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品掌故见智慧
4688400000021

第21章 爱情掌故(2)

夫人因为这个缘故心中对戚继光有些不满,而她天I生又好妒忌。戚公每当进入内室,目不斜视。有人教他纳妾,安置在别墅之中,戚继光果然藏了几名姬妾,生下三个儿子。夫人经常握着刀突然来到藏姬妾的地方,但找不到一点痕迹。因为内房另外通向秘室,门是一堵砖墙,砌得十分精巧,与整堵墙严丝合缝,只看到墙壁而看不出门。只有戚公一个人能单独入内。时间久了,戚继光把一个儿子假说成某孝廉的儿子,要来作自己的继子,就让这个孝廉作家庭教师。夫人十分放心。有一天夫人想到自己没有儿子,流下了眼泪。有个小侍女告发了以往戚继光纳妾生子的事,夫人大怒,召集士兵前去攻打戚继光。恐怕有人走漏了风声,下令不许一兵一卒外出。孝廉急忙吩咐一个士兵翻过重重围墙报告戚公。戚公召集众将领询问应付事变的计策。有的说:“愿意拼死迎击来敌。”有的说:“及早躲避比较合适。”戚公说:“这些办法都不对。”于是自己光着膀子赤着脚,跪在地上迎接夫人。众姬妾披头散发坐在草席上,各自抱着自己的儿子请死,并请求将儿子一并处死。夫人下令把小孩抱起来,全送回家中,说:“罪魁祸首是这个老贼。”下令用木棍打戚继光。戚公就趴在地上接受仗责数十下。门外将领士卒的呼喊声大起,于是就停止对戚继光的杖责。鞭打众姬妾最为惨毒,最后将她们遣散回家。从此戚公不能轻易外出。既然与姬妾断绝了关系,就让她们把所有的财物装箱带走,各自嫁人。众姬妾商量道:“抛弃姬妾不是主人的意思,怎么忍心违背他。”于是轻装跑到其他县城,剃度为尼姑,藏匿在庵中,念了十几年的佛经。等到戚夫人去世,才回来,各自认领自己的儿子。然而诸姬妾的儿子,夫人都当作自己的儿子抚养,太平无事。

在封建社会中,男子可以拥有三妻四妾,而妇女必须从一而终,这种不平等的现象,形成了许多家庭悲剧。随着晚明启蒙思潮的高涨,许多人对男女不平等的现象提出了批评。如凌蒙初在《满少卿饥附饱飚》中提出男人续弦再娶,宿娼养妓,世人不以为意;女子再嫁,少有外情,便万口訾议,人世羞言,这是不公平的。他们要求男子也要“守节”,实际上表示了对女性的尊重。许多妇女也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为维护自己的地位和尊严起而抗争。于是在生活和艺术作品中,出现了一系列“炻妇”、“悍妇”的形象,戚继光的夫人便是其中之一。

戚继光能统帅千军万马冲锋陷阵,在夫人面前却没有一点大将军的威风,闺阁中情事不足为外人道。此掌故极写戚夫人之“始”、“悍”,然而并不使人厌恶,因为从妻子立场而言,戚夫人如此对待丈夫是合情合理的。

高娃

高娃是京城的一个娼妓。从小就具有美好的姿态容貌,昌平侯杨俊与她相好时,还是个处女。昌平侯到北方边境备战几年,高娃闭门谢客。天顺年间,杨俊和都督范广被石亨所陷害。说是正统十四年,皇帝在土木堡陷落,杨俊等人坐视不救,被视为对皇帝不忠,被判处死刑。两人在被押赴刑场的时侯,依然英气不减。杨俊尤其倔强,只是说:“使皇帝陷落的是谁?这个人现在什么地方?我带领军队救皇帝,是该杀。”亲戚和老部下没有一个人去为他送行的,不一会,有一个妇女穿着白衣服来了,原来是高娃。杨俊对她说:“你来干什么?”高娃说:“来看你死。”接着大声呼喊:“忠良死了。”旁观的人感到惊骇。杨俊制止她说:“算啦!你这样做对我没有好处,自己还要受到牵连!”高娃说:“我已经准备好了。你先去,我跟着就来。”杨俊被杀后,高娃痛哭,把杨俊颈项间的血吸干,用针线把头颈缝合起来,对杨家的家人说:“好好地埋葬他。”自己即拿了一条白绢吊死在杨俊的旁边。

高娃的一滴眼泪,羞杀了许多亲戚和老部下。

高娃一娼妓,激于忠义,相随杨俊于地下,羞杀许多亲戚故吏。高娃所作所为,并非按照圣贤教条行事,而是出于一个“情”宇。冯梦龙说:“从奉忠孝节烈的事情,从道德观念出发去做的一定勉强,从真诚的感情出发去做的一定自然真实。”夫妻的关系是最亲密的,没有感情的丈夫,决不能成为义夫;没有感情的妻子,决不能成为节妇。通常的读书人只知道理是情的规范,又有谁知道情是理的根本呢?因此,情和义,并不是限于夫妻之间。

云雨纷飞二十年

张又新,字孔昭,唐元和进士,官左司郎中,故称“张郎中”。对宰相李绅怀有怨恨。李绅出镇淮南,张又新罢江南郡,于荆溪遇风,二子漂没,悲戚之中,又惧李绅的到来,便给李绅写了一封长信深表愧悔之情。

李绅在回信中表示不计前嫌,并对他的不幸深为同情。李绅待张又新甚厚,有如旧交,每宴饮必醉。张又新为广陵从事时,曾与李绅府中一歌伎有旧,20年后重又相见,二人神情悒然,如将涕下,趁李绅入内更衣,张又新以指染酒,题诗于盘上,歌伎默记心中。李绅既至,见张又新持杯不乐,即命歌伎以歌送酒。于是歌伎唱道:

云雨纷飞二十年,当时求梦不曾眠。

今来头白重相见,还上襄王玳瑁筵。

正是张又新于盘中的题诗。待张又新归时,李绅便令张携伎而去。

能够向对方表示愧疚,即能得到人家宽容。

幼女配老翁

艾子有个老朋友名叫虞任,生下个女儿刚满两周岁,长得玲珑可爱。

艾子见了十分喜欢,便为自己的儿子订婚。

虞任也挺高兴,问:“你的爱子几岁啦?”

“4岁。”艾子回答。

“什么!”虞任沉下脸来,“你想要我的小女儿嫁给一个老头子吗?”

艾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虞任恨恨地说:“你还装糊涂。你儿子4岁,我女儿两岁,你儿子足足要比我女儿大一倍年纪。倘若我女儿20岁出嫁,你儿子就已经40岁;要是不幸再耽搁到25岁出嫁,你儿子就已50岁啦,你不是想叫我家小女去配一个老头子吗?”

这个人很蠢,蠢在哪里呢?我们知道,这两个人的年龄都是一年一年地增长,相差两岁,无论过多少年(除非死了),也还是相差两岁,而虞任把两人年龄成倍数这个暂时的现象误认为是永久的倍数,荒唐地看成为等比数列,结果就闹出了“幼女配老翁”的笑话。

在错误的前提下,只能推出错误的结论。把暂时的、偶然的现象,认做必然的、永久的规律,也一定会犯类似的错误。

你莫思量我

南宋哲学家陆象山的弟子谢希孟,年轻的时候俊逸豪放,曾和妓女陆氏狎戏。陆象山多次谴责他,他不听,只是敬谢而已,照旧我行我素。后来,他竟要为那个妓女建造鸳鸯楼。陆象山又严厉地批评了他,他还是不听,竟然说:“我不但要造楼,还要为所造的楼作记。”陆象山喜欢他的文章,就问他:“这楼记你打算怎样写呢?”谢希孟当即就说了开头几句:“自陆逊、陆抗、陆机、陆云死了以后,天地间的英灵之气,不钟情于男子,而钟情于女人。”陆象山听了,知道他在嘲弄自己,只有沉默不语。

有一天,谢希孟又到陆氏那里寻欢作乐,忽然恍然有悟,竟没有告辞就离开了妓馆。陆氏追到江边,又悲伤又留恋,禁不住落下泪来。谢希孟毅然地摘下领巾,在上面写了一首词送给她,词日:

双桨浪花平,夹岸青山锁。你自归家我自归,说着如何过。我断不思量,你莫思量我。将你从前与我心,付于他人可。

这则掌故说明了一个觉悟不在于教诲,而在于自己的开悟。同时,这道词也写得勇敢决断,倒真像陆象山的秉性。

各留不尽之情

有一位孝廉在未及第的时候,落拓不羁,常常来往于妓院娼馆。可是那些妓女倚门看着他,都不理会。只有一个被人称为“椒树”的妓女独自赏识他,说:“这位公子哪里是永远贫贱的呢!”于是常常邀他饮酒作乐,还用自己赚的钱供他读书;到应试的时候,又出钱为他准备行装,并且给他家里人出钱买柴买米。这位孝廉深受感动,握着“椒树”的手发誓说:

“我如果得志的话,一定纳你为妻。”“椒树”谢绝道:“我之所以看重您,是怪姐妹们只认识那些官家子弟,是想让人们知道脂粉绮罗中,也有能识人的慧眼人罢了。至于白头之约,则是我不敢听的。我的性情妖冶浮荡,一定不能做个良家妇女。如果我做了您的妻子,却仍然怀恋风月场的生活,那您怎么能受得了!如果把我幽闭在闺阁里,好像坐在监狱里一样,我又怎么能忍受呢!与其开始欢乐合好、终至分离,哪里如各留不尽之情、作长相思呢?”

后来孝廉当了县令,多次召“椒树”,她都没有去。中年以后,她门前的车马渐稀,也一直没到孝廉的官署去过。

“椒树”也可以说是个奇女子了。假如淮阴王韩信能了解此意,哪里还会有“鸟尽弓藏”的遗憾呢?

香烟绕颊

某公纳了一个小妾。这个小妾姿容秀丽,言谈举止也婉媚动人,又善解人意。可是当她独处时,却常常是目光凝滞,若有所思。因力她自从过门来就如此,所以大家也就习以为常了,并不觉得奇怪。

有一天,小妾对某公说:“我今天有些不舒服,想单独呆一会儿。”随后,她便关上了门窗,自己留在了卧室里。某公对小妾的这种神态虽然已经习惯了,但总觉得有点不大对劲儿,就把窗纸捅了个小洞往里偷看。只见小妾化好了妆,穿戴整齐,又摆设了酒果,好像在祭祀谁。于是某公破门而入,询问她这是干什么。小妾提起衣襟跪在地上,伤心地说:“我本来是某翰林的宠婢,翰林临死的时候,考虑到夫人一定不会容纳我,怕她把我卖到妓院,就先把我打发走了。临走的时候,他私下里殷切地嘱咐我说:‘你改嫁,我不恨你。如果你嫁了个好人家,我反而会感到欣慰。只是到我忌日的时候,你一定要在密室里盛妆私自祭奠我。如果有香烟围绕你,那便是我的灵魂来了。’”某公听了,感叹道:“徐铉不负李后主,宋朝君主不定他的罪。我又何必要阻止你呢?”小妾连忙道谢,某公也便急着退出门去。某公走后,小妾捧起一炷香,拜了两拜,不由得两行泪水滴落下来,直落到祭器上。顷刻间,果然有香烟袅袅升起,绕着小妾的脸颊转了三圈,然后又蜿蜒绕到她的足下。

唐末诗人温庭筠的《达摩支曲》中有“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的句子,说的就是这种心境了。虽然是琵琶别抱、已负旧恩,然而她身在曹营心在汉,不比那些同床异梦的人要好吗?

卖油郎

有一个卖油的小商贩,仰慕一个有名的妓女,于是每天积蓄几文钱,坚持了两年多,有了10两银子,就把碎银溶化铸成一整锭,交给老鸨,以求与名妓同宿一晚。这天夜晚,妓女在外面喝醉了酒回来,那个人拱着背躺着,一直到清晨不敢翻身。妓女酒醒时,天已经亮了,问他:“为什么不叫醒我?”那个人说:“能够接近你一个晚上,已经是超过我的福分了,哪里敢打扰你!”后来妓女被他的情意所感动,把自己的私房钱送给他,最终嫁给了他。10两银子能有多少,然而对卖油的小商贩来说,亦是一个晚上的豪举。

如此知情识趣的卖油郎实不多见。名妓日与公子王孙结交,最后却委身于卖油郎,乃是被他的情意所感动。卖油郎对妓女的爱,出于对她的尊重和爱护,与把妓女视作玩物的纨绔子弟全然不同,由此体现了市民的爱情观。这个掌故曾被编写为小说和戏剧《卖油郎独占花魁》,深受欢迎。

赛金花与瓦德西结识

八国联军进城,西太后出走,人心惶惶,莫衷一是。有一天晚上,有几个德国小军官,闯进赛金花的院里,举动很不礼貌,因为赛谙德语,向他们探问德国的某官某先生等,一时几个小军官,不知赛的来历,倒慌了起来,临走的时候说:“回去禀达元帅,明日派人来奉接。”明日,果然来了几个兵,说是来接她的,到了他们的营里,见了元帅,他便问赛:“你到过德国吗?”赛说:“幼时跟洪钦差去过的。”他听了很是欢喜,留其吃饭,临回更送了一千块现洋钱,千叮万嘱,希望赛金花时常去,这样就慢慢亲热起来。

一天,赛金花骑马返家,快要到家门了,忽有一辆骡车,迅驶而来。

赛金花所骑的一匹马,蓦地吼了一声,狂奔起来,她一时慌了,乱嚷大叫。

那时恰在深夜,街上很是宁静,任她嚷叫,无人出来相助,只好伏在马上,勒住了缰,抓住了马鬃,随它乱跑乱撞。后来这匹马往上一窜,扔了下来,把她跌在一家门首的石级上,立刻便晕了过去。待赛金花醒过来,已被家人抬回。当时联军统帅瓦德西将军,也派了一位军医来。隔了几天,瓦德西亲自来看她。当时有人说:赛金花每天夜里和联军司令瓦德西将军一同睡在西太后的龙床上。一天,睡到半夜,宫中着起火来,二人都赤裸着身子,由宫殿里匆匆地跑出。这事赛金花后来对人否认,说是一般无聊的人,捏造蜚语,仅认与瓦德的交情固然很好,但彼此的关系,却是清清白白的,就是平时在一起谈话,也非常守规矩,从无一言半语涉及邪淫,或者因为常常宿在营里,。因此便来推想出有种种不好的勾当。

赛金花是位奇女子。在她死后,有位叫彬彬先生的写了一段纪念赛金花的文字,他的赛金花性格论,可为这则掌故作注脚。他说:“她有一个坚强的个性与爽直的性格,她总也不想靠什么人。正有点像高尔基小说《玛尔伐》中的女主角。赛金花所赋有的是迷人的魅力与露巧的机智,她所希罕的是无人管束的自由,而以活动为她第一任务,她需要得到她所愿意过的生活,她便付出了她的代价,讲明白点,那也正是说,以她魅人的关色取到了一切的代价。在外国的时候,她把那些倾倒在她裙下的青年将校们,像玩具般地在她手中耍戏着,她感到了内心的愉快。回国后她挂出牌子做妓女,使那些富家公子纨绔子弟们,倾家荡产来孝敬她。她给他们一点肉体上的满足,然而她的‘心’一点也没有属于任何人。她也并不是希罕他们的金钱,她时常便把多余的金钱,施舍给穷人们。她高兴这样做,仅仅是为了那对于她,是种无上的乐趣。八国联军打北京的时候,她以她的美色,阻止了联军的杀人放火。或许,人们会感激她拯救了无数的生灵。她这样做的最大动机,还是为了她可以在精神上得到更多愉快与慰藉。”

蔡元培的三度婚姻

蔡元培先生的大名如雷贯耳,他把自己的整个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教育事业,在民国教育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蔡老先生的一生先后曾有三次感人至深的婚姻。

第一次婚姻是在他年轻未“出道”的时候。当时蔡元培年纪虽然不大,但已是山阴一带远近闻名的才子。他20岁那年,寡母周氏因长期积劳成疾,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与世长辞了,蔡元培伤心欲绝,整日以泪洗面,心情十分阴郁。母亲死后,长兄元铹就挑起了全家的重担,眼见弟弟一天天地长大,作哥哥的开始为弟弟的婚事操心起来。母死两年后,元铹就托弟弟儿时的同学薛炳,把薛的姨妹王昭介绍给了元培。王昭,浙江会稽人,家有姊妹三人,居次,知书达礼,能识诗文,在当地也算是一位才女。听到兄长为自己订婚的消息,蔡元培“痛哭,要求取消,自以为大不孝。”但未能如愿。次年,在兄长的一手操办下,蔡元培与王昭结了婚,时为光绪十五年。婚后的生活并未像人们所期待的那样夫妻琴瑟和鸣,相敬如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