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智者为王
4687000000010

第10章 非常人非常事——成功者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3)

统一东北是努尔哈赤的第一次创业,第二次创业是建立清王朝。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祭天,誓师征战朝明,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努尔哈赤罗列对明朝的“七大恨”,如下:

我之祖、父,未尝损明一草村土也,明无端其衅边陲,害我祖、父,恨一也。

明虽起衅,我尚欲修好,设碑勒誓:“凡满、汉人等,勿越疆圉,敢有越者,见即诛之,见而故纵,殃及纵者。”讵明复渝誓言,逞兵越界,卫助叶赫,恨二也。

明人于清河以南,江岸以北,每岁窃逾疆场,肆其攘夺,我遵誓行诛;明负前盟,责我擅杀,拘我广宁使臣刚古里、方吉纳,挟取十人,杀之边境,恨三也。

明越境以兵助叶赫,俾我已聘之女,改适蒙古,恨四也。

柴河、三岔、抚安三路,我累世分守疆土之众,耕田艺谷,明不容收获,遣兵驱逐,恨五也。

边外叶赫,获罪于天,明仍偏信其言,特遣使臣,遗书诟詈,肆行凌辱,恨六也。

昔哈达助叶赫,二次来侵,我自报之,天既授我哈达之人矣,明又党之,挟我以还其国。已而哈达之人,数被叶赫侵掠。夫列国之相征伐也,顺天心者胜而存,逆天意者败而亡。何能使死于兵者更生,得其人者更还乎?天建大国之君即为天下共主,何独构怨于我国也。初扈伦诸国,合兵侵我,故天厌扈伦启衅,惟我是眷。今明助天遣之叶赫,抗天意,倒置是非,妄为剖断,恨七也。

人做事情总是要名正言顺,要有个说法,给个交代,要找个托辞,做个解释,仿佛有了“理”便一切有了着落。有时人们迷恋“理由”甚至到了掩耳盗铃的程度。所谓借口,其实是“没理找理”,所以找借口时便要郑重其事,一副“理直才气壮”的样子,方能有效力。努尔哈赤找借口利用了恰当的时机,当时东北饥荒,老百姓对明朝积怨很深,努尔哈赤几次进京后了解情况,发现了明朝存在着一系列严峻的现实问题,于是他精心策划起“七大恨”方案,师出有名,也就不会勾起人们的怀疑和警惕,从而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与拥护。

努尔哈赤在军事谋略上,在指挥艺术上,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围城攻坚、里应外合、铁骑驰突、速战速决,体现了高超的智慧。

向明军开仗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辽东抚顺。抚顺城濒临浑河,为女真与明进行贸易的重要场所。努尔哈赤年轻时经常到抚顺做生意,所以,他对抚顺的山川、地理城垣都了如指掌。当时,对抚顺突然发起进攻也完全可以拿下,但努尔哈赤没有蛮干,他决定采取智取,派人至抚顺,声言有3000女真人于明日来“互市”,到了十五日上午,假冒商人的后金先遣队果然来到抚顺开市,将抚顺商人和军民诱出城外贸易,后面埋伏的精锐主力突然发难,乘机突入城内,攻破了城池。当时的抚顺由游击将军李永芳驻守,他毫无防范,仓促迎战,溃不成军,很快向努尔哈赤投降了。

抚顺失陷的情报传开,明辽东巡抚李国翰急命总兵官张成胤率副将颇廷相,参将蒲世芳,游击梁汝贵率兵万余仓促赴援。努尔哈赤得报,命大贝勒代善、四贝勒皇太极统军半路劫击明军,后金兵数倍于明军,以逸待劳,三面环攻,并利用风沙大作的有利天气,全歼了这支援军。八旗军获马9000匹,甲7000副,兵器辎重,不可计数。

与此同时,努尔哈赤的八旗部队趁势又攻取了东州、马根单,略小城堡、庄屯五百余处。拆毁抚顺城后,努尔哈赤回到赫图阿拉。在这次战役中,他掳掠大批人、畜,缓和了女真控制地区因灾荒缺粮而加剧的社会矛盾。

4.多则惑,少则明

恁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

——努尔哈赤

打仗时“精兵强将”比乌合之众强。与人共事,建立关系网,能对自己真正帮得上忙的人,一个顶十个,否则人多了反而帮倒忙。“少则多,多则惑”是老子的精辟之论,也是努尔哈赤的用兵思想。

萨尔浒之战是努尔哈赤事业开创以来最有影响的一次战争。他的智慧在这次战争中充分体现出来。当时后金的兵力并不多,只有六七万,而明军的兵力在10万左右,显然明众而金寡。

努尔哈赤不会坐以待毙,他派出大量间谍,全面收集明军资料。明军还未出师,其动态包括兵力、部署、进军路线、日期等后金早就掌握得一清二楚了,这从山西道御史冯嘉会的奏折中可以得知:“我师进剿,出揭发抄,略无秘密,以致逆奴预知,……又闻奴酋狡诈异常,不但辽左事机,尽为窥瞰,而长安邸报,亦用厚钞抄往,盖奸细广布,则传递何难?”

经过侦察,了解明军研定的战术“兵分四路,分进合击”。努尔哈赤确定了迎击明军的战略原则:“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集中优势兵力,利用自己骑兵精锐的速度前提,逐路击破明军。接着,做出了相应准备,操练兵马。整理器械,勘察地形,坚壁清野,埋粮填井;将各路屯寨的兵民全部撤回,都集中到赫图阿拉待命,窝成一个拳头,随时准备砸向来犯的明军。

努尔哈赤第一个打击目标是西路——抚顺路。这一路以山海关总兵官杜松为主将,率保定总兵王宣、原任总兵赵梦磷、都司刘遇节、游击丁碧,以分巡背副使张栓为监军,总兵力二万余人,由沈阳出抚顺关,沿浑河北岸,从西面进贡赫图阿拉。

明军兵力虽多,但分成四路,力量分散了,努尔哈赤集中优势兵力,相对于每一路敌军人数,都超过了。努尔哈赤分析情况后,得出结论,李如柏胆小谨慎,其行军速度定然不快,所以南路不足为惧。一定是明军西路军先赶过来,主将杜松,是明的一位骁将,他的军队很精锐,如果先击破他,其他三路就会慌恐。如果先打败如柏,那么杜松未必会惊慌。因此,决定先行进攻杜松的西路军。努尔哈赤于是命令:留500人守南路,以左翼四旗和右翼二旗驰奔萨尔浒,而余下二旗往援吉林崖,八旗齐动,全部迎击杜松。

杜松在到了萨尔浒后,当时其他三路,东路的刘綎因为要在凉马佃汇合朝鲜军队,现在还在马家口,北路马林也因为要等叶赫军,加之后金砍数塞道,也才刚出铁岭,南路李如柏则刚到清河鸦鹘关,这样形成了杜松部孤军突进的态势。那时候通讯落后,杜松并不清楚这些,他也不管这些情况,在到达萨尔浒后,又分兵为二,自己亲自率领一部进攻邸吉林崖,攻打界凡城,而另一部则在萨尔浒山下结营。

努尔哈赤的精兵首先攻打驻扎在萨尔浒的杜松部的大营,开战后,后金先锋骑兵冲杀,明军放火铳,发大炮,一时打得后金军血肉横飞。但后金骑兵毫不畏惧,不停歇地进行轮番冲击,步兵则在后面用仰射的方式用弓箭不停射击,明军火器少,终于被后金军越堑破栅,一举攻下了杜松部的萨尔浒大营。

攻下大营的努尔哈赤部队,又立刻麾师驰援吉林崖。当时在进攻吉林崖的杜松部,本来已取胜势,但在后金右翼援军赶到后,据高临下地进行冲击,杜松部攻势顿止,战势遂陷于胶着,将士听到了大营失陷的败报,军心顿时动摇。努尔哈赤以数倍于杜松的兵力,将明军团团围住,激战到晚上,明军的火器优势成了劣势,火铳攻击以明击暗,后金多用弓矢,则是以暗击明,顿时击溃明军,杜松虽两眼冒火、左右冲杀,但终因力竭,落马而死。

努尔哈赤的第二个打击的目标是北路——开原路。这一路以原任总兵官马林为主将,帅开原管副总兵事游击麻岩、都司郑国良、原任参将龚念遂、原任游击葛世凤,以开原兵备道潘宗颜为监军,总兵力20000余人。并有叶赫军2000人助阵,由靖安堡出,从开原、铁岭,从北面进攻赫图阿拉。

马林部行到距离萨尔浒北30余里的尚间崖时,听到杜松部兵败的消息,将士们吓坏了,作为统帅的马林也胆怯得不敢进攻,在尚间崖安营扎寨,打起防御战,坐等努尔哈赤的进攻。这时努尔哈赤已拥有三倍于马林部的兵力,将兵力积聚到一点,努尔哈赤亲自率领3000最精锐的后金铁骑朝龚营最薄弱的一隅猛冲,一举突破一个缺口。顿时八旗兵如洪水一般的从缺口处涌进敌营,形成与明军步兵的混战之势。除主将马林以数骑逃回开原外,全军覆没。

接下来努尔哈赤率部伏击东路——宽奠路。这一路以总兵官刘綎为主将,率宽奠游击事都司祖天定、南京六营都司姚国辅、山东管都司事周文、浙兵营备周翼明,以海盖兵备副使康应乾为监军,总兵力10000人。同时,胁迫朝鲜国王李珲,派都元帅姜弘立、副元帅金景瑞领三营兵马13000人,属刘綎节制。由凉马佃出,汇合朝鲜军,从东南面进攻赫图阿拉。

努尔哈赤击败马林部后,接到侦查报告,东南面刘綎部进董鄂路,西南面李如柏进拦路虎。努尔哈赤向李如柏方向派了200人防御,而自己则来到界凡城,杀八牛祭天,庆祝胜利后,率4000兵回赫图阿拉坐镇策应,而主力则全力向东南迎击刘綎部。

刘綎是明朝一位身经百战的名将,他率军与朝鲜部队13000人汇合后,在地况不明的险远道路上行进,一路上不仅峻岭险峻,山路崎岖,丛林密布,而且后金坚壁清野,还设置了大量路障。明军军粮不足,行军速度非常慢,当时刘綎并不知道杜松部与马林部已经败亡。努尔哈赤采取的是诱敌之计,一直将刘綎部引诱到了距赫图阿拉约50里的阿布达里冈。这个地方地形十分复杂,易于设伏。刘綎部在小胜的诱惑下,落进了伏击圈。后金兵就将刘綎军拦腰截为两断,并全力击其尾部。皇太极部趁势从山上冲下,击其首部。刘綎虽奋战不已,但终究大势已去,力战数十合,力竭而亡。

努尔哈赤消灭了三路军之后,着手打击最薄弱的南路——清河路。这一路以辽东总兵官李如柏为主将,率辽阳副总兵事参将贺世贤、都司张应昌、管义州参将李怀忠、游击尤世官,以分守兵备参议阎鸣泰为监军,总兵力20000余人,由清河出鸦鹘关,从西南面进攻赫图阿拉。

李如柏是个怯懦弱智的人,一交战就吓得连忙退兵,战后,他的上级领导大为愤怒,将李如柏判罪下狱,命他自裁。

萨尔浒之战的胜利,使后金与明朝在辽东的力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鼓舞了努尔哈赤的信心,进而他对整个辽东明朝控制区域展开了攻城掠地的鲸吞蚕食。后来努尔哈赤的子孙、乾隆皇帝评价说:“萨尔浒一虞,明之国势益削,我之武烈益扬,遂乃克辽东,取沈阳,王基开,帝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