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帝王的手段
4688900000040

第40章 拼杀出来的“大哉乾元”

元世祖(公元1215年-公元1294年。)成吉思汗选定第三子窝阔台为继承人的时候,窝阔台谦逊地说:“只怕后世子孙不才,无法继承下去。”成吉思汗安慰他说:“即便你的子孙全都不才,我那么多儿子,就挑不出一个好的继承人来吗?”他当时并不知道,就是这句话,竟然酿造出了新的矛盾和无尽的纠纷。

窝阔台被指定为继承人以前,争斗最凶的是术赤和察合台,他被指定为继承人以后,和拖雷的矛盾逐渐激化。成吉思汗破坏传统的幼子守灶制度,决定传位给窝阔台后,为了补偿拖雷,把一大片土地和12.9万主力军中的10.1万人都交给了他,拖雷的势力迅速坐大,足以和窝阔台相抗衡。

术赤素来和拖雷交好,而察合台则与窝阔台亲近,两人虽被远封异域,但其子孙、亲信留在蒙古草原的,依旧水火不容,各支持一方,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势力。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虽然遗命传位给窝阔台,却让拖雷暂时监国,同时表示“忽邻勒塔”制度仍然保留。拖雷拖延了整整两年,不肯召开“忽邻勒塔”选举可汗,在察合台和窝阔台党羽的竭力反对下,才被迫召开大会。

正史上记载,很多贵族都拥护拖雷,全靠拖雷反复游说,才终于选定窝阔台继承汗位。然而如果真是这样,大会就不会一拖两年,更忽必烈在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作了长期备战后,便以宋廷拘囚郝经为借口,于公元1267年举兵攻宋不会开了40多天才出结果。总之,窝阔台占据上风后,开始逐步削减拖雷派的势力。

1232年,拖雷在钧州三峰山(今河南禹州境内)大败金军,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回师途中,突然得到窝阔台重病不起的消息。拖雷匆忙前往侍奉,听萨满巫师说,只有亲人代死,才能挽救大汗的性命。拖雷痛哭道:“那就由我代替哥哥去死吧。”喝下巫师调制的符水,很快就咽了气,而窝阔台的病却奇迹般地好了——充满迷信色彩的故事背后,隐藏着残酷的政治斗争和浓重的杀机。

窝阔台死于1241年,遗命由第三子阔出的儿子失列门继承汗位,但其妻脱列哥那(乃马真后)属意于长子贵由(1206~248),因为贵由远征未还,她就拖延“忽邻勒塔”的召开,自己临朝摄政。支持拖雷系的术赤之子拔都(1209~1256)在东欧建立了金帐汗国,至此和窝阔台系正式决裂,不再接受帝国中央的领导。

贵由继承汗位后,蒙古帝国内部分裂倾向更为明显,政治动荡,赋税加重,日益衰败。1248年贵由去世,拔都又跳了出来,他不想继续由窝阔台系统治蒙古,就以成吉思汗长孙的身份,要求贵由妻海迷失后与众大臣共同治理朝政,直至新可汗继立。海迷失后的两个儿子忽察和脑忽都想被选,内部争斗不休,就给了拖雷系以可乘之机。

术赤家族拥立拖雷的长子蒙哥(1208~1259),派军队护送蒙哥回归蒙古草原,用武力胁迫亲贵们召开“忽邻勒塔”,推选蒙哥为汗。1251年,蒙哥继承汗位,开始大规模削除异己,窝阔台、察合台两系的亲王们及其亲信被杀的被杀,被幽禁的被幽禁,这才结束了两派长达二十余年的斗争。

蒙哥对自己的兄弟们也不大放心。其弟忽必烈受命经营中原地区,用汉法治理汉地,不但招致蒙古游牧贵族的不满,也使蒙哥大为惊惧,恐怕兄弟威望日重,将会威胁到自己的汗位。1257年,蒙哥解除忽必烈的兵权,并且派刘太平等亲信到陕西、河南等地征粮,趁便大肆迫害忽必烈的亲信。忽必烈急忙把妻子、女儿送到汗廷作人质,表明自己的忠心,蒙哥这才暂时罢手。

1257年,蒙哥亲征南宋,两年后在四川钓鱼城遭到重创,本人也受伤病死,蒙哥的异母弟末哥急忙派人送信给忽必烈,说:“请你回漠北去,以你的威望维系天下人心。”当时忽必烈正在进攻淮河流域,认为无功而还将损害自己的威信,就没有及时动身。他留在草原的幼弟阿里不哥遂抢先一步,征发草原各军,准备以武力继承汗位。忽必烈的妻子察必听到这个消息,派人去责问说:“发兵这样的大事,成吉思汙的曾孙真金(忽必烈和察必之子)就在这里,为何不让他知道?”

察必密报忽必烈,忽必烈召集众将商议。谋士郝经说:“很明显,阿里不哥已经行动起来了。大王虽然手握重兵,但如果阿里不哥宣称握有遗诏,正式继位,我们还回得去吗?愿大王以社稷为重,与南宋议和,然后亲率轻骑,直捣燕京,使他们的阴谋瓦解冰消。”忽必烈采纳了他的建议,急忙议和北上,]259年年底抵达燕京。阿里不哥派人请忽必烈尽速前往蒙古会葬蒙哥,就便参加“忽邻勒塔”,被忽必烈拒绝了。

次年三月。忽必烈到达上都开平(今内蒙古多伦西北),以蒙哥最年长兄弟的名义,亲自召开“忽邻勒塔’。当时,某些地位崇高的藩王’比如其弟旭烈兀,拔都弟别儿哥等人都未到会,因此虽然众人拥戴,忽必烈还是有点犹豫不决。谋臣廉希宪和商挺私下对他说:“先发制人,后发人制,时机一失,就再也追不回来了。”忽必烈听了这话,悚然出了一身冷汗,终于同意登上汗位。

次月,阿里不哥也在哈剌和林(今蒙古国额尔德尼召北)召开了一个“忽邻勒塔”,在另外一些藩王的拥戴下继位,就这样,蒙古帝国出现了两个可汗,东道诸王支持忽必烈,西道诸王或支持忽必烈,或支持阿里不哥。兄弟间的争斗,最终只能通过武力方式来解决了。忽必烈首先派兵在甘州(今甘肃张掖)击败阿里不哥派的阿兰达儿和浑都海,控制陕西、四川,斩断了阿里不哥一条臂膀。

阿里不哥得不到来自中原的物资供应,被迫于1260年冬天起西撤到谦州(在今叶尼塞河中上游),忽必烈遂占领了成吉思汗时代的首都哈剌和林。阿里不哥一方面派人控制察合台汗国(包括今新疆西部和阿富汗等地区),一方面遣使向忽必烈表示:“我因无知而犯罪,希望您予以宽恕。我绝不再违背兄长的命令了,一等秋高马肥,必定前往上都觐见。”用这种假话来延缓忽必烈的进攻。

1261年秋,阿里不哥奇袭哈剌和林,忽必烈自开平亲征,十一月,两军在昔土木脑儿(今蒙古苏赫巴托省南部)展开大战,阿里不哥兵败逃亡,从此势力日蹙,众叛亲离,阿鲁忽(察合台后裔,受阿里不哥命派往察合台汗国执政)、旭烈兀(时为伊儿汗国可汗)等藩王全都倒向忽必烈一边。1264年7月,走投无路的阿里不哥只好来到开平觐见忽必烈,表示归顺。忽必烈问他:“你说说看,按道理讲,你我兄弟淮应该继承汗位?”阿里不哥把头一昂,回答说:“原来我是对的。现在大汗你是对的。”他只承认失败,不承认忽必烈据有道理。

忽必烈闻言大为恼怒,立刻下令软禁阿里不哥及支持他的诸王,而后将其党羽全部诛杀。阿里不哥虽然在两年后“病死”,但草原诸王,对忽必烈及其后裔的统治仍然多有不满,时常掀起反旗。这都因为忽必烈将统治中心转移到中原地区,虽然因此得到了汉族地主们的支持,掌握了相当大的财力、人力和物力,但同时和蒙古守旧贵族间的矛盾也日益激化了。

1264年,忽必烈迁都燕京,改称“大都”,1271年定国号为“元”;取《易经》上“大哉乾元”之意,忽必烈就是元世祖。草原蒙古帝国的主体,从此转化为一个中原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