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大事拘小节
4763900000003

第3章 初涉职场,铭刻禁忌在心中(2)

这件事告诉我们,即使是称赞与自己关系很好的人,如果是当着其他人的面,也千万不要冒犯他的忌讳。毕竟,每个人都不愿提及自己不光彩的一页,如果你拿这些不光彩的事来做文章,就如同在别人的伤口上撒盐,无论是谁都难以忍受。

因此,要想与他人友好相处,就要尽量体谅他人,维护他人的自尊,避开语言“雷区”,千万不要再往别人的伤口上撒盐。

【智慧点金】怎样才能做到不在别人的伤口撒盐?

做到不在别人的伤口撒盐应学会以下几点:

1.说话时一定要给人留有余地。不要把话说得太决绝。当别人伤心、情绪低落时,说话时要适当地给对方留点儿面子。

2.切忌渲染和张扬别人的失误。职场中,人们难免会碰到这类失误,弄错了别人的名字,读错了一个字,说了句外行话,等等。这时,当事人已经很尴尬,怕人知道。因此,你不必大加渲染和张扬别人的失误,故意搞得人人皆知。更不要抱着幸灾乐祸的态度,以为“这下可抓住你的笑柄啦”,而去伤别人的自尊。

3.不要在众人面前揭别人的短处和隐私。每个人都有不愿让别人知道的短处和隐私,如果你把这些短处和隐私“曝光”,就等于在别人的伤口撒盐。这样做会让对方感到难堪而恼怒。必要的时候,你可以采取委婉的方式暗示一下,使其感到有压力而不得不改正即可。

凡事有主见,不做别人思想的应声虫

德纳姆曾说:“我们决不可被盲目所左右,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见地。”他告诉我们,凡事要有自己的主见,而不应做别人思想的应声虫。

不做别人思想的应声虫是藏獒生存法则之一。藏獒是一种产于雪域青藏高原的神奇猎犬,它既有雄奇俊美的外表,更有令人神往着迷的血性品格。藏獒是聪明的,这一点连最狡猾的狼都比不上。藏獒的聪明主要表现在善于自主决策,灵活应变。在獒群中,总有那样几个“意见领袖”,对獒王并不唯命是从。它们的主见性是很强的,即使是对于獒王,它们也常常能够提出自己的独特意见,而獒王也会注意倾听、尊重它们的意见。这样的藏獒往往有着更高的地位,在遇到情况时,也常常为獒王所倚重。藏獒的这种生存法则同样适用于职场。

事实上,一个人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他的独特性,包括独到的见识和行动上的特立独行。但是,一个不随波逐流的人,在受到攻击的时候依然坚持信念到底,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

在一次公司聚会上,同事们闲聊的话题突然转向最近报上经常出现的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几乎所有的同事都持相同的看法,只有方刚是个例外。他礼貌地避免加入讨论,直到身边的一位同事直截了当地问起他的看法。方刚才微笑着说:“我真希望你不会问我,因为我的看法跟大家截然相反,而这是个社交场合。但是既然你问了,我就告诉你我的看法。”随后,方刚大致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立刻受到了攻击,但他毫不让步,即使没有任何支持者,他仍然坚守立场。虽然方刚没有赢得任何人的赞同,但他却赢得了尊重,因为他没有附和他人,而是坚守自己的信念。

可见,凡事有自己主见的人都不会随声附和他人。

凡事要有主见,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但真能做到事事均有自己的主见,却非易事。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或对某方面知识生疏时,便很难有主见,并且很容易为他人意见所左右。别人的高明之见可以为你开启心智,让你行为受益。然而,如果他人只是不负责任地乱参谋、瞎建议,或他的用心是好,但见识糊涂,效果就截然不同了。

职场是错综复杂的,要想在职场如鱼得水,获得事业长远发展,没有主见是不行的。如果人云亦云,很可能会迷失自己,甚至会一失足成千古恨。因此,凡事要多动脑筋,形成主见,决不做别人思想的应声虫。

【智慧点金】怎样才不会做别人思想的应声虫?

在职场中生存,千万不能做别人思想的应声虫,这就需要你:

1.正确地对待别人的经验。经验是一种宝贵的财富,我们常常以过去的成败来看将来的机会。若你的过去是特别艰苦的,你大概得吸取别人的经验,加倍努力。但经验也常常限制我们的头脑,使我们看不到新东西,创造不出新方法。

2.学着自己做决断。在职场中,常常需要靠自己的决断来求取生存的机会。因此,要放弃从别人那儿得到帮助的想法,要越来越独立,不依赖别人。每当需要做出选择时,都应学着自己做决断。

3.当你做出某个抉择后,要听从主见,不要为他人之见左右。说话的是别人,而真正做事的人是你自己。

4.不要人云亦云,更不要看别人脸色行事。要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人

戴眼镜本来属个人视力问题,无可厚非,别人更无权去指手画脚、说三道四。但当别人戴着有色眼镜看你时,你本来穿着白色的衣服,他偏说是红色的,或者你的面色很健康,他却说很不健康、很难看。你能无动于衷吗?

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就是事先主观地判断对方是怎样的人,不论对方做了什么事,那偏见都会存在。

职场中,很多人与人相处时都习惯于戴上“先入为主”的有色眼镜,将对方放入一个预先设定好的“框框”里,再用这个“框框”诠释此人的角色与行为,甚至把自己的猜测和想法投射到对方身上,以致做出偏离事实真相的蠢事。

赵雨亮是公司的新进职员,他工作很努力,对同事也很友好,但有一件事迫使他不得不辞职离开公司。事情是这样的:

一天下午下班后,公司小李丢了一部手机。他坚持说自己的手机一定是在公司丢的,因为他整个下午一直都没有离开过公司。小李非常着急,他左找右找,就是找不到。还没有离开公司的同事也帮着他找,但最终没有找到。这时,一个同事私下里对小李说:“一定是赵雨亮拿的,听说他以前曾因偷窃蹲过监狱。”小李一听,认为有道理,决定第二天找赵雨亮问这件事。

第二天,赵雨亮一进公司,就被小李一把抓住衣领:“昨天是不是你拿了我的手机,最好给我交出来,不然我对你不客气!”赵雨亮矢口否认。小李见他不承认,就扬言说:“你不要以为我们不知道,你以前是蹲过监狱的!”赵雨亮用力甩开小李的手臂,冲出办公室。而就在他离开公司不到三分钟,职员小陈走进办公室,大声说:“不好意思,我昨天不小心拿错了手机!”

可见,只有摘下有色眼镜,用平常心看待平常人,我们看到的天空才是本色的。一个人的敌意来自他那阴暗的心理和对别人的不信任,即使他并不明白别人在想些什么,他也会在那里怀疑别人怀有不良动机。职场上,有些年轻人对别人常抱有一种敌对情绪,由此而产生愤怒,产生报复心理。这种敌意是一种有害的情绪,不仅会伤害别人的善意和情感,而且对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极为不利。

因此,千万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敌意、愤怒、偏见伤人害己。我们应客观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使心情积极又平和。

【智慧点金】怎样摘掉你的有色眼镜?

在职场中,当你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时,你就得不到别人的尊重。那么,怎样才能摘掉你的有色眼镜呢?

1.一定要摒弃成见,不要让成见占据你的脑子,因为一旦对某人或某事有了成见,就极容易把事情办糟。

2.不要执著于成见。要成就非凡的事业,必须事先具备非凡的眼光。看一个人要看他的能力,而不是在一两次接触之后,就给人家“铁口直断”。识别他人时,不能戴着有色眼镜,那些你认为不合你意的人,也都有其优秀的一面。

3.要以诚待人。开始与人交往时应当不抱成见,寻找机会取得别人的信任,奉行以诚待人的办事原则。

不要斤斤计较

在职场上,为人处世斤斤计较是不可取的行为,也是一大禁忌。

有些人深受欢迎,在职场中如鱼得水;有些人却四面楚歌,很难融入集体之中。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多种多样,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人是否是个斤斤计较的人。

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最怕的就是太过认真仔细、斤斤计较。如果一个人气量狭小,遇事斤斤计较,那么在职场中就会处处碰壁,工作中也会烦恼不断。相反,如果能够在与他人相处时做到宽容、大度,何愁拥有不了良好人际关系呢?要知道:没有化解不了的恩恩怨怨。

在工作中斤斤计较,很容易“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某广告公司的策划部门有两个漂亮的女孩,一个女孩叫李晴,一个女孩叫陈香。这两个女孩的业务能力都很强。李晴性格泼辣,工作大胆,而陈香细腻认真,一丝不苟。老板决定在她们两个当中提拔一个,比来比去,难以取舍。

有一天,李晴写了一张假条,上面写着:请假一天,由于某某天,加班1小时,某某天替班0.5小时……合计实际请假3.5小时。结果,老板慷慨给了她一天假,但是提拔的结果也出来了:李晴出局。

李晴之所以没有被提拔,就是因为她太斤斤计较了,居然把请假时间精确到分钟,这样子算小账,上司怎能放心赋予其重任?

职场上常常有李晴这样一种员工,他们斤斤计较个人得失,为了一点小小的利益不惜与别人争破头皮,从来不肯吃一点亏,还美其名曰“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没错,尤其是在西方国家,但在咱们与国际接轨进途中,大家仍然奉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难得糊涂,因此,聪明人还是应该践行传统美德,让那些“一根筋”去捍卫权益吧。而他们似乎也会因为自己的分厘必争获利不少。但是,比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个人那点蝇头小利又算得了什么呢?如果在良好人际关系和个人蝇头小利跟前作一取舍,相信聪明人都会作出明智抉择。

其实,一个人的幸福不在于表面挣得多少,而在于真正享受了多少。凡事斤斤计较,看起来得到的比别人多,其实,再多又有什么用呢?当每个人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还不是孑然一身?争来争去的无非是牺牲了个人享受时间而去为一己面子劳心费神。

【智慧点金】怎样才能做到凡事不斤斤计较?

在职场中,以下方法可以帮你改掉斤斤计较的坏习惯:

1.学会宽容大度。屠格涅夫说:“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因此,在职场上,要克服狭隘的思想,学会宽容大度。要本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原则,为自己和别人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2.不要遇到一点点委屈就耿耿于怀,更不要容不下那些与自己意见有分歧或比自己强的人。

3.与人相处应热情、直率,善于团结互助,融“小我”于“大我”之中。随着交往的增多,可加深彼此的了解,更透彻地了解别人与自我,开阔心胸。

4.在职场中要充分挖掘生命的潜能,把眼光放在那些大事情上,自己一时的得与失不算什么,让自己从狭窄的小利益圈子里走出去。

善于韬光养晦,不要锋芒毕露

在职场中,总有一些人喜欢炫耀,不懂得韬光养晦。尽管其中不乏有才之人,但他们一旦和别人竞争起来,却往往处于劣势。这是因为别人已经摸准了他们有几斤几两,可以提前做好应付准备。然而,很多年轻气盛的职场新人却不懂得这个道理,总是热衷出风头,过分表现自己,以致往往令自己处于不利境地。要想适应错综复杂的职场,你首先得学会韬光养晦,只在必要时才小露一手,那时别人自然会服膺你的过人之处。否则,时不时就自我炫耀一番,即便你每回亮出的都是真功夫,也容易招致周围人反感。

桑兰是某名牌大学外语系毕业生,在一家外企外事部门任职。由于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她一开始就很受上司的器重,上司还告诉她准备派她出国深造。但半年后,上司却把这个让人眼红、让桑兰期待的机会给了另一个各个方面都不如桑兰的同事。再后来,桑兰在这家外企竟待不下去了,不得不辞职去了另一家公司。事后,她也很懊悔自己在原单位的上司面前太爱卖弄了,时不时就对上司来两句英文,正巧这位上司虽然英文良好,但却极推崇国学,很反感国人“言必称希腊”,所以,桑兰的行为很让这位上司反感,以致不但丢掉了出国深造的机会,而且最终连职位也没保住。

可见,我们要想在职场实现抱负,必须用一点“心眼”巧妙展露才能,切忌过分热情频频让自己亮相,更不要说不合时宜展露自己以致引火烧身了。

你也许会认为锋芒是刺激别人最有效的方法,但是,你仔细看看周围的同事,尤其是那些处世已有经验的同事,他们大都与你完全相反,和光同尘,毫无棱角,个个深藏不露,好像他们都是庸才,其实,他们的才能颇有位于你之上者;好像个个都很讷言,其实,其中颇有善辩者;好像个个都胸无大志,其实,颇有雄才大略而不愿久居人下者……但是,他们却不肯在言语上露锋芒,在行动上露锋芒。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有所顾忌。因为他们懂得,言语露锋芒就会得罪人,那些被得罪的人就会成为自己的阻力,成为自己职场规划的破坏者;行动露锋芒就会引起别人的妒忌,别人妒忌也会成为自己的阻力,成为自己的破坏者。

因此,大凡聪明的职场人往往谦虚低调,善于隐藏自己的锋芒,让人探不出深浅,也无法攻击其本人。

【智慧点金】怎样才能隐藏好自己的锋芒?

在职场中,怎样才能隐藏好自己的锋芒呢?不妨参考以下建议:

1.要善于隐藏自己的锋芒,不因恃才、恃权、恃财而咄咄逼人,这样才会使自己更容易被社会、被职场、被他人所接受。

2.隐藏锋芒很重要,但也不能把自己伪装起来,或者埋没自己,这要求我们把握一个“度”,过“度”自然不好,但是达不到这个“度”,就等于埋没了自己。

3.适当显露自己的才华。在成功的漫长道路上,收敛锋芒、踏实的努力才是积累成功的最重要砝码。然而,这个社会是很现实的,你不露锋芒可能永远得不到重用;你锋芒太露却又易招人陷害。因此,当你施展才华时一定要适当。

4.掌握一种外圆内方、绵里藏针的处世技巧,让别人的攻击因为没有着力点而不能发挥作用。

5.要深藏不露,大智若愚。在职场上应学会韬光养晦,更应当学会保护自己,低调处世不张扬,不炫耀,以避免小人的陷害。

给人好处以后,最好不要到处张扬

在我们的职场生涯中,总有这样一些人,帮了别人的忙,给了别人一些好处,就四处张扬,唯恐天下人不知。这种人总觉得自己有恩于人,觉得自己非常高尚,十分伟大,因而,在心中满怀一种优越感,高高在上,不可一世。这是很不对的。

每个人都爱面子,你给别人好处后,又不张扬,就是在面子方面给别人一份厚礼。有朝一日你若有求于他,他自然要“给回面子”,即使他感到为难或感到不是很愿意,也会尽力而为的。这就是操作人情账户的全部精义所在。

给人好处后又到处张扬的人,往往帮了别人的心,却没有增加自己人情账户的收入,因为他们骄傲的态度把这笔账抵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