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民族音乐随笔
4669900000026

第26章 现代民族管弦乐队的发展历程(3)

对民族器乐的继承,刘文金先生并不是以简单的改良方式去替代传统音乐和乐器革新,而是依据一定的科学性研究与试验去进行艺术创造,例如,他对民族乐队的写作是建立在以展现民族乐器的各声部色彩特征为主要表现手段,诸如音色对比、乐器表现对比、而并不注重以表现乐队在力度对比上的强弱张力为重点。由于民族乐队中的常规乐器在声音的力度表现上具有一定的个性特征,在乐队创作中很多人往往愿意以西方交响乐队为范例来对民族乐队进行对比性创作,使得民族乐队在艺术表现风格上出现一些人为因素而造成的局限性,如过分强调乐队的力度对比和响亮宏大的音响使民族乐队产生声部间音量失衡;过多依靠西方作曲技法而使民乐出现风格上的西化现象,如果,我们将民族乐队的表现定位在这样一种理念基础之上,民族乐队不仅不能充分发挥它的风格优势,相反,还暴露出乐队在表现功能上的一些缺陷和不足,使乐队本体不是扬长避短,以我为重的去展现音乐特色,这是很多民乐创作中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而刘文金先生在乐队常规乐器的使用上,是根据民乐的乐器音色和比例关系,来进行创作,加强对中阮、大阮、中音唢呐、中胡等乐器的大量使用,对调和乐队音色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乐器改革上,针对乐队表现的需要,刘文金先生大力提倡对传统乐器进行改革,如加键笙、加键唢呐、双千斤胡琴、低音拉弦乐器的功能性改革,以健全乐队的表现功能,尤其是演奏技术和音准的规范性要求,以利于提高乐队的整体表现力。

关于民族乐队在音响风格上的定位,刘文金先生主张不能丢掉民族特色的本体内涵而去追求不适合于民乐表现的西方式音响风格,应以民族传统特色为主,他说:民乐借鉴西方技法应有度的把握,要根据不同曲体及风格有目的性融会贯通,例如,他主张民族乐队的交响性风格,应建立在不同乐队体制的多方调整和实验的可能性基础上来进行探索研究,对“弦乐群体力量的选择和定位上,除了目前的以拉弦乐群体为乐队重要基础的模式外,至少还有另外两种可供思考的模式,即以弹拔乐群体为基础的模式,或以拉弦乐群体和弹拔乐群体并重共同为基础的模式”这为民族管弦乐在继承传统的交响性写作风格上提出了理性的思考。

艺术在形式与风格流派上的形成是需要有一套在表现机制与艺术思想上的完善体制来共同构成。当代民族器乐的众多风格与形式就是建立在如何继承和保护传统的思想宗旨上而形成的。我们为了最大程度地对民族音乐进行历史性的继承,用发展与开拓的思想对民族音乐进行创作,使民乐既有传统又有发展,这是刘文金先生几十年来在民乐创作中最富有创造性的贡献。

建国以来的民乐创作在受西方音乐形式和表现技法的影响下,中国的传统音乐一方面在经过西方思维和技法形式下的改编、移植后,其音乐风格已发生很大变化,如:刘天华的二胡音乐创作与阿炳的民间性风格在音乐的传统意义上已有不同的区别。但如果我们从建国以来对民族音乐的继承发展层面去审视,以刘天华为代表创作观念对中国传统民间音乐可以说进行了保护性的继承和发展,它与“原始形态”的民间音乐共同构成了中国现代民族音乐的基本模式,是体现了当代中国音乐的新传统艺术。刘文金先生在构建中国音乐的新传统时,一方面大胆吸取外来文化的因素,另一方面,立足于民族传统,以时代为创新点,广泛挖掘探索和寻求适合于当代人审美要求的艺术表达方式。这就是在他的音乐创作中,根据传统的意蕴用新的音乐语言表达方式,用新时代的音乐观念,有思想、有艺术性地对民族音乐进行创新性写作。很多作品都是以“原创”性技术成果去展示构建中国音乐的新传统风格。例如,在他的作品中除了一部分用民歌和民间音乐素材去改编以外,即使用西方交响乐队中比较成熟的作品进行移植而完成的作品,其目的也是用来训练和提高民族乐队合奏水平而改编,使民乐在创作上引入一种新的写作表现方法,多年来他注重用我们这个时代的音乐表达方式来创作,特别是以原创性写作为主体,使民乐在新的传承中得到历史性的深化和延续,还不仅反映了当代中国音乐家们的一种追求,而且,也体现了刘文金先生对中国音乐的伟大理想。正是在这个基本思想的前提下,他牢牢把握住了民族乐队创作的灵魂要素,对乐器的合理使用、配器的科学运用、旋律的民族化,使得他的作品对演奏家们来说,既有优美流畅的韵味,演奏起来又比较顺手而易于发挥表现,观众又能从中体会到民族音乐的伟大,这是我们在民乐创作中应该加以认真研究总结的成果。

在二胡艺术发展中,如果说,以刘天华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对中国二十世纪之初的胡琴艺术以“改进国乐”的思想,借鉴外来音乐而进行了历史性的变革,华彦钧是以民间的创作和实践来完成胡琴艺术的继承与发展,那么,新中国以来,以刘文金先生为代表而创作的《豫北叙事曲》、《三门峡畅想曲》则向专业化舞台艺术表演、创作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尤其是八十年代初创作的《长城随想》在表现具有深刻社会思想内涵的人文主题方面,使民族乐器融传统与现代的发展而奠定了基础,反映了当代音乐家在追求民族传统时的创新意识,体现了他朴素与真挚的民族思想情感,他是中国现代二胡艺术发展的开路人。

今天,我们在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民族文化复兴大业中,如何以更加清醒的思想去认识民族乐队,使我们的民族器乐艺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绵延流长、这是当代音乐家们在继承传统、创新未来中的责任和义务,学习总结刘文金先生的民族音乐艺术创作经验有利于我们更加努力地发扬传统,这对民族管弦乐事业的发展将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三、多元化发展中的民族管弦乐

民族音乐在建国以来的发展中,它是以十分宽广的胸怀在继承传统,在更新发展中而走向了它艰难的历程,特别是大胆吸收和融化外来文化形式为我所用的思想,使民族管弦乐队在表现形式和风格上构成了既有民族又有现代的品格,民族的基础是传统中丰富多彩的民间丝竹乐、吹打乐、弹拨乐,从某种意义上这是强化和改变了民族管弦乐队的表现功能和结构特征,使民族管弦乐体制真正在本质上有源。而根据借鉴西方外来交响乐队模式的经验,以多声部和复调音别于过去年代的单声部思维模式,特别是随着大部分乐器的改革、改良,不断细化乐队各声部组合,使乐队在整体结构上趋于规模化发展,这是民族管弦乐在走向新时期的一个重要标志。

由于民族乐队在历史上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发展的眼光看,民族管弦乐队是处于探索的阶段,而不是定型了的模式,不同作曲家依照不同的乐曲去自由编配组合,这是民乐创作与表现的一个特点,无论何种规模和形式,民族管弦乐队的基本模式不应该局限在某一种定式中,而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创作实践为主,这样,可以为民族管弦乐的发展提供多种探索的可能,例如:以中国拉弦乐器为主体的弦乐队组合;以中国弹拨乐器为主体的弹拨乐队组合,这在发展多种类型的民族器乐合奏风格时是具有十分可贵的民族代表性。同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现代民族管弦乐队所使用的乐器大部分是以汉民族流传使用的为主,而并不包括其他各少数民族民间乐器品种,如果从发展中国民族传统意义的民族乐队模式来看,各民族富有浓郁民间特色的乐器也是组成民族乐队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民族文化的弘扬、继承、发展来看,今后的民族管弦乐应该是建立在多种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不同民族特点基础上的实践和运用。

民族管弦乐队特色

大型民族管弦乐队是在我国各地方器乐合奏形式基础上而重新组建的乐队模式,同时,它也吸取了西欧古典交响乐队的一些编制组合经验和音乐创作手法而形成的一种中国特色的乐队体制,民族管弦乐中所包含的乐器可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声部群体,即吹管乐、弹拔乐、打击乐、拉弦乐。

吹管乐器组由笛子、唢呐、笙、管子四个声部组成。而在笛子声部中又按乐器声部特征,可分为梆笛、曲笛、新笛三个声部。梆笛、曲笛分别代表了我国南北两大笛子演奏风格和流派的体现,而新笛则是为了适应民族乐队发展的需要,在笛子声部中为了平衡,融合梆笛和曲笛的音色而重新研制开发的一种乐器,它音色柔和圆润,音区以中音为主。笛子声部的声音明亮、清脆而具有力度感,善于表现抒情、欢快、热烈的情绪。

唢呐声部是由高音、中音、次中音和低音乐器组成。唢呐的声部在乐队管乐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在声音上已构成高中低的搭配组合,如果和声配器运用合理,唢呐声部的音色丰满,穿透力强,很多富有高亢、嘹亮的旋律是最有表现力的。笙是民族乐队中为数不多的和声性乐器,笙的组合也是由高音笙、中音笙和低音笙构成。它的音色纯净而明快,笙声部的音响在和声功能的作用下,给吹管乐声部之间起到了一种相互融合、平衡音量、音色的作用。民族乐队中管子主要是指中音和低音喉管。这也是一种新型改良乐器,以增强管乐声部的低音厚重感,在乐队中与低音拉弦乐器声部交相辉映。

弹拔乐器组由柳琴、琵琶、扬琴、中阮、大阮、三弦、古筝、箜篌等组成。这个声部也是中国民族乐队中有别于西方交响乐队的一个最大特点,弹拔乐组的每件乐器音色独特富有个性,在独奏中,不同的演奏技艺使音乐风格浓郁,地方色彩突出。而在台奏中,弹拔乐群体的声音丰满、柔和、圆润、它的音域比较宽广,表现性能多样,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形容琵琶的演奏,其音色尤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来描述弹拔乐的特征是十分恰当的。

拉弦乐器组由高胡、二胡、中胡、拉阮或革胡组成。作为乐队声部间音量的平衡,拉弦乐器从音量上普遍较小,但它的音色细腻,柔美歌唱性强,在声部编制上它主要是用于旋律性的功能发挥,是乐队的基础核心部分。高胡是高音旋律乐器,音色纤细、明亮、二胡音色抒情、细腻,中胡声音浑厚、柔和,这三个声部共同作为拉弦乐特有的皮膜振动,其声音品质非常富有民族特点,无论以齐奏性的旋律出现,还是配以多声部的和声表现,拉弦乐组的胡琴声部都已成为我国民族乐队的一个标志。而低音拉阮或革胡等乐器这完全是为配合完善民族乐队的表现功能而研发的新型低音乐器。

打击乐器组由编钟、编磬、云锣、大鼓、排鼓、定音鼓、大锣、板、铃、木鱼、钹等乐器组成,现代大型民族管弦乐队由于在表现内容上的需要,打击乐器组已吸纳了部分西洋乐器,使得民族乐队在表现功能和艺术感染力方面增色不少。

中国的现代民族管弦乐队在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和实践,这个乐队已从最初的齐奏性合奏模式逐渐发展为现今以多声部、多调性为表演思维模式的体制,这是民族管弦乐队走向成熟发展阶段的标志,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民族管弦乐队在全国各个地区的发展路子不尽相同,而且编制组合模式也有很大差距。这使得不同的编制组合在乐队风格上产生不同的声音效果,有些也成为一些专业乐团艺术风格形成的标志。下面,我们从各地不同民族乐队的结构编制对比来看民族管弦乐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