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典譬喻经全集
4780500000011

第11章 旧杂譬喻经(旧暑:吴天竺三藏康僧会译)卷上(9)

比丘以美味饮食互相赠送,比丘在现世中会得到好名声,但后世并不能得善报,佛也会招致非议。为什么呢?外道的修行者见到比丘会效法,说:“佛家弟子只是以互相赠送饭食衣物罢了。谁教他们这样做的?是佛啊。”于是佛得恶名。

比丘以经戒佛法互相传授,这才体现深情厚谊。为什么呢?外道修行的人见到比丘,说:“佛弟子只是以经戒佛法互相传授,不以别的东西互相赠送。”比丘不但现世得好名,后世也得到解脱,而且佛也得到好评。为什么这样说呢?佛是比丘的老师,他只教弟子佛法。

所以,不要以饭食互请为恩惠,只应以善言互相勉励。

[点评]

有两种交友方式:君子之交与小人之交。君子之交淡如水,淡中见深情;小人之交豪如宴,豪中藏危机。真正的朋友,一起论道,一起切磋,相互勉励,一起寻找人生真谛。这样的朋友,一生遇到一个也是很难的。

(五十)当知足亦不当知足喻

佛言:“比丘当知足。”

何等为当知足?谓趣求一衣一食①,常在经行,念②不念外,求能止③,不乱意。是为知足。

亦不当知足计。谓所谓经戒,逮得四禅④及四空定⑤,须陀洹、斯陀含,未可计⑥知足也。如是为不当计足矣。

[注释]

①一衣一食:僧人头陀行的规定,着衲衣(又称粪扫衣),拾人丢弃不用的破布洗净之后缝纳为衣,若贪好衣,则多损道行之追求;受一食法,午前仅受一食,不再他食,以免数食妨碍一心修道。

②念:有三义,一于所对之境记忆不忘;二深思其事;三心之发动,迁流于三世,谓之念。

③止:又作止寂,为禅定之另一称谓。即止息一切想念与思虑,而心归于专注一境之状态。

④四禅:又称四静虑,是色界的四种禅定。谓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故又称色界定;此四禅之体为“心一境性”,其用为“能审虑”,特点为已离欲界之感受,而与色界之观想、感受相应;自初禅至第四禅,心理活动逐次发展,形成不同之精神世界,或谓自修证过程而言,前三禅乃方便之阶梯,仅第四禅为真实之禅。

⑤四空定:又名四无色定,即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四禅与四空定合之而成“四禅八定”。

⑥计:计度,指以妄念而推度道理。

[今译]

佛说:“出家人应该知足。”

怎样做才算知足?知足指的是只求一衣一食,常常经行,意念不外骛,求禅定,心思专一不散乱。这就是知足。

又不应该知足。即是对所传的经、戒,以及达到的四禅、四空定,所得的须陀洹果位、斯陀含果位,也不可盲目知足。这就是不应该知足的。

[点评]

佛语“知足”的本意是对于饮食、衣药、行、住、坐、卧、睡寤、语默等条件的要求适可而止。“不知足”则是地道的贬义词,指于自己本分之外无餍地贪求。本文对这两个概念都做了方便处理,告诉修行者:该知足时知足,该不知足时不知足。

君子必须知足又知不足。生活方面知足,修身与事业方面知不足。处于这样一种状态,可以无往而不胜。

(五十一)讥比丘喻

有比丘分卫,道住促迫,卒失小便。行人见之,皆共讥笑言:“佛弟子行步有法度,被服有威仪①,而此比丘立住失小便,甚可笑也。”

时有外行尼犍②种,见人讥笑此比丘,即自念言:“我曹尼犍种裸身而行,都无问者,佛弟子住小便,而人皆共笑之。如是者,我曹师为无法则,故人不笑耳;将独佛弟子法清净有礼仪,易为论议故。”便自归佛所,作沙门,即得须陀洹。

比丘譬如师③子,众兽中王,人中师。所语当用法,行步坐起当有威仪。为人法则,不得自轻。自轻自毁,以辱先贤也。

[注释]

①威仪:行住坐卧应有的威德和仪则。

②尼犍(jiàn):梵语Nirgrantha。六大外道流派之一;特修裸形涂灰等离系之苦行。佛法毁之称其“无惭”。

③师:通“狮”。

[今译]

有一个比丘乞食,半路内急站下来,匆忙小解。路人见此,都讥笑他,说:“佛弟子走路有规矩,穿衣有威仪,而这个比丘站在路上小便,很是可笑。”

当时有个尼犍派外道,见人们讥笑这个比丘,思忖道:“我们尼犍派外道裸身行走都无人过问,而佛弟子站住小便,人们都讥笑他。可见,我们所师的行为没有法则,所以人们不讥笑;只有佛弟子的法则清净又有礼仪,才容易被人论议。”于是他皈依佛门做了沙门,证得须陀洹道。

比丘就像狮子,是众兽之王,人中导师。说话应该合乎法则,行走坐卧应该有威仪。要做人们效法的楷模,不能自轻自贱,自轻自贱会辱没先辈贤哲的。

[点评]

无规矩不成方圆。“说话应该合乎法则,行走坐起应该有威仪。要做人们效法的楷模,不能自轻自贱”——颇与儒家学说合拍。中国的学术能够将儒家、佛家、道家杂糅到一起,兼收并蓄,就是因为这三大流派都涉及处世与做人,儒家通过礼达到自我约束,佛家通过修行达到自我约束,道家主张自由放任,相辅相成,使华夏“人学”臻于全面。

(五十二)斋福喻

天王释①及第一四天王②,十五日三视天下谁持戒者。见持戒者,天即欢喜。时以十五日,天王释在正殿坐处,自念言:“天下若十五日三斋者,寿终可得吾位矣。”边诸天大惊言:“但十五日三斋,乃得如释处!”

有比丘已得阿罗汉,即知释心念,白佛言:“宁能审如释语不?”佛言:“释语不可信,为不谛说③。何以故?十五日三斋,精进者可得度世④,何为释处?如是为不谛说,为未足信。”

谁能知斋福者?唯佛耳。

[注释]

①天王释:即天帝释,参阅本经第十八篇注释①。

②四天王:六欲天第一重的四位天王;须弥山之半腹有一山,名由犍陀罗,山有四头,四王各居之,各护一天下,因此称为护世四天王。

③不谛说:不真实的说法。

④度世:度脱三世迷界之事。

[今译]

天帝释及欲界第一天的四位天王,十五天中三次视察天下,看谁能修持斋戒。看见修持斋戒的人,几位天神很高兴。正值十五日那天,天帝释坐在正殿,独自思忖,然后说:“天下如果有谁能够在十五日中斋戒三次,寿终后能得到我的位置。”旁边诸天神闻此大吃一惊,说:“十五日斋戒三次,就能得到天帝释那么高的位置!”

有一个比丘已经得到阿罗汉果位,当即知道了天帝释的心念,对佛说:“难道真的像天帝释所说那样吗?”佛说:“天帝释的话不可信,是不真实的说法。为什么呢?十五日斋戒三次,修行精进,这样的人能够超脱尘世,怎么会留在欲界天帝释那里?因此那是不真实之说,不足信。”

谁能知道斋戒带来的福分呢?只有佛而已。

[点评]

佛通过逻辑分析批驳了忉利天之主天帝释的错误。比丘大胆怀疑的精神值得提倡。不过佛的话还有话外音:修持斋戒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道德与定力,而非为了谋求高位。

(五十三)龙自还雨海中喻

海中有大龙,龙欲雨阎浮利地①,恐地无当此水者。龙意念:地无当我雨者,还自海中雨耳。

佛慧弟子,威德②甚大,欲以施外行九十六种道家③,恐无能堪者,是故佛弟子展转自相惠耳,譬如龙自还雨海中也。

[注释]

①阎浮利地:须弥山四大洲之南洲;又称阎浮提,梵名Jambu-dvīpa,阎浮为树名,译为赡部,此洲的中心有阎浮树的森林,依此又称赡部洲,原本系印度之地,后指我们现在所住的娑婆世界。

②威德:指法力(佛法的力量)。可畏为威,可爱为德。

③外行九十六种道家:即九十六种外道,印度佛教之外的诸宗派。

[今译]

海中有大龙,龙想把雨降到南方赡部洲,又怕当地无法承受这雨水。龙思量:恐怕当地不能承受那么多雨水,我还是在自己的海中行雨吧。

佛的聪慧弟子,恩德威力很大,想施功法于九十六种外道修行者,又怕他们承受不了,所以佛弟子展转相传以佛法施惠,就像龙回海中行雨一样。

[点评]

为什么“欲以施外行九十六种道家,恐无能堪者”呢?

这是因为外道很会狡辩。《碧岩录》第六十五则有这样一件有名的禅宗公案:

外道对佛说:“不问有言,不问无言。”(话外音是:能了知一切法虽说而不能说、不可说,虽念而不能念、不可念。法到底是什么?)

世尊良久不语。

外道离开后,阿难问佛:“外道是如何证‘有言’与‘无言’的?”

佛说:“比如世间的良马,看见鞭子的影子就能奔跑。他说‘不问有言,不问无言’是在试探佛法大旨,这是一种狡黠的论辩方式,是想陷对方于进退两难之境,堕入‘有’或‘无’之任何一端都会给外道以可乘之机。只能以沉默应对。”

通过这个公案可见外道之“狡黠”,一般僧人只好“展转自相惠”了。

(五十四)四兽供养道人喻

昔有梵志,年百二十。少小不妻娶,无淫泆之情。处深山无人之处,以茅为庐,蓬蒿为席,以水果蓏①为食饮②,不积财宝。国王娉③之不往,意靖④处无为于山中,数千余岁。日与禽兽相娱乐。有四兽:一名狐,二名猕猴,三者獭,四者兔。此四兽,日于⑤道人所,听经说戒。如是积久,食诸果蓏,皆悉讫尽。后道人意欲使徙去,此四兽大愁忧不乐,共议言:“我曹各行求索,供养道人。”

猕猴去至他山中,取甘果来,以上道人,愿止⑥莫去。狐亦复行,化作人求食,得一囊饭麨来,以上道人。可给一月粮,愿止留。獭亦复入水,取大鱼来,以上道人,给一月粮,愿莫去也。兔自思念:我当用何等供养道人耶?自念当持身供养耳!便行取樵,以然火作炭,往白道人言:“今我为兔,最小薄能,请入火中作炙,以身上道人,可给一日粮。”兔便自投火中,火为不然。道人见兔,感其仁义,伤哀之,则自止留。

佛言:“时梵志者,提和竭⑦佛是;时兔者,我身是;猕猴者,舍利弗是;狐者,阿难是;獭者,目犍连是也。

[注释]

①蓏(luǒ):瓜一类植物的果实,此指野瓜。

②食饮:原本作“食饭”。

③娉:通“聘”,指以礼征召贤士。

④靖:通“静”。

⑤于:去。

⑥止:原本作“心”。

⑦提和竭:佛名,大和竭罗、提洹竭,Dipa■para,译为燃灯。释迦佛在因行中第二阿僧祇劫届满时,刚好此佛出世,他买了五茎莲花去供佛,又以头发铺地给佛走路,燃灯佛即为他受未来成佛的记别。

[今译]

从前有一个修行人,已经一百二十岁了。他年轻时不曾娶妻,没有淫荡的杂念。他住在深山没有人烟之处,以茅为庐,以草为席,以泉水、瓜果为饮食,不积储财宝。国王聘请他,他不去,愿意清静、无所作为地独处山中,活几千岁。他每天与禽兽嬉戏游乐。有四只走兽:第一个是狐狸,第二个是猕猴,第三个是獭,第四个是兔。这四只走兽,每日到修行人那里听他讲经说戒。这样过了很久,可吃的瓜果,都被吃尽。于是修行人想让它们迁徙到别处,这四只走兽很为忧愁不乐,一起商议,说:“我们各自寻找食物,供养修行人。”

猕猴至别的山取来甜果子,献给修行人,以示愿意留下。接着狐狸也出去,化作人乞讨食物,讨来一袋炒面,献给修行人,做他一个月的口粮,以挽留他。獭也到水中,抓来大鱼,献给修行人,做他一个月的口粮,也愿意留下。兔子思忖:我用什么供养修行人呢?觉得应该把自己献给修行人!于是取来柴禾,用来当燃料,过去找修行人,对他说:“现在,作为兔子,我身体单薄,力量渺小,请让我投火烧烤,以身体献给您,可充一日口粮。”说罢兔子就投火,但是火不燃烧。修行人见兔子这么做,被它的仁义感动,哀伤同情它,就决定让它也留下来。

佛说:“当时的修行人,就是燃灯佛;当时的兔子就是我;猕猴就是舍利弗;狐狸就是阿难;水獭就是目犍连。”

[点评]

这个故事勾画了一幅人与动物一起修行、和谐相处的图画。凄美哀艳,感人至深。

(五十五)破鬼神像喻

昔有五道人俱行,道逢雨,过一神寺中宿。舍中有鬼神形像,国人吏民所奉事者。四人言:“今夕大寒,可取是木人,烧之用炊。”一人言:“此是人所事,不可败。”便置不破。

此室中鬼常啖人,自相与语言:“正当啖彼一人,是一人畏我,余四人恶不可犯。”其呵①止不敢破像者,夜闻鬼语,起呼伴:“何不取破此像用炊乎?”便取烧之。啖人鬼便奔走。

夫人学道,常当坚心意,不可怯弱,令鬼神得人便也。

[注释]

①呵:原本作“可”。

[今译]

从前有五个修行人一起赶路,半路遇到风雪,经过神寺,便进去投宿。庙中有鬼神的木像,是这个国家官吏与百姓供奉的。其中四个人说:“今夜寒冷,可烧木像做饭。”其中一人说:“这木人像是人们供奉的,不能烧。”就放置那里没有劈它。

这屋里常常有鬼吃人,鬼互相商量:“反正要吃一个人,可以吃那个怕我们的,其余四人很凶,不可惹他。”那个阻止、不敢劈像的人,夜里听到鬼说这些话,叫醒伙伴,说:“为什么不把这些木像劈了烧火做饭呢?”便拿起木像来烧火。吃人鬼急忙逃走了。

人们学道,要经常坚定信心,意志不能怯懦,让鬼得逞。

[点评]

鬼神泛指变化自在的怪物,有善恶之分。鬼与神有区别,有威的叫做鬼,有能的叫做神。显然本文中的鬼有威而无能。既然只有威,人就可以以人之威战胜鬼之威。

(五十六)弃国作沙门喻

昔有国王,弃国行作沙门。于山中精思,草茅为屋,蓬蒿为席,自谓得志,大笑,言:“快哉!”边道人问之:“卿快乐,今独坐山中学道,将有何乐耶?”沙门言:“我作王时,所忧念多,或恐邻王夺我国,恐人劫取我财物,或恐我为人所贪利,常畏臣下利我财宝,反逆无时。今我作沙门,人无贪利我者,快不可言,以是故言快耳。”

[今译]

从前有一个国王,放弃国家出走做沙门。他在山中精思佛理,以草茅为屋舍,以蓬蒿为卧席,自认为如愿以偿,大笑,说:“快哉!”旁边修行人问他:“你快乐,现在独坐山中学道,乐从何来?”沙门说:“我做国王时,忧虑的事情多,或担心邻国的国王侵犯我国领土,担心别人抢夺我的财物,或怕我被人出于贪欲而算计,或担心我的臣下贪图我的财宝,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谋反。现在我做沙门,人们不再会因为贪欲而算计我,乐不可言,所以我说快乐啊。”

[点评]

乐从何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守财奴认为乐从钱来,政治家认为乐从权来,科学家认为乐从疑惑来,作家认为乐从写作来……这篇寓言提供了一个新版本:乐从放弃来。这与基督教不谋而合,与儒家也不矛盾。爱因斯坦说,每一份财产都是人生的一个障碍。诚哉斯言。

(五十七)绕塔攘寇喻

昔有国王,大好道德,常①行绕塔百匝。未竟,边国王来攻,欲夺其国。傍臣大恐怖,即行白王言:“有兵来至,唯大王置斯旋塔,还为权虑,以攘重寇。”王言:“听使兵来,我终不止。”心意如故。绕塔未竟,兵散罢去。

夫人有一心定意②,无所不消也。

[注释]

①常:同“尝”。

②一心定意:参阅本经第六篇注释⑧。

[今译]

从前有一个国王,非常喜好佛法,曾绕塔礼佛一百圈,没有完成的时候,邻国国王率领军队进犯,想侵占这个国家。近臣恐惧,马上跑去报告国王:“有敌兵入侵,请大王停止绕塔,回去商议,以退敌寇。”国王说:“让他来好了,我不会停止绕塔。”心意不变。绕塔礼还没有结束,敌兵已经撤走。

如果人一心一意,就没有不能消除的灾难。

[点评]

佛教讲定力,泰山压顶腰不弯,乌云遮日目不盲,在任何时候都不乱方寸。

(五十八)王为佛作礼喻

昔有国王,行常遇佛①,为②作礼,不避泥雨。傍臣患之,自相与语:“王作意③何以烦碎乃尔。”王耳闻之。

王还宫,敕臣下行求百兽头及人头一枚来。臣下白王言:“已具。”王令于市卖之。皆售,人头不售。臣下白言:“卖百兽头皆售,此人头臭烂,初无买者。”

王语傍臣:“汝曹不解耳。我④前者过佛所,为佛作礼,汝曹言:‘王意烦碎。’欲知我头者,如此死人头不洁净。当以求福,可得上天。汝曹愚痴不知,反言烦乎!”傍臣言:“实如大王所说。”叩头谢过:“臣等愚不及。”王后复出,臣等皆下马,为佛作礼,以王为法也。

[注释]

①佛:原本作“为”。

②为:原本作“佛”。

③作意:梵语manaskāra。集中注意力,令心警觉。④我:原本作“秘”。

[今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