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大愿说净土法门(下册)
4692100000004

第4章 华藏遍《普贤行愿品》学记第一讲(4)

比方说人,人中有天人,人中有修罗,人中有畜生。很愚痴的人,是不能够明了真理,这样子呢,他是人中的畜生道;瞋恨习气极重的人,是人中的修罗道。所以每一界都具足十界,而十界互具,就成为百界。百界每一界都具足如是性,如是相,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这样子呢,每一界都具足十如是,这样子就成为千如。千如,千如是,百界千如。而千如之中又有假名一千、实法一千、国土一千,所以成为一念三千。假名一千是从佛假名,乃至于地狱假名;实法一千是指佛的五蕴,乃至于地狱五蕴;国土一千是佛的依报,乃至于地狱依报;这样子就一念三千。

所以本品,是以一真法界性具三千为体。我们能够明了这一点以后,我们就可以知道什么?我们就可以知道,我们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即念本觉,成今始觉,而证得究竟觉。这个是从辨体上来说的,前面的显体是显性德。

明宗

第三,讲明宗,就是讲修德。全性起修,是不二而二;全修在性,是二而不二。本品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为修行的宗要。十大行愿,每一愿都是从自性本体上而发的。所以说《普贤行愿品》不可思议,因为它每一愿都是从不生不灭的真心本体上发出来的。行从性起,行,微妙的行持也是从不可思议的自性本体上而起的。一一行愿,无非称性起修之修德。导归极乐,是因为我们以称性起修的十大愿王为因,那么也就是以不生不灭的真心为本修因。那么它所感得的果,也一定是称性的净土,不生不灭的净土,也就是说称性的极乐,极乐世界为果。然后圆成果地修证。这个是明宗。

论用

论用,是说本品它的力用,也就是功德。本品的力用功德,非常不可思议,是拔众生苦、与诸佛乐为德用。凡夫众生与诸佛菩萨,迷与悟虽然有悬殊,但是凡夫的心与佛的真心,凡夫的真心与佛心,究竟无有差别。所以从相上来看,是不二而二;从本性本体上来看呢,是二而不二。所以六祖大师说,“人有南北,佛性无有南北之分。”那么獦獠身与和尚身呢,相虽然有不同,但是,佛性本体是无二无别的。

在本品的偈颂上说,“往昔由无智慧力,所造极恶五无间;诵此普贤大愿王,一念速疾皆消灭。”这个是指拔地狱苦的力用。你看,这个《普贤行愿品》,我们依此而修,地狱板重的苦报,都能够一念速疾皆消灭,“诵此普贤大愿王,一念速疾皆消灭。”那我们如何去诵呢?不是说你口念就好。如何去修呢?如何去修这个《普贤行愿品》,乃至于往昔无量劫所造的极重的地狱罪报,一念之间都能消灭呢?我们就要好好地听闻《普贤行愿品》了。那么既然地狱极重的苦报都能消的话,其他的,鬼道的苦、畜生道的苦、修罗道的苦,更加能够迅速地拔除,乃至于二乘的意生身的苦,也能够迅速地拔除。

与乐,是直接与诸佛乐,与成佛乐。本品的偈颂上说,“族姓种类及容色,相好智慧咸圆满。诸魔外道不能摧,堪为三界所应供。速诣菩提大树王,坐已降伏诸魔众。成等正觉转法轮,普利一切诸含识。”这个偈颂概括得怎么样?我们修《普贤行愿品》,就能够迅速地示现八相成道,示现成佛,示现降魔、坐菩提树下、成无上正等正觉、转妙法轮、普利一切众生。这个就是与诸佛乐的明证。成佛之乐都能够由修《普贤行愿品》的法门而得到,何况是菩萨的神通乐、二乘的涅槃乐、诸天的五欲乐,那些都一念之间都可以圆成。所以说本品以拔众生苦、与诸佛乐为胜用。

判教相

判教相呢,是在五时之中为第一时——华严时。“华严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涅槃共八年。”这个天台说,世尊说法分为五时,那么本品属于华严时。如日初出,先照高山,太阳刚刚出来,首先照到高山。这是最初为诸大菩萨说法,在五味之中是乳味。《大般涅槃经》上说,“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由生酥出熟酥,由熟酥出醍醐。”牛比喻佛陀,五味比喻佛陀的妙法,佛陀的教化。在化仪四教之中属于顿教。“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普贤行愿品》直接由不生不灭的真心自性上来发愿,来行持,所以顿证菩提,所以属于顿教。于化法四教之中,兼明别教,正明圆教,在藏通别圆,化法四教之中,是兼明别教,正明圆教的。所以说本品的教相,以圆顿大乘,第一乳味为教相。

好了,略讲天台的五重玄义,讲说圆满了。事实上只要把这个品题真正领会了,整个《行愿品》我们也就通达了,也就明白了。

译者

接下来我们看译者,“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罽宾”就是迦湿弥罗国,也就是现在的克什米尔。“三藏”是指这位般若法师,他通达经、律、论三藏。“般若”是清净无漏圆满的大智慧。法师本来原名是称为金刚智慧,以金刚心所起的智慧。这个唐德宗,就请求克什米尔地区来的般若三藏法师翻译,由乌仗那国国王亲手书写,进贡给唐德宗的梵文典籍,也就是四十卷的《华严》。从唐德宗贞元十二年六月开始翻译,到贞元十四年二月,翻译四十卷《华严》圆满。一般常规会把这个四十卷《华严》最后一品抽出来,加到实叉难陀法师翻译的八十《华严》里面去,所以现在流通的《华严》,都是八十一卷。

结前起后——序分

我们看经文。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这一段是序分。虽然是一品,我们还是按照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来讲说。那么到这里就是序分,是结前起后。那么前面普贤菩萨,以很长的偈颂,赞叹了如来的胜功德,这里面作一个总结,赞叹如来的种种殊胜功德。

以后“告诸菩萨及善财言”,普告在会的诸大菩萨,以及来参学的善财童子。

“善男子”是指能发菩提心,能明“大方广”的人称为“善男子”。不是讲外在的相,不是讲外在的男子相、女人相,而是指真能发菩提心,能明“大方广”,能明我们“大方广”的真心,这个人都可以称为“大丈夫”,称为“善男子”。哪怕外相是女人,但是她能发菩提心,能明真心本体“大方广”,敢于担当,以这个真本真心来修行,外相虽是女人,而心是“大丈夫”,是“善男子”。

如来的功德,是浩瀚无边赞说不尽的。不单单是因地上的菩萨赞叹不尽,果地上的佛陀也赞叹不尽。那么普贤菩萨就打了一个比方说,“假使十方一切诸佛”,假使十方法界的一切的诸佛,他们都来赞叹佛功德,以无碍辩才之口,经不可说不可说劫。这个时间长到什么时候呢?就是说,你把佛刹,把整个一佛教化的国土称为一佛刹,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把一个三千大千世界都磨成微尘,每一粒微尘,都算是一个大劫的时间,经过如此漫长的时间,日日不间断地来讲说佛功德,也不能穷尽。

所以《华严经》上面偈赞说,“刹尘心念可数知,大海中水可饮尽;虚空可量风可系,无能说尽佛功德。”佛陀的功德不可思议,你看乃至于下一场大雨,有多少滴雨点,如来一刹那中间,都可以知道,但是无能说尽佛功德。我们一定要能够消归自性,这里面说的如来的功德是指什么?赞叹如来殊胜功德,既是指离垢妙极法身,已经圆满成佛的果地如来的功德。同时也是指我们每一个人的真心自性不可思议。所以我们要能够深信这一点,要能够体悟这一点。所以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就是说唯有我们的真心佛性最尊最贵。

那么我们要成就这个赞说不尽的,无量诸佛都赞叹不尽的这个功德门,应该如何才能成就呢?如来有这样子无量无边的浩瀚的胜妙功德,我们如何来成就呢?我们要修普贤菩萨的“十种广大行愿”。这样子呢,因为普贤菩萨的十种广大行愿,是全性起修,全修在性,直接从真心本休上发愿来起修。真心本体是浩瀚无边,无穷无尽的,所以普贤行愿也是无有穷尽的,乃至于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行愿乃尽。而事实上,虚空界,众生界,众生业,众生烦恼,都无有穷尽,所以普贤行愿无有穷尽。所以说自性无穷无尽,普贤行也是无穷无尽的。善财童子等诸大菩萨,要圆满成就佛果,就应该学习普贤菩萨。所以普贤菩萨说,“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应该像我普贤菩萨一样,来修十种广大的行愿,称性发愿,依愿修行,那么如来的无穷无尽的称性的胜妙功德,不期圆成而自然圆成。

好了,明天我继续地讲说正宗分,我们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