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4689100000171

第171章 王守仁名声震慑江西八府,学说风靡南北两京

王守仁(1472—1529)明朝大臣,思想家。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字伯安。曾在余姚阳明洞讲学,学者称阳明先生。弘治进士。历任刑、兵部主事。正德元年(1506),因忤权宦刘瑾,谪贵州龙场驿丞;后以右佥都御史,扑灭江西宁王叛乱。官至兵部尚书,封新建伯。提倡“心学”。有《王文成公全集》、《传集录》。

二十世纪初,青年毛泽东在长沙求学时,对宋明理学家著作认真研读,他尤为钦服的是宋代的朱熹和明代的王守仁。王守仁提倡“行先知后”、“知行合一”,他的哲学体系是主观唯心主义,但提出行是知的尺度却蕴含着合理的因素,对学生时代的毛泽东确立“重在行事”的观点和发挥主体实践的能动性有一定的作用。

毛泽东说王守仁是理论家。1913年,他在《讲堂录》里,把古代贤者能者划为两类人:“有办事之人,有传教之人。前如诸葛武侯范希文,后如孔孟朱陆王阳明等是也。”(《毛泽东早期文稿》第591页)办事之人即实践家,传教之人即宣传家、理论家是也。

他遍读过王阳明全书。《讲堂录》记录了“阳明格物,思笋生之理”,(同上,第583页)乃是指王守仁二十一岁时,在北京“遍求考亭(朱熹)遗书读之。一日,思先儒谓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官署中多竹,即取竹格之,沉思其理不得,遂遇疾”(《王文成全集》卷三二《年谱》)。王此后“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明儒学案》),学问大进,百尺竿头,更上一头。毛泽东于此作了记录,录此存照。

毛泽东很早就认定王守仁是“唯心论”者。1917年,毛泽东读德国泡尔生《伦理学原理》译本,就西方伦理学直觉论说,联想到了中国,指出:“此举直觉论者之说。孟轲之义内,王守仁之心即理,似均为直觉论。”(同上,第119页)盖直觉论认为只有通过心理体验、直觉意识才能证明它的存在,而王守仁也认为“心即理”,“理也者,心之条理也(《书渚阳卷》),其意相近,故有此眉批。于兹可以窥出青年毛泽东对王守仁“心学”认知深度。

毛泽东很早就评及宋明理学流派。1915年致友人信中即提及:“夫古今门户之争,在政有君子小人、清流浊流之分,在学则有汉代宋代、程朱陆王之异。”(同上。第14页)王,就是王守仁。陆是宋陆九渊,他俩主张“心即理”,心是宇宙的根本,其说正与程颢、程颐和朱熹所说“理在心外”相悖。

因为对王守仁的熟悉,1943年6月,在读了刘少奇关于人性、是非、善恶等问题给续范亭复信后,给刘少奇写了批语,指出:“王阳明也有一些真理”。(《毛泽东文集》第三卷第84页)

建国以后,毛泽东仍孜孜不倦地研读中国传统哲学。五十年代他提倡开展学术百家争鸣,作了多次讲话。1957年1月,在省市委书记会议上又说:“只讲唯物主义,不讲唯心主义,只讲辩证法,不讲形而上学,你就不知道反面的东西,正面的东西也不能巩固。因此,不仅要出孙中山全集,蒋介石全集也要出。黑格尔、康德、孔子、孟子、老子、二程、朱王,都要讲。”此中的“朱王”,就是指朱熹、王守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