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中国未解之谜(上)
4695300000063

第63章 曹操陵墓之谜

曹操生前以性格多疑而着称。他死后也给世人留下了一道难题。据《三国演义》第七十八回记载,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春正月。六十六岁的曹操于病榻前立遗嘱:于彰德府讲武城夕卜,设立七十二疑冢,“勿今后人知吾葬处。恐为人所发掘故也”。就这样,从临漳县三台村以西八里的讲武城起始,直到磁州而止,七十二座坟墓宛如一座座小山布列。而曹操究竟葬于其中的哪一座呢,却始终不得而知。

据《三国志·武帝纪》载,曹操于洛阳病逝半个月后,其子曹丕遵照曹操生前遗嘱,将其遗体运回曹操作为魏王时的都城邺(今河北临漳一带),安葬于邺城以西的高陵。但是,没过多少年,这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高陵就不见了踪影,从而引起了后人的浓厚兴趣。

那么,曹操的陵墓究竟在什么地方呢?根据《魏书·武帝纪》记载,“初平二十三年六月,令曰:‘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汉制亦谓之陪陵。’”由此可见,曹操生前就已开始筹建陵墓,其位置当在西门豹祠以西,周围还有诸侯公卿的陪葬墓。问题在于,在临漳一带,西门豹祠有多处,不仅如此,就连安阳、磁州境内,亦有多处西门豹祠。因此,要考证曹操陵墓,必先找到曹魏时的邺都三台村一带西门豹祠的确切之处。但这一问题并未解决。

大约从宋代开始,“漳河疑冢”的传说开始流行起来。宋室南迁之后,占据中原的金人尊曹魏为正统,每年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给“漳河疑冢”扫墓。南宋范成大曾写诗讽刺此事:“一棺何用冢如林,谁复如公负此心。岁岁蕃酋为封土,世间随事有知音。”疑冢的说法富有传奇色彩,又同曹操的奸诈多疑、诡谲多变的性格颇为相合,许多人对此深信不疑,甚至有不少人还亲自前往邺城的旧迹去勘实凭吊。当勘察未果时,不由得又发出曹操“生前欺天绝汉统,死后欺人设疑冢”感慨。

成书于元明时期的《三国演义》很显然是受了这种传说的影响,并对它进行了艺术加工,使其影响不断扩大。后来,关于曹操陵墓更有了多种说法,甚至有说在漳河河底的。据清人沈松在其《全健笔录》一书中引《坚瓠续集》载:“顺治初,漳河水涸。有捕鱼者见河中有大石板,其傍有隙,窥之漆黑。有大胆者以为其中有鱼,乃人。进数十步见一石门,甚感奇怪,于是呼同伴尽入。刚一人内,见石屋中尽是美女,或坐或倚或卧,稍顷即化灰委地。屋中有一石床,床上卧一人,冠服如王者。旁立一碑,记为曹操也。于是众人跪而斩之,磔裂其尸。”

徐作生先生在八十年代中期,曾亲自去临漳县古邺地对疑冢作了实地踏勘。当地文物管理部门的人员介绍说,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因闹饥荒,“七十二疑冢”遭到饥民和盗墓贼的多次盗掘。从墓中出土的大量文物来看,多为北魏、北齐时代的王公贵族的墓冢,其中有齐王陵、齐献武帝第十一子高阳王墓、魏兰陵郡开国吴郡王墓、齐故开府仪同三司尚书、云州刺史景公等墓,根本不是“曹操疑冢”。故而认为,七十二疑冢可能是曹操生前所设,以惑后人;而北朝王公贵族则是坐享其成了。徐先生的这一推断也得到了考古工作者的证实。1988年3月8日《人民日报》载文俨曹操七十二疑冢之谜揭开指出,曹操疑冢实际上是北朝的大型古墓群,并且古墓的确切数字不是72座,而是134座。

笔者认为,曹操陵墓的“失踪”与魏晋时期的丧葬风俗密切相关。中国古代历来讲究厚葬,帝王陵墓则是这一风俗的集中体现。因此,皇陵向来是贪财之徒的聚焦目标,虽有严刑峻法,仍挡不住他们铤而走险。及至改朝换代的战乱时期,前朝皇陵更是大祸临头。西汉末年,赤眉军曾在咸阳北原大挖西汉诸帝的陵墓;东汉末年,董卓迁都长安之际,同样率部下盗掘了东汉诸帝陵墓。两汉帝陵的结局令后世帝王触目惊心,魏晋时期帝王公侯的陵墓,多以简朴风格为主,甚至不树不封,与此当不无关联。而曾经直接参与了大挖东汉帝王陵墓和豪门祖坟的曹操,对前代帝王陵墓种种惨不忍睹的结局不可能不有所惊悸。他临终时所发出的“恐为人所发掘故也”的感慨,便是这种心情的写照。曹操生前提倡俭约,死前对自己的后事也做了从简的规定:天下尚未安定,不必遵照古代葬礼制度,应该简礼而薄葬,不得随葬金玉珍宝。由于实行简葬,加之陵墓不树不封,又临近漳河。而漳河在历史上多次改道,曹操陵墓很可能被大水冲毁而不知具体位置了。由于魏晋时期总体提倡简葬习俗,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帝王将相的陵墓,如今都无从寻找。不仅曹操陵墓难以确定其址,其子魏文帝曹丕的陵墓如今同样也难觅其踪。这恐怕就不能简单地归之于曹操多疑的性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