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4689100000170

第170章 于谦声光自与日月争,事事成败其天也

于谦(1398—1457)明朝大臣。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廷益。永乐进士。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前后达十九年,政绩卓著。土木之变后任兵部尚书,反对南迁,指挥北京保卫战。后在夺门之变中被害。1489年(明孝宗弘治二年)恢复名誉。忧国忘身,秉性刚直。有《于忠肃集》。

于谦是明朝中期的大臣,是一个可歌可泣的人物。他救国拯民,特别在土木堡战役后,出任兵部尚书,主持北京保卫战,中流砥柱,因为主动出击,使入侵的蒙古瓦刺部落不能得逞,被迫放回被俘的明英宗。

毛泽东从小就熟知于谦史实,对于谦坚持抗战大力称赞,他对此中故事颇作研究,以至若干细节也认真分析。如在读冯梦龙《智囊》卷十三《捷智部·灵变》“自古攻守之策,未有不以食为本者,要在敌未至而预图耳。若搬运不及,则焚弃亦是一策。古名将亦往往有之,决不可赍盗粮也”一段时,联系当时于谦守卫北京,为避免通州仓粮为瓦刺所掠,认为烧掉可惜,动员全城军民随意搬运,几天里全部运进了北京的史实,毛泽东却别具慧眼提出己见:“赍盗粮亦何所不可,地不能毁,民不能迁,皆赍盗粮也”。(《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62页)意思是粮食丢掉无多大损害,而敌人打进了后,土地、民众甚至粮食,还是会被侵占了的。关键还是赶走他。

由于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明英宗朱祁镇得以回到明朝。毛泽东对这段历史颇有感触。1945年8月,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前夕,就以此故事为例作了生动说明:“万一谈不成,蒋介石把我扣起来做人质,那他就彻底输了。他坚持内战的反共嘴脸便暴露无遗。最坏的情况无非像历史上的明英宗土木堡之变,如果真是那样,大家就要像于谦那样,针锋相对,坚决斗争!斗得越凶,仗打得越好,我也就越安全。”(《统帅部参谋的追怀》第74页)后来,朱祁镇在“夺门之变”中复位,于谦被“夺门”的新贵以“意欲”两字罪杀害。相传朱祁镇于此不忍,说过于谦确实有功的一番话,可是新贵们说:“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朱祁镇复位后七年病死,死前遗诏今后不得再用活人殉葬。也许是有这个行为,毛泽东在1964年5月12日的一次谈话里,评论明朝十五朝皇帝时,指出他们多数“尽做坏事”,两个比较好,两个还稍好些,其中稍好的一个就是朱祁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