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和名家一起回眸大唐盛世
4642200000014

第14章 拉开贞观之治的盛幕(7)

玄奘任大会主讲,主要宣讲的是《大乘论》,玄奘还在会场门口悬挂了他亲自写的《制恶见论》,向与会者宣布自己的观点。可是,公布之后,从早到晚,无人与之论辩。大会连续举行了十八天,玄奘精彩的论述把众人完全吸引住了,一直没有什么人对他的讲解提出异议。在大会结束的时候,戒日王送给他金钱一万、银钱三万、上等僧衣一百领,他都没有接受。

按照印度的习俗,凡是辩论胜利的人就有资格骑着大象游行。于是戒日王请玄奘乘坐一匹装饰得十分华丽的大象,以此来表彰玄奘法师以义服人,论述精妙。玄奘再三谦让不过,只好乘上大象。大家将他的袈裟掀开,向群众宣扬:

“中国法师发扬大乘教义,打破一切异见,在这次法会当中,没有一个人敢于出面辩论,普天下的人都应该知道这件事!”当时人们情绪高涨非常高兴,争相给玄奘赠送荣誉。大家烧香散花,法会在众人热情的欢呼声中结束。从此,玄奘名震印度,无论哪一学派的人都对他十分钦佩。

接着,玄奘应戒日王之邀光临五年一度、为期七十五日的无遮大会,这是一种规模庞大的布施活动。他们一行来到设在钵罗耶迦国的大施场。到达的僧俗人达到五十多万。戒日王身后跟随着从曲女城赶来的十八国国王,他们也来到这里,经过八轮施舍,戒日王将五年来府库积蓄施舍得干干净净,就连他自己身上的衣服、璎珞、耳珰、臂钏等也施舍出去,然后向妹妹讨来粗布衣穿上,向十方诸佛进行礼拜,并发表“藏富于民”的讲演。最后,再由诸国王用金银财宝,赎回戒日王所施舍出去的服装及装饰物,转而献给他,以表示对他的敬意。

参加完无遮大会,已到五月中旬了,于是玄奘想告辞回国。戒日王和鸠摩罗王殷勤劝留。玄奘向两王反复诉说这一路上路途遥远,为求真法历经千险,最后说服了两王。启程时两王送大量金钱和宝物,玄奘一一拒绝,只留戒日王施给的大象和鸠摩罗王所施的一件曷刺厘帔,用于途中防雨。互相告别之后,两王和众人又为他送了数十里路程,这才挥泪告辞。

玄奘先将经像等托付给印度王乌地军,由他慢慢地载着经像前行。后戒日王又托乌地王带上金钱两千、银钱一万、大象一头,供玄奘作路费。才离别三日,戒日王和鸠摩罗王、跋吒王各带着数百名人马,又来送别,依依不舍。临走时派达官四人带着写在素毡上用红尼封印的文书,发送给沿途的各个国家,并让他们骑马护送玄奘,直到中国的边境。

玄奘回国的路线是:离钵罗耶那国后,中途路过侨赏弥国、毗罗删孥都城等到达阁兰达国,这是北印度王都。到本国后,乌地王另派人引送玄奘到僧诃补罗国。

北方的百余僧人和玄奘同行,携带着经像,又到了嗢叉尸罗国。当继续北下到达信度河时,忽然风波乱起,船身几乎被淹没,五十夹经本失去。正在乌铎迦毕汉荼城的迦毕试王听到这个消息,亲自来到河边慰问,并帮助补全遗失经本。

这以后向西北到达兰波国、阿薄健国、漕矩吒国,向南到代刺孥国,向北行至佛粟氏萨傥那国,向东到达迦毕试国,接着又穿过雪山,经历的苦难并不比来的时候少。后到达安怛罗缚婆国,又向西北行至活国,向东经过瞢健国、口四摩咀罗国、钵铎创那国。从此入葱岭,从东南又经过淫薄健国、屈浪阇国。又向东北行至达摩悉铁帝国,再东行便到波迹罗川。从此向东,登山履雪至蝎盘陀国。离开葱岭至乌锻国。从此北行至怯沙国,到达东南的斫句迦。继续东行至瞿萨旦那国,即于阗。于阗国王极力挽留玄奘,他只好又在那里住了七个多月,在闲余时为当地众僧讲经说法。同时向唐政府请示行止。唐太宗知道后马上派人给玄奘送来亲笔信,信中写道:“得知您将从西边取经归来,我非常高兴。非常期待与法师能够早日会面。外国懂得梵文和佛教经义的人也可让他们到中国来。于阗等地已经派人马护送法师,我已经命令敦煌、鄯善等地的官员迎接法师。”玄奘得到敕令后立即出发,但进入大唐境内又是十分困难,从东面的媲摩城,到沙漠中的尼壤城,又至诅诛、旧楼兰地,可谓一路艰辛。到了沙洲,玄奘上书唐太宗,因唐太宗当时在洛阳,就命宰相房玄龄派人迎接。

唐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二十四日,玄奘经过十七年,往返五万多里后,终于重新回到唐都长安。他出国时年方二十几岁,返回时已是一个头发斑白、历经风霜的四十五岁老者了。玄奘进城那天,唐太宗派宰相房玄龄、长安令李乾佑、大将军侯莫陈实迎接。他从西域带回如来肉舍利一百五十粒、金佛像一尊,拟摩揭陀国前正觉山龙窟留影金佛像一尊。拟侨赏弥国出爱王思慕如来刻擅写真像刻檀佛像一尊,拟婆罗尼斯国鹿野苑初转法轮像刻檀佛像一尊,拟劫比他国如来自天宫下降宝阶像银佛像一尊,拟摩揭陀国鹫峰山说《法华》等经金佛像一尊,拟吠舍厘国巡城行化刻檀像等,拟那揭罗曷国伏毒龙所留影像刻檀佛像一尊,另外还带回大量经卷,其中包括《大乘经》二百二十四部,《大乘论》一百九十二部,《大众部》经律论一十五部,《上座部》经律论一十四部,《三弥底部》经律论一十五部,《弥沙塞部》经律论二十二部,《法密部》经律论四十二部,《迦叶臂耶部》一十七部,《说一切有部》经律论六十七部,《因明论》三十六部,《声论》一十三部。

共记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用二十匹马驮回。玄奘到达长安,唐太宗早已颁告各寺院准备迎接,只见寺院处处悬灯结彩,挂满宝帐、幡等物品,场面可谓盛大,另把新到的经、像安置于弘福寺内。二十五日这一天,在朱雀街两侧排满幢盖、幡帐、宝舆、宝案,一派富丽堂皇的景象。驮经、像的马匹前梵乐齐鸣,后拥薰炉,烟雾弥漫,众僧尼整服随行。从朱雀街到弘福寺门前数十里间,人山人海,接踵摩肩,文武官员,寻常百姓都站在道路两旁瞻仰。

二月,唐太宗在洛阳接见了玄奘。太宗赞他舍身求法,惠利苍生,并询问沿途所见的物产风俗、山川气象、佛教圣迹,以及张骞未见、《汉书》未记的种种问题。玄奘一一作答,深得太宗喜爱。于是太宗主持编写《大唐西域记》一书。

随后,玄奘请求太宗帮助翻译从西域请得的梵本佛经。太宗一口答应了他的请求,安置玄奘在长安弘福寺译经,并以巨资征选各方得道高僧,组成一个以玄奘为中心的译经班子,可谓人才济济。唐太宗也不吝啬,物资供给极为丰富。

译经的工作从贞观十九年(645年)五月正式开始。玄奘手持《贝叶经》,开讲经文,带头创译《佛地经》、《大菩萨藏经》、《六门陀罗尼经》、《显扬圣教论》。然后又翻译了许多经卷,如《大乘阿毗达摩杂集论》、《瑜伽师地论》、《因明入正理论》、《解深密经》、《大乘五蕴论》、《能断金刚般若经》、《缘起圣道经》、《摄大乘论》、《百法明门论》、《唯识三十论》。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大慈恩寺建成后,玄奘主持寺务,移到新建成的大慈恩寺译经。又翻译《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阿毗达摩俱舍论》、《大乘成业论》、《顺正理论》、《难提密多罗所说法经住记》、《陀罗尼》、《显无边佛士功德经》、《因明正理门论》、《瑜伽师地论释》。玄奘专心翻译,每日给自己制定需要完成的任务,若白天有事,必夜间赶出。常常废寝忘食,有时写到半夜才停笔,有时三更时小睡一会儿,五更又起来诵经,用朱笔点定,并安排次日翻译。每日黄昏,还要抽出二时讲新经论,答各方僧人疑难。由于过度辛劳,使他于高宗显庆元年(公元656年)一度病倒。玄奘病愈后,在高宗的关照下,居洛阳积翠宫休养,后又移居长安西明寺减少俗事应酬。无论居住何处,玄奘都译经不辍。又译了《大毗婆娑论》、《阿毗达摩》、《发智论》、《集异门足论》、《品类足论》、《大般若经》等等。在玄奘之前主要译师都是西域人或印度人,从未有中国人,玄奘是第一位精通印度多种语言的中国大译师。在某种意义上说,玄奘大师创造了总结性的成就,开创了中国译经史的新局面。因此,要论在佛籍翻译史上取得最高成就之人,首推玄奘大师。

玄奘的佛学造诣全面精深,文化素养极高,译书文采斐然;玄奘译经由众多高僧大才相辅,因而使他的译文更加凝练精美,既保持了西域的特有文貌,又充分显示了汉文的古典优雅,可谓翻译史上的“绝唱”。

玄奘对佛教极有研究,又精通中文、梵文,同时忠于事业,所译的佛经不仅准确,而且文章词藻恰如其分,在中国翻译史上写下了划时代的一页。他的翻译方法,在直译的同时配合意译,既不损原意,又便于读者了解,佛经的“新译”时期自此开始。他极为认真严谨地对待翻译,在翻译某一部作品之前,总要先把这部作品不同的本子搜罗齐备,认真仔细地进行校勘,使译本更加完善。对已有译本的,他如要再译,就认真地参考旧译,取舍得当,并尽量吸收旧译的可取之处。集体翻译的方法也被玄奘所采用,他邀请国内有学问的高僧,根据各人所长、分工合作,由众人合力完成佛经的翻译。玄奘就这样坚持工作了十九年,直到逝世。在十九年中间,他平均每年译经七十卷。而最后四年之间,提高到年译一百七十卷之多。他在去世前一年冬天,完成了我国佛教经典中卷帙最大的《大般若经》六百卷。在十九年的工作后,玄奘共译经论七十四部,一千三百六十五卷。玄奘无疑是我国翻译史上的不朽巨匠。

在翻译佛经之余,玄奘还完成了一部《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这部书记载了在十多年旅行中,玄奘所经历的一百一十个国家和所传闻的二十八个国家,一共一百三十八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风土人情、物产情况、宗教信仰等等。他的弟子辩机根据玄奘口述进行记录。这是我国历史上的一部影响很大的书籍,是记载中亚细亚、巴基斯坦和印度古代历史、地理的最详实的书籍。该书文字生动流畅,使人读了之后有身临其境之感。近百年来,该书先后被译成英、德、法、日、俄等文字,并且出现了不少专门研究这部书的专家学者。它对于研究整理公元7世纪时中亚和印度的模糊不清的历史地理起了很大的作用。考古学者根据书中的记载,探查挖掘出阿旃陀的石窟、鹿野苑的古刹、那烂陀寺的遗迹,更有力地证明了《大唐西域记》的可靠之处。

《老子》也被玄奘翻译成梵文,介绍给印度。他又把印度已失传的《大乘起信论》还译为梵文,印度的古代经典着作得以保存下来。玄奘的《成唯识论》反映了他的主要佛学思想。这部书解释了《唯识三十颂》,是玄奘融合唯识十家而作。

从佛学渊源上讲,唯识宗出于古印度大乘佛教的瑜伽行派,唯识宗因主张“万法唯识”而得名。唯识宗的创立者是玄奘及其嫡传弟子窥基,所依经典有《瑜伽师地论》、《解深密经》等六经十一论,《成唯识论》是其代表着作。

唯识宗的基本思想内容包含三个方面:(1)“阿赖耶识”论和“种子”说;(2)“五位百法”说;(3)“四分”说与“三自性”论。

玄奘照搬古印度大乘佛教的瑜伽行派形成了唯识宗这个佛教宗派,与唐王朝的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缺乏长期生存的土壤。玄奘初创,窥基使其进入全盛,但之后便迅速衰微下去。

麟德元年(664年)二月初五,这一学究天人、行迈古人、朝野共仰、中外同 钦的一代伟大学者于玉华寺圆寂。这一消息传出后,唐高宗为之流涕,文武百官为之痛哭,僧侣为之奔走哀号,全国上下识经之人无不顿足心伤。四月十四日,玄奘大师在终南山下白鹿原安葬时,前来为他送葬的有长安周围五百里内百余万人,三万余人挂孝宿于墓旁。至总章二年,(669年)四月初八,诏旨徙葬于樊川北原,营建塔宇。迁殡之际,众人哀恸,就像他刚刚圆寂之时。可称生荣死哀,空前绝后。至于玄奘为佛学献身的精神和伟大的成就,一直是后人的典范。

名家回眸

梁启超说:从古至今,不但中国人译外国书,没有谁比玄奘多、比玄奘好,就是拿全世界人来比较,译书最多的恐怕也没有人在他之上。法相宗的创造者是玄奘,翻译佛教经典最好最多的是玄奘,提倡佛教最用力的是玄奘。中国的佛教,或只举一人作代表,我怕除了玄奘,再难找到第二个人。只有伟大的时代才能诞生这样伟大的人物。

在古代中国,“盛世修书”一贯被视为国家富强、文明昌盛的重要标志,而玄奘大师西行求法、“盛世译经”的壮举,又何尝不是为贞观时代添加了一笔不可多得的文化财富,又何尝不是从宗教和文化的层面彰显了大唐王朝的盛世荣光。

健全法制带来执法严明好风气

贞观十一年(637年)正月,房玄龄等受诏定律令,成《贞观律》。

唐太宗即位后,在与群臣讨论治国之道时,就确立了以教化为主、刑罚为辅的“仁政”,把隋末严刑酷法、恣意杀戮的暴政全部废除,而体现在立法原则上就是宽法慎刑。唐初为了把隋末苛法滥刑的局面彻底改变,制定了《武德律》,大致上以开皇年间律法为蓝本,而删其苛细。贞观元年(627年),太宗又命长 孙无忌、房玄龄等,本着“意在宽平”的精神,加以删除重新制定。贞观十一年(637年)书成,定律五百条,共计十二卷,一曰名例,二曰卫禁,三曰职制,四曰户婚,五曰厩库,六曰擅兴,七曰贼盗,八曰斗讼,九曰诈伪,十曰杂律,十一曰捕亡,十二曰断狱。《贞观律》的刑罚比《隋律》有所减轻,如去掉了死刑九十二条,删去流放之刑,添加的徒刑有七十一条,其他改减轻从简的也很多,体现了唐太宗“用法重要在于宽简”的法律思想,从而把唐朝法律的基本面貌奠定下来。此外,《贞观律》又定令一千五百四十六条,七百条格和式。令是国家的政令和制度,格是文武百官职权的范围,式是各政务和事务部门的工作章程。律、令、格、式的各项具体规定,是一条量刑的准则,凡是违犯律、令、格、式的,一律按此处置。

不久,唐太宗又想将肉刑革除。他对大臣们说:“前代很久不施用肉刑,今天增加断人右趾的律文是十分不妥当的。”谏议大夫王珪认为:“古代以肉刑为轻罪,今陛下对被判死罪的人施以怜悯,才将本当死刑改为断趾。这些人能死里脱生,虽失一足也感陛下恩德。况且,让别人看见,也能引以为戒。”太宗还是觉得不大合适,又和萧瑀、陈叔达讨论此事。这两个人的观点与王硅相同。贞观元年(627年),蜀王府法曹参军裴弘献上奏,把四十余件不便治国的事指出来。太宗令之与房玄龄进一步删改律令。他们上奏认为,古代刖刑是五刑之一。后废肉刑,五刑改为死、流、徒、杖、笞。今再设刖足,便成了六刑。设去绞刑的律文是为了宽宏,而增此刑又加繁峻,不符合立法宽减的精神。太宗又让其与八座共同商定奏闻,终于决定废除断趾,改换成流放三千里,另加劳役两年。

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见《明堂孔穴图》中五脏都附于背,叹道:

“笞刑是五刑之中最轻的,但有许多人却因为受这种刑罚而死亡。古代帝王不明白其中道理,是非常可悲的!”于是下诏不许鞭打犯人后背。此外,为了防止在刑具上作手脚以徇情,还明文规定了扭、枷、钳、锁的长短粗细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