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问就问吧全集
4784000000014

第14章 节日节气(2)

主人为了感谢街坊,也为了让新家热闹起来,就会炒菜做饭,设宴招待。由于迁入新居,锅灶都是新的,同时也是凉的。这一炒菜做饭,锅灶就热起来了,故而叫“温锅”。“温锅”标志着这个家从此步入了正轨,红红火火地过日子了。实际上,温锅就是亲朋邻里相助,众人添柴火焰高,把乔迁新居的暂时困难缓解了。

温锅充满了浓浓的亲情,使新户主备感温暖,在精神上也能得到极大的安慰。此外,有些地方温锅时希望人越多越好,他们觉得人越多人气越旺,特别是搬到一个新地方之后,人们更希望有众多的人前来温锅,其想法是人多势大不受欺压。

007 ■ 初一吃饺子过年的民俗是怎么来的?

初一吃饺子过年,是说大年三十晚上要包好饺子,等到初一的时候拿出来吃了过年。关于这句民谚的来历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农历年在民间是备受重视的,很久以前,在一个贫困的山村,有一户人家很穷,常常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到了年三十这一天,就是年关了,为了新年能吃得饱,只好向亲友借来米面。和好面后,用萝卜菜做馅,非常精心地包起饺子来了,包好的饺子由里到外摆放得一圈一圈的,非常整齐,也很美观,灶王爷看到之后非常满意。

同村有个财主,家财万贯,命令手下人包饺子,用肉、蛋等料调馅,这些人粗手粗脚的,包好后胡乱地放在盖帘上,灶王爷见了很不高兴,就想惩罚他们。

到了初一这天,财主家的饺子下锅煮熟后,一吃味道全变了样,猪肉馅变成了萝卜菜馅。而那户穷人家的饺子却变成了肉蛋馅的。后来这家穷人知道是灶王爷帮了他们的忙,所以每到过年的时候就包饺子。这事在村里传扬开后,村里人即使再忙,过年也要包饺子,把饺子摆放得整整齐齐,以讨个“圈福”的口彩。

趣味链接:“年初一,不吃稀”有何讲究?

古代科学技术很不发达,人们认为生活中所做的某件事,就会预兆以后的生活中会发生与之相类似的事。比如,“年初一,不吃稀”就是这种忌讳的典型代表。

古人说在大年初一这天,不能吃稀饭,否则一年之中,外出旅行时一定会碰上下雨。无论是谁,出门远行都盼望着遇上晴朗的好天气,不希望被雨淋。所以人们为了防止这种忌讳应验在自己的身上,大年初一时从来不吃稀饭。

另外,稀饭在有些地方称为“粥”或“糊涂”,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发昏”、“拎不清”、“不明白”、“不清醒”等含义。而这些话又都是过年时所忌讳的话语,因此“年初一,不吃稀”。

更为重要的是,“稀”还意味着“薄”的意思,年节吃稀,意味着一年吃喝不足;“年初一,不吃稀”,则象征着过去和将来的一年里丰衣足食,生活富裕。

008 ■ 春节吃年糕是种传统习俗,那么吃年糕是从何时开始的呢?

过春节时,我国各地人民都有吃年糕的习惯。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年糕分为白糖年糕、红糖年糕、猪油百果年糕、枣子年糕、桂花赤糖年糕、水磨年糕等种类。

年糕作为春节食品,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说在早年,年糕是为年夜祭神、岁朝供祖之物,后来这一习俗发生了演变,才成为了春节食品。据考古探测发现,中国大约在七千年前就开始了稻谷的种植。汉朝时,人对米糕就有“稻饼”、“饵”、“糍”等多种称呼。据说年糕是从米糕发展而来的。

在公元6世纪,当时的《食次》一书中就载有米糕“白茧糖”的制作方法,即将糯米蒸熟以后,趁热舂成米糍,然后切成桃核大小,晾干油炸,滚上糖即可食用。

后来,米糕进一步发展,就出现了粉糕,即将糯米粒磨成粉制作而成。其做法是先把糯米制成粉,然后再用绢罗过滤,加水、蜜,再做成团,将枣和栗子等贴在粉团上,用箬叶裹起蒸熟。

而年糕也多是采用糯米磨粉制作而成的,只不过名称不同。粉糕就是年糕的最初雏形。又因为糯米蒸熟后,有很强的黏性,所以年糕又称“黏黏糕”。不难看出,“年年糕”就是北方“黏黏糕”的谐音。

年糕不仅是一种节日美食,而且岁岁为人们带来新的希望。正如晚清的一首诗中所云:“人心多好高,谐声制食品,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谂。”

趣味链接:年糕的由来和传说

年糕到底始于何朝何代?说起来还有一段故事哩!

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派大臣伍子胥督建王城。几年之后,王城完工,吴王命名为“阖闾大城”。

公元前484年,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夫差是个好大喜功之人,他一心想讨伐齐国,称霸中原。伍子胥屡次劝谏,夫差不但不听,反而十分恼怒。

伍子胥预料到自己将有杀身之祸,他悄悄地对几个亲信说:“将来如果我有不测,都城被围,民无所食,你们可去象门城下掘地三尺取粮。”不久,奸臣诬陷伍子胥私通齐国,夫差不分青红皂白,赐宝剑一把,逼伍子胥自尽。

伍子胥死后,越王勾践便举兵伐吴,一路势如破竹,把吴国都城团团包围。吴国军民被围困日久,城中粮绝,每天都有人饿死。这时,伍子胥的几个老部下突然想起伍子胥生前的嘱咐,便带领军民去象门挖地,结果挖到了许多包裹严实的“城砖”。

原来,这些城砖都是用糯米粉蒸熟后压制而成的。这种糯米砖十分坚韧,既可做砖砌城,又可充饥。这是伍子胥生前暗地设下的“积粮防急”之计。就这样,士兵和百姓靠着这些“城砖”,终于度过了劫难。

从此以后,每逢过年,人们都要用糯米粉做成“城砖”,供奉伍子胥,以表示他们对这位救命恩人的纪念。久而久之,这“城砖”便被称做“年糕”,形成了过年吃年糕的习俗。

009 ■ 古人是怎样拜年的呢?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拜年的传统由来已久。那么古人是怎样拜年的呢?

自古以来,拜年的习俗就分两种,一种是向长辈叩岁的叫拜年;另一种是平辈之间的相互道贺,称之为贺年。“拜年”的最初意思是《左传·昭公十七年》所载的:“慧所以除旧布新也。”“慧”即扫帚的意思,本指扫除尘土,引申为过年时除却过去一年的晦气,迎来新年的好运。

另据考证,真正意义上的拜年出现在宋代(多是贺年的形式),盛行在明代。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中有古人贺年的记载:“正月朔日,为之元旦……士兵皆交相贺,民男女,亦皆鲜服往来拜节。”由此句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不仅士兵互拜,朝官也一样。他们不计相识与否,皆望门投帖,以示新春的祝贺。

还有史料记载,在宋朝的上层社会中,倘若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

到了明代,盛行的拜年习俗中,又有了新的花样,他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徵明在《贺年》诗中描述的就是这种情况,他在诗中写道:“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这里明代人们所言的“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

拜年中的“团拜”形式,大约出现在清朝,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连年谊,以敦乡情。”

趣味链接:拜年的由来

关于古人为什么要拜年的问题,有这样一个传说。传说“年”兽每逢腊月三十晚上,看到人间热闹非凡,就会窜到村子里,吞噬牲畜和百姓。人们为了应付它,就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整个晚上都不能入睡。

“年”兽在饱餐肉食之后,一般在天快亮的时候就回去了。这时候在家里憋屈了一晚上的人们,就会打开门,挨家挨户问个好,看看谁家有没有什么损失,相互作揖道喜,互相祝贺又躲过了“年”兽的迫害,可以有新的一年的平安了。这就是“拜年”的由来。

010 ■ 元宵节是怎么流传下来的?

农历正月十五,叫“元宵节”,也叫“上元节”、“元夕节”、“灯节”,是我国民间富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关于元宵节的由来历来有很多种说法。

说法之一认为,农历正月十五吃元宵,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习惯。据记载,“元宵”二字的出典与隋炀帝有关。隋朝末期,隋炀帝残暴无度,为了粉饰太平,他把公元610年的正月十五这一天定名为“上元”。并在洛阳端门以外,建国门以内,搭起高台“歌舞升平”,开始大张灯火,同时开展奇术异能、歌舞百戏活动。

由于这天晚上热闹非凡,一些卖小吃的小贩也出来兜售食品,尤以汤圆最受欢迎,后来就把汤圆定为上元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上元节也有“元宵节”的叫法。

另一种说法认为,古时有“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都是道教信奉的神,并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相传东汉的道教始祖张道陵做三官时为人治病,深得老百姓爱戴。后来道教以三官配三元,说:“天官正月十五生,为上元;地官七月十五生,为中元;水官十月十五生,为下元。”于是道教分别把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十月十五称为“下元节”。上元节这种说法就由此流传了下来。

说法之三认为,“元宵节”的由来与汉朝时期的汉文帝有关。并说它在道教产生之前就是一个传统节日了,与第二种说法有很大的出入。

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襄耳中,刘襄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刘襄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等一起,在正月十五彻底平定了“诸吕之乱”。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

由于汉文帝是在平定“诸吕之乱”后上台的,他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为了纪念平息之日,每年正月十五日夜,他都要设夜宵款待有功之臣。后来就干脆把正月十五这一天定为元宵节了。

在当时过元宵节,还没有放灯的习俗。直到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有人从印度求得了佛法,汉明帝为了提倡佛教,敕令在元宵节点灯,以表示对佛教的尊敬。元宵节放灯的习俗才由此发源。汉代司马迁在建议汉武帝修改历法、创建《太初历》时,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写入书中。

相比较而言,第三种说法更能让人信服。

趣味链接:元宵是用什么做成的?

元宵是用糖和各种果肉做馅,外面滚上糯米粉,呈小球形状,清水煮熟食用,香甜可口,古时候人们叫它汤圆、汤团、圆子。因为这种食品在元宵节时吃,所以后来人们也就习惯把它叫做元宵。

元宵之夜,正是农历新的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全家老少齐聚餐桌旁,吃着象征家人团圆、和睦、吉利的元宵,高高兴兴度过春节的最后一晚。

011 ■ 清明节扫墓起源于何时?

“清明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亦称为“植枝节”、“踏青节”、“聪明节”等。彝、壮、布依、满、侗等23个少数民族也有这个节日。

从二十四节气上讲,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小节气,时间在公历四月五日前后,夏历则是三月上旬。清明节主要是祭祖扫墓的日子。

据《礼记》记载:“王者祭天地,诸侯祭山川,卿大夫祭王祀,士庶人祭其先。”所谓“祭其先”者,意思就是说,老百姓祭祀自己的祖先。

到了春秋时代,民间已有了“吉日良辰,郊祀野祭”之风,但并未形成一种真正的仪式。到了唐开元二十年,扫墓已经成为一种仪式,并被“编入五礼”。据《旧唐书》记载:“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寝以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编入五礼,永为定。”随后,唐末宋初,扫墓的习俗开始盛行起来,《宋史·唐格传》里有“径往钱塘扫墓”之句。

清明这天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禁火寒食、插柳踏青、兴农事、荡秋千、蹴鞠(踢球)、放风筝、拔河、打马球等活动。也正是因为有禁火寒食、兴农事等活动,清明节才作为一种独立的节日流传了下来。

趣味链接: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人们为何选择在清明节扫墓?

世人选择清明扫墓,除了祭拜祖先的需要外,从科学的角度来讲,还有以下几种原因。

其一,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需要修整;

其二,清明前后,山清水秀,桃红柳绿,可借此去郊野,扫墓踏青;

其三,可能与人们怀念介之推有关,因为他被焚于清明前一日,而清明前一日是寒食节。

012 ■ “端午节”是发源于屈原投江之事吗?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叫“端阳节”,也叫“端五”、“端阳”,还有的地方叫“中天节”。端午节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已经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除了汉族有端午节这个节日外,蒙古、回、藏、苗、彝等26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这个节日。

端是开始的意思。每月有三个逢“五”的日子,头一个就是端五。古代“午”与“五”通用,故称“端午”。又以奇数(单数)为阳,偶数(双数)为阴,所以也叫“端阳”。这一天两个“五”相重,因此又称为“重五”。关于端午的始源,大致有“屈原说”、“龙节说”、“恶日说”三种。

节日起源的研究学者刘德谦撰文指出,有文字可考的端午始源应该是夏至,《风土记》有“俗重五月五日与夏至同”的记载。他认为端午的风俗,就是源自夏至的风俗。比如古代夏至有祭祀活动,端午节也有。他文中引用了大量的,可以用为佐证的材料,很具有说服力。

他查阅古籍,发现《后汉书·礼仪志》一书也认为,汉代五月五日的风俗是来自夏、商、周时期的夏至节。唐代韩鄂也在《岁华纪丽》中开宗明义地解释端午为:“日叶正阳,时当中夏。”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只有在夏至,太阳才可能完全合于正阳的位置。端午又叫天中节的原因也在于此。

文章还说,关于端午始源的各家说法,无论屈原说、龙节说,还是恶日说,最多只能勉强解释其中习俗的少数几个,只是好心人的一种附会罢了。那么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呢?

既然端午节是在五月五日这天,那么它的许多习俗自然就与“五”有关。比如在端午节这天给小孩的长命缕,就是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做成的,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保佑小孩长命百岁;各家悬插的“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山丹花)。在南方过端午节时人们吃的“五黄”:黄瓜、黄鳝、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这无一不与“五”有关。除此之外,端午还有赛龙舟和吃粽子的习俗。

后来端午节的习俗流传到日本、朝鲜和东南亚等地。

趣味链接:艾和菖蒲真的能避邪吗?

民谚“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端午节的重要活动之一。五月正是炎热酷暑将临之时,也是流行病、瘟瘴疫疠将发之际,插艾可以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