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钟吕丹道经典译解
4691100000039

第39章 《太乙金华宗旨》简介

《太乙金华宗旨》一书最初是以吕洞宾《逍遥诀》、《劝世歌》等歌诀为中心,在宋末开始流传,并有底本传世。后人得之,有所增减,并以手抄的形式流传。到清康熙时才分别由净明、龙门二派刊刻出版。由于《太乙金华宗旨》是修炼人的灵性的著作,在整个流传的过程中,后人又运用扶乩的方式增添了许多神奇的内容,又引入佛儒的思想加以参证,从而使《太乙金华宗旨》充满着神秘色彩,又多了些丹道外的内容。

人的精神世界分三个层次:识神、元神、灵性。灵性是天地所赐,元神是父母所给,识神是后天所生。三者的结构关系是:元神包着灵性,识神包着元神。一般状态下,人清醒时,识神为显态,元神为隐态。睡眠时,识神为隐态,元神为显态。识神与元神缺乏主观联系。灵性是生命之本,静隐则安,一旦灵性显动,生命危矣。目前,人们对识神有所认识,但不深入透彻,至于元神和灵性,不知其然,更不知所以然。

吕洞宾在完成了《灵宝毕法》的修炼,获得正果的基础上,对识神、元神、灵性有了本质的认识。他站在如此高的层次上,对灵性及其在《灵宝毕法》中的作用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形成了《太乙金华宗旨》。所以说,《太乙金华宗旨》是《灵宝毕法》中的一部分,是关于“太乙”的那一部分。那么,“太乙”是什么?“太乙”能干什么?“太乙”干成了什么?

“太乙”是什么?“太乙”又称“太一”,即“道生一”的“一”。人之前“一”就存在,人之后“一”仍存在。对人类来说,“一”是绝对的、永恒的、不变的。人生之初,“一”入人体,称之为灵性、灵信、信灵等。常人不知,而仙人用之,称为玄关、祖窍、天心等,异名诸多,实为“一”也。人死之时,“一”出人体,称为灵魂。

“太乙”能干什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属万物,人如果能够主动地认识和掌握了“一”,就能很容易地认识“二”、“三”和“万物”。是这个理吗?在《灵宝毕法》中,“太乙”出现在“第二法聚散水火”中的“第一段太乙含真气”。金华即金丹,即《灵宝毕法》“第八法朝元炼炁”中的“第三段紫金丹”,如此说来,《太乙金华宗旨》就是从“太乙含真气”到“太乙金丹”的宗旨,其间的诸法诸段都可以加上“太乙”,换句话说,就是至少在《灵宝毕法》的“第二法聚散水火”炼出“太乙”,随后再用“太乙”连接《灵宝毕法》的诸法诸段,直致成就金丹。

大家可以想象,气是能量,看不见摸不着,人通过意识到底能把气聚积到什么程度?“太乙含真气”自然就是以“太乙”聚真气。只有这样,气才能够被不断地、牢固地聚积在一起,密度逐渐增大,依次凝结成“气”态、“液”态、“固”态的丹,分别对应于《灵宝毕法》的“人仙功”、“地仙功”、“天仙功”。

“太乙”干成了什么?简单讲,丹道中的验证都是运用“太乙”“看到”的。深层说,中华古代文明就是运用“太乙”所“看到”的客观存在的文明:《黄帝内经》是“看到”的结果归纳,《周易》是“看到”的结果概括,《道德经》是“看到”的结果升华。《太乙金华宗旨》是练习“看到”的方法。

《太乙金华宗旨》源于《灵宝毕法》,两者相互配合,融合如一,以氣运行识神、以炁运行元神、以运行灵性,通过修炼识神达到激发和调控元神和灵性,全面揭示精神世界的奥秘,认识生命的过程和本质,开拓人类超凡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极大地拓宽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深度和范围,也提高了人类智能的层次和程度。当然,《太乙金华宗旨》不可能把关于“太乙”的所有内容都写了出来,如果人们能够从中真正明白了一些玄机,应该开心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