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让性格带给你好运
4760900000017

第17章 不同性格与不同的命运(4)

杰克·韦尔奇采取的经营策略和创意数目之多,在美国的首席执行官当中是无人可以与之匹敌的。当然,这与他的性格是相关联的,他善于进取,也善于付于实施,敢想敢为,决不屈服于任何压力,更不拘泥于满足现状。

如今,通用的一切成就无不与韦尔奇的敢为型性格有关。若他优柔寡断,改革肯定会中道崩溃,只有敢想敢为、开创进取,用非凡的意志和毅力才能造就今日的通用。

7.捕捉股市信息,成就世界富豪——巴菲特

环顾全球,纵观天下,世界上能经常与比尔·盖茨在财产排行榜上争夺第一把交椅,他感冒了,连华尔街都就要陪着打喷嚏的人就是:沃伦·巴菲特——全世界最富有的重量级大富豪之一。

自1985年他以10.7亿美元的净资产名列《福布斯》排行榜的第12位。到1995年的120亿美元排行第二位,可以看出巴菲特在事业上的直线上飙,稳步前进的领袖群伦,执商界之牛耳的风范。

能够成为世界上金字塔顶的顶峰人物,巴菲特身上具备一种极为独特的性格,这种性格跟他的成功密切相关。

巴菲特从小就具有直觉敏锐,精于计划的能力。大多数关于他的传记中,无一例外地提到大多数他童年时就表现出天才经营者的独特个性。小时候,他的父母经常会带他到海滨去度假,他父亲给他一些零花钱,让他去买饮料喝,7岁的巴菲特不仅能买回饮料,还可以赚得一笔不算很少的零花钱,他从海滩到售饮料的店铺的路上,发现这段路上游玩的人很多,并且天气又热,他灵光一闪,觉得是赚一点零花钱的好机会,他跑到饮料铺,全部买了可乐,并把这些可乐从海滩的一端拿到另一端,来回兜售,他的第一笔生意顺利地成功了。这个利用零售的差价赚钱的故事虽有许多种版本,但每一个版本都体现巴菲特是一个具有敏锐感受力的经营者。

11岁时,他鼓动姐姐与自己共同购买股票,他们合资买了3股“城市服务公司”的股票,每股38美元。他满怀信心地等待出手赚钱。然而,该股不断下跌,姐姐很气愤,不断埋怨他选错了股。值得庆幸的是,该股价格很快反弹,上涨到每股40美元,小巴菲特沉不住气了,将股票全部出手,赚了6美元,扣除佣金,净赚5美元。正当他得意的时候,该股票价格狂升,姐姐又埋怨他卖早了。这是他第一次涉足股市,赚得不多,收获教训:在股市中一定要不为浮动所动,相信自己的判断,持之以恒。巴菲特不断地在股市中尝试,不断总结经验,加上父母的指点,小获成果。初中毕业,他就用炒股赚的钱在拉斯维加斯州购置了一块40亩的农场,成为一个“小地主”。

从巴菲特早年的生活经历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出他身上独特鲜明的性格特征了。那就是他具有极度的敏锐,而又崇尚自由,对生活充满热情,不顾一切地去实现自我的价值的愿望。

他性格中的敏锐倾向又使得他成为一个性情复杂的人,一个在事业上达到无人可与之争锋的人。《新金融大师》的撰稿人约翰·特雷恩说:“从职业的角度上来说,巴菲特选择的是一个鹰派的行业,而他也的确是一只令人生畏的鹰,但同时,他又是一只令人感到愉快的鹰。”

美国一位大企业家曾这样说过:“巴菲特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谜,一个充满魅力的谜。你越接近他,你越能发现他的不同凡响之处。但是,如果你以此告诉人们他是某一种人,那你显然就是被迷惑了。”巴菲特不是一个实业家,不像比尔·盖茨,不像松下幸之助,他仅仅是一个证券经纪人。但他却是全世界数一数二的大富翁之一。他的过人之处在哪儿?该如何来为他定位?

从另一个视度来看巴菲特,人们会惊奇地发现他是一位操纵金钱的艺术家。

巴菲特作为世界投资大王,对投资的认识却迥然有别于他人。投资对他来说,既是事业,又是一项运动,同时也是娱乐。

现代社会是一个数字化的社会,几乎一切都依赖数字,商场上是这样,金融业是这样。巴菲特作为投资大王,按理说更是如此。

但事实往往不是这样。

他更多的是依赖直觉,依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而不是现代社会人人都奉为神明的数字。这正是由巴菲特的性格所决定的。巴菲特的赚钱高招一直使人津津乐道:“我买的是企业家的头脑而不是股票。”

他极力反对许多投资者盲目地信赖统计数字,信赖电脑。他觉得这是一个误区。他曾讥讽地说,有很多人就喜欢把时间浪费在数字上,居然会荒唐到在87还是88之间徘徊上一天一夜,简直不可思议。而他,巴菲特,世界首富,投资大王,华尔街的上帝,则越来越看重那些无形的东西了。

人们习惯于把他看成是一个来自奥马哈的乡巴佬,他本人也正如人们所设想的那样。但事实并非如此。他是一个极为复杂难以捉摸的人。事实是,一个性格极其敏锐的人,在生活中的确会让人感到迷惑。

他对桥牌复杂多变的技巧感到非常着迷,他热衷于吃玉米花,一天喝5瓶可乐。有趣的是,他却是可口可乐股票的重要持有者之一。

可以这么说,巴菲特在生活中是一个多层面而又可爱的人。他敏感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但并没有多少敏锐的倾向。而在他的工作中,他所特有的性格特征——敏锐,就表现得较为充分明显了。

巴菲特曾说,他对挣钱从来没有失去过信心。很早,他便确立了自己的人生志向。他坦言不值得做的事情就用不着好好去干。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道出了他内心的秘密:只做自己认为最值得做的事情。

一个性格执着的人,往往是执着于人生的目标,往往是百折不回的人,在他几十年的经营生涯中,他认为他的真正的成就,不是他富可敌国的上百亿美金的资产,而是对心灵的目标追求和实现的过程。

而巴菲特正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敏感型的执着性格驱使着他穷尽一生追求一种高处不胜寒的财富巅峰。

8.“IT巨人”比尔·盖茨的自信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任何时候,人的脑子都会有很大一部分没有使用,因此,当你放眼四周时,就可以充分利用大脑。”

任何成功者都不是天生的,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开发了人的无穷无尽的潜能,只要你抱着坚定的信念去开发你的潜能,你就会有用不完的力量,你的能力就会越用越强。相反,如果你不求进取,不去开发自己的潜能,那你就只会叹息命运不公,就此沉沦下去。以自信开发无限的潜能,以勤劳获取巨大的成果,这就是比尔·盖茨的成功之道。

20世纪50年代末,比尔·盖茨出生在美国西海岸城市西雅图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小时候长得又瘦又小。在到了入学年龄时,他的父亲把他送到了私立湖滨学校。在那里,他受到了良好的现代教育,并开始接触电脑,学习了BASIC语言,他曾经梦想着“在每张书桌上、在每个人的家里都有一台电脑”。

1967年,13岁的比尔·盖茨已经开始编写电脑程序。14岁那年,他担任了校内一个与电脑有关的组织的主席,其电脑天才已赢得师生的公认。

盖茨在16岁的时候,与好朋友艾伦成立了交通数据公司,利用英特尔8008芯片,设计了城市交通监视系统。第二年,17岁的盖茨向学校售出自己的第一个程序,赚了4200美元。

1972年,19岁的比尔·盖茨就读于哈佛大学,学习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就学期间,他继续从事于他的软件开发。比尔·盖茨的勤奋是惊人的。他没日没夜地干了8个星期,为刚出笼的世界上最早的微型计算机Altair8800配备上了BASIC语言。他抢先一步,比英特尔新推出的8080芯片更加快捷。从此,比尔·盖茨开辟了PC软件业的新纪元,改变了整个工业结构。

为了及时抓住机会,永远处于计算机软件的领先地位,比尔·盖茨离开了他没有读完的大学,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1975年,一个永远载入世界IT发展史的事件诞生了。这一年比尔·盖茨与艾伦在西雅图创办了微软公司。21岁的比尔·盖茨当上了CEO。之后,他的事业如日中天,微软的品牌在业界已树起一面大旗。

1980年,微软公司推出MS—DOS系统,自此一炮打响,DOS从此成为几乎所有个人电脑必然内置的系统。

1986年,微软股票公开上市,股份为每股21美元,共筹集资金6100万美元,盖茨一跃而成全球最年轻的白手起家的亿万富豪。

有人曾经作过计算:1986年微软上市时,你可以用2100美元买到微软100股股票,到1997年8月,这些股票已经变成了3600股,每股价值138.5美元,你的手中有了近50万美元。而比尔·盖茨手中所持有的股票,也从上市时的2.34亿美元,上升到现值近枷亿美元,此时他还兑现了几十亿美元。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等你也有1亿美元的时候,你就会明白,钱不过是一种符号,简直毫无意义。”

这就是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金钱观,他不止一次说过他不太关心钱的问题,也不在意股票市场的涨跌。钱既不能使他在工作上分心,也无法改变他的生活。

富有的比尔·盖茨依然是开领衬衫、便裤和运动鞋,甚至都不是名牌。

有一次,他和黑地·罗任同车前往谢拉顿饭店开会,停车场满了,罗任建议他停在贵宾车位。

“噢,这可要花12美元,这可不是一个好价格。”盖茨坚决不同意。

罗任坚持由自己来付。

“那可不是好主意,他们超值收费。”比尔·盖茨说。

你与其说盖茨重视金钱,不如说他根本无视金钱本身,而只是对金钱背后的东西较真。他动辄捐出上千万美元就是最好的例证。

世界上赚钱很多的人有时一辈也花不完,但他们仍然不停地工作,他们的生活却相对简朴或对金钱不以为然。因为人生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而是一种对事业的执著、对未来的目标和事业高峰的追求,比尔·盖茨就是这样一种人。他以他的自信、他的勤奋努力、持之以恒的毅力不懈地追求着人生的终极目标。

1990年,比尔·盖茨发表了Windows3.0操作系统,全球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1995年,盖茨发布Windows95,同时决定大力支持Internet的开发。

美洲银行总裁大卫·考尔特说:“微软是个巨大的对手,他们总爱说他们只是一个软件公司,这是废话。”此时,微软公司几乎成了计算机时代的特别象征。为了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盖茨在一些关键领域,加强了产品的垄断,为此,他激怒了一些人。

1995年,美国司法部指控微软公司利用自己的操作系统近乎垄断的地位,压迫竞争者,为此,盖茨签署了和解书,答应不再采用这种野蛮的反竞争做法。

到了12月,美国政府又把微软拉回法庭,说它过去做的只是“假姿态”。

微软公司要求使用视窗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制造商将这一操作系统和因特网浏览器合并使用,消费者为这种附加产品付了费,这一做法违反了反托拉斯法。

1997年,微软员工遍及58个国家,多达2.5万人。营业额为113亿美元,市值1580亿美元。盖茨的豪宅“未来之屋”竣工,位于华盛顿湖畔,依山面水,占地3700平方米,造价约一亿美元。

豪宅中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他的图书馆。图书馆共3间房子,由圆拱门相连,正中间是圆顶屋,这里珍藏着他的珍贵的古代藏书,在这里,他收藏着16世纪初达芬奇的科学笔迹。

图书馆西面是华盛顿湖,湖对面是奥林匹克山,站在窗前,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1997年5月,比尔·盖茨邀请了包括美国副总统戈尔在内的100名公司总裁和政府官员,出席微软的科技会议。晚餐是在盖茨的新居举行的。客人们渡过华盛顿湖,在一个30米长的船坞靠岸,穿过通道,走进大厅,是一道楼梯,有几层楼高。厅的右边是一间房子,巨大的桌子可容纳100人同时进餐,屋子一面墙上排列着24个电视屏幕,每个都有40英寸大,可同时展示24个画面。这里有健身房和游乐室。室内游泳池有160英尺长,并可随时播放音乐。这里还有小剧场,20间工作室和活动室,以及6个卧室和厨房。

1998年,盖茨发布Windows98,IE浏览器已风靡全球,上网早已成为美国人的家常便饭。

1999年,微软市值达4072亿美元,名列全球1000大企业榜首,遥遥领先于传统王牌老店,盖茨继续稳坐在全球首富的宝座之上。在微软公司的17800名员工中,有3000人是百万富翁,因为他们拥有公司的股票。

今天,比尔·盖茨开始向电脑以外的领域大举进军。各种新产品将让视窗出现在汽车仪表盘、手机、点售装置、食品连锁店及性能可媲美主机的强大的网络服务器。

比尔·盖茨以他的自信、勤奋,不懈地努力着,他要永远争第一。他说:“任何时候,人的脑子都会有很大一部分没有使用,因此,当你放眼四周时,就可以充分利用大脑。”

§§§第二节 失败型人的性格特征

1.贪慕权势,李斯的悲剧人生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集大学者、大权谋家、大政治家于一身的李斯,作为秦国丞相曾经大红大紫,权倾一时,但最终他被腰斩于咸阳街头,全家老少都被杀害。李斯的一生是秦国政治的真实写照,也是他自身个性特征的体现和结果。

李斯出生于战国末年,是楚国上蔡人。少年时家境贫寒,年轻时曾经做过掌管文书的小官。

有一天,李斯上厕所,看到老鼠偷粪吃,老鼠又小又瘦,见人来就惊慌逃窜。过了不久,李斯又在国家的粮仓里看到老鼠在偷米吃,这些老鼠又肥又大,看见人来,不但不逃避,反而瞪着眼很神气的样子。李斯觉得很奇怪,仔细一想,他悟出一个道理:又瘦又小见人就逃的老鼠,是无所凭藉;而又肥又大见人不逃避的米仓老鼠是有所凭藉而已。

为了能做官仓里的老鼠,求得荣华富贵,李斯辞去了小吏的职务,前往齐国,去拜当时著名的儒家学者荀子为师。李斯十分勤奋,同荀子一起研究“帝王之术”,即怎样治理国家,怎样当官的学问。学成之后,他便辞别荀子,到秦国去。

临别前,他告诉荀子:“人生在世,贫贱是最大的耻辱,贫穷是最大的悲哀,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干出一番事业来。齐王萎靡不振,楚王无所作为,只有秦王雄心勃勃,准备一统天下,因此,那里有成功的机会。”

荀子告诫李斯要注意节制,在成功之际想想“物忌太盛”的话,不要一味往前走,必要的时候要给自己留条后路。

李斯到秦国后,投入丞相吕不韦的门下,很快就以自己的才华得到吕不韦的器重,当上了小官。

为了引起秦王的重视,李斯给秦王上书:凡是能成就大业的人,应该善于把握机遇,过去秦穆公时代未完成统一中国的任务,原因有二:一是周天子势力强大,威望还在,二是当时诸侯力量强大,与秦相比,并未拉开距离,现在秦国已强大起来,正是建立帝业,统一中国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