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塔木德:犹太人的经商与做人圣经
4761000000026

第26章 使用干净的手段

一双手干净的程度,与这双手能够拥有的财富数量成正比。

——《塔木德》

有个犹太妇人叫6岁的儿子到百货公司去买东西。小男孩回到家里,从布袋里取出东西,一枚钻石戒指随手滚到地上。

小男孩没有买这样贵重的东西。

妇人领着儿子赶往百货店,一边走一边对儿子说起一个在犹太民族已流传了几千年的真事:

拉比西蒙·本·舍塔靠砍柴为生,每天都要把柴禾从山里背到城里去卖。他为了有时间研究犹太法典《塔木德》,决定买一头驴子代步。

拉比来到集市上,从一位窦玛利人那里买了头驴子骑回来了。拉比的学生们见驴子的累样,就把它牵到河里去洗澡。半路上,驴脖子上掉下来一颗足足有10克拉重的钻石。

学生们欢呼雀跃,认为拉比从此可以摆脱贫穷,专心致志地研读《塔木德》,同学们也能更好地聆听这部圣典了。

出乎学生们意料的是,当学生们把钻石交到拉比手上并说明来历之后,拉比连到河边牵驴都来不及,立即捧着钻石向集市跑去。

找到那位卖驴子的人,拉比把钻石交还到了他的手上。

看着卖驴人大惑不解的样子,拉比说:

“我买的是驴子,而没有买钻石。我只拥有那头驴子的所有权,驴脖子上的这颗钻石必须还给你。”

卖驴人恍然大悟,继而又露出惊奇的神色,恭恭敬敬地问道:

“你买了那头驴子,钻石是在驴子身上的,你不拿来还我我也不知道,你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

拉比平静地回答说:

“这是我们犹太人的传统。我们的神训示过我们,我们的手是洁净的,只能拿走付过足够的金钱的东西,所以钻石必须还给你。”

从百货公司回家的路上,这位犹太妇人又对儿子说了一个和上一个类似又有所不同的真事:

有一次,拉比撒弗拉正在做早祷,一个人来买他的驴子。买驴人出了一个价格,因为不能中断祈祷,所以拉比撒弗拉没有回答。买驴子的人把拉比的沉默当作了嫌出价低,于是报出了一个高一点的价钱。看到拉比仍没有回答,这位买驴人报出了一个更高的价钱。

做完祈祷,拉比对买主说:

“你第一次报价时,我就决定把驴子卖给你了,但我不能中断祈祷来答复你。你可以用第一次出的价格买走我的驴子。”

故事说完了,这个妇人没再说什么,只是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我们的手是干净的,拿错了财物,它就会变脏。”

不仅这个妇人这么说,犹太圣典《塔木德》中也有这样的话:

真正的清白和真正的诚实是可以从一个人对待金钱的态度上看出来的。只有在金钱问题上可靠的人,才可以被看作是清白、诚实的。

在《塔木德》说这话之前,耶和华和犹太先祖就有这样的契约:

“你们不可偷盗,不可欺骗,也不可彼此说谎。不可欺压你的邻居,不可抢夺他人的财物。不可向着我起假誓,亵渎我的名。”

那个孩子名叫哈尔德·巴科,长大后他做了“贩克特”,从事契约的买卖。

他让一双手至死都保持着洁净,共留下了1.2亿美元的遗产。

只有在金钱问题上可靠的人,才可以被看作是清白、诚实的。

——哈尔德·巴科一生遵奉的信条

◇把手放在圣经上

有两个男人来找拉比,一个说:

“我的这个朋友忘恩负义,当初他有急用,我毫不犹豫地借给他一大笔钱,没有料到期限到了,他竟然说只向我借了20万元,而我明明借给他50万元。”

而另一个却说:

“我向他借了20万,他竟然一口咬定是50万,放高利贷也不是这种放法呀!”

双方各执己见,争执不下。

拉比先与他们分别谈话,然后三人面对面,拉比说:

“你们俩明天早晨再来一趟,听我裁决。”

两个男人走后,拉比翻看了许多书籍,想对这两个人的心理做深入的研究。因为只有从心理人手,才能解决问题。因为在犹太社会里,借钱是不立借据的,双方口头商定的就是协约。要有借据的话,什么问题都不会出现了。

拉比推测,如果那个说只借了20万的人是蓄意抵赖的话,他大可以说一分钱也没有借。另一个如果没有借他50万的话,为什么一口咬定是50万,而不是70万或者80万呢?《犹太法典》中记载的教训是,说谎者必定说谎到底。如果有人稍微说些不利于己的谎言,他的话将比较容易为人相信,而其中多少也含有一些诚实的成分。当两个当事者面对面辩争时,撒谎的程度将会减轻。拉比又想,假如借钱的人当初借了50万,可是还款期限到了手边却只有20万,所以一口咬定只借了20万,这可能是存在的。另外一种可能是,债主一时糊涂,错把20万记成了50万。

拉比再次单独问借钱的人:

“你真的只借了20万元吗?”

借钱的人坚决地点点头作为回答。

拉比听了,沉思不语。

过了一会,拉比说:

“借给你50万元的人是个大富翁,他并不需要非分之财,也不会在乎这区区30万,但是若有第三者因为某种原因,比如说要返回以色列,而去向他借钱周转时,只因为你的背信而使他不能再借钱给别人,你是否仍然坚持说只借了20万?”

借钱的人仍然坚持他的立场。

拉比就进一步逼问:

“你敢不敢到礼拜堂去,把手放在旧约圣经上发誓,说你只借了20万元钱?”

借钱的男人突然俯首承认,他的确借了50万元。

对外族人来说,这一点未必好理解,但对犹太人来说,到礼拜堂去,把手放在旧约圣经上发誓,是再庄严不过的事。在旧约圣经和神面前撒谎而面不改色心不跳的人,恐怕只有职业罪犯了。

一般情况下,手放在《圣经》上,99.7%的人不敢撒谎。

◇不做投机生意

犹太商人的生意经是这样的:致富——如你所愿——之路——就像通往市场的道路一样平坦,主要靠两个词:勤劳、节俭,也即合理安排好时间与金钱,或不浪费时间与金钱。有了勤劳与节俭便会拥有一切,没有勤劳节俭则会一事无成。如果一个人诚实地去挣钱,除了必要的支出之外不乱花钱,他就能致富。

“投机”这件事,不管它属于哪一类型,如果把它当作致富之道,那是极端危险的。

犹太商人认为,开始做投机生意时,也许会有一两次的赚钱机会,可是到头来还是亏本的居多。到那时不仅要把所赚的钱损失掉,甚至会弄得血本全无。

一位商人到银行去申请贷款,银行总经理问他生意做得如何,他回答说蛮赚钱的。总经理想了一会,说:“既然赚钱,为什么又来贷款购买废铁?你想再大赚一笔,这未免太贪心了,要是我就不会这么做!如果我的生意不好,也许会孤注一掷,但是生意做得好好的,又何必不知足呢?”

这位总经理居然说就是不借,商人只好气呼呼地走了。

两个月后,这位商人去拜谢他,银行总经理奇怪地问:“我没借钱给你,你反而来感谢我,这倒是头一遭,你这是什么意思?”这位商人回答:“废铁跌价了,大约跌了30万元,就因为你没有借钱给我,所以我没有受到任何损失。

赚取钱财已成为多数人的人生目标,这也无可厚非,尤其是美国,因为它是一个靠“刚毅独立”和“自我奋斗”为开国传统的国家,很多人都相信“目标就是求胜、发财和求取权力,此外无他”。

于是成功致富的故事创出了赚钱的民间传奇。人类崭新的可能性就在眼前:大家都有致富的机会。这种机会以前从来没有过,结果很多人的求富梦想被紧紧包在现实原则中。但现在这是人人都可能做到的事情,虽然实际上只有少数的人有些幸运,致富的远景却改变了大家的生活,改变了他们思想的目标和方法。

在大都市的商业中心,金钱变成崇拜的目标,正如在每一种宗教里,拜神很快成为一种仪式而消失了原有的意义。赚钱在非常高尚的形式下,它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举动。

但财富也不能通过欺骗他人而获得。当一个人欺骗他人时,他必然会面对惩罚:

一个人由于处在某种不利的环境中一时撒谎,是可以谅解的,但是蓄意欺骗他人的人则不会有希望,他迟早会自食其果,丧失尊严、信誉直至丧失自由。心虚是骗子的一大疾病。当一个人决定欺骗别人时,通常都没有考虑到以后将受到罪恶感的折磨。

一个欺骗别人的人会感到既负罪又羞耻,在他们多得到一分金钱时,他们就多损失了一分人格。他们的钱袋固然有所增益,却失去了人格和信念,成为堕落的衣冠禽兽。

欺骗行为终究是要失败的。所以即使从利害这方面打算,诚实也是一种最好的策略。没有私心、不为利动的名誉和价值,要比从欺骗中得来的利益大过千倍。

一个人到神父那里忏悔:“我有罪。‘二战’期间,我把一个富有的犹太人藏在我的地窖里,每月向他收一大笔保护费。”

神父说:“是呀,这的确是罪过,可是已经过了这么多年……”

“问题就在这儿,”这个人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没告诉他,战争已经结束了。”

这里还有另一则关于不劳而获的故事:

一个人来到智者面前向他诉苦,说有人骗了他。

智者问他:“那么他做了什么呢?”

这个人说:“他能够把任何一种金属变成金子。他做给我看了,我亲眼看见了事情的发生。然后他说我应该把我所有的金子带来,他将使它变成10倍的金子。所以我集中了我所有的金银首饰,而他拿着这些逃走了。他骗了我。”

智者告诉这个人:“是你的贪婪骗了你。不要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你是贪婪的,而贪婪是愚蠢的。你希望你的金银首饰变成10倍多,那个念头骗了你,那个人只不过是利用了这个机会,如此而已。你是真正的问题。如果他不骗你,别人也会把你给骗了。”

所以,是谁在骗不是问题。如果有人骗你,这显示出你有某种倾向希望受骗;如果某人能够对你撒谎,这意味着你和谎言有某种亲和力。一个真实的人是不可能受骗的,一个生活在真实中的人是不可能成为说谎者的牺牲品的。只有一个说谎者才会被另一个说谎者欺骗,否则没有可能性。

赚钱的欲望人人都有,当然无可厚非。可是有些人专想不劳而获,这种念头过于天真。

在报上常常可以看到有人被骗子骗走财物的报道,这些人被骗虽然可怜,然而其被骗的动机——想不劳而获——却又很可鄙。这些人若不存贪欲之心,又怎能令骗子乘机得逞呢?

所以有人说,想不劳而获的人,只要有利可图,就连对魔鬼都愿以上宾招待。虽然金钱的魔力很大——可使鬼推磨,但这种“鬼”却有点惹不得,它会害得人一蹶不振。所以,想赚钱的人还是要确定自己的着眼点,凭自己的力量去求取,这会让钱来得令人心安理得些。这是犹太商人重要的生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