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黄帝内经1000问
4695400000011

第11章 脏象要旨(2)

(4)肝的特性与治疗用药,“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酸泻之”。所以,“肝者,罢极之本”,是概括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

为什么肾主“作强”和“伎巧”?

因肾具有藏精的功能,精能生髓充骨,肾精充足,则精力充沛,动作强劲精巧;精能生髓充脑,肾精充足,则神强聪慧,多能技巧。从而说明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作强”和“伎巧”。

五脏的阴阳太少命名的依据是什么?

校勘后经文是:(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阳中之少阴;(肾)为阴中之太阴;(肝)为阴中之少阳;(脾)当为(阴中)之至阴。其命名的依据是什么?《灵枢·阴阳系日月》指出:“腰以上者为阳,腰以下者为阴。”又据《素问·金匮真言论》“背为阳”,“腹为阴”,可以认为经句中前面的阴阳是以五脏在人体所居部位的阴阳属性确定的。至于后面的阴阳太少,只能认为是依据五脏相应季节的阴阳属性及程度差异命名。经文中明确提出“心者……通于夏气”、“肝者……通于春气”、“肺者……通于秋气”、“肾者……通于冬气”、“脾者……通于土气(长夏之气)”。春夏为阳,秋冬为阴,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寒暑是阴阳之气,水火是阴阳之象,如此可将春夏秋冬和与之通应的肝心肺肾之气分别名之少阳、太阳、少阴、太阴。长夏为阴之至,故长夏之气与脾气称之为至阴。据此分析,经文中五脏的阴阳及阴阳太少名称是以五脏所在人体部位(膈之上下)的阴阳属性和五脏与其相通应季节的阴阳属性及阴阳的多少综合命名的。

《素问·经脉别论》认为水液代谢的过程如何?

《素问·经脉别论》认为水液代谢的过程,当饮料由胃纳入,经过腐熟消化,变成津液,由脾转输上归于肺,通过肺之宣发布散作用,使津液得以布散全身,即“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其中布散到体表的部分变为汗液排出体外。全身代谢后,多余的水液变为尿液排出体外。

如何理解“十一脏取决于胆”?

十一脏取决于胆,是指十一脏(心、肝、脾、肺、肾、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取决于春气。李东垣注:“胆者,少阳春生之气,春气升则万物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所以十一脏皆取决于胆。”十一脏取决于春气,是以四时五脏阴阳、天人相应理论为依据的。

(1)五脏与四时(五时)之气相通应,并被五时所主。《素问·六节脏象论》提出:“心者……通于夏气;肺者……通于秋气;肾者……通于冬气;肝者……通于春气;脾者……通于(长夏)土气。”《素问·脏气法时论》:“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

(2)五脏可以用相应季节名称称代。《素问·六节脏象论》曰:“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脏。”

(3)春气太过、不及及平气,决定于一年四季气候的正常与否,进而影响五脏病与不病。《素问·六节脏象论》曰:“求其至也,皆归始春,未至而至,此谓太过……至而不至,此谓不及。失时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也。”

综上,肝胆之气通于春气,春气决定于一年四时气候正常与否,进而影响五脏及其相应的六腑病与不病。因此十一脏取决于胆所通应的季节之气——春气。

“阳道实,阴道虚”的含义是什么?

张介宾认为,外邪所伤多有余,故阳道实;内邪所伤多不足,故阴道虚。《素问·太阴阳明论》以“阳道实,阴道虚”的重要观点,高度地概括了脾胃病理特点。认为阳明胃经之病,津液易伤,病多从燥化、热化,故以热证、实证多见;而太阴脾经之病,阳气易伤,病多从湿化、寒化,故以寒证、虚证多见。所以后世有“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的说法。

阴经五脏和阳经六腑的发病规律有什么不同?

阴经五脏和阳经六腑的发病规律有三个方面的不同:一是贼风虚邪外感六淫阳邪,侵犯人体从外而入,传及六腑,多为阳热有余之证,而有身热、不得卧、喘呼诸证;饮食起居不慎之阴邪,病从内生,伤及五脏,多为里阴不足之证,而见膜胀、飧泄、肠澼诸疾。二是疾病的发展趋向,病随气转,故阳经之病上行日久转趋于下;阴经之病,下行日久转趋于上。三是邪气伤人,同类相聚,故风为阳邪易伤上、伤阳、伤胃;湿为阴邪而易伤下、伤阴、伤脾。

五脏、六腑、奇恒之腑是怎样划分的?

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全身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二是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精、气、血、津液等的生理、病理,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脏腑的联系。三是遍布全身,联络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等组织器官的经络系统,和经络系统的生理、病理与脏腑的联系。

中医学将内在脏器划分为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主要是根据形态与功能的不同而划分的。五脏(心、肝、脾、肺、肾)接近于实体性器官,主持人体的意识思维活动和贮藏精气。人体的精气虽然在生命活动中不断消耗,又不断补充和产生,但五脏仍以藏为主。《素问·五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即五脏藏精气而不能泻于体外,精气是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应当丰盛,但又不能壅实留滞。又《灵枢·本脏》篇说:“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即精神意识活动也分属五脏;六腑(大肠、小肠、胃、胆、膀胱、三焦)其形态类似管腔性器官,主持饮食物消化、吸收和排泄,所以必须保持经常疏通,以通为顺。《素问·五脏别论》说:“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六腑主传化饮食和糟粕,不能久藏,藏则满塞不通而发生病变。

五脏能藏精气,六腑则主要是消化和吸收,而六腑功能活动又赖五脏所藏精气。因此,五脏与六腑是相互为用的,这种生理上的关系叫做“脏腑表里相合”。

奇恒之腑,《素问·五脏别论》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日奇恒之腑。”奇恒之腑藏精气以供养人体,象地气生长万物。精气是神(精神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所以奇恒之腑亦多与神志有关。如:“脑为元神之府”、“脉舍神”、“胆为中正之官、主决断”等,功能同五脏。又因其形态亦多似管腔器官,与六腑相似。故曰奇恒之腑“功同脏、形似腑”,但又似腑非腑似脏非脏,所以名曰“奇恒”。

为什么说脾不主时?

因为脾运化水谷,化生气血,滋养四肢百骸、五脏六腑,如同自然界土能生长、滋养万物一样。在一年四季之中,任何脏腑组织器官在任何时令中,都离不开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滋养,所以脾不单独主一季节,而分旺于四时,即《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说:“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

为什么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邪不能容?

因为心主血脉,全身脏腑组织赖心血濡养而维持其正常机能。心又主神明,即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和对全身各种生命活动进行自我调控的能力,这些功能虽然由五脏所主,但心是最高主宰。只有在心神的作用下,才能统摄精神,调节情志,使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对生命发挥重要的协调和保护作用。故原文日“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又因心有心包络护卫于外,因而邪不能伤害,否则心神耗散,人即死亡。一旦邪气侵犯心脏,由心包络代为受邪。

如何理解心主血脉和主神志?

心与脉管相连,脉管为血液循行的隧道。《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夫脉者,血之腑也。”《素问·六节脏象论》、《素问·痿论》也分别说心“其充在血脉”、“心主身之血脉”。可见“心主血脉”是指心能推动血液在脉管中循行的作用,即心气的作用。《素问·平人气象论》说:“心藏血脉之气。”藏之于心的这种“气”,就是推动血液循行的动力。现代医学亦认为心脏是血液循行的动力器官,在机体的整个生命活动期间,心脏都在不停地跳动,不断地将静脉流入心脏的血液以一定的压力射入动脉血管中,推动血液循环,这与中医学的“心主血脉”、“诸血皆归入心”的认识有一致之处,同样深刻地说明了心脏在血液循环中的动力作用。

心与脉管相通,心气推动血液在脉管中循行,所以心气的强弱可以从脉象上反映出来。例如,心血充盈,心气旺盛,则血脉运行畅通,其脉象和缓有力、节律均匀为之正常。反之,如心气虚,推动无力,则血脉运行不畅,表现心悸,脉细无力或涩,甚至节律不整而有结代现象。若心血瘀阻,则可出现心胸闷痛、颜面、唇甲青紫等现象。

“心主神志”、“心主神明”、“心藏神”皆指心主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而言。是从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体系“心灵论”脱胎而来的。这种用“心”来代表人的思维、意识活动,不仅在中医学中如此,哲学上、文学上也是如此。孔子曾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老子说“不见可欲,使心不乱”。直至今天专门研究精神思维意识活动的学科,则称之为“心理学”。《素问·上古天真论》“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以及民间常说的“耳不听,心不烦”、“心神不安”等等,都是把心作为思维、意识器官来看待的。正因为人的思维、意识都由心主宰,故称“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古人之所以说“心主神志”,是认为神是以精血为物质基础的。《内经》中说“心主血脉”、“脉舍神”。李东垣《脾胃论》说:“凡忿怒、悲、思、恐惧,皆损元气。夫阴火之炽盛,由心生凝滞,七情故也。心脉者,神之舍,神无所养,津液不行,不能生血脉也。心之神,真气之别名也,得血则生,血生则脉旺。”引文前部分说明精神情志与心的关系,后部分明确说明神依靠血液的濡养,血液依靠神的支持。另外又“肝藏血”、“肾藏精”、“脾为气血化生之源”,所以也都与神志有关,只是由于心主血脉便强调了心与神的关系。《灵枢·邪客》篇中说:“心者,精神之所舍也。”在《灵枢·本神》篇中又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是说接受外界事物,并给予相应反映,这一功能是由心来完成的。

正因为“心藏脉、脉舍神”,所以“心主血脉”与“心主神志”二者关系密不可分。心血的盛衰及其变化,常影响神的改变,而心神的变化也常常使“心主血脉”发生异常。如:心血不足,可表现心烦、失眠、多梦、健忘、心神不宁等神志的异常,当以养心血安心神治之。又如营血有热,反映于神志上,则可能表现为神志昏迷,谵语狂言等,又当以清心安神治之。反过来,若因某种原因精神受刺激神不安宁,也可引起心血在脉中流动加速,表现脉跳速率增加等。

下面就“心主神志”来谈谈中医对“脑”的认识。古人将脑称为“奇恒之腑”,为“髓之海”,《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髓者皆属于脑”。张隐庵在《脉要精微论》注解中说:“诸阳之神,上会于头,诸髓之精,上聚于脑,故头为精髓神明之腑。”此外在《灵枢·大惑论》、《灵枢·海论》中亦分别谈到了视觉听觉的生理病理变化与脑的关系。明代李时珍明确提出“脑为元神之府”(《本草纲目》)。清代王清任又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结合本人多年的考证,提出了“灵机记性在脑者,两耳通于脑,所听之声归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小儿周岁脑渐生,舌能言一二字”。《医林改错》把思维记忆、视觉、听觉、嗅觉、语言等功能归属于脑,这是中医学对脑的功能较全面的论述。

李梴在《医学入门》中分析“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时,说:“有血肉之心,形如未开莲花,居肺下肝上是也。有神明之心,神者,气血所化之本也,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是也。”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他已将“血肉之心”与“神明之心”区分开。以此分析《素问·灵兰秘典论》“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便可知所谓“主”并非血肉之心,实是指中枢神经——大脑功能而言。

脾与胃的生理关系如何?

脾与胃在生理上的关系甚为密切,《素问·太阴阳明论》做了具体论述。从解剖上来看,脾与胃之间有系膜相连;经脉上脾胃通过各自隶属的经脉相互联络,构成表里关系,脾经又贯通于胃经。在生理功能上,胃受纳水谷,为脏腑气血之源,然而需要通过脾的运化,才能把水谷精气输布到四肢百骸及全身脏腑组织,得以充养,所以原文强调“脾主为胃行其津液”的机理,突出脾胃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为用,共同完成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输送的重要功用。

脾胃生理上的密切关系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胃气和则后天营养自有来源,脾气健则水谷精微得以输布,使虚损病证逐步痊愈。因此,调理脾胃,滋养后天,是治疗内伤疾病的重要方法。

为什么说肺主一身之气?

肺主一身之气,是由于肺主呼吸作用而决定的。

有关肺的生理功能,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就有“天气通于肺”之记载。明代张景岳《类经图翼》中记载华佗对肺的描述时说:“肺叶白莹,谓之华盖,以覆诸脏,虚如蜂窠。下无透窍,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一呼一吸,消息自然,司清浊之运化,为人身之橐籥。”肺在体腔内位置最高,被覆于心脏的上面,故称“华盖”。由于肺的支气管到肺内分成很多支气管树,最后又分成细支气管,细支气管再不断分支,末端为肺泡所代替。故形容为“虚如蜂窠”。肺有司呼吸的功能,通过呼吸往来自如,即“一呼一吸消息自然”。肺主呼吸能使自然界的清气(O(2下标)),通过肺进人体内,而体内的浊气(CO(2下标))通过肺呼出体外,肺吸进的清气与水谷之气结合形成宗气,所以说“肺为宗气之化源”。故《灵枢·邪客》篇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肺,而行呼吸焉。”《灵枢·动输》篇又说:“其清气上注于肺,肺气从太阴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来,故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不已,故动而不止……”可以看出,宗气贯注心脉,又通过心主血脉而布散周身,从而维持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而宗气的形成与肺有关,所以说“肺主一身之气”,或“诸气者,皆属于肺”。

肺主气,除上述“司呼吸”与“形成宗气”外,从《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的记载分析,古人似乎亦粗浅地认识到在体循环中的气体交换——体呼吸。经肺吸入的氧气“归心”,由“心主血脉”到全身各部组织,“脉气流经”与各部组织进行气体交换,变动脉血为静脉血,然后再“回归于肺”,便是“肺朝百脉”。也可以说是“肺循环”。这是从现代医学观点分析“肺主一身之气”的另一个方面。

宣发与肃降是什么意思?

宣发与肃降,是对“肺司呼吸”、“肺主皮毛”、“通调水道”等生理活动的概括。

宣发,是指肺的宣散与输布功能,以及这种功能所体现的肺与皮毛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肺“一呼一吸,消息自然”进行气体交换,将体内浊气宣散至体外。二是肺气将卫气和津液等布散于周身以温润肌腠和皮毛,即《灵枢·决气》篇所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上焦开发”就是指肺气的宣发作用。

皮毛位于体表,不论西医学或中医学对皮肤的重要作用都十分重视,西医认为皮肤在生理上有保护人体深层组织不受损害,是整个机体的壁垒,有感受冷、热、痛、触的感受体,能调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又有协助中枢调节体温的作用。在热的环境里,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汗液外泄以散热。在冷的环境里,皮肤血管与立毛肌收缩,汗腺分泌停止,无汗而保温,且有贮存水分、盐分和糖的作用。皮下组织能贮藏脂肪,以供皮肤营养,同时也可维护和调节体温平衡,皮肤还有排泄体内水分和少量食盐与尿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