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典譬喻经全集
4780500000038

第38章 百喻经(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3)

时人闻已,便生怪笑,咸作此言:“何有不造下第一屋而得上者?”

譬如世尊四辈弟子④,不能精勤,修敬三宝,懒惰懈怠,欲求道果,而作是言:“我今不用余下三果,唯求得彼阿罗汉果⑤。”亦为时人之所嗤笑,如彼愚者等无有异。

[注释]

①世:古代以三十年为一世。

②解:能,会。

③墼(jī):没有烧过的砖坯。

④四辈弟子:亦称四众。包括比丘、比丘尼、优婆塞(男居士)、优婆夷(女居士)。

⑤阿罗汉果:意译不生、应真、无学,永入涅槃不再受生死果报;小乘声闻中的最高果位名,其余三果依次为须陀洹果(入流)、斯陀含果(一来)、阿那含果(无还)。

[今译]

过去的时代,有个有钱人,呆傻无知。他到另一富人家,看见一座三层的楼阁,巍峨壮丽,宽敞明亮,十分羡慕,思忖道:“我有钱财不比他少,为什么以前没想到造一座这样的楼呢?”他立刻唤来木匠,问他:“你能盖一座像那家一样漂亮的楼阁吗?”

木匠回答:“那楼阁就是我盖的。”

富人便说:“现在请为我盖一座那样的楼!”

于是木匠就打地基,垒坯造楼。

蠢人看到木匠垒坯造楼,心里怀疑,搞不明白,问他:“你想干什么?”

木匠回答:“做三层楼阁呀。”

蠢人说:“我不想盖下面的两层,先为我盖最上面的一层吧。”

木匠回答:“哪有这样的事情!造房子哪有不盖底层就造第二层的!哪有不盖第二层就盖第三层的?”

蠢人固执地说:“我就是不要下面两层,你一定得给我盖最上面一层。”

当时的人听到这件事,都笑话他:“哪有不盖下面第一层就盖第二层、第三层的?”

这个故事比喻,佛的四辈弟子中,有的不能精进勤敏的修持,不能敬仰佛、法、僧三宝,懒惰懈怠,却想成就道果,说:“我现在不需要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三果,只求证得阿罗汉果位。”也被当时的人们所讥笑,和那个蠢人一样没有差别。

[点评]

这篇经文是讽刺那种毕事功于一役的蠢人的。诸法互相隔离而不融通,故须次第渐观之,由此可依次破除见思(不见有、无之别谓“见惑”;贪爱染着,迷而不觉谓“思惑”)、尘沙(将假观当实相)、无明(无智)三惑,而得一切智。——这是针对一般信众而言的。一般信众习佛都须次第渐深,渐次而进,方能成就大愿。犹如建造楼阁,必须由下而上地建造,毕其功于一役是一种妄想。

但也有特例。圆教(大乘究竟圆满的教法,为天台所立四教之第四教,或华严宗所立五教之第五教)认为,有上上利根(大智慧)的人于一念心中即能同时观到空、假、中三谛,而不必次第修习,如《华严经》所说:“初发心时便成正觉。”

(十一)婆罗门杀子喻

昔有婆罗门①自谓多知,于诸星术种种技艺无不明达。恃己如此,欲显其德,遂至他国,抱儿而哭。

有人问婆罗门言:“汝何故哭?”

婆罗门言:“今此小儿,七日当死,愍其夭殇,是以哭耳!”

时人语言:“人命难知,计算喜错。设七日头或能不死,何为预哭?”

婆罗门言:“日月可暗,星宿可落。我之所记,终无违失。”

为名利故,至七日头,自杀其子,以证己说。

时诸世人,却后七日,闻其儿死,咸皆叹言:“真是智者,所言不错!”心生信服,悉来致敬。

犹如佛之四辈弟子,为利养故,自称得道,有②愚人法,杀善男子,诈现慈德。故使将来受苦无穷,如婆罗门为验己言杀子惑世。

[注释]

①婆罗门:意译净行、梵志。古印度四姓中之最上位者,掌理祈祷、祭祀。自称是梵天苗裔,奉事大梵天王而修净行的种族。

②有:疑为“用”。

[今译]

从前有一个婆罗门,自以为博学多识,像星象占卜之类的法术无所不通。他仗恃自己本领,总想找一个机会显露一手,于是他来到另一个国家,抱着自己儿子痛哭起来。

有人问婆罗门:“你因为什么哭?”

婆罗门说:“再过七天,我这孩子会死的。我可怜他夭折,所以哭起来。”

旁人对他说:“人的寿命很难预料,算卦常常会出错。也许再过七天,他并不死,你为什么要预先哭呢?”

婆罗门说:“太阳和月亮都可能不发光,天上星斗也许会坠落,可是我的预言是绝不会错的。”

婆罗门为了名利,到第七天头上,亲自杀死了儿子,以便证实自己的预言灵验。

过了七天,当时在场的那些人听说他儿子果然死亡,都感叹地说:“他真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说的一点没错!”大家心里十分佩服,都来向他表示敬意。

犹如佛的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为了得到别人的供养,自称得道,用愚人的方法坑害一些善男信女,伪装慈悲大德,蒙哄世人,从而使自己后来受到无穷的痛苦,就像那个婆罗门为证明自己的话灵验,不惜杀掉自己的儿子以便欺世盗名一样。

[点评]

《百喻经》常把婆罗门当作蠢人,反映出释迦牟尼时代的真实情况。婆罗门为古印度一切财富或知识的垄断者。婆罗门是当时印度社会最尊贵的种姓,刹帝利联合其他种姓反对婆罗门对政治和宗教的垄断,形成与婆罗门抗衡的联盟。所以婆罗门多以反面角色出现在佛经中。

这篇寓言把那个愚蠢的婆罗门刻画得淋漓尽致。仅为证明自己有预知未来的本领就杀死自己的儿子。

从学理上讲,先确定一个结论然后用种种方法圆这个结论,这是非常有害的思想方法。脑子一热,想当然提出一个有害的计划,然后召集御用学人进行“论证”,这样做的后果与婆罗门杀子的后果一样可怕。

(十二)煮黑石蜜①浆喻

昔有愚人,煮黑石蜜。有一富人来至其家。时此愚人便作是念:“我今当取黑石蜜浆与此富人。”即着少水用置火中,即于火上以,扇扇之,望得使冷。

傍人语言:“下不止火,扇之不已,云何得冷?”

尔时人众悉皆嗤笑。

其犹外道不减烦恼②炽然之火,少作苦行,卧蕀刺上,五热炙身③,而望清凉④寂静⑤之道,终无是处,徒为智者之所怪笑。受苦现在,殃流来劫。

[注释]

①石蜜:冰糖。

②烦恼:使有情之身心发生恼、乱、烦、惑、污等精神作用之总称。觉悟为佛教之最高目的,故妨碍实现觉悟的一切精神作用通称为烦恼。一般以贪、嗔、痴三惑为一切烦恼之根源。

③五热炙身:古印度外道苦行之一。在烈日下曝晒,并在身体四周燃火。

④清凉:涅槃的没有热恼的境界。《智度论》二十二曰:“人大热闷,得入清凉池中,冷然清了,无复热恼。”

⑤寂静:远离本能所起的精神动摇,称为寂;断绝一切感觉苦痛之原因而呈现安静之状态,称为静。寂静指心凝住一处的平等、安静状态。

[今译]

从前有个蠢人煮黑冰糖,有个富人来到他家。这时蠢人思忖:“我现在应该拿这黑冰糖的浆汁招待他。”于是加少许水放置火上煮,火很猛,糖浆很快煮沸,忙用扇子去扇,希望冰糖快些冷却下来,却不把锅从火上拿下来。

旁边人告诉他:“你不把下面的火熄掉,虽然不住地扇,怎么会使冰糖冷却呢?”

当时大家都笑话他。

就像那些外道,不熄灭那些炽盛如火的烦恼,用一点苦行,睡在带刺的荆棘上,用火烤自己的身体,就想达成佛涅槃的没有热恼、心凝住一处的境界,终究是不可能的,只会被有智慧的人笑话。这样做,现世受苦,将来遭殃,永远没有时限。

[点评]

本文出现两个重要词汇——清凉与寂静。与“清凉”与“寂静”相反的状态是“身热心恼”与“摇动不定”。佛家认为俗人的身体是热的,许多烦恼由热而生;俗人的心是摇动不定的,许多妄想、妄执由摇动而生。在很大程度上,修行就是去掉身体的热与内心的动,使人处于“清凉”与“寂静”的状态。

通俗地说,“热”和“动”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冲动、不冷静、感情用事。人生的烦恼,有一部分是先天的,不可避免;有一部分则是因冲动或急躁而生,完全可以避免。

古人比今人冷静得多,他们尚且要自觉地修行,以便降低“体温”,安抚自己的心灵。今天,处处有利益的诱惑,为名而死、为利而亡者不计其数。若让身体继续“热”下去,让心总是摇动不安,怎么得了?!

(十三)说人喜嗔喻

过去有人,共多人众,坐于屋中,叹一外人,德行极好,唯有二过:一者喜嗔,二者作事仓卒。

尔时此人过,在门外闻作是语,便生嗔恚,即入其屋,擒彼道己过恶之人,以手打扑。

傍人问言:“何故打也?”

其人答言:“我曾何时喜嗔、仓卒?而此人者道我顺喜嗔恚,作事仓卒,是故打之。”

傍人语言:“汝今喜嗔、仓卒之相即时现验,云何讳之?”

人说过恶而起怨责,深为众人怪其愚惑。

譬如世间饮酒之夫,耽荒酗酒,作诸放逸,见人诃责,返生尤嫉。苦引证佐①,用自明白。若此愚人,讳闻己过,见他道说,返欲打扑之。

[注释]

①苦:原本作“若”。据高丽藏本改。

[今译]

从前有个人,与众人坐在屋里聊天,感叹不在座的某人道德、品行都极好,只是有两个缺点:第一喜欢发脾气,第二是做事莽撞。

议论时那人正好从门外走过,听到议论他的这些话,即生怨气,立刻走到屋里,揪住说他缺点的那个人,举手就打。

别人问他:“你为什么打人?”

他回答:“我什么时候爱生气,什么时候莽撞?可是他偏说我爱生气,说我做事莽撞,所以要打他。”

别人对他说:“你现在这个模样,正说明你确实爱生气,说明你做事莽撞,为什么要忌讳缺点呢?”

世上有一种人,听到人家议论自己的缺点就埋怨、责怪人家不谅解,是深为大家不能谅解的愚蠢行为。

比如说,世间喜欢喝酒的人,一天到晚沉溺于酗酒,做一些逾越常轨的事,听到人家批评,不但不接受,反而抱怨、憎恨别人,还找一些理由来辩护自己并不像人家说的那样。像这个蠢人,不愿意听别人说自己的短处,听到人家说他,就要动手打人。

[点评]

这篇寓言抓住人爱听顺耳话、不爱听逆耳话的普遍弱点,进行劝谕。举例恰当,意义深刻,效果上佳。佛教主张反忍,“反忍”的意思是遇到有人侮辱自己时,首先考虑自己的不足,把别人的侮辱看作是应得的报应,毫无怨言。

中国古代有许多类似的劝谕,比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偏听则暗,兼听则明”、“闻过则喜”、“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等。其中“一士谔谔”的故事最有名: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接着被提升为有实权的大良造,实行变法。变法初见成效,商鞅十分得意,阿谀之语不绝于耳。门客赵良劝商鞅说:“一千只羊皮也抵不上一只狐狸的腋下皮毛;一千个唯唯诺诺的人也抵不上一个敢说真话的人。您要不见怪的话,我愿意对您讲真话。”商鞅嘴上表示愿意听,实际上一句话也听不进去。公元前338年,秦孝公病亡,秦惠文王即位,对商鞅不满的人联合起来诬陷商鞅谋反。商鞅百口莫辩,结果死于车裂。如能事先广泛听取意见——哪怕逆耳——也许不至身死,至少不至于死得那么惨。

(十四)杀商主祀天喻

昔有贾客,欲入大海。入大海之法,要须导师①,然后可去。即共求觅,得一导师。

既得之已,相将发引,至旷野中。有一天祠,当须人祀,然后得过。于是众贾共思量言:“我等伴党,尽是亲属,如何可杀?唯此导师,中用祀天。”

即杀导师,以用祭祀。

祀天已竟,迷失道路,不知所趣,穷困死尽。

一切世人,亦复如是:欲入法海②,取其珍宝,当修善法③,以为导师。毁破善行,生死旷路,永无出期,经历三涂④,受苦长远。如彼商贾,将入大海,杀其导者,迷失津济,终致困死。

[注释]

①导师:引导大众进入佛道的人,通常指释迦牟尼、诸佛及其菩萨。

②法海:谓佛法广大,深远辽阔犹如大海。

③善法:指合乎于“善”的一切道理,指五戒、十善、三学、六度。与“恶法”对应。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二者虽有深浅之差异,却都是顺理益世之法,故总称“善法”。

④三涂:即火涂、刀涂、血涂,义同三恶道之地狱、饿鬼、畜生。

[今译]

从前有一帮商人欲下海采宝。需要找向导了解入海的方法,以便决定入海的路径。于是他们一齐寻找,请到一位向导。

有了向导他们便一起出发。走到一处旷野,那里有一座天神庙,一定要用活人祭祀才能通过。于是这群商人互相商量:“我们这些伙伴都是亲朋好友,怎么下得手呢?现在只有向导跟我们没有亲属关系,用他祭祀天神合适。”

他们随即杀死向导,用他祭奠天神。

祭神完毕,他们便迷失路途,不知该向哪儿走。结果,这些商人都困死在旷野中。

世上有些人,也像这个故事一样:要入佛法之海采宝,就应当以勤修善法为导师。如果败坏了道德,不依教奉行,也如迷失于旷野的生死大海中,永远出不来,经历三恶道,长时间受苦,就像那些商人将要入海却杀掉向导,结果迷失方向,最终被困死。

[点评]

导师本指释迦牟尼、诸佛及其菩萨,《法华经》中有“商人白导师言,此即引路指迷也”的话,首次把向导称为导师,后人沿用此意思,直至今日。

杀人之罪,以杀导师为最重。下海采宝商人枉杀导师,愚蠢至极,不可思议。但仔细想来,这样的事情也并非绝对没有:商纣王在最需要人才的时候杀比干,宋仁宗在大宋最需要栋梁之际杀死岳飞岳云父子,崇祯在最需要将才的时候杀袁崇焕,慈禧太后在最需要维新家的关头杀维新志士……

(十五)医与王女药令卒长大喻

昔有国王,产生一女,唤医语言:“为我与药,立使长大。”

医师答言:“我与良药,能使即大。但今卒无,方须求索。比得药顷,王要莫看。待与药已,然后示王。”

于是即便远方取药。经十二年。得药来还,与女令服,将示于王。王见欢喜,即自念言:“实是良医,与我女药,能令卒长。”便敕左右,赐以珍宝。

时诸人等笑王无智,不晓筹量生来年月,见其长大,谓是药力。

世人亦尔,诣善知识①而启之言:“我欲求道,愿见教授,使我立得。”善知识师以方便故,教令坐禅②,观十二缘起③,渐积众德,获阿罗汉,倍踊跃欢喜,而作是言:“快哉!大师速能令我证最妙法④。”

[注释]

①善知识:即上至佛、菩萨,下至人、天,不论以何种姿态出现,凡能引导众生舍恶修善、入于佛道者,均可称为善知识。

②坐禅:端身正坐而入禅定。结跏趺坐,系心于某一对象。

③十二缘起:十二因缘的别名,是说明有情生死流转的过程。缘起,指诸法众缘和合而生起。

④妙法:此指小乘最胜妙法。

[今译]

从前有个国王,生养一女,他把医生叫来,对他说:“替我给她找药来,让她服用之后立刻长大。”

医生回答:“我有良药,可以马上让她长大。但是现在没有,要到很远的地方去采药。在我采到药之前,大王不能看你女儿。一定要等她吃药之后,你才能见。”

于是医生到遥远的地方采药。过十二年才采回药来,给国王女儿吃下,然后带她去见国王。国王看见女儿,特别高兴,思量说:“真是高明的医生!我女儿吃了他的药,能够一下子就长这么大!”国王便吩咐身边的人,赏给这位医生珍宝。

当时大家都讥笑国王无知,不晓得计算一下女儿出生后有多少年月了,一下子看见孩子长大,当真认为是药物的效力。

世界上也有这样的人,拜访有道行的人,对他说:“我想求道,请您指导,让我立刻能悟得佛法。”这位有道行的善知识,为使他简便易学,就教他坐禅,观察有情生死流转过程的十二缘起法。由于逐渐积累的种种修行工夫,后来果然证得阿罗汉果位。他高兴地跳起来,说:“真痛快呀!大师帮我快速证悟阿罗汉道这一最胜妙法。”

[点评]

这个寓言与中国“揠苗助长”的故事有些相似,都是讽刺那些违他顺自、急于求成的人的。按照佛教的理论,造成急于求成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用想当然代替缘起的客观规律。万事万物,都是待缘而起,不以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真如(宇宙中真实的本体,一切万有的根源)真实而永远不变,人间诸事则变化无常,诸事互相依存,依条件和合而成。婴儿长成大人也是各种条件和合的结果,绝非药剂能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