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中国未解之谜(上)
4695300000062

第62章 东汉“党锢”之谜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随着母后称制、外戚专权、宦官预政等一系列祸国殃民的政治闹剧的不断上演。终于引起了富有正义感的士大夫、太学生和部分在朝官吏的不满与抗议。他们不约而同地联合起来,共同向这种黑暗政治进行抗争。最终却惨遭迫害,形成着名的“党锢之祸”。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是士大夫的灾难,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次劫难。

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专权,整个社会一片黑暗。特别是桓帝、灵帝时期,朝政完全为外戚宦官势力所把持,甚至连皇帝的废立,都操纵在他们手里。外戚党羽和宦官的爪牙们,把持朝政,控制地方察举。东汉盛行一时的察举制度,此时早已有名无实。时谚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察举制度的混乱,使得太学生们不能按正常途径进入政治舞台,引起了他们的强烈不满。而外戚宦官们的倒行逆施,也引起了统治阶级内部一些富有正义感的中下层官吏的不满。他们同那些仕途受阻的士大夫和太学生们联合起来,同外戚宦官开展了激烈的斗争。

那些独立不羁,不随波逐流的士大夫们品评人物,抨击时政,形成了波及朝野的“清议”运动。这在腐败成风的当时,起到了激浊扬清的作用。太学生们最为推崇的官僚,是敢于反对宦官的李膺、太尉陈蕃和南阳太守王畅。这从他们品评这些官僚的评语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来:“天下楷模李元礼(膺),不畏强御陈仲举(蕃),天下俊秀王叔茂(畅)”。因此,东汉末年广泛的反宦官斗争,是以陈蕃及朝野名流为领袖,李膺、郭泰为中心,太学生等为基础,清议为武器的大规模的政治运动。

东汉自冲帝以至桓帝中叶,是外戚的天下。顺帝死后,梁太后抱着他两岁的儿子置于宝座之上,是为冲帝。冲帝在位一年便夭折了。梁太后又与大将军梁冀商量,从皇族中选定一个八岁的孩子为皇帝,是为质帝。但质帝天姿聪颖,很快便认识到梁冀是一个“跋扈将军”,自然不符合做傀儡的条件,不到一年,便被梁冀毒死。接着而立的,是十五岁的桓帝。

桓帝即位后,大封外戚,外戚的权势日益高涨,宦官的威风就相形见拙。因而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之间的矛盾。梁太后死后,裙带断裂,外戚无所依靠。桓帝与宦官联手,把梁氏一门无分老幼,全都斩尽杀绝。但是从外戚手中接受政权的,不是皇帝,而是宦官。汉朝天下落入了家奴手中,朝政依然黑暗。在这种背景下,涌现了一大批以清高自守、敢于抨击宦官势力的反对派人物。其中李膺成为着名的领袖。李膺出任河南尹时,曾因打击宦党而下狱,不久复出为司隶校尉。当时宦官张让的弟弟张朔残暴无道,畏罪躲在张让家中,李膺派人到张让家中搜出处死。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李膺也因此而名声大振,并得到士大夫们的敬重。当时士大夫如能得到他的接待,被认为是莫大的荣幸,称之为“登龙门”。

但是,以李膺等为首的反宦官斗争引起了宦官集团的嫉恨。公元166年,宦官诬告李膺与太学生及郡国生朋比为奸,诽谤朝廷,桓帝不分青红皂白,诏令全国,逮捕“党人”,收执李膺等二百余人。第二年,把“党人”赦归田里,禁锢终身,不得做官,这就是第一次“党锢”。但这次党锢并没有使士大夫们屈服,反而以之为楷模,高尚其道,清议之风更盛。当时社会舆论也都同情“党人”,清议派把那些遭受迫害的仁人志士称为“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等,他们都是当时士林中人理想人格的典范,代表了朝野反宦官斗争的主要精神,并被引为社会楷模。

公元167年,桓帝死后,灵帝继位,太后父窦武为大将军辅政。窦武嫉恶宦官专宠,遂与陈蕃合作,起用被禁锢的“党人”,打算消灭宦官的势力。但因事机泄漏,宦官曹节、王甫发动政变,窦武兵败自杀,陈蕃等被害。在这次事变中,太学生与宦官肉搏而死者数十人。紧接着,宦官开始了对士大夫官僚们进行大屠杀。李杜密、范滂等百余人皆被诬杀,妻子皆徙边。其他因仇怨相陷受牵连,以至于死、废、禁者达六七百人。公元172年,窦太后死,宦官集团又一次四出搜捕“党人”及太学诸生千余人。公元176年,又下诏规定,凡是“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兄子弟及五服以内的亲属,都一律免官禁锢。这就是第二次“党锢”。

党锢事件是政府镇压持不同政见者的冤案。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带有党派色彩的政治斗争,也是第一次出现的学生运动。东汉时,士大夫重视气节,勇于为自己信仰而牺牲个人利益,坚持气节被视为正义的化身。而党锢之祸使他们看到坚持气节即带来杀身之祸,从此士大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只顾钻营拍马,他们是士大夫的末流;另一类则是明哲保身,全身保家,研究学问。而像东汉的士大夫为气节而斗争的士大夫不再成批出现。同时,党锢之祸也使文化发展受到很大的摧残。大批经学之士被诬杀,太学也受到严格限制,诗书画赋技艺进士,只能“画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代太学而起的鸿都门学,门庭冷落,人数最多时,亦不过千人。正如翦伯赞所说的,此自以后,“当时有气节的知识分子几无遗类,中国的文化也为之凋残”。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从汉初的黄老无为,到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两汉之际的谶纬神学到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文化的兴衰与政治的兴衰、统治阶级的意志紧紧地纠缠扭结在一起,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