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管好自己的七个法则
4695600000014

第14章 人生必备的能力(4)

我们看看那些成功人物的教育与文凭情况:王光兴,初中文凭;“果喜集团”总裁张果喜小学文凭;亿万富翁治秃专家赵章光高中文凭;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13岁开始工作,几乎没接受什么正规教育;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高中辍学;日本松下幸之助小学四年级的学历;香港富商李嘉诚初中两年的学历……这些成功者的知识与能力全靠自学而来。

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当然对成功有帮助(可惜的是,有无数受到良好教育,获高等学历文凭的人同样平庸无所作为),没有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没有文凭的人,只要愿意,自学永远不晚。现在越来越多的成人补习教育和各种职业培训,为成人自学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资金借口——“我没有资金,所以我不能成功……”事实是,有资金可以帮助我们成功,但没有资金,只要想办法同样可以创业嫌钱,同样可以成功。当代中国百万富翁、亿万富翁,几乎全是白手起家的。国外白手起家的富翁也到处可见。其实,资金来源途径很多:积少成多地积累,大雪球是从小雪球滚成的;向亲朋好友借钱集资;寻找一个能生财的门路;或抓住机会找银行贷款;或找有钱单位和个人合伙;集资入股……许多做大生意的人,都不是靠自己个人的资金,而是充分利用了银行、信用社以及社会闲散资金。

下面举一个利用大脑的聪明才智仅用2000元建起一座现代化百货中心的故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读者不但也可以找出许多没有资金创大业的例子来,而且还可以自己想出一两个没有资金也能创业赚钱的方案来。

广州华隆公司年轻的总裁卢俊雄是如何利用智慧,只用2000元便建起一座“城市百货中心”的呢?这座“中心”占地1400平方米。位于广州市商业闹市,有中央空调,扶手电梯,豪华装饰。建成这么一座现代化百货中心,至少需要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元的资金,2000元建起来,岂不是天方夜谭吗?其实这里的奥妙一揭便破:他将这座百货中心划分为220多个局部单位(摊位)每个单位一次收10年租金5万无,每年退还其中的10%,还包括利息,另外每个单位每月收取比市价低三分之二的管理费。这样优惠的条件,使得这座待建的百货中心成为人们争相租赁的抢手货,220多个单位二十几天便全部租出去,获得租金一千多万元,而卢俊雄只在报上花费2000元的招租广告费。

失败者大都喜欢找借口,成功者却大都拒绝找借口,向一切可以作为借口的原因或困难挑战。富兰克林.罗斯福因患小儿麻痹症而下身瘫痪,他是最有资格找借口的,可是他从来不找任何借口,而是以信心、勇气和顽强的意志向一切困难挑战,居然冲破美国传统束缚,连任四届美国总统。他以病残之躯在美国历史上,也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成功篇章。

此外,还有“运气”借口,“健康”借口,“出身”借口,“人际关系”借口等等。希尔在他的《思考致富》里将一位个性分析专家编的借口表列出来,竟然有五十多个。希尔说:“找借口解释失败是全人类的习惯。这个习惯同人类历史一样源远流长,但对成功却是致命的破坏。”

(3)消除恐惧与忧虑

恐惧与忧虑,人人都或多或少有过,程度轻微,我们可能看不出它们的危害。实际上任何恐惧和忧虑都会侵蚀破坏我们的积极心态,妨碍我们的行为果断。只有当我们战胜恐惧,战胜忧虑,并利用它们为我们成功服务,恐惧和忧虑便可以变害为利。比如我们担心失败,但我们有信心战胜恐惧与忧虑,我们作更大的努力,采取更细致妥善的规划、谋略和行动去争取成功,这样我们就控制了恐惧和忧虑。

不受控制的恐惧和忧虑对我们危害很大.它会扰乱我们的心理平衡,并导致某些生理问题,如忧郁、失眠、神经衰弱、阳萎等等。严重的恐惧和忧虑,会使人理智混乱,产生严重的心理和生理病态。长期的恐惧和忧虑会使一个优秀的人变成一个平庸无能的失败者。

只有战胜恐惧和忧虑!我们才能平安、幸福、成功卓越。

而对恐惧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1)“恐惧衍生于无知。”这是卡耐基引用一位大哲学家的话。这句话可以帮助我们战胜恐惧和忧虑:你担心害怕什么,你就采取行动了解它。

看清它的本来面目,然后用行动击溃它,战而胜之。但是必须借助积极成功的心态来武装自己:我要战胜它!我能战胜它!我一定能战胜它!成功积极的心态使人坚强无比,可以克服任何恐惧。

初学跳水的人,站在高高的跳台上,一定会有某种程度的恐惧。如果你心怀积极成功的心态:我一定要成为一名优秀跳水运动员,我一定能战胜害怕,然后勇敢地采取行动:跳!你便战胜了恐惧。当你熟悉了跳水的整个过程后,你就再也不会为跳水而恐惧忧虑了。因为你知道了,原来跳水并不可怕。

(2)不要说“人言可畏”

人们常常害怕流言;不但忧虑而且恐惧。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人家会怎么说呀”“人言可畏!”“众口铄金!”“千夫所指,无疾而亡!”这些都似乎说明人的言论确实令人害怕,我们似乎只好恐惧忧虑了。

流言为什么令人害怕呢?主要原因大概是流言可能会使我们失去面子、失去自尊,受到攻击、受到威胁等等。注意,这里是用“可能会”三字,事实上并非如此。

就我们内心来说,除非自己不相信自己,谁能不经我们同意就打倒我们呢?请仔细品味这句话的意思。

流言大概有三种,一种是基本正确客观的,一种是以讹传讹的误会,一种是恶意的挑衅中伤,夸大事实的诽谤。后一种流言,其实反映了传播流言者的消极心态及虚弱和害怕。持积极心态的成功者是不会去中伤诽谤他人的。

不管哪种流言,其实都不可怕。林肯任美国总统期间,曾受到许多流言的攻击。如果害怕这些流言,他这个总统就不要当了。他是如何对待流言的呢?他这样说:“如果结果证明我是对的,那么人家怎么说我,也就无关紧要了;如果结课证明我是错的,那么即使花十倍的力气来说我是对的,也没有什么用了。我尽我所知的最好办法去做,也尽我所能去做。而我将一直这样把事情做完。”

害怕流言毫无作用,唯有尽力去做,去行动,才是战胜流言恐惧的最佳办法。美国名将麦克阿瑟和英国首相邱吉尔都曾把林肯上述名言挂在办公室的墙上。

舌头长在别人嘴里,笔杆握在别人手上。别人爱怎么说,我柯是无法控制的。但是,脑袋长在自己头上,我们可以控制我们自己的心态反应,可以控制我们的行为方式。按照自己的志向,努力提高素质,掌握人性的弱点和与人交往的技巧,战胜一切困难,争取成功卓越,这就是对一切流言的最好回答。

当流言影响我们成功怎么办?那就采取行动策略。对流言最无价值的反应就是恐惧和忧虑。而恐惧和忧虑本身才真正伤害我们自己。

社会上有种现象很可笑:你无能,什么事都不作,人家要说你。你追求成功卓越,人家也要说你,甚至找岔子说你!从我们自身的利益来说,成功卓越会带给我们财富的幸福,既然流言始终存在,与其忍受人家说你无所事事!倒不如让人批评你追求成功。

流言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自己不走自己的路。任何恐惧和忧虑都不能改变现实,只能给我们增添麻烦、压力和障碍。采取行动,恐惧和忧虑就会怕你。

其实任何恐惧和忧虑都可以采取分析的方法,让恐惧忧虑显得可笑和多余。不过彻底战胜和清除恐惧和忧虑还要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积极的行动。假如你害怕去公开谈话或演讲,唯一克服这种恐惧的办法就是去进行公开谈话或演讲实践。

卡耐基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通过协助人们公开谈话,帮助人们战胜恐惧,增强信心。这个方法非常有效,帮助了成千上万的人改变了心态,改善了人生。因为人们一旦能克服在一群人面前发表公开谈话的恐惧!那么他也容易克服其他场合下的恐惧。

这个课程的具体做法是:帮助学员认识公开谈话的实质和特点以及技巧,帮助学员认识到害怕公开谈话的原因是因为准备不好和缺乏经验,然后鼓励学员改变心态,以积极肯定的方式鼓角和协助学员在安全的环境下上讲台进行反复的练习,直至能够自信地发表公开谈话。获得成功经验后原先的恐惧便自然而然地被战胜了。你也由此极大地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由于忧虑是一种慢性恐惧症,因人而异涉及的具体问题较多,有不少专著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戴尔·卡耐基的《人性的优点》及《快乐的人生》是两本指导克服忧虑的非常出色的书。这里简单介绍其中的一些克服忧虑的原则:

用铁门把过去和未来隔断,生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

解决忧虑的基本公式:

(1)你问自己: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是什么?

(2)如果你必须接受的话;就准备接受它。

(3)然后很镇定地想办法改善最坏的情况。

忧虑的人要让自己保持心静。看看以前的记录、平均率,不要为几乎不可能的事担忧。经常休息,防止疲劳造成的忧虑。

克服忧虑,抓住三个要点:一是认清忧虑的危害,忧虑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浪费时间,伤害自己的自信。二是对所忧虑的事情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是采取行动。人一旦采取行动,忧虑就会不战而败。对于忧虑的人,工作是一种良药。

(4)从消极情绪中跳出来

一个人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如果得不到正确的积极的成功心态教育(有相当多的人通常得不到这种正确的心态教育),则这个人只好在社会大染缸里沉浮,听任命运与机遇的摆布,失去自我控制的能力。这样,消极的东西就很容易感染他。

长期生活在以消极失败心态为主的社会里的人,不管他“阅历多么丰富,都难以摆脱消极心态的影响,很可能成为消极心态的带菌者和传播背:“我的经历证明……不可能,不要白费功夫。”“世道就这样,我们是不能改变的。”

长期没有或很少有成功经验的人,能力没有得到锻炼提高,因而对许多事情,包括对自己都认识不清,把握不住,也难免心生消极并传播开来,“太难了,我试过,不行。”一旦有人好了,难免心生嫉妒,产生消极心态,并表露播散开来。“那不过是机遇而已。”和这种人交往很容易感染消极心态。

经历过多失败,又没有找到正确客观的原因,也没得到合适的帮助指点,可能就会滑向消极:“我说过,人是不能相信的。相信人你就倒霉。”“努力有什么用?还是需要后台。我就努力过,可结果呢?”有这种想法的人,说明他已经被消极情绪控制了。这时他应当找到相应的对策努力从里面挣脱出来。

下面是一些挣脱消极情绪的方法:

(1)认识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可能是不健全的,可能存在相当多的消极因素。应该依靠自己,提高分析辨别能力,择善而从之。教育与训练决不能被动地依靠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

(2)提高辨别积极心态和消极心态的能力!,关键在于多学习,观察成功卓越人物的思想,心态和行为方式以及他们的成功经历和成功技巧。同时对照生活中的失败平庸者,观察思考他们的心态与行为,想想他们为什么会失败?把成功卓越人物与失效平庸者的心态进行对照比较,可使你洞察是非,增强抵制消极失败心态的能力。

(3)增加个人的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4)只以成功者为榜样,不向失败者学习。-尽可能选择具有积极氛围的环境,选择积极乐观的朋友。回避细菌感染,是保持健康心理的一个重要方法。

(5)你想改变消极环境,你必须先提高自己,建立牢固的自信心基础。当今社会有一种好现象:大量青壮年农民离开落后贫穷的土地到沿海发达地区去打工。不少有志气的人经过几年打工训练,赚了钱,又学了本事9回到家乡办企业。先离开消极环境,救出自己,树立牢固的成功积极心态后,再去影响和改造那消极的环境,这也是落后地区社会进步的一条重要途径。

(6)对照成功的经验,接受成功训练,从小事开始,增加成功的实际体验,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7)进行提高自信心的训练,增强免疫消极心态的能力。

一个人若有消极思想作崇,内心就会沉寂畏缩,热情被压抑“在心中,不再相信自己的能力,总是自怨自艾,这样的人怎么能战大事呢?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审视自己,发现有消极情绪就努力消除它,充实自己的内心,发挥自身的精神力量。这样,你才能做成大事!

5.挫折面前不低头

敢于挑战困难,能够审时度势,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面对挫折的人,才会成就一番事业。

认准目标,永往直前,是一切成功者的成功经验。

到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明白:一个人不可能做什么事都一帆风顺,困难和挫折是在所难免的。但是,我们决不能在挫折面前被吓倒,而是要用理智面对它,冷静地找到战胜它的办法。没有这种理智的精神,不是你打败挫折。而是挫折打败你。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在挫折面前,人们也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面对突如其来的挫折或是后退,或是消极抵抗。只有那些敢于挑战困难,能够审时度势,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面对挫折的人,才会成就一番事业。既然挫折是难免的,那么我们究竟怎样做,才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呢?

(1)要坚定目标,不轻言放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只要这个目标是现实的,那么即使暂时遭遇了挫折,也应克服各种困难,找出排除障碍的办法,毫不动摇地朝即定的目标迈进,最终实现自己的愿望,达到预定的目标。许多科学家的发现和发明就是经历多次失败后,仍坚持不懈而最终得以成功的。

马克思在写《资本论》期间,面对各种诬蔑、攻击和迫害,饱尝长期流亡和贫困生活的痛苦,经受种种疾病的折磨,始终没有丝毫的动摇。他说过:“我一直徘徊在坟墓的边缘。”因此,我“必须把我能够工作的每一分钟来完成我为之牺牲了健康、人生幸福和家庭的著作。”

认准目标,永往直前,是一切成功者的成功经验。人生路上,难免有坎坷,难免遍布荆棘,是知难而退,还是迎难而上?这道题的不同答案也就决出了强者和懦夫的不同人生情态。

(2)降低目标,改变行为

当一种动机经一再尝试仍不能成功,达不到预定目标时,个体调整目标,变换方式,通过别的方法和途径实现目标,或者把原来制订的太高而不切实际的目标往下调整,改变行为方向,则有可能成功,满足某种需要。如有的高中生,多次报考大学未能遂愿,他见障碍难以逾越,就改为报考中专、技校,或是电大、职工大学。“退而求其次”,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这种目标的重新审定和转移,不是惧怕困难,而是实事求是的表现;同时,也降低和避免了由于目标不当难以达成而可能产生的挫折感和焦虑情绪。

生活中,有很多的人,宁可在一棵树上吊死,也不肯退而求其次。虽然他们坚定目标,但却“盲目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