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黄帝内经1000问
4695400000012

第12章 脏象要旨(3)

中医学认为皮肤位于体表,为卫外的屏障,通过长期的病理观察,认识到皮毛与肺的关系极为密切,肺能“宣五谷味,熏肤……泽毛……”使皮肤与汗毛滋润以发挥卫外的生理功能,故说“肺主皮毛”或说“外合皮毛”,皮毛又通过“鬼(通魄)门”(又称气门、汗孔、玄府)来排泄汗液,并有一定的呼吸、散气作用,从而维护肺宣发功能的协调。由此可见,皮肤是肺司呼吸的重要辅助器官。在病理上二者相互影响,《素问·咳论》说:“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肺气不宣因而喘咳,《难经》说:“形寒饮冷则伤肺。”反之,若肺有病变,亦必影响皮毛发生病变。《素问·痿论》说:“肺主身之皮毛,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著,则生痿癖也。”《难经·二十四难》说:“太阴者,肺也,行气温于皮毛者也。气弗营,则皮毛焦,则皮枯毛折……”肺病因热而焦,则宣发不能,皮毛失去滋养而“皮枯毛折……”

关于“肺主皮毛、肺虚则多汗”的说法,有人通过皮肤局部发汗试验,观察到肺气虚病人发汗敏感度较正常人明显升高,且发汗面积亦大,也证实了皮毛多汗与肺虚的病变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所以肺气宣发作用,除表现于司呼吸外,主要表现于肺与皮毛生理上的密切关系。

肃降,从字意来讲是清肃下降之意,是肺的又一生理特性,肺居胸中,为五脏六腑之华盖,其气以清肃下降为顺。

肺的形态“虚如蜂窠”,质地轻清松软,虚静而有弹性,为之橐筲,不容异物壅滞,故称为“肃”,即清肃、清净之意。又肺居胸中,如“华盖”以覆诸脏,所以不论吸入之清气,还是“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的水谷精微之气,均以下降为顺,若“雾露之溉”,方能布散全身。所以“降”是概括气与水液等物质在肺气主司下的趋向,与“肃”二者是互为因果的。正因为肺气保证津气不断下降,才能维持肺内清肃的环境;正因有清肃的环境,肺气才能下降,津气才能得以下行,“通调水道”以使水津“下注膀胱”,起到促进和维护水液代谢的作用。所以古人称“肺为水之上源”。

宣发与肃降,是肺生理功能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二者生理上是相互协调的,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宣降正常,则肺气出人通畅,水道通调,呼吸调匀,水津下达。如果这种功能失去协调,就会发生“肺气不宣”或“肺失肃降”的病变,出现咳嗽、喘息、胸闷胀满、痰湿阻肺或水肿等症。

《素问·五脏别论》中所述的五脏的生理功能特点各是什么?

五脏主藏精气,如心藏脉,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营,肾藏精等,而精气又要保持运行流畅,不能壅实不行,才能灌注营养全身组织器官,故其具有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实的生理功能特点。

五脏生理功能特点的理论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由于五脏有藏精气的功能,故临床上五脏多为虚证,应治以补法,但不可纯补、峻补、壅补,应该补中寓通,静中有动,如补脾之时配以和胃消导之品,养心宜佐以和血活血之品,补肺应伍以宣肃之品等。

奇恒之腑与传化之腑的区别是什么?

两者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去分析:

(1)从包含的器官来看: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传化之腑包括大小肠、胃、三焦、膀胱。

(2)从功能特点来看:奇恒之腑是藏而不泻;传化之腑是泻而不藏。

(3)从功能上来看:奇恒之腑是收纳贮藏五脏精气,即经文所说“此受五脏浊气”;传化之腑是传导水谷及其变化物,并能暂时贮存水谷及其变化物,即经文所说“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

(4)从营养来源来看:奇恒之腑是“地气之所生”;传化之腑是“天气之所生”。

(5)从所在人体的部位来看:奇恒之腑在皮肤以内的不同层次即“皆藏于阴而象于地”;传化之腑所在人体部位,虽然经文未作说明,但根据《灵枢·胀论》:“脏腑之在胸胁腹里之内”,及古今解剖学判断,传化之腑在腹内。

如何理解脾主运化和脾气主升?

脾主运化。运,是运输、输送。化,是消化、变化。指脾气有主管消化水谷,使之变化成精微并输送到人体的各部。《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难经》说:“脾助胃气,主化水谷。”

脾主运化功能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饮食入胃,经过胃的腐熟、初步消化,然后经小肠“泌别清浊”,其中浊者下传于大肠,清者,也就是精微物质,通过脾运输全身,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九窍、皮肉筋脉等组织器官,《素问》称“脾气散精”。同时,因这些精微物质又是化生气血的物质基础,所以称“脾为后天之本”。又因受五行学说的影响,又常称“脾为中土”,土能化生万物,所以又称“脾为气血化生之源”,并有“脾藏营”之说。二是运化水湿,即在运化水谷精微之同时,把体内需要的水液输送到周身各组织器官中,以发挥滋养营运的作用,并将体内代谢多余的水液,输送于肾,经膀胱排出体外。《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即是对脾运化水湿维持水液代谢平衡的描述。

脾气主升,亦叫“脾主升清”。“升”,即上升。“清”,是指水谷之精微。脾主运化,将饮食的水谷精微与津液运送全身,是因为脾气的特点是“主升”,将这些物质上输于肺,再通过心肺的作用把气血营养布散全身各处。脾气健运,则升清正常,气血化生有源,全身营养充盈,若脾气虚,不能升清,头部失养则头晕、目眩;周身失养则倦怠乏力,脾气不升反而下陷(因脾居中焦,所以亦称“中气下陷”)则久泻、脱肛,或胃、肾、子宫等脏器下垂。

奇恒之腑、传化之腑的营养及营养来源是什么?

奇恒之腑与传化之腑的营养来源分别来自于三阴经和三阳经,营养物质是三阴、三阳经中的经气,即所谓天气与地气。经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名曰奇恒之腑。”“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名曰传化之腑。”地气、天气分别指阴经之气及阳经之气。《素问·太阴阳明论》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据此,奇恒之腑的营养是三阴经的经气,营养来自三阴经;传化之腑的营养是三阳经的经气,营养来自三阳经。

脉、髓、筋、血、气的生理功用是什么?

《素问·五脏生成篇》对脉、髓、筋、血、气的生理功能做了具体论述,认为这五者依赖各自连属的关系构成整体功能,发挥其重要作用。五脏六腑之精气由十二经脉上注于目,始能构成眼的视觉功能;肾藏精主骨生髓,上注于脑,使脑具有主持肢体运动和思维之功能;肝主筋,全身筋膜连属骨节,形成肢体运动功能;心主血脉,在心气推动下完成血脉循行不息的功能;肺主气,完成人体呼吸功能和气机调节的功用。

“魄门亦为五脏使”是什么意思?

亦,也。魄门,即肛门。经文曰:“魄门亦为五脏使”,提出魄门的功能受五脏支配,魄门的启闭依赖心神主宰,肝气调节,脾气提升,肺气的宣降,肾气固摄,方能不失其常。亦受传化之腑的支配,魄门是大肠的末端,魄门亦为五脏使,出于传化之腑条中,故其开闭除受五脏支配,亦受传化之腑传导的影响。这一理论对临床辨证、治疗、预后等均有指导意义。临床上大便秘结或泄泻,分别从肺、胃、脾、肝、肾等脏腑辨证论治,而脏腑病变有时也可通过控制肛门启闭而收到疗效。如吴瑭用宣白承气汤既可治肠热便秘,又可治肺热痰鸣。

脾统血在临床上有什么意义?

脾统血,是脾气统摄血液使之在脉管内正常运行而不溢于脉外,在《难经》中叫“脾裹血”。脾为气血化生之源,气血并存,而“气为血之帅”,同时脾气又有“主升”的特点,所以脾能统血。若脾气虚,统血失权,临床可见多种出血病证,如妇女月经过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舌淡,脉细弱等,常用“补脾摄血”之法治之,以助脾气统血和升清的作用。脾气虚统血无权之出血证,尚需与热邪迫血妄行、气机紊乱、血随气涌、瘀血而血不归经等出血证加以鉴别,以防误治。

中医学脾脏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助胃消化水谷,《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其次,是脾有统摄血液的功能,将脾看成是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这显然与现代医学所说的脾不相一致。《内经》中记载脾的部位“脾位中央”、为“中州”,《难经》中记载:“脾,俾也,在胃之下。”并对其形态也有所记载,“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位居“中州”部位的除肝以外,实质性脏器只有脾。推究“散膏半斤”,应是指胰而言。因胰尾接触脾门,同居“胃之下”。所以中医学所论之脾应包括胰在内。脏腑学说中所论五脏六腑惟缺胰,就更加说明胰系属脾。胰,是产生胰液的腺体,分泌胰液呈强碱性,通过开口于十二指肠的胰腺导管,输入小肠发挥其消化作用。从这点看中医学所谓脾“能化糟粕”、“脾助胃气,主化水谷”实是指胰一部分生理功能。现代医学的脾,胎儿时能造血,生后是免疫系统的器官,还能储血、破坏红细胞。近期发现脾有调节骨髓机能,对血小板和红细胞、白细胞三系的成熟有破坏性的调节作用,还有吞噬微生物及产生多种抗体等作用,有关消化功能尚未发现。

西医认为脾是血库之一,不仅能贮藏与调节血量,而且有一定造血机能,可产生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又有免疫性防御机能,因而对出血性疾患,特别是免疫性出血的疾患,确有良好的作用。从这点分析,古人对“脾统血”的认识,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综上所述表明,中医学脾的功能含义是比较广泛的,它不仅能消化吸收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湿,同时还有化生气血、统摄血液运行的作用。从西医学观点理解,可以说脾的功能不仅包括了从口腔起的整个消化器官的大部分功能活动,同时还包括肾、肾上腺皮质、心、肺、某些内分泌腺体等生理功能。临床上往往肾、肾上腺皮质、心、肺、内分泌等器官发生某些病变时可能出现食纳减退、腹胀、腹泻、消化不良、水肿、呼吸道腺体与消化道腺体功能紊乱,或出血等脾虚证候。所以中医临床常用的“健脾益气”、“调理脾胃”等治疗脾病法则,不仅单纯适用于脾胃功能的障碍或减弱,对心、肺、肝、肾等某些病证也能起到治疗作用。主要因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且又位居中焦,是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等特殊功能所决定的。

“气口独为五脏主”是指什么?

气口是诊脉部位,在气口人迎对比诊法中“气口主中,人迎主外”,气口脉诊能反映五脏的精气及其变化情况,从诊病意义上来看,气口主五脏。

“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决定五脏精气变化的重要因素是胃气,则知寸口凭借胃气主五脏。

其一,胃气补充营养五脏之气;其二,胃气的多少有无可以决定五脏之气的变化;其三,胃气作为动力推动脏气到达手太阴寸口,而这种变化在气口部位显示出来,而表现出平、病、死脉,以此判定病与不病、病的轻重及死生预后。据此气口主五脏的诊察作用,主要借助于胃气的变化。四时五脏脉“以胃气为本”则是此义。

《素问·五脏别论》曰:“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素问·玉机真脏论》曰:“脏气者不能自至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素问·平人气象论》曰:“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

什么叫“气机”?

气机,是指气的运动变化机理,也可以说是对人体脏腑功能活动基本形式的概括。

中医学认为,人体机能活动以“气”为物质基础,气的基本运动形式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气的运动对体内的物质进行一系列的加工与改造(即化合与分解)。就是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精、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化生,称为“气化”。王冰在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气化则精生,味和则形长。”“气”和“味”就是指人体阴阳之气的运动变化、不断新陈代谢,在生命活动中才有生、长、化、收、藏的过程。关于“气化”,有时也专用于概括某些器官的特殊功能,如三焦对体液的调节称“三焦气化”,膀胱的排尿功能称“膀胱气化”等。二是由于气的运动而使体内外物质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升降”与“出入”的变化,并保持正常的协调关系。《素问·六微旨大论》说:“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又说:“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可见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普遍存在于体内外许多方面的。如:心肺位居上焦,居上者宜降,肝肾居下焦,居下者宜升,脾胃居中焦,为升降之枢纽。肺主肃降,肝主升发,升降相宜,气机和调。心火下济肾水,肾水上养心火,水火既济,心肾相交。脾与胃,一脏一腑互为表里,脾气主升,胃气主降,升清降浊,从而完成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和输布,使人体生理活动得以正常进行。所以说“气机”是对脏腑功能活动基本形式的概括。体内一切物质的转化,均是在气机的运动“升降出入”过程中完成的。

为什么说脏腑的藏泻既不是绝对的又不是对立的?

因为五脏藏中有泻,如肾精的溢泻,五脏浊气的排泄;而六腑亦泻中有藏,如胆藏精汁。脏腑藏泻是一种互相依赖、协同作用的关系。脏中浊气由腑输泻而出,腑中精气亦需输于脏而藏之。所以脏腑藏泻功能不同,仅是区别其生理功能特点而言,既不是对立的,又不是绝对的,在理解时应相互联系,灵活掌握。

“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著而为病也”是什么意思?

勇怯,指体质的强弱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大小。勇者体质强,心理承受能力大;怯者,体质弱,心理承受能力小。已,止也。经文中指出惊恐恚劳动静,引起经脉气血紊乱,出现喘的现象,气血紊乱(淫气)又可伤人五脏而发病。文中指出“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著而为病也”,说明人的勇怯与疾病发生与否密切相关,就体质而言,勇怯可以反映出人体正气的强弱虚实,“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就心理志意而言,心态、志意,具有自我控制和调节作用,《灵枢·本脏》曰:“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勇者气行则已,怯者著而为病,深刻揭示了勇怯与发病的密切关系。勇者,对外部、内部刺激的承受能力大,并有调节能力,使紊乱的气机得到及时调整而不发生疾病;怯者,承受与调节能力差,容易使内外刺激因素及它们引起的气血紊乱状态保持,而引起疾病的发生。说明在疾病发生理论中,勇怯是重要的内在依据。

五脏与七窍的密切相关性理论有什么临床指导意义?

由于七窍皆禀气于五脏之精气,故脏腑有病常可在相应的五官七窍上反映出来。在治疗上可通过治疗五脏而获效。如伤风鼻塞,嗅觉不灵,治宜宣肺通窍;心火上炎,舌赤红肿,治宜清心降火;肝血不足之眼目干涩,治宜补血养肝;脾虚失运之口淡乏味,治宜健脾消滞;肾精亏虚,耳鸣耳聋,治宜滋肾补精。这是七窍有病治从内脏的理论根据,可以有力地指导临床实践。

如何理解“生病起于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