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典譬喻经全集
4780500000017

第17章 杂譬喻经(旧署:后汉月支沙门支娄迦谶译)(2)

②石蜜:冰糖之别称。《大智度论》卷三:“瓦师布施草坐、灯明、石蜜浆三事,供养佛及比丘僧。”本草纲目记载,石蜜,又称乳糖、白雪糖,白糖,出产于益州及西戎。

③贾:原本作“买”。

④功德:意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之果报;又指世人拜佛、诵经、布施、供养等。

⑤苦空、非身:苦空,参阅前经第一篇注释⑦,非身,参阅前经第十八篇注释⑤。

⑥六通:六神通。佛菩萨依定慧力所示现之六种无碍自在之妙用,即神足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漏尽通(漏尽智证通)。六通中第六唯圣,诸漏(一切烦恼)断尽为无碍者。

⑦一处不移:定意,修禅行而远离乱意,定心一处。参阅前经第六篇注释⑧。

⑧诸天:欲界有六天,色界之四禅有十八天,无色界之四处有四天,其他尚有日天、月天、韦驮天等诸天神,总称为诸天。此指三界诸天的天神。三界诸天,三界诸天参阅前经第一篇注释{29}与前经第十篇注释④。

⑨戏观园:戏乐游观之处。

⑩五欲:色、声、香、味、触。以上五者因能使人生起贪欲之心,故名五欲。

{11}法:原本无此字。

{12}泥日:即涅槃,又译作泥洹、涅槃那。意译为灭、灭度、寂灭、安乐、无为、不生、解脱、圆寂。涅槃原意是火的熄灭或风的吹散状态,佛教产生以前就有这个概念;其后转指燃烧烦恼之火灭尽,完成悟智(即菩提)之境地。此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亦为佛教终极之实践目的,故表佛教之特征而列为法印之一,称“涅槃寂静”(寂静,脱离一切之烦恼叫做寂,杜绝一切之苦患叫做静,寂静即涅槃的道理)。参阅前经第三十四篇注释②。

{13}波罗奈国:中印度古国名,在波罗奈城的鹿野苑是佛最初说四谛法度五比丘的地方,为释尊成道后初转法轮之地,即今之沙尔那斯(鹿主之意),位于今北印度瓦拉那西市以北约六公里处。鹿野苑自阿育王起,即备受景仰崇拜。八世纪初,玄奘西游时仍为最隆盛时代。逮至十三世纪,先后遭回教徒与印度教徒之蹂躏,尽成废墟,今仅存周壁镂刻右旋卍字之二层圆塔一座,及以铁栏围护之半截阿育王石柱等,供人凭吊。

{14}经行:参阅前经第三十一篇注释②。

{15}仿佯(pánɡ yánɡ):游荡不定,徘徊。

{16}罗阅祗:即摩揭陀国都城王舍城,释尊弘法之地多在王舍城与舍卫城一带。

{17}荫盖:烦恼,睡眠为烦恼表现之一;盖就是烦恼的别名,五盖(即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法),谓覆盖人们的心性,令善法不生之五种烦恼。

{18}拘睒(shǎn)尼国:古印度国名。

{19}波旬:梵名pāpīyas或pāpman,指断除人之生命与善根之恶魔。为释迦在世时之魔王名。欲界第六天之主。魔名为“自在天王”。

{20}复:原本作“服”。

{21}悔:原本作“诲”。

{22}朽身:磨难自身,苦行。

{23}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参阅前经第一篇注释{29}。

{24}三宝:又作三尊。系指为佛教徒所尊敬供养之佛宝、法宝、僧宝等三宝。

[今译]

大海中有一国家,名叫私诃叠,出产珍宝,唯独没有石蜜。当时有个商人,带着五百多车石蜜去那里,想献给国王,以为所得报偿,必定胜过在市场上出售。便把石蜜放在王宫门前,以行动实现自己的想法。这样整整一个月,没有人过问。他产生忿怒,说:“他国王也是人,我也是人,眼、耳、鼻、口四大器官齐备,竟然不能见他一面,与他说句话。这是什么原因?这是因为国王的福分、功德胜过常人啊。我也应该建立功德,好让国王不自觉地来皈依我。”

于是他离开王宫,做了沙门。他用石蜜供养佛、法、僧,寻得一静处,思考苦、空、非身的道理。使用石蜜还未一半,已经开悟,无所限制,获得六神通等能力,能定心一处不转移,成为罗汉。此事震动大地,天帝释、诸天神当即前来慰问。其时,天帝释和诸天神都下凡给他行礼,替他高兴。

比丘问天帝释:“你们在天上,都做些什么?”天帝释回答说:“天上有四处游戏的园地,有三处是五欲兴行之处,一处是有道德的人在其中,或者讨论佛经宝典,或者评论天下僧、尼、男女居士精进修行佛法者。”比丘说:“所讨论的修行佛法的,是同样呢,还是深浅不一呢?”天帝释说:“一视同仁地评论善人。自佛涅槃以来,各位天神不停讨论的有三个人。”比丘问:“这些是什么人?请天帝一一讲说。”

天帝释说:“波罗奈国曾有一人做沙门,自己发誓说:‘一定不停地经行,不得阿罗汉果位,就一直不躺下休息。’于是昼夜经行,磨破了脚,流血不止,百鸟追逐吃他的血,经过三年终于得道。诸位天神观察、称赞,没有不敬重他的。还有一个人在罗阅祗国,也是做沙门。他铺上草为褥子坐在上面,自己发誓说:‘如不得道就不起来。’而睡意袭来,就想睡眠。他让人做了一八寸长的锥子,睡意袭来时便刺两腿,因创伤痛而驱赶睡意。一年之内就证得阿罗汉果位。天神们也赞叹这是未曾有的事情。第三个人住在拘睒尼国,也做沙门。他住在险峻山中的石头房子里,没有人能来到这。其时恶魔波旬见他精进努力,便化作水牛,在比丘面前鸣响鼻,瞪眼睛,用角顶他。比丘很害怕,他想:牛绝不能到此,怎么会有牛呢?是不是魔鬼干的呢?就警告说:‘你是害人的魔鬼变的吗?’恶魔以为穿帮,就恢复了原形。比丘对恶魔说:‘你恐吓我,想求什么?’恶魔说:‘我见你精进勤苦地修行,怕你把我驱逐,所以恐吓你。’比丘说:‘我之所以做沙门,是为了从人间度脱。佛有三十二种人相、八十中微妙好,所以想见他。现在佛已经去世,无法见到他。闻听你能变作佛身,请你现出他的样子,我就不精进修行了。’恶魔认为他说的是实话,就变化为佛站在他面前。比丘禅定,立即证得阿罗汉果位。空中的各位天神,称赞善行无量。恶魔悔恨,立即灭形离去。”

天帝释告诉比丘:“那三个被各位天神赞扬,到现在还没有停止呢。”比丘对天帝说:“这三个人明白苦、空的道理,因此不顾肉体之苦。我本无意修行,因为被人看不起才求道,终于出离三界。我的经历也很奇妙,也证得阿罗汉果位。”诸天神报告:“现在我们回到天上,以你为天上最上第一名。”于是诸天神施礼而去。

这时,国王听说贩卖石蜜的商人勤行得道,就前来行礼,叩头悔过。就以他为国师,振兴佛、法、僧三宝;致使国家太平,得到福分,得到济度的不计其数。

[点评]

波罗奈国的沙门发誓说:“我一定不停地经行,不得阿罗汉果位,就一直不躺下休息。”——这似在学习阿那律。相传阿那律刚出家时,经常在听佛说法时酣睡不醒。被佛呵责后,他立誓不眠。由于眼睛得不到充分休息而罹眼疾,以至于双目失明。失明后阿那律修行益进,心眼渐开,最终成为佛弟子中天眼第一,能见天上地下六道众生。

(六)王割身上肉喻

昔有一病人,众医不能治差①,径来投国王。王名萨和,檀②以身归。“大王慈,愿治我病。”王即付诸师,敕令为治病。

诸医启王:“此药不可得。”

王问诸师曰:“其药名何等?”

“无五毒人,其肉中作汤,服此便得差。何等为五毒?一者无贪淫心,二者无嗔恚心,三者无愚痴心,四者无妒嫉心,五者无克虐心。若有此人者,其病便愈。”

王告诸师曰:“此人来归我,唯我无此毒。”即割身上肉,与之令合汤。病者服愈,便发摩诃衍③。

[注释]

①差:病。

②檀:意译布施,施与。与檀越同义。参阅前经第四十二篇注释⑧。

③摩诃衍:大乘。参阅前经第六十八篇注释⑧。

[今译]

从前有一个病人,众医都不能治愈,就直接投奔国王。国王名萨和,愿意布施自己的身体以皈依佛法。病人说:“国王您仁慈,望您治好我的病。”国王立即把病人交给医师,下令为这个病人治病。

各位医师向国王报告:“无法弄到对症的药。”国王问诸位医师:“这个药叫什么?”医师回答:“这个药叫无五毒人,以其肉作汤,让病人喝,病就会好。什么是无五毒人?第一这个人没有贪淫之心,第二这个人没有忿怒之心,第三这个人没有愚痴之心,第四这个人没有妒嫉之心,第五这个人没有苛刻施虐之心。若找到这样的人,病就能痊愈。”

国王告诉各位医师:“这个人来投奔我,只有我没有这五毒。”说罢割自己身上的肉,给病人配汤药。病人服了汤药痊愈,国王随即发大乘道心。

[点评]

病人所患何病?文中没有交代,但通过喝没有五毒人的肉汤能治愈这一点判断,病人应该身染五毒,所以医生以无五毒人的肉医治他。

看似荒唐,但有一定道理。现代人用注射疫苗的方法防止疾病。注射疫苗的原理就是往人身体里注射一点抗体。国王也是在给病人注射抗体,只不过国王采用的方法不是以毒攻毒,而是以善化恶。注射了抗体之后,可以做到“毒不害”、“毒不能中”。

(七)老公丑恶喻

昔有迦罗越①,常愿见文殊师利②。迦罗越便大布施,并设高座讫。便有一老翁,甚大丑恶,眼中眵③出,鼻中洟④出,口中唾出。迦罗越见,在高座上便起意:“我今日施高座,高尚沙门当在其上。汝是何等人?”便牵着地。

布施讫,迦罗越便然灯烧香,着佛寺中言:“持是功德,现世见文殊师利。”便自还归家。疲极,卧,梦有人语言:“汝欲见文殊师利,见之不识。近前高座上老翁正是文殊师利。汝便牵着地,如是前后七反。见之不识,当那得见文殊师利?”

若人求菩萨道,一切当等心于人。求菩萨道者,文殊师利便往试之。当觉是意。

[注释]

①迦罗越:参阅前经第六十四篇注释⑥。

②文殊师利:参阅前经第六十七篇注释⑦。

③眵(chī):眼睛中的分泌物。

④洟(tì):鼻涕。

[今译]

从前有个居士,常想见到文殊师利。居士便大行布施,并设置好高座。这时有一老翁,外貌极其丑陋,眼中布满眼屎,鼻中流着鼻涕,嘴上流着口水。居士见到他坐到高座上,思忖道:“我今日设的高座,通晓佛经的有道高僧才配坐的。你是何人?”便把他牵拉到地上。

布施完毕,居士便在佛寺中燃灯烧香,把灯与香放到佛寺中,说:“我修持这样的布施供养,现世会见到文殊师利的。”然后回家。由于疲劳过度就倒下睡了。梦中有人对他说:“你想见到文殊师利,可你见到了却不认识。先前坐在高座上的老翁正是文殊师利。可你把拉到地上,这样反复七次。见了不认识,怎么能见文殊师利呢?”

如若有人求菩萨道,应该以平等之心对待一切人。有求菩萨道的人,文殊师利便前往试探他。应该领会其中深意呀。

[点评]

居士常想见到文殊师利,见到了却不识,用佛教术语说,这叫障。障的分类方法极多,比较容易理解的是五障:一、烦恼障;二、业障;三、生障;四、法障;五、所知障。

所知障指的是:已逢知识,得闻正法,而有种种之因缘,两不和合,妨碍修般若。

本文居士的障属于第五障——所知障。按照佛教的说法,这种障是因为智慧不足所致。那个居士由于智慧不足,犯了以貌取人的错误。

(八)果落乌头喻

为无常①家说譬喻。

有一大树,其果如二升瓶。其果垂②熟,有乌飞来,住树枝上。方住,果落乌头,煞。树神见此,而作偈言:

乌来不求死,果堕不为乌;

果熟乌应死,因缘③会使尔。

人在世间,罪福会,迟速合,无有前却。黠④人得罪不怨,得福不喜。尔乃为谛信佛言,受持不离。三界之中,有九十六种道⑤,世人各奉其所事,冀神有益。此诸小道,未晓为福,岂能执德?所以尔者,不识三尊之上明,不执五戒之清真,无有八正⑥之深见,岂能祐济于人乎?是以名之薄田⑦耳。

[注释]

①无常:谓世间生死及一切法,参阅前经第一篇注释⑥。此指人死。

②垂:将近,将及。

③因缘:因,指引生结果之直接内在原因;缘,指由外来相助之间接原因;而由因与缘和合所产生之结果,称为因缘和合;一切万有皆由因缘和合而假生,无有自性,此即“因缘即空”之理;佛教以因缘为宗,说一切法,不出因缘二字。

④黠:聪慧。

⑤九十六种道:道,指外道。参阅前经第五十三篇注释③。

⑥八正:八正道。参阅前经第一篇注释⑤。

⑦薄田:田以生长为义,人若行善修慧,可得福德、功德,犹如农夫于田下种,能有收获;薄田,即贫瘠的田。

[今译]

为遭遇死亡的人家讲一个譬喻:

有一棵大树,它的果实有二升的瓶子那么大。它的果实已近成熟,有只乌飞来,停在树枝上。它刚落树上,果子落在乌鸦的头上,砸死了乌鸦。树神见此,作偈说:

乌鸦飞来非求死,果实堕落非因乌;果子成熟乌当死,因缘和合本如此。

人活在世,罪福得报,迟早要应验,无法躲避。聪明人遭受罪罚不怨恨,得到福分不欢喜。这样才真诚信仰佛的教诲,坚持不背离。三界之中,共有九十六种外道。世间的人各自尊奉他所侍奉的神,希望神给他们降福。这些微末小道,不知道造福,如何能有功德?所以如此,是因为不识佛、法、僧的圣明,不保持五戒的纯真,没有八正道的深远见解,怎能佑助济度人呢?所以称之为贫瘠的田。

[点评]

读佛教因果方面的故事千万不要过于叫真,必须了解时代背景。当时印度的佛教面临外道的包围,佛教在与外道论战时不免矫枉过正。

可以把古印度之外道的因果理论分为四类:

(一)邪因邪果,将万物生起之原因归于大自在天之能力。

(二)无因有果,承认现存的现象世界为果,但此果之因难以探究,故否定之。

(三)有因无果,承认现存的现象世界为因,但因结果难以探究,故否定此因之果。

(四)无因无果,干脆否定因果。

这个故事为批驳外道,强调因与果确实存在,才编得十分巧合,以至于有些不可信。

(九)沙土奉佛喻

有能敬佛三尊,监①通三世;明天堂之福,审太山②之罪;至信三宝,以塞三途③;强智慧之力,以消三界痴冥;修六净④神水,以荡六患⑤之秽,故能轻财损身,口分⑥行等之施,以树来世之本。施一万报,疾若响应。故言:“大道三界之良田也。”

何以明之?昔阿育王⑦作小儿时,道遇佛,不胜欢喜,以少沙土,至心奉佛。由此之福,故得为圣王。典主四十万里,十六大国⑧。以此明之,佛最为良田。

昔佛弟难陀⑨,乃往昔惟卫佛⑩时人。一洗众僧之福,功德自追,生在释种{11},身珮{12}五六之相,神容晃昱{13}金色。乘前世之福,与佛同世,研精道场{14},便得六通。

古人施一,犹有弘报,况今檀越,能多行者乎!普等{15}之行,必逮尊号{16},加增欢喜,广度一切。

[注释]

①监:通“鉴”。

②太山:指太山府君掌管的地狱。太山府君,又作泰山府君,我国以之为冥府东岳泰山之主司神,佛教则以太山府君配当阎魔王的书记官,记录人间善恶诸业。亦为冥界十王之第七王,称为太山王。此王座前有通往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间、天上等六道之门,死者于七七四十九日中阴满时,过闇铁所,至太山王殿,决定将来生处。然而在一般民间信仰中,则认为亡者尚须经过八、九、十等三殿之审判,才能投胎转世。

③三途:即火、刀、血;火途即地狱道,刀途即饿鬼道,血途即畜生道。此义同三恶道。参阅前经第十篇注释⑤。

④六净:即六根清净,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清净无杂,亦即指我人身心充满种种功德而清净之意。

⑤六患:依于六根所受之污染谓色、声、香、味、触、法,亦为六尘。尘即污染之义。

⑥口分:口粮。

⑦阿育王:参阅前经第十七篇注释①。

⑧十六大国:即佛世时古代印度之十六大国。

⑨难陀:释尊之异母弟。娶妻孙陀利,为别于牧牛难陀,而称之为孙陀罗难陀(梵Sundara-nanda)。身长一丈五尺四寸,容貌端正,具三十相(唯缺佛相中之白毫相,又耳垂较佛稍短)。佛陀于尼拘律园度其出家,然出家后犹难忘其妻,屡归妻处。后以佛陀之方便(参阅前经第七十篇注释⑥)教诫,始断除爱欲,证阿罗汉果。

⑩惟卫佛:即维卫佛,参阅前经第十篇注释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