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帝制的崩溃:辛亥革命百年史话
4688800000071

第71章 立宪派请愿失败再请愿

立宪派为了立宪早日召开国会,曾发动三次请愿运动。

第一次请愿召开国会,失败;第二次请愿召开国会,也以“财政困难,灾情遍地”为由,坚持“仍俟九年筹备完全,再行降旨定期召集议会”,并指出“宣谕甚明,毋得再行渎请”而遭到拒绝。

当时是宣统二年(1910)五月初十,在国会请愿同志会的发动下,“拼凑成由直隶省绅民旗籍代表等十七个请愿团体组成的代表团,号称代表在请愿书上签名的二十余万民众,赴都察院呈递请愿书。

请愿失败后,立宪派随即准备发动第三次请愿。

已是江苏省谘议局议长的张謇,致函各省谘议局议长,邀集他们齐集北京,组成“议长之请愿团”。

张謇的立宪目的是站在维护这个堕落的满清利益集团,他尽力地帮助政府立宪,为立宪呐喊助威,实则为既得利益者更上一层楼,包括为他自己。但他的推动国会运动,无形中也是撼动着清廷瓦解的庞大势力。

在张謇的号召下,各省谘议局议长或副议长于七日陆续到京,在京召开各省谘议局联席会议,并成立谘议局联合会。与会者推举湖北省谘议局议长汤化龙为会长,四川省蒲殿俊为副会长。会议决定在资政院开会之际,发动更大规模的请愿,并通过了向资政院提出请速开国会案。

在此之后,该会还联合各省督抚、民间团体、商会、地方绅、商、学界及海外华侨,酝酿大规模请愿活动。

一方面函催各省各团体加紧请愿签名活动,并于八月组成请愿团到京,八月末九月初资政院开议前后,各省代表团已经陆续到京,号称代表在请愿书上签名的有100万人。9月,将请愿书直接交资政院。请愿书上说:

“时局骤变,惊心动魄者,不一而足”,外而“日本遂并吞朝鲜,扼我吭而附我背,俄汲汲增兵窥我蒙古,英复以劲旅捣藏疆,法铁路直达滇桂,……德、美旁观,亦思染指”;内而“各省饥民救死不赡,铤而走险”,如“若不于宣统三年召开国会,则全局瓦解”。

九月二十日,资政院议决请愿书上呈载沣。二十三日,由东三省总督锡良领衔,共十八个总督、巡抚、将军、都统联署的奏折又到京。

清廷感到国内革命风声日紧,危机四伏;此时,各省谘议局、绅、商、学界再三请愿;现督抚又联名电奏,若仍固执九年预备召开国会的成见,势必陷入被动。

于是,载沣便于十月初三发出谕诏,宣布将九年预备立宪的期限缩短三年,并称“年限一经宣布,万不能再议更张”,并令各省请愿代表“即日散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