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参透凡尘的经典禅意美文
4666500000020

第20章 菩根本无树(4)

果然,得知我要回来,几个长辈正围着火炉,拉着家常,等我。母亲出乎预料地没有问我,为什么只有我一个人回,只是不时地抬眼望着我的身后,似乎在找寻和期待什么。看着母亲和长辈们掩饰不住的有些失落和失望的神情,我如实告诉他们,同时也告诉母亲,妻在单位值班,走不了。母亲于是不再抬眼张望,长辈们于是乐呵呵地接过我递过去的烟,点燃,然后开始一屋子烟雾一样不着边际地谈话。有时候是他们问什么我答什么,有时候是我给他们讲些城里的新鲜事。开始的时候喝茶,接着喝酒。我本就不胜酒力,加之几年的城市生活让我的味觉早已生疏了乡人们用粮食自行酿造的烈酒,很快,就经不住考验,在醇厚得有些冲人的酒香里颓败下来。起初还只觉得周身燥热,然后就头晕目眩,喉咙发紧,接着便觉得那间爬满烟尘的老屋和面前的几位长辈,都一一飞旋起来。夜里,恍恍惚惚地做了个梦:白天的一路阳光全都走进了梦里,只是没有了沿街那些诧异的目光,阳光也出奇的明媚和温暖,我的脚步也因此变得散漫而轻松,妻和幼小的女儿在明媚的阳光里兴高采烈、手舞足 蹈……

第二天一早醒来,我才发现自己睡在堂屋宽大的木椅上,身上盖着父亲厚厚的大衣。窗外,不知什么时候已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我问自己,昨夜的梦,说的该是我下一次回乡之旅吧。

禅思禅悟

人活着,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哭泣自己没有鞋子穿的时候,却发现有人没有脚,那也是一种不同寻常的幸福啊。

盲人捕鸟

[英国]亚历山大·迈考尔·史密斯

一个年轻男子娶了一个女人,妻子的哥哥是盲人。年轻人急于了解他的新姻亲兄弟,所以他问盲人是否愿意一起去打猎。

“我看不见东西,”盲人说。

“但是如果我们一起去,你可以帮我看。”

年轻人带着盲人走进一片灌木丛,开始时他们沿着一条盲人熟悉的小路走,所以对于盲人来说,紧跟着年轻人并不困难。可是,一会儿过后,他们走进了更茂密的树林,那儿树木生长密集,是许多动物的藏身之所。现在,盲人紧紧抓着妹夫,并告诉他许多自己听到的声音。虽然眼睛看不见,但盲人能辨认出动物发出的声音。

“附近有疣猪。”他说。

“我能听到它们在远处走动的声音。”或者说。

“那只鸟准备飞走,我听见它翅膀张开的声音。”

对于年轻人来说,这些声音没什么意义;他印象最深的,是盲人识别树林的能力,尽管树林于他必定是一团漆黑。

几小时过后,他们到了一个可以设置陷阱的地方。盲人听从年轻人的建议,把陷阱设在一个鸟儿可能飞过来饮水的地方。年轻人则把他的陷阱设在不远处,他小心地掩盖它,以免鸟儿发觉。之后,他不耐烦地去掩盖盲人的陷阱,因为天气热,而他急着回家,回到新婚妻子身边。盲人以为妹夫已经帮他掩盖好陷阱,他不知道年轻人并没有这样做,而鸟儿可能会发现这儿有陷阱。

第二天,他们回到捕鸟的地方。盲人满怀期待,兴奋不已,年轻人不得不叫他保持安静。还没有到达陷阱跟前,盲人就肯定他们捕到了猎物。

“我能听到鸟声,”他说。

“陷阱里有鸟儿。”

年轻人走到自己的陷阱旁边,看到了一只小鸟。他从陷阱里把小鸟抓出来,放进随身携带的袋子里,然后两个人走向盲人的陷阱。

“有一只鸟儿在里面,”他对盲人说,“你也捕到了一只鸟儿。”

说这话时,年轻人感到自己有些嫉妒盲人。盲人捕到的鸟儿有着奇妙的颜色,仿佛它曾经飞过彩虹并且染上了彩虹的颜色。这只鸟儿身上的羽毛,可以给他的新婚妻子做一份好礼物。但盲人也有妻子,而她当然也想要这羽毛。

年轻人弯下腰,从陷阱里取出盲人的鸟儿,然后迅速换上自己的小鸟。他把小鸟交给盲人,而把那只彩色的鸟儿放进自己的袋子里。

“这是你的鸟儿。”他对盲人说。

盲人接过小鸟,他的手指抚过小鸟的羽毛和胸膛,然后,他一言不发地把小鸟放进袋子里。

回家的路上,两个人停在一棵大树下休息。他们坐在那儿,谈论着许多事情。年轻人对盲人的智慧印象深刻,他知道很多,尽管他根本看不到任何东西。

“为什么人们要互相争斗?”他问盲人,这是一个困扰他很久的问题,他想知道盲人是否可以给他一个答案。

盲人沉默了一会儿,年轻人知道他正在思考。然后,盲人抬起头,年轻人觉得那双看不见东西的眼睛仿佛正在凝视他的灵魂。

“人们相互争斗,是因为他们把你刚才对我所做的事加之于彼此。”盲人平静地说出了答案。

这话使年轻人震惊而羞愧,他试图想出一个回答,但想不出。他拿起袋子,取出那只色彩艳丽的鸟儿,把它还给盲人。

盲人拿着那只鸟儿,用他的手指触摸它,笑了。

“你还有其他什么问题吗?”他问。

“是的,”年轻人说。

“争斗之后,人们怎样才能成为朋友?”盲人又笑了。

“他们做了刚才你所做的,”他说,“就这样,他们再次成为朋友。”

禅思禅悟

在灵山大会上,佛祖释迦牟尼一言不发,只是手拈优波罗花遍示大众,从容不迫,神态安详。当时所有的人和神都不能领会佛祖的意思,唯有佛的大弟子——摩诃迦叶尊者妙悟其意,破颜微笑。于是,释迦牟尼佛将花交付给迦叶,嘱告他说:

“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之旨,以心印心之法传给你。”

其实,释迦牟尼佛祖在这里所传示的,正是一种至为安详、静谧、调和、美好的心态,这是不能用任何语言和行为来打破的。这种心态纯净无染,无欲无贪,坦然自得,乐观自信,无拘无束,不着形迹,不可动摇,与世长存。迦叶的会心一笑,其他搔首弄姿的僧众该如何惭愧呢?这一笑,那些功名利禄之心消遁,这一笑,让佛祖安心世间仍旧存有智者,这一笑,我们都将懂得。

放下执着,在繁忙人生中实现自在

明海法师

我们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在一种强大力量的推动下,在生活的轨道里转开了:上学、考试、升学、就业、婚配、生儿育女,一环接一环,没有喘息的机会,总是要你往前走,总是要选择,或者这样或者那样。选择后有一系列的后果要承担,比如职业,选择了教师,那就要备课、吃粉笔灰,跟着找对象,自我介绍第一句就是“我是教师”,由此你的婚姻就一定会按一种路线发展。这就是人生,就是生活,有人形容像是“背着石头唱戏”,很累很累。法国存在主义作家萨特用“虚无”描述人的存在,这种虚无是巨大的重量,沉甸甸地压在人身上,无法逃避,因为你总要选择,总要往前走,想开小差是不可能的。你能什么事都不做,但不能什么都不想。

面对这样的人生,很多人都想:能抽身到另一个星球上歇几天假就好了。这就是超越的问题,解脱的问题。人们生活的问题无非是要解决吃、穿、住、行以及家族、种族的繁衍,而解脱和超越则是人的终极关怀。生从何来,死往何去?

我是谁?如何获得自由?这些都是宗教所要解决的。几乎每一个民族,每一种文化都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或者是巫术,或者是发育完备的宗教。基督教许诺幸福圆满的千年王国,伊斯兰教提供真主安拉的庇荫。而佛教说:

“人生是苦的(空虚),充满烦恼,但如果放下执着,苦当下就是空,烦恼就是菩提,人生就是解脱,是谓现证涅盘。”禅宗最充分地发扬了佛教的解脱说,它要我们当下放下、无分别,凡夫就是佛,娑婆世界就是净土,在繁忙的人生中就能实现最大的自在。

“生活禅”高扬禅宗见证涅盘、见性成佛的主题,提倡在生活中观自在,在繁忙中证解脱,在纷纭尘世中实证自在无碍、空灵澄澈的祥境,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心经》从理论上深刻阐述了这一点,《心经》开头一句:

“现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一句是《心经》的总纲,后面从不同角度反复解释什么是“五蕴皆空”。这句里“照”字译得十分传神,什么是“照”呢?本来存在的事实,因为没有光明,就乱分别,瞎摸索,开关打开,光明显现,露出庐山真面目:哦,原来是这样,是五蕴皆空。可见“五蕴皆空”是一贯的,不是观自在菩萨的创造发明。“五蕴”

与“空”本来就是不二的,它们不是两样东西。前面讲过,因为执着和分别,凡夫的世界处处是矛盾,而《心经》劈头一句就把一个最大的矛盾弥合了:五蕴皆空。五蕴即空,空即五蕴:五蕴不异空,空不异五蕴。五蕴是色、受、想、行、识,概括了人的感官、知觉、思维、情感、意志,这就是人的生存的全部内涵。

空是超越,是解脱,是觉悟,是自在无碍。五蕴皆空就是:存在与超越不二,生活与解脱不二,入世与出世不二。《心经》把许多宗教家头痛的问题化解无遗,它劝导人们趋向当下最真实的解脱。空就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只要不分别不执着,则当下还家,净土就在目前。所以观自在菩萨照见了五蕴皆空,就度过一切苦厄。其实这时是“本来无一物”(“无天明亦无无明尽无苦集灭道”),无所谓苦不苦,无所谓自在不自在,因为心无挂碍,也就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了。《心经》将“生活禅”的旨意揭示无遗。禅本来就是生活的,它要我们在行住坐卧、搬柴运水中证解脱得自在。只要我们勇于认取承担本有的佛性,那么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是禅、时时是禅。生活在现代物质文明中的现代人,五蕴不空(执着),心有挂碍,在狭窄的盒子楼中,在污浊的工业废气中,在各种人际关系的紧张中累得喘不过气来,毫无自在可言。

“生活禅”告诫人们,不离生活观自在,以清凉的心态建设真、善、美的人生。

禅思禅悟

人生在世,总有这样那样的欲念和奢求、困顿与不舍,我们总给自己定太高的目标,规划太完美的前景,对很多事情强求、放不下、难以忘怀,人生就在这样的状态中变得疲惫,失去光彩,但这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吗?那些梦寐以求的快乐和自由哪里去了?

陶渊明减去了官场的纷扰,在秀美的田园中悠然采菊;居里夫人减去了名利的诱惑,在科学的海洋里尽情驰骋。如果说解脱和超越是人的终极关怀,那么我们应当试着用“减法”生活。用“减法”改变生活,放下疲惫,放下烦恼,放下混乱……当这些身外之物都被减掉、放下之时,也是幸福和安定的到来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