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4779500000004

第4章 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3)

许多父母出于对孩子的宠爱,既希望自己的孩子做得最好,又不放心孩子的能力,于是干脆以自己的选择来为孩子代劳。很多事情孩子没有自主决定的权利,久而久之在孩子观念中就会认为自己的选择总没有别人的好,凡事都由父母决定好了,也就不爱思考、没有主见了。

父母要有意识避免过分保护,给孩子机会让他们独立决定自己的事情。如果孩子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孩子也会希望通过这一个机会来证明自己的能力,锻炼自己的胆量,发现自己的潜力。父母要相信他,鼓励他去尝试。

孩子和我们也一样,虽然他们面临的人生和我们大不相同,但是他们注定了同样要面对生活和工作中无数的选择,这种能力必须从小培养。也就是说,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站得高,看得远,把孩子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未来的人去培养。为使孩子能够在未来的社会中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帮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成功地找寻自己的幸福打下必要的基础,这就需要让孩子学会选择。

1.帮助孩子学会正确的比较

比较是选择的前提。一般来讲,我们要在很多的选择中选取一个最佳的方案,使目标能够用最好的方式达到,自己付出最小的代价,并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也就是我们常讲的“趋利避害”。哪个是对自己、对他人有利的,哪个是对自己、对他人有害的。有了正确的比较,才会有最佳的选择。

2.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

哪个对,哪个错,哪个好,哪个坏,在不同的价值观念的衡量下,会有不同的结果,尤其是在我们这个多元的社会中。只有具备了正确的价值观念,才可能选择正确。

3.遇事让孩子多想想

无论遇到什么事,家长不要急于给孩子做决定,要让孩子自己想想:应该如何做?比如,天气变冷了,父母不应只顾给孩子添加衣服,而要给孩子思考的机会,可以告诉孩子“今天天气变得非常冷,你觉得应该穿什么衣服呢?”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运用自己的小脑袋,增强了自我决定的意识。否则,孩子就会总是依赖成人,长大后容易变得没有主见,缺乏独立性。

4.让孩子多进行联想

如果孩子不会自己做决定或做出错误的决定,家长不应马上给予批评,更不应该强迫孩子服从自己的意思。此时,可以多启发孩子,多给孩子讲道理。如孩子非要穿一双很脏、妈妈正准备洗的鞋,妈妈千万不要对孩子发火,而应该循循善诱,启发孩子的联想力,让他们想一想假如某小朋友穿着一双很脏的鞋,小朋友还愿意和他玩吗?别人还愿意坐在他旁边吗?经过这样的联想,孩子往往会改变自己的决定。

5.帮助孩子学会割舍和放弃

有的时候孩子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该选择什么,是因为觉得怎么做都好,哪个都不想放弃。可是任何选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因为只要有选择,就意味着一定要有放弃和割舍。认真思考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们永远都不可能什么都得到,什么都不放弃。

6.注意恰当地处理后果

如果孩子在自己做决定并付诸实践后,受到了挫折或导致了失败,陷入怀疑和忧郁的消极情绪中,父母千万不要再加一顿训斥:“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这样的话最容易伤害孩子,他将没有勇气做下一次的决定。既然放手让他决定、行动,那也要放心让他承受后果。喜也好,忧也好,都是独立自主的内容,让他明白,任何事情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当然最重要还是帮助他分析总结,从而丰富他的经验,使他能够进步,继续勇于尝试。

如何和孩子讲道理

父母在和孩子讲道理时,如果始终抱着“我比你懂得多、比你有智慧”等由上而下的教训孩子心理,反而会使孩子不愿接受,甚至抗拒父母所说的道理,因为他们感觉自己未受到尊重。

女儿和妈妈一起上街时,见到喜欢的东西,常常会磨着妈妈买。有一次,在大商场里,她们遇到一对母子,那个5岁左右的小男孩一定要让妈妈给他买一个高档玩具,那位妈妈不答应,小男孩便坐在地上大哭,怎么哄都不行!那位妈妈为免尴尬,只好掏钱给他买了玩具。

妈妈看女儿一直回头看那对母子,好像对刚才的事情挺有兴趣、挺有想法,就问她:“你来当法官‘评判’一下,刚才那个小弟弟做得对不对?”想不到,女儿的评判还相当公正,她说,那小弟弟真丢人,坐在地上撒泼是不对的!那个妈妈的做法好像也不对。

于是,妈妈就给了女儿几种答案,让她替那位妈妈选择应该怎么做:一是将儿子打骂一顿,硬拉回家;二是不理他,掉头就走,藏在一边,等孩子跟过来,回家再教育;三是儿子要什么就买什么。女儿想了想说,第二种方法比较好。

妈妈非常赞同女儿的观点。接着,妈妈又给女儿讲了父母挣钱养家的辛苦,全家人买东西都应该量入为出等等,女儿愉快地接受了妈妈的说教。

在上面的事例中,妈妈通过别人的事例迂回教育,既提高了女儿的分析判断能力,也使她轻而易举地接受了教育。

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不听话,主要表现在与父母争辩或者不说不做、爱理不理、无动于衷。其实并非孩子不乖,常常是父母不讲究交谈方法和艺术造成的。只要父母注意运用跟孩子说话讲理的技巧,就可以避免父子或母子闹情绪。

循循善诱,充分的说理,是父母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跟孩子说理不仅需要有耐心,还应结合孩子的心理特征,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技巧。

1.采取建议的态度

孩子不肯听父母的话,很多时候是因为父母在讲道理的时候没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往往过于刻板和严厉,无意中把自己置于孩子的对立面。如果我们在给孩子讲道理时,多些宽容的态度,以建议的方式与孩子协商,使孩子觉得父母并无强迫和限制自己的意思,从而消除戒备和抵制心理。

2.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

古语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跟孩子讲道理,应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在此基础上再对孩子的过错予以纠正,这样孩子就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见。如果一味地数落孩子,责怪孩子这也不是那也不对,只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甚至会跟你对着干。

3.激发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很强。如果父母能细致地发掘孩子身上的优点并及时加以肯定,就会激发他们的荣誉感与自豪感,并使好的行为得以巩固和趋于自觉化。例如,孩子开始喜欢听自己小时候的故事,父母就可以虚构一些他小时候的优点,经常告诉孩子:“宝宝小时候可乖了,他最讲卫生,吃饭也很乖……”孩子总是很自豪。这时再要求他照小时候那样去做,他往往很乐意。

4.所讲的道理要“合理”

跟孩子讲的道理应合情合理,不能信口胡说,也不能苛求孩子,因为大人信口胡说,孩子是不会服气的,大人的要求过分苛刻,孩子是办不到的,比如生活中有的父母自己喜欢吃零食,却对孩子大讲吃零食的坏处,如此,孩子是不会听从的。

5.要了解孩子的情绪状况

孩子和大人一样,情绪好时比较容易接受不同的意见,不高兴时则容易发拗,因而跟孩子讲理,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情绪状况,在其情绪较好时,对其进行教育,若在孩子情绪低落时跟他说理,是不会奏效的。

6.要给孩子申辩的机会

跟孩子说理时,孩子可能会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辩解,父母应给予孩子申辩的机会,让他们说清事实和自己的理由,千万别乱下结论,妄加指责,全盘否定。父母应该明白,申辩并非强词夺理,而是让孩子把事情讲清楚讲明白,给孩子申辩的机会,孩子才会更加理解你所讲的道理,使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让孩子学会思考

聪明的父母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会启发孩子去想,去分析,去运用学过的知识和经验看书、查参考资料等,让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孩子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思考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使孩子的头脑变聪明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孩子善于思维的好习惯。善于思维是认识活动的核心,它参与其他的智力因素之中,使其他智力因素更加具有理解性、概括性和深刻性。心理学家早就认为人的智能结构一般是由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构成,而其中思维能力则是智能活动的核心。

思维是人们思考问题的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思维力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让我想一想”,“我再考虑考虑”中的“想”、“考虑”指的就是思维。思维能力主要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具体化。

孩子的思维发展趋势是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3岁前的孩子,他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动作思维,是依靠感知和动作来完成的。他们在听、看、玩的过程中,才能进行思维。比如,婴幼儿常常边玩边想,但一旦动作停止,思维活动也就随之停止。3岁后,孩子的思维就从动作思维向形象思维过渡,他可以依靠头脑中的表象和具体事物的联想展开思维,他能摆脱具体行动,运用已经知道的、见过的、听过的知识来思考问题。但他的思维活动必须依托一个具体形象来展开。5岁后,孩子的形象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并已经初步出现抽象逻辑思维。孩子能够从理解事物个体发展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能够从依靠具体形象的理解过渡到主要依靠语言来理解;能够对事物进行比较复杂、深刻的评价。比如,五六岁的孩子在看电视时,可以说出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还会用各种理由来说明他的看法。

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高低,主要通过思维能力反映出来。有一句话是这样的:“教育就是叫人去思维”。孩子学习有双重的目的:一是掌握知识,二是发展思维技能。大多数父母和教师往往只注意前者而忽略了后者,因此出现了许多学习成绩较好,但思维能力较差的“高分低能”的孩子。可见,培养孩子广阔、灵活、敏捷的思维能力,对开拓孩子的智慧极为重要。

那么,怎样来培养孩子爱思考的好习惯呢?

1.引导孩子独立思考

许多孩子在遇到疑难问题时,总希望家长给他答案。如果父母对孩子有问必答,虽然解决了孩子当时的问题,但从长远来说,孩子会养成依赖父母的习惯,遇到问题时不会独立思考,不会自己去寻找答案,这对发展孩子智力没有好处。

如果孩子实在无法独立解决问题,父母可以示范,通过请教他人、查阅资料、反复思考等方法,让孩子学习思考的方法,这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2.善于对孩子发问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如果孩子经常面对各种问题,大脑的思维就会比较活跃。因此,父母要想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就要多向孩子发问。

向孩子发问,不要只问对或错的封闭式问题,最好依据孩子的能力,问一些答案不是唯一的开放性问题,如:回形针有些什么用途?如果让你去郊游,你会选择哪里?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地方?可见,向孩子发问还要有一定的技巧。

3.营造平等的家庭氛围

调查显示,在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孩子,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思维比较活跃,分析问题也比较透彻。而在专制的家庭气氛中成长的孩子,则不敢畅所欲言,容易受家长的暗示而改变主意,或者动摇于各种见解之间,或者盲从附和随大流,这就影响了其思维独立性的发展。

因此,父母要鼓励孩子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时,哪怕是错误的,父母也应让他说完,然后再给予恰当的指导。对于孩子的正确意见,父母应该肯定、表扬,让孩子增强发表意见的信心。

4.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

许多孩子都有较强的好奇心,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每当见到一个新事物,总想更深入地去了解,往往会不自觉地摸一摸、问一问、拆一拆、装一装。许多父母对孩子的这些行为很是烦恼,经常批评孩子甚至恐吓孩子,其实,这些都是孩子喜欢探究和旺盛求知欲的表现,父母的呵斥只会挫伤孩子思维的积极性。

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因势利导,鼓励孩子的探索精神,并启发孩子“异想天开”。例如,让孩子突破常规的思维模式,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孩子就会发现平时盛饭的碗可以用来当乐器,平时装热水的暖瓶还可以用来煮粥,这就是“发散思维”或“求异思维”。这种发散性的思维模式可以让孩子在学习时不盲目听信,解决问题时善于从多方面考虑,从而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5.让孩子自己来处理问题

孩子的学习、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孩子的问题,父母不要一味地包办,应当与孩子一起讨论、共同设计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需要分析、归纳,需要设想解决的方法与程序,这对于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有好处。

6.丰富孩子的知识与经验

许多孩子之所以不能很好地思考,不是不知道思考的方法,而是在逻辑思考或者推理的时候,孩子们往往因为知识和经验有限而无法得出准确的结论。因此,父母要注意丰富孩子的知识与经验,让孩子拓展思维的领域。

孩子的知识越丰富,思维也就越活跃,因为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可以使孩子产生广泛的联想,使思维灵活而敏捷。

7.培养孩子的推理能力

推理能力是思考能力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推理需要对概念等有深刻的理解才能进行。父母平常要对孩子解释一些概念性的事物。

让孩子在想象中成长

虽然孩子的梦想可能永远都不能实现,但是,每一个孩子都在憧憬着未来,并会为这或远或近的“未来”投入他们的努力。父母应该支持孩子的梦想,让他们在想象中成长。

很多人都听说过想象这个概念,但是它究竟有什么含义?在人的智力活动中有什么重要作用?能不能提高想象力?人们对这些问题不一定有太多的了解。

想象是在外界现实刺激的影响下,在头脑中对记忆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形成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比如说,我们读古诗《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在我们脑子里就会出现一幅非常壮美的图画,而且每个人脑子里的图画都各不相同。这就是每个人想象的结果。每个人在想象的时候,都借助原来脑子里的表象进行加工和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