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帝王的手段
4688900000030

第30章 “玄武门之变”与夺兄之妻(2)

有一年夏天,突厥率兵南下,李渊派李元吉为帅,领兵迎敌。元吉和建成商量,准备先向父王李渊要求从秦王李世民府中调出大将尉迟敬德、秦叔宝等及部分精兵随军作战,以削弱李世民实力,然后伺机杀死李世民。但此消息被密探得知,李世民被逼无奈,只好铤而走险,才先发制人,发动政变。

还有的书上说,因为李世民屡建战功,李渊有意把太子之位传给他,所以,李建成和李元吉要合谋害死李世民;保住太子之李世民便桥会盟图辽陈及之位。并举例说,武德七年,趁李渊外出避暑之机,李建成留守长安策划兵变,欲武力除掉李世民。但兵变未遂,李建成受到责罚。又如,同年七月李渊在城南校猎,让建成、元吉和李世民三人比骑射之术,他们故意将一匹劣马叫李世民骑。因李世民机灵地跳离马背,才躲过一难。再如,武德九年,建成与元吉合谋,在酒内下毒。李世民饮后吐血数升,差点丢失性命。诸如此类,所以,史书认为,李世民发动兵变是出于“自卫”。

还有,在立太子问题上,史书上说,李渊曾多次要立李世民为太子,但李世民无意当太子,不受。《资治通鉴》写道,李渊起兵晋阳,都是李世民的主意。当时李渊对李世民说,事成之后,我一定立你为太子。但李世民固辞不受。意思是,李世民从来也没有想过取李建成之位而代之。从来没想到“抢班夺权\当然,历史是胜利者写的,难免粉饰虚夸李世民,栽赃诬陷李建成和李元吉,但是,人们仍在这些史书里,找到李世民预谋夺权的蛛丝马迹。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例:

如:武德四年,李世民曾听一位道士说他将作太平天子,应自珍惜。李世民好不得意,竟念念不忘。如他没有强烈的权力欲,何必对当皇上这样倾心呢!

再如,李世民曾自设天策府,网罗一大群谋臣死党,整天在一起研讨经义,纵横得失,直到深夜。如果没有当天子的意图,干嘛下这么大的功夫?

再有,他一方面固辞太子之封,另一方面却大结死党,处心积虑地为兵变作准备。他将自己的妻子安插到皇宫里父王的身边,名义上是“孝事父王”,实际上是刺探内情,他又收买太子李建成手下的亲信作内奸,他还私交玄武门主将常何以控制宫廷。这些不是为了夺权,又是为了什么?

另外,分析一下他的父王唐高祖李渊对他的态度,也能看出,让位于李世民并非所愿。因为李渊对立李建成为太子从来没动摇过,而对李世民却总是不放心,心存芥蒂。

如在起义之初,他令建成统左三路军,令李世民统右三路军。进封唐王后,他让建成为“世子”,而封李世民为“秦王”。称帝后,他坚决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并且认为李世民独断专行,变坏了,不再是他原来的儿子了。

直到兵变之前,他看到几个儿子间水火不相容时,仍决定让李建成在关中接替皇位。顶多让李世民在洛阳掌管半壁江山,当个不登位的皇帝。

由此看来,李渊在“玄武门兵变”之后,亲下的诏书,大概都是顺水推舟的应变之术,他的退位也是不情愿的。

齐王李元吉妃子杨氏,原是长安教坊的一个舞妓,她冰雪聪明,眼眸顾盼间摇人心旌。且知书识字,能吟诗做赋,后被李元吉收为妃子,十分受宠。杨氏生得体态风流,性情柔媚,面如出水鞭蓉,腰似迎风杨柳,在唐室王妃中最为美艳。杨妃的美貌,任何铁石心肠的人,见了她也要动心,纵是李世民也不例外。

杨妃平时与秦王李世民妃长孙氏交情莫逆。李元吉身亡家破,杨妃正花样年华,只落得孤帷寂寞,举目无亲,长孙氏念及旧情,常邀她过来叙旧,好言劝慰。

一天,正当杨妃与长孙氏坐谈,忽然李世民进来,杨妃起座相迎,待李世民坐定,她屈膝下跪,对着李世民请求把她处死,反弄得李世民不知怎么办好。长孙氏慌忙劝解,杨妃娇啼宛转,楚楚可怜,其实这不过是杨氏献媚的手段。李世民那样一个绝世英雄,也不禁情肠凄楚。况且她淡妆浅抹,秀色可餐,那种哀艳态度,真是笔墨难述万一,令人魂销魄荡。李世民离开了座,连称请起。长孙氏忙来搀扶,好容易才把杨妃挽起,杨妃还是哭个不停。李世民说:“王妃不要过悲!齐王谋乱,与王妃没有关系。我在世一日,总会休戚与共,不要过虑!若嫌在齐王府寂寞,不如徙居我这里,好在你姊妹两人,一向没有嫌隙,彼此相安度日,我也免得担忧了。”

杨妃本是个随高逐低的人物,当然唯命是从,当天便迁居过来。李世民早已看上这娇娇滴滴、袅袅婷婷的弟媳,特地收拾了一间干净的内室,凡室中一切布置,都是李世民亲手安排布置,又让心腹侍女数人,作为杨妃室中的服役。遇到春秋佳节,李世民每赏赐妃嫔花粉珍宝,也照样赏赐杨妃一份。元宵那一天,日本国遣使朝贡,贡品里面有鲛绡宫帐两顶,是南海中鲛鱼吐的丝织成的,薄得和蛛网一般,拿在手中像空气,挂在床上,里外明彻。李世民收入后宫,一顶赐与长孙氏,一顶却赐与杨妃。从来宫中赏赐,没有人敢与长孙氏相同的。女人家最容易被这些打动,杨妃不禁暗自心喜。李世民平日无事,便往她室中叙谈,渐渐地开始不避嫌疑,最后到耳鬓厮磨,两情人彀。

李世民偶然有一天不来,杨妃心中便好似丢了什么似的,饮食无味,魂梦不安。一待到听得外边有脚步声,杨妃便不觉柳眉轻舒,桃腮凝笑。

一天深夜,夜漏将半,杨妃已经就寝入睡,忽然侍女进来说:“太子到了。”杨妃慌忙穿衣起床,略整衣裳,便出去相迎。

李世民进来,与杨妃行过了礼,杨妃问:“殿下为何深夜至嗰此?”

李世民说:“父皇召我侍宴,多饮了几杯酒,说的上内禅的事,至此才得脱身,因此来得过迟了。”

杨妃立即跪下称贺,李世民趁着酒意,竟用手搀起杨妃的柔荑:“我还尚未受禅,怎好受贺?”

杨妃轻轻推开李世民的手,才半嗔半喜地站起来。这时正值仲秋,皓月当空,月光的清辉洒进来,室内银烛高烧,人影约约绰绰。李世民在灯月下定睛瞧着杨妃,见她云鬟半卷,星眼微饧,穿一套缟素罗裳,不妆不束,却更显出明媚如玉。杨妃见李世民注着双瞳,也不禁宛尔一笑。

李世民转顾明月道:“中秋将至,想嫦娥在广寒宫,应亦跛望团圆。”杨妃凄然说:“不料天上也有残缺。”李世民微笑:“我今夜踏月而来,王妃可否与我一起赏月?”

杨妃尚未来得及回答,侍女已在一边凑趣说:“厨下尚有酒肴,搬了出来,就可赏月了。”那时西轩早启,晚宴初陈,李世民邀杨妃入席,真所谓:“酒为色媒,色为酒媒。”杨妃入席时,还有三分腼腆,及至酒过数巡,渐把羞涩撇在脑后,抬头看着风流倜傥的储君,英姿洒落,眉宇清扬,再回忆那齐王元吉,与李世民生本同胞。偏长得一俊一丑,大不相同,想唐·花乌莲辫蚊高足银杯到这里,杨妃禁不住意马心猿,竟把子生的七情六欲,一齐堆集拢来。

李世民几次温存,她也不见不闻,仿佛痴了一般,惹得席旁侍女,都吃吃地暗笑,杨妃方才回过神来,不由得两颊愈红。李世民说:“夜已很深了,再喝一杯便撤席罢。”于是各斟一满杯,彼此一饮而尽,以做两人的交杯酒。侍女撤去残肴,单剩两人在床帏里成就了好事。

隔了数日,唐高祖禅位于李世民,是为唐太宗。册长孙氏为皇后。杨妃被纳为妃嫔,日加宠眷。太宗嬖宠杨妃,便也捎带着为死去的李元吉加封,追封为海陵郡王。后来长孙皇后去世,太宗欲把杨妃升入正宫,魏征再三争论,说陛下须为万世家法,万不可使失节妇人母仪天下,太宗只好死了这条心。新旧{唐书》后妃传里没有杨妃的位置,只在叙述她生的儿子曹王明列传里捎带提了一句。据《新唐书》:“曹王明,母本巢王妃,帝宠之,欲立为后,魏征谏曰:‘陛下不可以辰赢自累。’乃止。贞观二十一年,始王曹,累为都督、刺史。高宗诏出后巢王。永隆中,坐太子贤事,降王零陵,徙黔州。都督谢佑逼杀之,帝闻,悼甚,黔官吏皆坐免。”又《旧唐书》:“诏令继巢刺王元吉后。”太宗将曹王明过继给已死的齐王元吉当儿子,而且最后被地方官杀死,可能那时杨妃已经失宠。

至于杨妃最终的结局历史没有记载。大约不外是两种:老死窗牖间,或者像则天一样出家为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