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做生意就是做心理学:商场必备新经济时代的制胜宝典
4760300000025

第25章 注重品牌理念的传达(3)

2.品牌精神文化的时代性特征。什么才是优秀的品牌精神文化,它拥有竞争意识、文明意识、道德意识,它与时代紧紧相连,能时刻充满生机与活力。品牌精神文化的生命正是来自它对每个时代先进文化、先进理念的不断吸收,这样的品牌精神,才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3.品牌精神文化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特征。品牌精神文化的形成,会经过很长的时间,有着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一旦形成,它的稳定性、持久性、标志性,就不会轻易改变。当然了,不轻易改变不代表永远守旧,一成不变。社会发展了,企业不可能永远抱着个旧观念活着,为了与当今的市场相适应,会做相应的调整,让品牌精神延续并发展下去。

“乔丹”是我们熟悉的运动品牌,它在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就提出“为中国消费者量身打造”的经营理念,并经过努力设计出了符合中国消费者的系列运动产品。在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后,乔丹开始了建立品牌精神。针对消费人群提出了“永远向上,绝对挑战”的精神口号。就是这个口号,成为“乔丹”立足中国市场的成败的关键。

要知道,在当时,安踏、李宁等品牌已经深入人心,同为运动品牌的乔丹,要想打进中国市场是很困难的事情。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品牌精神,让很多热爱篮球和热爱运动的消费者聚集在了乔丹的大旗之下。从此,就开始了乔丹在中国精彩辉煌的发展之路。

几个例子,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商家在卖商品的时候,要注意传递品牌的精神文化;要让消费者觉得,他购买的不仅仅是产品,还有一种精神。

让顾客感到自己是在消费一种文化

当今社会,各种各样的商品充斥着人们的生活,那什么才是最贵的呢?是黄金还是钻石?其实都不是。因为,无论是黄金还是钻石都是有价的。而一些无形的看不见的东西,才是最贵的,比如文化。在同质化商品“爆棚”的时代,如何将产品卖出好价钱,方法的重要就不言而喻了。

文化是经济活动的内在推动力,商品中存在丰富的文化内涵对消费行为、营销行为都有影响,因此,商品营销的实质是文化营销。

文化才是消费者购买的真正目的

有这样一个例子,可以让我们充分了解文化的商业价值。在菲律宾沿海,盛产一种小虾,这种小虾与其他的虾不同,它们是雌雄同穴:一对虾子自幼钻进有隙的石头,待长大之后,再也无法从隙缝中钻出来,于是共同在隙缝中共度一生,走完生命的历程。在当地,有人将这种小虾作为观赏小动物出售,但生意清淡。

有一位名叫吉田正夫的日本小商人去菲律宾探亲,看到这些小虾时,却从中看出了不同,这样一对对小虾一生都生活在一起,足见其爱情专一不变,实属难能可贵,岂不是可以作为人世间夫妻永远美满幸福的象征吗?这位日本商人从中看到了商机,他觉得这对“从一而终”的虾子,如果开发为结婚用品,一定十分畅销。

确定了自己的想法后,日本商人便给这种有商业价值的虾起了个合人心意的名字,叫做“偕老同穴”。这个名字不仅充分体现了虾子的寓意,而且切合夫妻结合的本来愿望。

于是,他在东京办起了一家独特的专卖这种对虾礼品的结婚礼品商店。以假山为衬托的虾巢十分精致,一对对小虾游弋其中,显得那么地欢快惬意。“偕老同穴”的名字更是意味深长。广告牌的宣传更是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小虾从一而终、白发到老的经历。“偕老同穴”礼品一经推出,极大地激发了新婚夫妇乃至于已婚夫妇们的购买欲望,很快成为东京市场上一种最畅销的结婚礼品。

同样是一对小虾,也一样作为商品来出售,可一个“供不应求”,一个是“门可罗雀”,原因很简单,是文化“化腐朽为神奇”的缘故。这就是为什么几乎所有的文化古迹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的原因。

消费者购买文化产品,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相对于产品,产品背后的文化才是他们购买的真正目的所在。否则,那么多同类产品,为何偏偏选择你的产品呢。其实,所有的人都是文化产品的消费者。也就是说,文化产品的消费群体是整个社会成员,有多么大的市场空间,已经不用多说了。

节假日来临了,很多人会选择旅游作为放松的项目,让自己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享受一下生活的乐趣,每当这个时候,世界各地的旅游名城便开始展开行动。比如,北欧的文化名城——斯德哥尔摩,便以文化为主题,来吸引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北欧旅游中的斯德哥尔摩既有典雅、古香古色的风貌,又有现代化城市的繁荣。这种将古建筑现代建筑相融合的方式,与北京有些相似。

重要的是斯德哥尔摩市内有50多座博物馆,分门别类,各有特色。在斯坎森露天博物馆,还有从瑞典各地搬来的农家小舍,风格各异。在让旅游者感到新奇的同时,也看到了瑞典古代劳动人民的那些简朴而富有意义的岁月。这是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旅游胜地。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发现一种文化,也就发现了一处商机。聪明人会将文化与经商相联系,让消费者感到自己所购买的不是产品而是一种文化,这会让消费者在心里对产品产生认同感,也让产品本身有了更深刻的含义,而这种含义正是促使人们消费的主要因素。

每逢节假日,人们都会买一些商品送人。比如说,中秋送苹果月饼,象征是团圆平安;端午节吃棕子,表达对屈原的纪念。所以每种商品都有着自己的一种特殊含义。这些含义让简单的送礼有了祝福或纪念的意义。

“文化产品”的概念是广义的,除了文化市场上出售的各种产品外,有偿服务等也属文化产品范畴。电影、图书、音像等用来出版出售的东西,都是文化产品,而展览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设施提供的有偿服务等也在文化产品的范畴内。但是,目前多数文化产品都是以商品的形式在社会上流通。所以,在生活中,文化产品又称文化商品,我们在生活中购买的大多是文化商品。

了解了文化产品的含义,让我们再了解一下文化消费心理现象吧。让我们来看看发生在身边的一些事情。

一个小伙子请刚刚结识的女朋友看电影。他的个人爱好偏向于动作片、喜剧片。可是,在与女朋友一起看时,就会选择有情调的文艺片。虽然这与他的喜好不符,但却能让他在新女朋友心中留下有品味、会审美的印象。这时,他的目的是在讨女朋友欢心,而看电影成了一种媒介。

现在独生子女的家庭日益增多,由于一家只有一个宝贝,所以儿童的需求在家庭总需求中的比重明显上升了。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于是一些出版社看到了这个商机,大力开发各种各类的儿童读物,丰富儿童生活,启迪儿童智力。此举不但深受小朋友的欢迎,也让家长心甘情愿地掏腰包,出版社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可谓一举三得。

文化消费的步骤

一般来讲,消费者的文化消费都要经历以下六个步骤:

1.需求。需求的产生,是因为消费者在生活中发现自己缺乏某些东西而产生的心理紧张。在生活中,消费者有很多的需求,有生理需求,也有精神需求。文化消费的需求则属于精神需求。文化消费的产生与人的知识层次水平、情感等有关。一般来说,消费者的文化层次越高,对文化消费的需求就越多,也越渴望。

文化需求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产物。人们追求精神上的需要有这样一个前提,那就是在生理需求得到保障后,才会有精神上的需求。文化消费需求是要有一定的经济水平来支撑的。消费者收入越高,文化消费也会增加,因此文化消费与人们的经济收入、社会的安全稳定有很大关系;不同性格、不同受教育程度的消费者都会对文化消费有着自己的理解,所以文化消费的需求会因个体的差异有明显不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消费需求会加大,而选择文化消费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2.动机。我们都知道,人是社会性的,没有哪个人可以抛开社会而独立存在,当你身边的人购买某种产品时,你会感兴趣,东问西问的;当你也需求又得不到满足时,购买动机就产生了。人对于文化消费也分层次的,比如,对于一些用来打发时间的杂志,人们的想法就是用最少的钱购买。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过期杂志仍有市场的原因。但对专业书籍,人们是舍得投入的。在他们看来,这种投资对自己的未来是十分有利。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地摊上有各种各样的小说,唯独没有专业书籍。当然,所有一切都不是绝对的。这也与人的背景有关,背景的不同会对一个人的文化消费动机产生深远影响。

3.了解。现在人们可以通过很多手段获得商品信息,比如,网络、电视。因此,在产生购买动机前,就已身处大量的文化商品信息之中了,当这种购买动机形成时,人们往往会主动寻找商品更全面的信息,以便更加了解商品。

4.选择。进行到商品选择阶段的消费者,会对已掌握到的信息加以整理,进行比较,从而选择一种最好的产品。就选择地点而言,一般是就近原则,毕竟,这样既省时又省力。但对于一些价格昂贵的商品,消费者就会花时间、花心思去仔细比较,反复斟酌。选择也以大超市、大商场为主。

5.购买。文化商品有两种,一种是以实体出现的,比如书籍、古董、音像制品等,而另一种则是非实体的,比如舞台表演艺术和电影。虽然两者都属于精神方面的需求,但消费者却持有不同的态度。对于实体的文化商品,很多消费者希望在消费过程中得到帮助,因为这更利于他买到更好的商品。而对于第二种文化商品,消费者则更关注演出和放映场所的远近、买票是否方便等。因此,经营第二类文化商品的商家就要在剧场、影院等消费者关注的方面下些功夫了。

6.评价。消费者在购买并消费了某种商品之后,就进入到了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评价阶段。在生活中,我们买完商品使用过后,就对商品有了自己的评价,并对其他人说出自己的看法。就好像当你看到一部好的电视剧,你会向你周围的人推荐一样。购买到合意的商品,消费者也会向朋友去宣传产品的好处,让他人也产生购买动机。但如果他对某一文化产品感到失望时,除了自己心情不好外,还会劝其他人不要购买,以免上当。所以作为文化产品的生产者也要讲究“售后服务”,提高自己产品乃至整个团体在消费者心中的声望,让产品在消费者当中有一个好的口碑,从而刺激更多的消费者购买。

这六个阶段是消费者文化消费的心理历程,不同的消费者会因自身的原因而有所不同。即使是那些经历了同样几个阶段的消费者之间,各人的心理活动也是千差万别的。总之,无论在文化消费者心理过程的哪一个阶段,都存在十分丰富复杂的心理活动,有待人们从中探寻其规律。

分析了消费者消费文化的心理历程,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消费者在消费产品时,不能只注重产品的品质,更要注重产品的文化。一个没有文化内涵的产品是没有灵魂的,也是不能长久。这样的产品会在消费者心中成为一颗流星,转瞬即逝。因此,企业在销售产品时,要让消费者感到他所购买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一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