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皮厚些无妨,不要脸却万万使不得,因为专业工龄差几个月错过了评职称,变大可以脸皮厚一些。快快活活无事一样工作照样做去,忙着磨练自己积累经验。别人闻起来却脸不红心不虚气不短。反过来倘是职称在手权利在手走起路趾高气扬,肚子里却空空如也,不惜干枯名钓誉、损人利己的勾当,又如何算是堂堂君子,恐怕连脸皮和人格也丧失殆尽了。
虽然身为女人,脸皮亦要厚一些,只要心是热的血是浓的便好。不知诸位同胞以为然否。
莫要常“吃醋”以免不知酸
好在爱情上吃醋的人,首先便是不自觉地折腾自己。一天到晚,总有些心神不宁,魂不守舍。担心他(她)可能被人勾引或者勾引热,注意他(她)有无被人约或约人;私下里察看,了解他(她)是否有不轨行为(特别要抓苗头防患于未然);冷不丁出现,观察他(她)有无惊慌不安(即使蛛丝马迹也不能忽视)……为了家庭的“长治久安”,为了爱情的“牢不可破”,吃醋者煞费苦心,计谋百出。如此“操劳”,当然总有些收获。比如发现某个异性对他(她)丢了个不正常的眼色;他(她)在某一次“汇报”中竟然有一个不能自圆其说的漏洞……于是穷追猛打,或哭或闹,这样“吃醋”法确实很累很烦很折磨人,但往往是“草木皆兵”,防不胜防。
看来吃醋者总不大理解人相信人。其实,既是自己的爱人,变该是天下第一个信得过的。否则,找他(她)干嘛,难道就为了提高侦探水平和审问技巧?夫妻俩要在一起生活几十年,哪能分分秒秒厮守相跟呢!
吃醋者似乎是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实际上他们的致命处在于不相信自己。与其整天盯着他(她),不让他(她)走出自己的视线,不如创造一个温暖的家庭氛围,使他(她)行四海飞万里总要回首眷恋,总要按时归巢。话又说回来,万一他(她)薄情变了心,十头牛拉不回,那你吃多少醋也没有用。倒不如痛痛快快分手,再去寻找爱的天地。
不过,“吃醋”到底不是与生俱来,与后天形成的素质、修养、观念关系密切。要紧的心胸开阔、目光长远、生活充实。这样,就没时间去吃醋,也没有吃醋的欲望了。
走上理解之桥
理解,也有深浅相间的层次
我从小缺少点苏东坡那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豪气,最怕受委屈,一受委屈就珠泪双流。后来长大了,我才明白其缘由是渴望被理解。从此便把“理解”看的很要紧。虽不敢说“士为知己者死”,但被人理解时那种心情,是再痛快不过了。
真正懂得理解,确实这十来年的事。我明白了理解的两个方面:希望自己被理解,同时又要理解人。知音难觅,这话不假。要不俞伯牙怎么会因为痛失知音钟子期,便绝然摔琴呢!心情很可疑理解。然而知音毕竟可觅。茫茫人海,芸芸众生,天涯何处无知音!所以,我虽同情俞伯牙,却又为他摔琴大感遗憾。
此外,要想为人理解,自己也得袒露心怀,不能老抱怨别人。也不能给予苛求全部彻底的理解,生活中也许更多的是某个侧面,某个角度的理解。如果你的上级对你的业务水平、工作能力了如指掌,大胆使用,能说这不是一种理解吗?如果你的父母尊重你的各种爱好和职业选择,能说这不是一种理解吗?女人们聊大天,谈怀孕的麻烦,分娩的痛苦,带孩子的辛劳和乐趣,包含了某个方面的理解;男子汉凑一块,喷几个眼圈,评女性的温柔,妻子的贤惠,承包制的好处和不足,又包含了另一方面的理解。当然,如果有更高层次的深刻理解,大道心灵的默契,无声的交流,那自然难得和珍贵。但十个指头有长短,怎么能要求世间人人都如此呢!
我渴望被人理解。也渴望理解人,能理解人,是一大美德。理解别人取得成就的艰辛,便不会妒嫉;理解部下开展工作的难处,便不会横加指责;理解爱人对事业的追求,便不会诸多限制;理解长辈对小辈的疼爱,便不会使“代沟”越来越大……理解是相互的,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若是都往桥上走,总有逆面相遇,握手言欢的机会。反之,便只能越离越远,留下不断扩大的孤独地带。
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了,理解的速度也在加快。借用电台、电视台来“一曲寄深情”,或用一张贺年卡、一次电话来沟通。这是过去难以想象的现代化的“理解”手段。
一生之中,能有友谊深厚的三、五知己,能有爱情真挚的终身伴侣,更加上为人处世中的友好往来,萍水相逢时的文明礼让,形成深浅相间的理解层次、纵横密布的理解网络,这是何等壮观和值得留恋的人生立交桥啊!
我没有勇气醉一回
酒的功能,比起林林总总的饮料(包括健身、运动饮料等),怕都要胜一筹的。
首先,酒可健身防病,舒经活络,暖胃驱寒。最近看了电影《红高粱》,又知道了个“上下通气”、“滋阴壮阳”甚至“嘴不臭”。其次,酒可助兴。国宴、家宴、婚宴、大宴、小宴,酒都出够了风头。酒过三巡,早已算不得什么壮举。老朋友相会,也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为时髦。
自古以来,酒又是公认的壮胆添劲之物、解闷除忧之宝。从前没有测谎器,要套出政敌、情敌、冤家对头的阴谋诡计,也常常要灌之以酒,获取酒后真言。近些年,生出一门关系学,于是酒得以成为解释有关人士,求得许诺,洽谈生意,达成协议等等的开路先锋,不时有大诗人大作家以酒为宠物。倘要吟诗撰文,必定拿那好酒一壶,咕噜噜饮下,跟着便文思泉涌,妙笔生花。这时的文学大家,虽面有红晕,偶露醉态,却醉而不昏,飘飘欲仙。真真羡煞人也。
我以为这才是饮酒的最高境界。长大后,我忝为女界之一,每每有饮酒机会,便要跃跃欲试,想醉它一回,意在醉出一首好诗,一篇好文章。有两三回,三杯酒下肚,两颊绯红。劝酒者几乎要把握列入酒精免疫之列,大有发动强攻之势,吓得我晕晕乎乎之际,只有招架躲避之功,全无半点灵感飞降。宴罢归家,倒头便睡,连个梦也没有,自然谈不上文思了。若是一个人在家,纵有下酒好菜,也断然没有半点饮酒的兴致,终于还是胡乱吃饱饭了事。
如此这般折腾了几次,我便有些泄了气,不再寄希望于酒。要写文章时,还是老老实实往桌子前一坐,肯一把拐杖,或嚼几颗奶糖,思绪理顺了,倒也写得顺利。遇上糖纸、瓜子壳、桔子皮一堆,纸上却只有乱七八糟几句话时,我就知道那天不宜动笔了。还是趁早收拾残局,改为采访,看书,找材料或买菜,煮饭,洗衣服作罢。
酒的功能确实不少。但一般的时候,我对它敬而远之。真有高兴事,喝上几口,也绝不抱借酒抒情,下笔有神的幻想。我始终没有勇气阔出去,醉它一回。只是文章还常常写,而且居然有写醉的时候。
平凡
傍晚,儿子兴高采烈地放学回家,大晴天却泥一身水一身,跑到我跟前说:“妈妈,今天下午我和几个同学把学校运动场的杂草锄干净了,你说伟不伟大?”“这也算伟大?”我说。他倒满不在乎,自顾自地乐。
第二今晚上,儿子又凑到我跟前:“妈妈,我的数学预考95分,你说伟不伟大?”第三天、第四天……儿子几乎天天都向我报告“伟业”,或是在车上给一位“肚子里有个孩子”的阿姨让座,或是“挺身而出”,为一个受了欺负的同学抱不平……报告完后他必定要问是否伟大,却不在乎我回答与否,回答什么。
开头我都漫不经心地听,后来想想又怕失职,怎么能让儿子把平凡和伟大混为一谈呢?于是摆开架势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他却似懂非懂脆生生地回答:“我喜欢也平凡也伟大。”从此照干伟业不误,照向我报告不误。至于我承不承认他的“伟大”,他还真无所谓。大清早他爬起来连跑带跳挤公共汽车上学;中午在学校排队领一份饭菜,津津有味地吃完就哎课桌上午休。放学后一头大汗挤车回家。见到我照例兴致勃勃地说:“今天我如何如何,你说伟不伟大?”
问得多了,我仔细想想也觉得儿子有理。那平凡与伟大本来就没有绝对的界限。普普通通的人干些平平凡凡的事蕴含着伟大,而伟人也常常只是做些极平凡的事而已。常常有些名人叹名人如何难做,我因为太平凡总是不得要领。天天写我的稿,拍我的片,听儿子讲“伟大”,平平凡凡,但实实在在。
有人极“洒脱”地宣称自己甘愿平凡,实际上是拿着平凡做外衣,好遮掩自己得过且过、俗不可耐的平庸。那么一来我倒是赞赏儿子的平凡、伟大观。一个平平常常的小孩子,把自己应该做而且有益的事视为伟大,活泼自然,纯真向上,充满朝气,这有何不好?倘大人们也有这份心境,活起来恐怕有滋有味得多。你说我们在海南岛那段岁月,平凡吗?平凡极了;伟大吗?伟大极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平凡的人也伟大。
如今儿子依旧时时问我:这样、那般是否伟大?我认真听完后几乎是千篇一律地回答:“也平凡也伟大。”
我喜欢实实在在丰富多彩的平凡,但我更崇尚源于平凡、高于平凡的伟大。
横看竖看总是美
在中国,女人们几千年来皆属于头发长、见识短一类。能走出厨房、在社会上谋一职业已是翻身解放,倘有一官半职便很有些让人觉得怪异,更何况掌管一个企业,进而被称之为“家”呢!
既然在“企业家”之前冠一“女”字,可见要表明与男性有所区别。老也罢,少也罢,靓也罢,丑也罢,这女性特点是万万不可稍的。该微笑时微笑,该温柔时温柔,女人的力量有时就在微笑和温柔中体现。要是和男士们一样,高声大嗓粗线条,以为这样才能镇得住男子汉,恐怕会适得其反。
女企业家们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天仙女,也不是叱咤风云的救世主。她们首先是女人,普普通通的女人。也需要新款时装,化妆品,也需要恋爱结婚生孩子,可以唱流行曲,可以跳“迪士高”。在先生面前有时也撒娇也流泪也发脾气,和孩子一起也玩“过家家”、讲“西游记”、还不时开怀大笑。她们可能炒起菜来味道欠佳,整理房间总有点杂乱无章,但也可能是名副其实的烹调好手,懂的花道茶道、管家有方的合格主妇。
既然是女企业家,当然又与一般的女人有些不同。要管好一个企业,没有几分豪气几分果敢如何使得!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女企业家们不管高矮胖瘦,少说也要有容得下小汽车的胸怀。一个企业成千上万人,性格不同脾气不同,想法不同,什么复杂的事都可能出现,什么难听的话都可能冒出来,从企业的利益出发,有时受点委屈也认了。哪有时间整天抽抽搭搭抹眼泪,或是喋喋不休去解释呢!遇到问题要处理,当决断时决断,不能等开会研究、考虑,十天半个月才拍板。哪怕有决断失误的时候,也不能丢了雷厉风行,说干就干的作风。如果一天到晚拖拖拉拉,犹犹豫豫,诸多挑剔,酸劲十足,即使自己不辞职,企业的员工也会行使民主权力,促其下台。
胸怀广便能容得人。有缺点有错误的人能容,爱提意见发牢骚的人也能容。对人才决不求全责备,横挑鼻子竖挑眼。既然用,就要大胆给权力给拼搏机会。不单凭“沙纸”一张档案一袋作决定。人才越多水平越高越开心,从不会象武大郎开店,只收比自己矮的人。会识才,还要会用才、惜才、爱才。没有这一条,任你有天大的本事,单枪匹马总闯不出个象样的世界。哪怕你女扮男装,有穆桂英之智慧,花木兰之勇敢也白搭。
如今的企业家,少不了决策头脑、经营思想、改革气魄,女的也不例外。中央的政策,吃透用足,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样便天宽地广、条条大路通罗马。本企业的条文,一款是一款,令行禁止,没有客气讲。市场行情、信息交流、情况反馈……女人家心细,样样掌握,滴水不漏。倘是服装公司女经理,自然要谙熟本年本季度世界流行色、老中青男女时款、懂得美学、绘画、时装设计的基础理论,甚至能上台当模特儿;若是机械厂女厂长,不一定五大三粗、满身油泥,却不会不懂机械制造、热处理、维修、铆焊、机加工以及生产全过程……生产经营业务上是内行,对企业的情况了如指掌,说话就响,办事就牢。在精通本行的基础上,女企业家还必须全方位开发,粗通商品经济学、公共关系学、顾客心理学、社会学、营销学、自然科学、哲学、美学、文学等等多方面的知识。工作有滋有味,生活多姿多彩。
一个人要事业成功不容易,一个女人想做到这点就更难。女企业家必须准备遇到比男性企业家更多的困难,而要克服当然也将付出更多的努力。一项改革成功,有人捧场有人唱赞歌拍马屁,大有不把你弄得晕晕乎乎飘飘然不罢休之势,这时耳朵根子要硬脚跟要稳头脑要清醒;有人收了挫折,又难免有人大摇其头,冷嘲热讽,有人幸灾乐祸,落井下石。好像除了错全是女人之过,女人原本不该管什么企业当什么家。这时特别需要洒脱、豁达,千万不可乱了分寸、没了主张。在抓紧时间想对策的同时,还得照常吃饭、睡觉、扮扮靓。
女人自有女人的优势,正如男人有男人的特长一样。在女人当头的企业里,应该多一些温情,多一些欢笑:除了搞好生产、提高效益,还不妨抽点时间关心厂里的绿化,植树种花栽花,引来蝴蝶、蜜蜂、小鸟;会议室挂一副好画,摆几盆盆景;职工饭堂置一批桌凳,请两位好厨师,开饭时放几曲轻音乐;娱乐室挂几条彩饰,添几盏秀灯,周末办一次舞会;在工人中交一批朋友,不时听听他们的要求,也诉诉自己的心声。
女人又有女人的弱点,容易小心眼、轻信任、感情用事。可能凭印象看人佣人不能“一碗水端平”,可能听不进批评,唯我独尊。平日里风风火火、精明能干,突遭打击便恨不得第二天便交出大印,不再当什么“劳什子”厂长;在厂里或许撑得起一座大厦,回到家却没法改变先生的大男子主义,冲不破可畏的人言网、关系网,真想“无官一身轻”,八小时之外呆在家里什么也不想……但如果真是这样就不是女企业家了。她们最难得的还是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战胜和超越自我。生活对她们也许并无特殊的关照,但她们终究能把握时机,在改革开放的天地里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实现人生的价值。
我们常说:女企业家应该如此,应该这般,她们不能这样,不能那样。其实,说穿了,这世上从来没有也无须有女企业家的模式,更不必描绘出她们的标准形象,让天下女企业家们争相仿效,并以此作为立功升级评职称的条件。这纷繁世界芸芸众生,你就是你,我就是我,又何必统一模式。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绝不会有两位相同的女企业家。在开放改革搞建设的大气候中,她们最需要的是理解和支持,最向往的是开拓和发展。尽量减少人为的阻力,摈弃苛刻的挑剔,让她们各尽所能,开创自己美好的一角吧!让她们各显神通,为这块辽阔的国土增春色,添芳香吧!我敢说,创造美好明天的人们!她们自身也是美的,尤其是女人,这当然包括了我们的女企业家们。
人生不可不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