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魏晋风骨有沉香
4642900000005

第5章 未若功业之无穷(4)

第一首是董卓部将李傕、郭汜在长安为乱时,他避难离开长安时作的。诗中所抒写的是他在残酷的社会变乱中不得不离开长安的悲痛情绪。开始即表明所以离去长安之故,尽管临行时亲友相悲痛追攀,而“南登霸陵岸”时仍不能不依恋地“回首望长安”,但终于忍痛辞去。中间对于社会乱象的描写,形象真实地揭示了那班豺虎所构成的人民灾患之惨重,有力地说明了他离去长安的必要。在对于那种社会景象的描写中,首先以“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极概括地勾画出那种经过毁灭性破坏的社会惨景。下面即从饥妇人的形象具体地显示出当时社会景况的一斑。那个饥妇人把怀抱中的孩子弃于草间,孩子的号泣声使她不得不回顾,尽管回顾挥泪,但她仍不肯还取孩子。下面“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即沉痛地表明所以不还的理由。这个妇人矛盾的行为和心理就这样形象生动地呈现在我们眼前,这是多么残酷的一幅社会图画啊!

第二首是诗人寄居荆州时作的。他到荆州,因为体貌不扬而不为刘表所重。

他的《杂诗》第四首说:“鸷鸟化为鸠,远窜江汉边……邂逅见逼迫,俯仰不得言。”由于人事上的不得意,更加重他羁旅的忧感。这首诗抒写的就是这种羁旅的忧感。诗人在诗中所着重描写的乃是异乡的时节景物,诗人羁旅中的忧愁情绪,就从对时节景物的描写态度中流露出来。从整首诗中,读者即可感触到一个忧郁的游子形象。最后二句“羁旅无终极,忧思壮难任”,和其《登楼赋》中所说“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的情绪一致,都是从诗人的内心深处发出的。

第三首是作者追写他亲身经历的边地景况。诗人以具体形象描绘出边地的苦寒、萧条,及人民处于战争形势下为死亡所笼罩的惨状。最后四句,诗人以自己所感此地之不可留,而人民却如蓼虫之不知辛,显示出边地人民在此种惨痛生活之为长期性而无可逃避,含意尤为沉痛深刻。我们试把杜甫的《垂老别》、《无家别》和这篇比较一读,即可看到它们彼此在风格上的类似。

王粲还有《从军诗五首》。考《三国志·魏志·曹操传》,曹操曾于建安十六年西征马超、韩遂,二十年又西征张鲁,十八、十九及二十二年先后出征孙权,王粲都曾随行,这五首诗当是这几年中写的。其中第一首所写,从“相公征关右”及其具体内容看来,当是西征张鲁之役。第五首是通过行军途中对于曹操故乡社会安乐景象的描述,表示对于曹操的歌颂。其余三首都是写的征伐孙权行军途中的生活感受。总的说来,他在这些诗中歌颂了曹操的武略,并随时表示了自己要为国家输展才力的志气,也描写了行军途中所见社会的残破景象,都是诗人现实生活情绪的反映,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另外,他还有许多诗,如《杂诗》、《公宴诗》及《咏史诗》等篇,也从多方面反映了他的生活情绪和人生态度。

他在抒情赋上的成就,也是仅次于曹植的。

诗人之赋

《登楼赋》是王粲的名篇,也是建安时代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品。文章结构严整,层次分明,文字平正,语言精练。作者采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描绘了当时的社会风貌,抒写了自己身处动乱,怀才不遇,思念故乡的情怀,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王粲生于公元177年,卒于217年,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是“建安七子”中成就最高的作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才略篇》中称他为“七子之冠”。他出身于东汉的名门望族,自幼博闻广识,颖悟过人,为当时名士蔡邕所推重。《三国志·王粲传》中就记载了才学卓着、身为东汉左中郎将的蔡邕在众宾客面前赞赏年方十四岁的王粲“有异才,吾不如也”。

东汉末年,战乱频繁。而刘表所占据的荆州,却相对较为安定。于是王粲投奔刘表,企图托庇在他的地方政权之下,施展才华,有一番作为。刘表表面上热心招揽人才,实质是坐观时变,进有逐鹿中原之心,退要保荆州一隅之地,因此荆州也并不是安稳的地方。

王粲面貌丑陋,体弱多病,同时举止随便,不受拘束,未能受到刘表的重用。王粲既得不到刘表的重视,又看到国家动乱,人民在连年的军阀战争中挣扎着,想到自己所在的荆州也尚难幸免,不由心情十分郁闷,于是登湖北当阳县城楼有感,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登楼赋》名篇。

《登楼赋》全文共分三段。第一段写荆州地区的富美,暗中却对荆州主刘表的昏庸感到惋惜;第二段写思乡怀归,暗示出荆州并非他的久居之地;第三段写自己无从施展抱负,以目睹凄凉景物作为余波,衬托出自己内心的痛苦。

现在,我们先介绍第一段,原文是这样的: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接昭丘,华实蔽野,黍稷盈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兹”是“这”的意思。“楼”指当阳县的城楼。这两句的意思是:登上这城楼向四面眺望啊,暂且借着流逝的时光来消遣心中的忧愁吧!作者开篇就点明了登楼是为了消除忧愁。接下两句承接上句“四望”中的“望”字,写出了当阳楼所处的地势。“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宇”,本来是指屋檐,这里以偏概全,借指整个城楼。“仇”字做“匹”字解。这两句的大意是:观看这座城楼所处的地势,又是怎样的呢?作者写道:“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

北弥陶牧,西接昭丘,华实蔽野,黍稷盈畴。”这一段语势流畅,一气呵成。

这里的“漳”、“沮”,是当阳县内的两条水名,即漳水和沮水,两河在当阳县内汇合后,南绕江陵流入长江。“通浦”指漳水的支流。“长洲”是水边长形的陆地。当阳城楼的所在地,正临于漳水的别支上,宛如挟带着洁净的漳水一般;而此楼又正修筑在曲折的沮水边上,宛如依长洲而立。“坟衍”、“皋隰”都是指土地。“坟衍”指高而平的土地,“皋隰”指水边低洼潮湿的土地。“陶牧”

在湖北江陵以西,传说这里有春秋时越国陶朱公范蠡的坟墓,因而得名。这几句的大意是:城楼背靠着高低起伏的广阔陆地,面临着湿润肥沃的河岸水流,北境极尽陶牧一带,西境与昭丘相接。树木的花果遮蔽了原野,各种农作物铺满了田畴,多么秀美的山川,多么肥沃的土地,多么丰饶的物产!确如作者所讲,这样的地理位置,实在是无所匹敌。这样的景色怎能不使人心醉,怎能不让人留恋?

洋洋洒洒地赞美之后,作者却笔锋一转写道:“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这里实在是美好的,但却不是我的家乡;既然不是我的家乡,哪里还值得片刻停留!到这里,我们才看清了作者前面极力推崇这座城楼“寡仇”、“信美”的真正意图。原来大段铺叙都是为了给“而非吾土”的“而”字蓄势,以反衬出作者思乡心情的强烈。从“览斯宇之所处兮”到“黍稷盈畴”,整整十句对异乡风物的赞美也不如“何足以少留”四个字感人之深。

这一段,作者分成三个层次来写,先写出了自己登楼的目的是为了“销愁”,然后写登楼后所见到的美好景象。最后,写美好景物勾起了自己对故乡的怀念。文字流畅,气势跌宕,确是描绘的妙笔。

在第二段里,作者紧接上文,进一步抒发了自己思乡怀归的强烈愿望。原文是这样的:

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这一段里,“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二句中,“纷浊”是纷扰、污秽的意思,用以比喻时势混乱。“逾”是超过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自己遭逢乱世,从迁徙到现在已经超过了十二年。“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二句中,“任”字作“担当”、“禁受”讲。这两句的意思是:自己望乡怀归的感情是这样的强烈,这种忧思有谁能承受得了呢?以上四句是叙述自己的不幸经历,说明了自己怀归的原因。下面作者放开笔触正面抒写自己怀归的心绪。“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这四句的意思是:自己凭栏远望,迎着北风,敞开衣襟,极目望去,多么想望见北方的平原,那里是自己的故乡所在啊,可惜被荆州的高冈遮住了。下两句“路逶迤而迥兮,川既漾而济深”,“逶迤”是曲折,“迥”是远。这两句的大意是:到故乡的路途漫长而遥远,水势又汪洋深邃,难以渡过。路长川深,表面是讲归途遥远艰难,同时也暗喻出到处动乱,困难重重。故乡阻隔在千里之外,自己思乡而不得归,诗人怎能不悲伤?怎么还能控住自己,不让眼泪纵横交流呢?人在心情郁闷之时是最容易发生联想的,王粲在思归而不能归的悲痛时刻,自然想到了深深怀念故土的仲尼、钟仪、庄舄三个历史人物。这里,作者连用三个典故,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故土的深切怀念。“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这一典故出自《论语》,讲孔子周游到陈国遇难,思念鲁国,因而对门生发出“归欤归欤”的慨叹。“钟仪幽而楚奏”,这一典故出自《左传》。钟仪,楚国人,乐师出身,被俘于郑国,又被转献到晋国。囚禁中,他面对晋国君主,不忘故土,操琴弹奏楚国的曲调。“庄舄显而越吟”,典出于《史记》。庄舄是越国人,身任楚国显要官职,病中思乡情切,操用越语。作者举古人是为了和自己相比。于是他说:“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和先人一样,他同样有着爱国爱乡的情怀,怎么能因为自己所处的地位是穷困还是显达而两样呢?

这一段,作者回顾自己遭逢乱世的经历,正面抒发了怀土思归的心情。

下面,我们看第三段,原文是这样的:

唯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

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兽狂顾以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原野阒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憯恻!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反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