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历代名人情感揭秘
4697700000032

第32章 “比Alps还高”的拿破仑大帝(3)

短短数月间,拿破仑对欧仁妮由激情澎湃到移心另娶,令欧仁妮伤心欲绝,甚至想到过自杀。造化弄人,拿氏抛弃未婚妻,导致她痛心绝世;而在此后年月里,他却生活在被约瑟芬欺骗的痛苦中。欧仁妮离开他之后,并不是真正失却了人生的幸福和快乐,3年之后她嫁给了瑞典王储人选贝尔纳·多特。1829年,欧仁妮获得加冕成为瑞典王后。

根据德国作家玛莉·沙林格的日记体小说《我与拿破仑》,1954年美国拍摄了影片《拿破仑情史》(马龙·白兰度主演),就是反映这段故事。

约瑟芬嫁给拿破仑时,已是一个有着双儿女的33岁寡妇,而且还欠下很多债务,拿氏当时才27岁,两人相差6岁。约瑟芬出生于西印度群岛一个贫穷的小渔村,全名叫玛丽·约瑟夫·罗斯·塔雪·佩吉利,16岁与第一任丈夫结婚,那是个一事无成、只会花天酒地的花花公子,两人感情不和,但数度离婚不成。1794年恐怖统治时代末期,丈夫以反革命罪被送上断头台,约瑟芬也在牢狱中呆了4个月。八月革命获释后,她欣然扮演着风流寡妇角色。她凭着惊人的美貌和才华(一说她长得并不漂亮,只是很有魅力,懂得怎样驾驭男人),活跃于巴黎上流社会社交圈。徐娘半老的她生活豪阔、爱慕虚荣、不忠贞操,和拿氏结婚时,已先后成为几个政要的情妇。

据当时人们猜测,拿破仑娶约瑟芬是因为此女结识许多政要,娶了她就可以满足其政治野心。但后人从拿氏写给约瑟芬的情书中,看出他对她是真正一往情深。他写给约瑟芬的情书,是他所有情书里的上乘之作。他那火热的感情几乎要跳出文字本身,炽烈的爱情似乎要将信纸燃毁。但约瑟芬往往会将这些情书随手扔掉,有些甚至被她爱犬(它还曾在他们新婚之夜咬过他一口)撕扯并啃烂,她又开始在向其他男人卖弄风情。所以拿氏写给她的情书流失的也最多。1933年,其中8封以2万美元价格在伦敦公开拍卖。

“每时每刻,我在向距你更远的地方去。亲爱的,每时每刻,我感到越发没有勇气离开你。你无时无刻不在我心中。我苦思冥想你在做什么。”(1796年3月14日)

“我没有一天不在爱你,没有一夜不在想着把你搂在怀里。甚至每次举起茶杯,总要责怪那促使我离开心上人的荣誉和野心。我之思念你,你占有我全部心思。如果说我在像塞纳河激流那样匆匆离你远去,那只是为了能早日与你团聚。如果说我半夜起床工作,那也只是为了我温柔的爱人能提前几天到来……我生命中的磨难、欢乐、希望和主宰。我爱你,又惧怕你。你激起我最温存的情愫,你又唤醒我如雷鸣如火山的感情风暴。”(1796年3月31日)

“我从无低级的情操,也摒弃爱。是你,用无边的强烈感情的爆发,以一种使人堕落的狂乱激起我的爱。对你的思念曾超过整个宇宙,占据着我的心……你的细密画像一直贴在我心窝。我没有一天不打开看看,没有一个小时不凝视注视,吻它许多遍。”(1796年6月21日)

拿破仑的姊妹们嘲笑约瑟芬,叫她“老女人”,并劝拿氏和他的“老女人”离婚,另娶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子。但这仍不能消除他对她的爱恋,舍不得和她分手,所以最后还是封她为皇后。尽管他们已没有共同语言,甚至从埃及回来后就已分居。

据说当时劳师远征到埃及的拿破仑挟持了下属的妻子做情妇。如果她怀孕生子,很可能取代约瑟芬成为拿氏第二任妻子。可惜这个压寨夫人没有能力生育。埃及之战结束后,这段露水姻缘即悄悄结束。而且,随着拿氏夺取第一执政桂冠,后来又加冕做了皇帝,身边美女、贵妇也多起来,包括妩媚的宫廷女管家、多才多艺的意大利女歌手……约瑟芬开始满怀妒忌地与丈夫争吵。约瑟芬的风流史到此结束,拿破仑的风流史却从此开始。

约瑟芬因不能生育,无法给拿破仑生出儿子来继承皇位,最终,他不得不与她离婚,另娶了奥地利公主玛丽·路易丝。这显然又是一桩政治婚姻。

那是一场爱情的生离死别。虽然约瑟芬惊闻消息,痛绝地昏倒在地,但为了国家前途,她不得不接受。其实拿破仑只是想要一个儿子,和约瑟芬离婚也使他伤心至极。当他在离婚书上签字时,竟忍不住哭了起来。离婚后第三天,他坐在皇宫里,凝视着天空,闭门沉思,拒绝接见任何人,也无心做任何事情。

拿破仑对约瑟芬还是宽厚的,他让她终身保留皇后头衔,并安排她住在马尔梅松城堡,还给以巨额年金,一直到他被放逐到圣赫勒拿的前一年。

虽然拿破仑一生中先后有过好几个女人,但只有约瑟芬真正占据他的心。约瑟芬死后,他在她坟前痛哭不已,说:“约瑟芬是我最亲爱的人,至少她不会抛弃我。”他在临终时,嘴里还念着她的名字。

纤巧迷人的路易丝比拿破仑小23岁。在他们结婚后第二年,路易丝为他生下一个儿子,便立刻被封为罗马王。这也是拿氏唯一的婚生子女。路易丝年轻,深受拿氏喜爱。她虽然也有才华,却不能为丈夫分忧国事,并几次在重要关头损伤了法国人民对她的期望。

1814年拿破仑第一次退位,在枫丹白露宫签定诏书后,他强抑悲痛,给路易丝写了一封信:“我亲爱的,已接到你的复信,得知你情绪低落,健康又不好,我至感不安。希望我的照料和爱情有助于你,使得你恢复健康。我在等待科兰古,他一来我就写信给你。再见,钟爱的路易丝。挫折、命运的变化,我不在乎。只是为你受到影响而难过。请深爱我,永远无需怀疑你的拿破仑。”

拿破仑后来隐居在小岛上,也十分思念路易丝。他不断写信给她,催她到厄尔巴岛与他团聚:“你能来这里,谁也无权阻止你来与我团聚。这一点我对你已写得很明白。因此,请你务必来这里。我是望眼欲穿,日夜能够盼望你来。你深知我对你从来恋情缱绻。”

拿破仑的殷切呼唤,并不能使年轻的路易丝领悟到他的深情。同年底,路易丝变心了。第二年3月,拿氏重回巴黎,受到法国人民热烈欢迎,他不费任何枪弹炮火就恢复了政权;可惜3个月后又在滑铁卢惨败于联军合攻下,瞬息的明采转眼间又暗淡下去。拿氏被放逐到更远的圣赫勒那岛。不久路易丝就另嫁他人(以勾引女人为特长、曾和拿氏作过战的独眼将军奈伯克),并在婚后再生了3个孩子。

其实,与所有奥地利人一样,路易丝是在蔑视拿破仑的教育下长大的。她曾向上帝祈祷,保佑自己不要嫁给他。但是,她的父亲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坚持把她嫁给了他。她又怎么可能爱他呢?

但这一切拿破仑都不知道,甚至到他临终前都没能见到路易丝和儿子(他甚至被改了姓名)的面。拿氏曾要求将自己心脏取出,浸泡在酒精里,托人转交给路易丝。但她拒绝了。后来,法国历史学家在研究拿氏的时候,非常庆幸路易丝并没有取回他的那颗心,因为他们认为她根本不配拥有。

拿破仑死后,人们在其遗物中发现了一张纸片,上面写着:“我是被钉在岩石上的新普罗米修斯,一只秃鹫在啄我。是的,我偷了天上火种奉献给法国;火种已重新上升到它原来的地方,我却在这里!”其实他自己就是那个火种,他把生命的挚热给了法国,把爱情的燃烧给了约瑟芬和路易丝,而这两个女人先后都让他孤独地被钉在岩石上,啄伤了他的心。

拿破仑是喜欢悲剧的,他的一生更是用战争和爱情将自己演绎成为悲剧的英雄。在他死后,欧洲人再也看不到一个像他那样有魄力、有想像力、有组织力、意志坚定、野心无度的政治英雄了!

人类的历史是用血成就的,英雄的历史是用泪成就的。拿破仑虽然意志坚定,战事上足智多谋;但在爱情上,他对自己所衷心的女人却极尽了柔情。但他是错爱了那两个女人的。在他的沿途征战中,以及在落魄潦倒时,那两个女人都没有给他丝毫的安慰和顾及。相反,值得他爱、也非常爱他的欧仁妮,却又被他轻易放弃。

拿破仑一生铁血柔情,却落个孤独至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