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帝制的崩溃:辛亥革命百年史话
4688800000072

第72章 立宪派“言之心痛”继而主张“推翻清主”

立宪派对清廷的决定十分不满,但也奈何不了。

而国会请愿代表团感到“既奉朝命,劝谕解散,自不能再行存在”,以免“招致干涉”,于是只得向大家宣告国会请愿代表团解散。

在解散前,以代表团名义发出一份《通告各省同志书》,说:

“某等承全国诸父老委托之重,匍匐都门,请求国会。积诚罄哀,一年于今,三次上书”,“千气万力,得国会期限缩短三年,心长力短,言之痛心”。

此告“同志书”,表示了立宪派们对清廷假立宪的愤慨及其百般无奈。

然而,有部分代表“闻此乱命,亦极愤怒”,竟在下诏解散的当夜,约集到《国民公报》报馆中,“经秘密会议,将以各省独立要求宪政”。

《国民公报》的主持人是徐佛苏。徐佛苏是梁启超至交,也是梁与立宪派人之间的桥梁。当中还有康有为派遣回来参加请愿的美洲华侨代表伍宪子。

徐佛苏记述了这次在报馆的秘密会议,大家有不再效忠清室的决定,还说将密谋革命,推翻现政权:

政府如不再恤国民痛苦,不妨革命祸乱立开国会,……则吾辈倡革命矣。“同仁各返本省,向谘议局报告清廷政治绝望。吾辈公决密谋革命,并即以各谘议局中之同志为革命之干部人员,日后遇有可以发难之问题,则各省同志应竭力响应援助,起义独立”……因请愿代表被清廷驱逐,吾辈同志有密谋地方革命之一段事实……鼓吹政潮,推翻清主。

(《徐佛苏记梁任公先生逸事》)伍宪子也说到此次秘会:

当请愿代表被勒令出都之日,曾经秘密会议,将以各省独立要求宪政。汤化龙、蒲殿俊等同为请愿代表参与密议之人,其一触即发,并非偶然。(此话同上)

慈禧是清朝的灵魂支柱。她在世时,北京还算平静,自她走后,她的帝国政治便走上了既是一派混乱,也是立宪派觉悟的态势猛涨。徐佛苏、汤化龙等立宪派人士的密议,鼓动各省谘议局响应起事并独立,具有前瞻性,故在武昌起义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汤化龙(1874—1918,湖北浠水县人。字济武,光绪进士授法部主事)。他回到武汉就和革命党人刘尧潋等周旋,并捐赠20元充革命团体文学社的经费。在武昌起义后,旋即支持革命,初任湖北军政府秘书,后又任政事部部长等职。

湖南的立宪党人黄锳也给革命党人陈作新(?—1911 湖南浏阳人)

字振民,同盟会员,后又参与焦达峰的共进会。其早年当过教师,曾随唐才常起事。1902年入湖南弁目学堂学习军事,毕业后任新军二十五混成协炮兵营排长,因倡言革命被撤职,后该协创办随营特别班和测绘班,他被骋任教官,在发生“抢米”风潮时,他拟乘机发难,又被革职)3000两银子去运动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