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外历史名将之谜
4646700000020

第20章 大宋栋梁之谜——狄青(2)

宋仁宗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狄青升任枢密副使,第二年他领兵镇压依智高,出敌不意,夜渡昆仑关,所向披靡,一举歼灭敌人。班师回朝后,他就任枢密使,但是很快被人诬陷而去职,出判陈州而死。是谁诬陷狄青呢?始作俑者是时任御史中丞的王举正等人,但诬陷狄青最深者是时任翰林大学士的欧阳修。

欧阳修(公元1007年公元1072年),是北宋政治家,仁宗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中进士,参与范仲淹推行的庆历新政。仁宗嘉祐年间拜枢密副史、参知政事、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他还是宋初文坛领袖,著有《新唐史》和《新五代史》等史学著作。他的散文对后世影响很大,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为什么要陷害狄青呢?《宋史·欧阳修传》载:“狄青为枢密使,有威名。帝不豫,讹言籍籍。修(欧阳修)请出之(指狄青)于外,以保其终。遂罢知陈州。”

《续资治通鉴》载:“臣(指欧阳修)观枢密使狄青,出自行伍,遂掌枢密。三四年间虽未见过失,而不幸有得军情之名。武臣掌国机密而得军情,岂是国家之利!欲乞罢青(狄青)枢务,任以一州,既以保全之,亦为国家消未萌之患。”“书凡再上,留中不出。”

《啸亭杂录》载:“有宋一代,武臣寥寥,惟狄武襄(狄青)立功广南,稍有生色,仁守置诸枢府甚为驾驭得宜。乃欧阳公(欧阳修)露章劾之(狄青),至恐其有他心,岂人臣为国爱借人才之道?狄公(狄青)终以忧愤而卒。其后贼桧(指秦桧)得以诬陷武穆(指岳飞)者,亦袭(欧阳修)故智也。”

以上这三条史料虽出自不同的史书,但都明确指出是欧阳修劾奏与诬陷狄青,致使狄青被排挤去职的。只是在语气和因上有所区别。《宋史·欧阳修传》只是说狄青任枢密使有威名,而宋仁宗病重,社会上有许多流言飞语,为爱护狄青,欧阳修请示罢免狄青枢密使之职,贬为陈州知州,没有点出狄青有野心。因而语气上显得轻。《续资治通鉴》对欧阳修诬陷狄青的因揭示得十分具体:一是狄青为行伍出身却掌握枢密大权。也就是说,行伍出身的狄青不配当枢密使不能掌握枢密大权,这就表明欧阳修对出身行伍的狄青采取歧视的态度。二是狄青太了解军情,尽管他任职三四年都没出现过什么差错,但是武臣掌管军事,这对国家来说是最大的危险。基于这两方面的因,欧阳修请宋仁宗罢去狄青的枢密使之职,而且是多次请求,“留中不出”就是说欧阳修连着上了多次奏折,但宋仁宗都不批准。

于是,为了能使宋仁宗罢免狄青,公元1056年时任翰林大学士的欧阳修上奏仁宗,欧阳修在这次奏折上就直接点明要罢免狄青的理由是“为国家消未萌之患”,这实质上就是诬陷狄青有篡位野心。宋仁宗看到欧阳修这一奏折,极为重视,不超过一个月,就“以熟状”(宋代的一种任免方式)罢免狄青枢密使之职,贬到陈州任州判。这条史料揭破了欧阳修诬陷狄青的目的,因而在语气上明显比第一条史料重得多。

第三条史料是说欧阳修担心狄青有篡位野心,而给宋仁宗上奏折并公布于众,请示罢免狄青枢密使之职。同时,将欧阳修与秦桧相提并论,认为秦桧诬陷岳飞是仿照欧阳修诬陷狄青那样去做的,揭发了欧阳修诬陷狄青所造成的影响。因是清楚的,语气也是重的。

综合上述三条史料所揭示的内容,我们不仅可以看出欧阳修诬陷狄青,使狄青被罢去枢密使之职的情况是确实的,而且我们还清楚的看到欧阳修诬陷狄青的因和目的。欧阳修诬陷狄青的因,是他认为行伍出身的狄青掌管了国家的军事大权,了解、掌握许多军事机密,且又有威名,深受士卒拥戴,因此会有篡位的野心。欧阳修诬陷狄青的目的,是“为国家消未萌之患”。

此外,宋朝“得天下”的手段和在治国上所施行的国策即推行的政治路线,是欧阳修诬陷狄青的又一重要因,即背景因。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是靠手中掌握的兵权,趁周世宗不幸早逝,留下孤儿寡母,以出兵戍边为借口,发动了“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而当上皇帝,取得天下的。

因而,宋朝历代皇帝就一直忌惮武臣,特别是忌惮武臣掌兵权。所以,宋太祖赵匡胤一上台,就立即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的各项措施,巩固他的封建统治。北宋中央集权,最为重要的就是兵权。为了集中兵权,防止各藩镇如唐末五代的朱温、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郭威以及赵匡胤自己那样的拥兵自重,威胁中央,甚至当了皇帝,因此,赵匡胤一上台就采取了“盶酒释兵权”的手段,以高官厚禄为条件,削去藩镇重将的兵权,派文官指挥军队。

如有战事,则临时委派统兵将领,使调兵权与统兵权分开,防止兵变的发生。在禁军制度上,形成了“将不得专其兵”、“兵无常帅”、“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局面,使禁军将领难以拥兵割据。

同时,加紧完善确立选官制度即科举制,使宋朝形成文官治国的政治体制。宋朝忌惮武将和文官治国的这一“重文轻武”的政策,虽然有效地削除了武将专权而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却形成了轻视武将的风气,从而也就削弱了军队抵御外侮的战斗力,造成了“积弱”的局面。欧阳修之所以敢于诬陷狄青,也正是宋朝忌惮、轻视武将和“重文轻武”的国策所造成的。

狄青死因揭秘

宋自开国以来,极力压低武将的地位,以绝其觊觎之心,把扬文抑武作为基本国策。从宋太祖的“盶酒释兵权”,分割禁军统帅的权力,到实行“更戍法”,使“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直至发展到凡将帅出征,要由朝廷授以阵图,将帅只能按图作战的荒唐地步。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随着狄青官职的升迁,朝廷对他的猜忌、疑虑也在逐步加深。

早在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狄青任枢密副使时,御史中丞王举正就认为,狄青出身行伍而位至执政,“本朝所无,恐四方轻朝廷”。右司谏贾黯上书皇帝,说狄青升官有四不可,御史韩贽等人亦皆附和。在依智高纵横岭南,满朝文武惊慌失措,狄青受命于危难,率兵出征之际,朝廷在欣喜之余,也仍然不忘“狄青武人,不可独任”,要以宦官任守忠监军,监视狄青。后因谏官李兑力言“唐失其政,以宦者观军容,致主将掣肘,是不足法”,朝廷也迫于形势紧急才作罢。到狄青縗旋还朝做了枢密使时,这种疑忌和不安达到了顶点。臣僚百官纷纷进言,不仅始终反对狄青做官者如王举正竟以罢官威胁,就连来屡屡称颂狄青战功,誉之为良将的庞籍、欧阳修等人也极力反对任命狄青。

难道是狄青居功自傲,怀有异心而招致众议吗?恰恰相反,狄青始终对朝廷忠心耿耿。在他做了枢密副使之后,脸上仍保留着宋代军士低贱的标记——黥文。宋仁宗曾劝他用药抹去,狄青回答说:“陛下以功擢臣,不问门第,臣所以有今日,由此涅尔,臣愿留以劝军中。”他首先想到的是鼓舞士气,而不是自己做官的尊严。狄青出身贫贱,曾有谄媚阿谀之徒附会说他是唐朝名臣狄仁杰之后,狄青并不为改换门庭而冒认祖宗,他说:“一时遭际,安敢自比梁公。”在依智高败逃之后,有人曾主张报依智高已死,以此邀功,狄青却以为“不敢诬朝廷以贪功”。

史称他“为人慎密寡言,其计事必审中机会而后发。行师先正队伍,明赏罚,与士卒同饥寒劳苦尤喜推功与将佐”。狄青的品行和武功在朝野广为传颂,京师的百姓“诵咏其材武。青每出入,辄聚观之,至壅路不得行”。就连力主罢免他的文彦博也称他“忠谨有素”。欧阳修在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七月上书请罢狄青,洋洋数千言,举不出一条有力罪证,反而称赞他,“青之事艺,实过于人”,“其心不恶”,“为军士所喜”,任枢密使以来,“未见过失”。

那么罪名是什么呢?他不得不假托虚妄的阴阳五行说,把当年的水灾归罪于狄青,说:“水者阳也,兵亦阴也,武将亦阴也。”今年的大水就是老天爷因为狄青任官而显示的征兆。简直是无中生有,罗织罪名。为什么朝廷如此急于除掉狄青呢?文彦博说得明白,就是因为“朝廷疑耳”。在文彦博请罢狄青时,宋仁宗说“狄青是忠臣”,文彦博立即反驳说,“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正月,仁宗生了一场病,后来慢慢康复,如制诰刘敞上书说:“天下有大忧者,又有大可疑者,今上体平复,大忧者去矣,而大疑者尚存。”竟把狄青树为朝廷最大的威胁。在这种猜忌、疑虑达到顶峰的时候,谣言纷起,有人说狄青家的狗头长角,有人说狄青的住宅夜有怪光,就连京师发水,狄青避于相国寺,也被认为是要夺取皇位的行动。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八月,仅作了四年枢密使的狄青终于被罢官,出知陈州,离开了京师。

狄青到陈州之后,朝廷仍不放心,每半个月就遣中使,名曰抚问,实则监视。这时的狄青已被谣言中伤搞得惶惶不安,每次使者到来他都要“惊疑终日”,唯恐再生祸乱,不到半年,发病郁郁而死。这位年仅49岁,曾驰骋沙场,浴血奋战,为宋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一代名将,没有在兵刃飞矢之中倒下,血染疆场,马革裹尸,却死在猜忌、排斥的打击迫害之中。

狄青之死,据《宋史·狄青传》所记,是因为“疽发髭”,这不过是近因。依我们看来,狄青之死是多年忧虑惊恐的结果。他为国家血战立功,而一般人却讥笑他,轻视他,侮辱他,以科第自负的文臣,更随时欺负他,压迫他,怎教他不愤臷?他是很忠于国家忠于朝廷的,而一般人却要散播他的谣言,与他不和的文臣,便俯拾关于他的谣言想陷害他,怎教他不忧虑,不惊恐?他若不是遇事谨慎,恐怕早已遭祸了。谣言越来越多,以致皇帝也怀疑、猜忌他,将他罢免,使他格外惊恐。他抱着颓丧的心情走向陈州,已自知不久于世。假使在陈州的生活稍为安静一点儿,他也许可以多活几年。

哪知宋仁宗和文彦博还是不放过他,每月两次遣使探视他的近况。他一听有使者来,即“惊疑终日”,不久他便“病作而卒”了。这样恐吓他,是文彦博的设计,但一定得到了宋仁宗的同意,如果宋仁宗要保全他,决不会有如此的结局。

中国古代的名人,往往因愤臷忧虑而“疽发背死”,如范增、刘表,都是很著名的例子。狄青的发疽,与他的心境是很有关系的。不过他疽发于髭,不像范增、刘表疽发于背罢了。

狄青之死,可说不是明显的被杀,他是被时代和环境杀死了。不明显的被杀,比明显的被杀还惨。提到岳飞的死,大家同声感慨,提到狄青的死,有几个为他抱屈的?

北宋采用重文轻武的国策,终自食其果,在后来的民族战争中,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到宋神宗登基,希图重振国威,但又苦于朝中没有能征善战之人,这才又想起了狄青,他亲自撰文,派使者到狄青家祭奠亡灵,并将狄青的籠像挂在禁中,但已于事无补,只能是叹息国势日颓,发思古之幽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