起来就是一整套装备了,既能防护头部,也能防护身体。

据古代传说,盔是黄帝发明的。《事物纪原》卷九记载:“兜鍪,胄也,黄帝内传所述。盖玄女请帝制之,以备身也。”

而甲则相传是夏朝第七代帝杼在和东夷人作战时创造的。《世本》记载:“杼作甲”,注:“杼或作与,少康(夏第六代帝)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