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帝制的崩溃:辛亥革命百年史话
4688800000002

第2章 风俗的变更关联一个朝代的命运

在东汉末年,民间出现了奇装异服。据《搜神记》载:“汉灵帝建宁年间(168—172),有男子穿衣服喜欢上长下短,女子穿衣服喜欢长裙短衣,这是阳气没有下而阴气没有上,天下不会太平的。”果然在汉灵帝之后便有董卓之乱,乃至曹操、刘备、孙权三国鼎立,及至改朝换代,三国归晋。刘氏天下易手曹氏,曹氏天下又易手司马氏家了。

在明朝末年,民间的奇装异服层出不穷,特别是穿碎布衣服很流行。据清人剧作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

风俗的改变,常常关联着一个朝代的天数。这种碎布衣服的流行,不是始于现在,而是从崇祯末年就开始了的。我当时见到就很奇怪,曾对人讲过:“衣服没有缘由地变样,好像受了某种神秘力量的指使。天下该不会有土崩瓦解的灾祸吧?”没多久,李自成的农民军就到处点起了起义的烽火。现在大清王朝一统天下,邻近国家纷纷来归顺,江山稳固。这种怪诞的衣服理所当然要废除掉。

李渔所说的“碎布衣服”,是一种零拼碎补的衣服,俗称水田衣。这种穿衣的风气,李渔觉得是低下的。大概清政府接受了他的建议而封杀了这种奇装异服。因此,我们到今天也还只能见到佛门中的和尚,才有资格披着这件百衲僧衣的袈裟。

当这件怪诞的衣服出现不久,明朝的朱氏江山也就易手给爱新觉罗氏家族了。

但到了晚清,一个划时代的不可比拟的奇装异服,令清朝木立神痴。

与此同时出现的是,人们的思想意识也跟着在变迁——“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梁启超语)也即是说,“异”服等于“易”服,而“易服”的同时,将意味着“易朝”,但这个时代,已不再是以“朝”易“朝”的旧概念,而是以“朝”易“国”的新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