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总是元曲最销魂
4641600000006

第6章 寂寞的灵魂,声声的叹息(5)

《集贤宾》闷登楼倚栏杆看暮景,天阔水云平。浸池面楼台倒影,书云笺雁字斜横。衰柳拂月户云窗,残荷临水阁凉亭。景凄凉助人愁越逞,下妆楼步月空庭。鸟惊环飒响,鹤吹锋铃鸣。

《逍遥乐》对景如青鸾舞镜,天隔羊车,人囚凤城。好姻缘辜负了今生,痛伤悲雨泪如倾。心如醉满怀何日醒?西风传玉漏丁宁。恰过半夜,胜似三秋,才交四更。

《金菊香》秋虫夜雨不堪听,啼树宫鸦不住声。入孤帏强眠寻梦境,被相思鬼绰了魂灵,纵有梦也难成。

《醋葫芦》睡不着,坐不宁,又不疼不痛病萦萦。待不思量,霎儿心未肯,没乱到更阑人静。

《高平煞》照愁人残蜡碧荧荧,沈水香消金兽鼎。败叶走庭除,修竹扫苍楹。唱道是人和闷可难争。则我瘦身躯怎敢共愁肠竞?伤心情脉脉,病体困腾腾。西屋风轻,翠被寒增。也温不过早来袜儿冷。

《尾》睡魔盼不来,丫环叫不应,香消烛灭冷清清。唯嫦娥与人无世情可怜咱孤零,透疏帘斜照月偏明。

一说到“宫怨”、“宫词”,总会想到2000多年前独坐“长信宫”的那个美艳绝伦、才华横溢的女子,想到她的团扇、想到她着名的《怨歌行》和《长信宫怨》。她就是汉代着名的才女班婕妤。

汉成帝刘骜即位时,班婕妤被选入宫,受到宠爱,后见赵飞燕得宠,于是便求供养太后于长信宫,得准。从此班婕妤移居长信宫内,悄然隐退在浮华背后,从此深宫寂寂,岁月悠悠。班婕妤悯繁华之不滋,借秋扇以自伤: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新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团扇虽然夏日为主人所喜爱,但到了秋天,秋风吹走了炎热,团扇就被主人所抛弃。她借写团扇抒写了她自身失宠的怨情和盛衰变化的一生,也揭示出封建社会宫女的不幸遭际。班婕妤是个聪明、敏感、自尊、悟性强的知识女性,这种心灵的创伤更是极为惨痛的,因而,在后代诗词中,这“团扇”几乎成为红颜薄命、佳人失时的象征。这首《怨歌行》清婉含蓄,情致哀怨,深受历代文人喜爱,同时也直接影响了后来宫怨诗的发展。诗中的“团扇”也成为后世文人诗中常用的意象。

班婕妤出身名门之后,诗书自然读了不少,本身也就具有大家闺秀的纯美的气质和高尚的气节,这样的一个女子哪里经得起互相谗构、嫉妒、排挤、陷害的折腾,于是为了避免今后的是是非非,她选择了急流勇退,明哲保身。但是她不是没有哀叹的,一首《怨歌行》语言虽淡却也凄凉,还有那篇着名的《长信宫怨》,从入宫受宠开始写起,一直写到顾影自怜,写到她甘愿幽居长信宫中,摒绝繁华,孤灯映壁,但想起旧日与汉成帝的恩爱之情,仍然在不觉间珠泪飘零。全诗饱含无限的凄怆情怀,使人不忍卒读。

虽然长信宫的寂寥与冷清无情地吞噬着她花样的年华,但她亦是没有后悔的。

班婕妤无疑是一个智慧、聪明、自持也骄傲的女人,虽然也有哀怨,但是因为饱读诗书,她的寂寞和哀怨也带着一种贵族式的气节,然而在“女人无才便是德”的古代,并不是所有的女子都能具有这种节气的。她们没有班婕妤的才气,可以写下《长信宫怨》这样的诗文来排遣抑郁,她们更不是阿娇,能用《长门赋》来挽回帝王的心。于是,她们的一生大多只能在那难以排解的怨气之中惨淡地老去。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宫廷的婚姻制度非常畸形而不合理。皇帝一人拥有配偶成百上千,所谓“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后宫佳丽三千人”,而有幸承皇恩得宠的宫女则少得可怜。所以她们一入深似海的宫门,往往是终身难以复出的,绝大多数的宫女只能伴随着无聊与泪水活在宫中虚度光阴、浪费青春,她们如花的容颜在等待、孤寂与失望中憔悴如枯叶:

雨露由来一点恩,争能遍布及千门?

三千宫女燕脂面,几个春来无泪痕?

于是,有了为数众多的宫怨诗,宫怨诗是描写后宫佳人红颜命薄、青丝换雪、色衰颜老的愁苦哀怨的诗歌。抒发她们处在寂寞中的无奈和冷清里的哀叹,从而使得诗歌的情调总是充满如泣如诉的伤感。

早在唐代,就有了写宫怨内容的宫词作品,元稹的一首《行宫》表达了对被迫断送自己的青春和幸福的宫女的无限同情: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宋代李益有《宫怨》,写了她们刻骨的寂寞:

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

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

寂寞恨更长,竟埋怨漏壶中之水好像是深不见底,永远也滴不完。

元朝的曾瑞也没有忽略被闭锁在高墙禁苑里,在岁月无情流逝中无声无息地默默老去、死去的这一大群宫女的悲惨命运,在《宫词》的曲子里作者表达了对这些宫女的深深同情。

她们进入皇宫却好似被关进了围城,人的一生中最为宝贵的年华,恰恰在被人们尊为至高无上的地方备受荼毒而万劫不复,恰恰由被万民拥戴、三呼万岁的圣天子亲手虐杀、埋葬!

“恰过半夜,胜似三秋,才交四更”,在那清冷的深宫里,她们梦境难寻,彻夜无眠。在令人感伤的暮秋之夜,她们瘦弱的身体纵使是睡在华丽的翠被里,却依旧能感到彻骨的寒意,在曙色将临的凌晨,她们依旧“伤心情脉脉”,辗转难眠。可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哪能体会她们的苦楚,大概也只有高悬的冷月,才懂得被人遗弃的凄楚和悲伤、孤独和绝望,因而还能在碧海青天俯视眷顾寂寞宫女们的苦难人生吧。

最后一支曲子《尾》,似是专为百千宫女抒写的无穷怨愤的陈情表,是揭露帝王“皇恩浩荡”真实面貌及其代表的整个封建制度在妇女身上犯下的深重罪恶的控诉书。

曾瑞这首曲子从遭冷落的嫔妃和宫女的角度出发,写出她们寂寞愁苦的心情,真切感人,是元曲中写宫怨的较好作品。

从唐到元的这类诗里,处处都透着一种哀愁,“暂时恩却亦难留”,纵使三千宠爱于一身又怎样,“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这是每个进宫女子的宿命!于是更多的是写她们的寂寞:“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红装流宿泪,不胜情。”“恰过半夜,胜似三秋,才交四更。”在这种刻骨的寂寞里,她们的青春、爱情和亲情都被活活地埋葬!

女人这一生,失去青春并不见得可悲,可悲的是失去爱情;失去宠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希望。这些女子首先失去的是爱情,继而在漫长的等待中企盼那个失去了的希望。她们长期生活在宫廷这一座活监狱中,空空地等待爱的甘霖而终不可得,犹如原本像掐得出水来的娇嫩的鲜苗,因长期失水而活活枯死萎缩。

如今,早已没有了高高的宫墙,只是这些诗还在哀伤地被传唱。而这些诗歌,总让我想起那些日影下最落寞的女子,曾经的恩爱缠绵犹如一帘幽梦,华美灿烂,却幻如水中明月,在波光潋滟中终会被风雨揉碎撕裂。

于是她们唱起了哀伤的歌,这些诗歌里是她们寂寞的灵魂的声声叹息!

问世间,情为何物

眼中花怎得接连枝,眉上锁新教配钥匙,描笔儿勾销了伤春事。闷葫芦绞断线儿。锦鸳鸯别对了个雄雌。野蜂儿难寻觅,蝎虎儿乾害死,蚕蛹儿毕罢了相思。

已经不止一位文人讲过“花本无情”的道理,但是许多人仍愿意用它来形容人的内心和妆容,乔吉便是如此。

美丽的花向来是赏心悦目的,但乔吉笔下的主人公情场失意,但见花开,丝毫不觉得花美,反而觉得花是虚幻,结不成主人公想要的连理枝。

在这里,花化作了主人公情人的替身,既然花成虚幻,说明曲中人正处于失恋阶段。这个失恋人痛苦失意,愁眉不展,眉心如同上了深锁,找不到钥匙来拆解,真想拿起笔来一笔勾销了伤心往事。

失恋,怎一个“愁”字了得,否则陆游再见唐婉的时候,也不会看着满城春色而发出“东风恶,欢情薄”的惆怅之语。如果失恋能够用笔将其勾销的话,人们也就不会总是为此伤心了。所以曲中人的心才纠结难疏,暗暗责怪老天怎么错点鸳鸯谱,导致“从此萧郎是路人”的后果。不过怨天怨地又如何,最后都以分手收场,自己还像点了壁虎朱砂一样为男人坚守着爱情,像春蚕吐尽丝般执着地爱着,到头来才发现那人原来爱的根本不是自己,实在太傻。

曲中“蝎虎儿乾害死”指的是汉唐时期皇宫中流行的“守宫砂”,是宫女们为帝王守贞的标志。点守宫砂所需用的是壁虎的尸身。过去人们称壁虎为“守宫”,用朱砂喂养它,就会使它变成红色。当壁虎食满七斤朱砂之后,将之血肉碾碎,点到女人的身上,可以终年不掉,直到女人失了贞洁方才消失。曲中人借壁虎朱砂的典故,便是想说自己太痴傻,为了一个不值得留恋的人而坚守爱情。

不过到最后,曲中人已经解开负心薄幸人给她的心结,未尝不是好事,总强过《长门赋》中望眼欲穿的宫女,好过被思念弄至香消玉殒的唐婉,好过托尔斯泰笔下卧轨的安娜。这些女人都不能真正地忘情弃爱,所以悲伤难遏,或凋零、或自尽。

其实,真正的爱情不应该是毒药,不应该是捆绑人的枷锁,不应该是令人疯狂的催化剂。真正的爱情,应当是相濡以沫,互相信任,互相体贴。例如千年之前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相恋的事迹,他们的爱情可以说是人们心目中理想的恋爱典范。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一个是众星捧月的才子,一个是养在深闺的佳人。他们的故事开始于司马相如做客卓家,在厅堂上见到了卓文君,一见钟情,遂弹奏一曲《凤求凰》:“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在诗中包含了相如的大胆追求之语。

卓文君为他在爱情上的坦然和他的文采深深地着迷。暗中与司马相如来往,后来甚至携手私奔。卓文君与相如回到成都老家之后,看到相如家徒四壁,便回到自己的临邛老家开了酒肆,以卖酒养家。司马相如也亲自当起了店小二,二人毫不畏苦,过得美满至极。夫妻情深终于得到了卓父的认可。

然而相如在发达之后,自觉身份不凡,终日沉迷酒色,竟兴起纳妾的念头。直到卓文君送给他一首《白头吟》,低唱“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相如见诗才恍然顿悟,心知不该风流,忘了昔日的情深,后悔不已,从此再不敢生异念,专心如一。

婚恋本就是你情我愿,能算得开始,亦算不出结局。如果真正互相倾慕,不必强求,不必刻意守贞,彼此也能心意相通,生死相随。杨过和小龙女对爱情坚贞的程度,令无数人咋舌。“十六年后,在此相见;夫妻情深,务失信约。”小龙女本以为必死无疑,希望用十六年的时间来使杨过的情思转淡。可是十六年后杨过依然跳了深崖,欲与龙女同葬一处。如果不是他这一跳,怎能与爱人重逢?倘若他不是如此深情,又怎么会再见爱人,原来冥冥之中自有机缘。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只有用真心疼爱对方的感情,方才纯洁无瑕。

血性女子苏小小

半窗幽梦微茫,歌罢钱塘,赋罢高唐。风动罗帏,爽入疏棂,月照纱窗。缥缈见梨花淡妆,依稀闻兰麝余香。唤起思量,待不思量,怎不一思量。

苏小小,南齐着名歌伎。一个冰雪聪明、志高趣奇的女子,一个超凡脱俗、至情至性的女子。她从小家境殷实,是家中的独生女儿,自幼得到父母宠爱,因生得娇小玲珑,故取名小小。15岁时,父母不幸谢世,从此小小变卖家产在西泠桥畔尽享山水之乐。因她玲珑秀美,气韵非常,不久便成为钱塘一带的诗伎。

“貌绝青楼,才空士类”,这样的评语足可窥得苏小小当年的才貌双绝,艳名之盛。苏小小坐着油壁车,漫游孤山西冷路,漫吟着“燕引莺招柳夹道,章台直接到西湖;春花秋月如相访,家住西泠妾姓苏”,不是谁都能这么大胆的。

苏小小的名气就这样传开了。一招鲜,红遍天。一时间,钱塘的仕宦客商、名流文士纷至沓来,争相约会这位姓苏名小小的美少女。这些人当然并不是个个都能见到小小。如此一来,小小的名气就更大了,时人多以能与她对坐清谈为荣。有时候她是歌伎,有时候仿佛是卖身的青楼女;不过大多数时候,她更像是文学沙龙的女主持。

一个鸟语花香的春日午后,靓妆艳抹的小小乘坐油壁车沿湖滨漫游赏春。一匹青骢马迎面驰过,车马交错时,小小不经意间目光睃过,只见马上公子眉目清朗、神情洒脱,浑身竟有一种说不出的出尘脱俗之态,不觉怦然心动。蓦然回头,目光一闪,正好与马上公子回眸相对。继续前行,果见公子已勒转马头,紧随在油壁车后。苏小小抿唇一笑,眼波流转间,忽而高声吟道:“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泠松柏下。”吟毕,令车夫扬鞭催马,绝尘而去。

这位公子就是阮郁。阮郁出身大家,博学多才,见解独到,正合苏小小心意。从此两个人如胶似漆,形影不离。每天不是在画舫中对饮倾谈,浏览湖水秀色,便是双双乘车出游,赏玩钱塘远山近峦的怡人胜景。家乡父母一日三催。半年之后,阮郁经不住父亲一再催促,与小小洒泪而别。

临行前信誓旦旦,一旦返乡,必重金来聘。明知这一走便难有再见之日,小小却甘愿沉醉于他的海誓山盟。谁知这一等竟是终生。苏小小大病一场,不禁叹道:“易得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苏小小还是个颇有节气和傲骨的血性女子。观察使孟浪因公事来钱塘,慕苏小小之名,相邀一见时,小小先是冷笑置之:“我苏小小向来只在这西泠桥畔会客,又什么时候被人叫动过?”后孟浪五次着人催请,小小经不住哀求,方才赴宴。席间附庸风雅的孟浪指着窗外怒放的梅花,要苏小小以此为题,即席赋诗。小小稍作沉吟,随口吟道:

梅花虽傲骨,怎敢敌春寒?

若更分红白,还须青眼看!

一时举座哗然。古往今来,熟读经书的文人们骨子里多少总有点傲气,但在生死关头,视死如归者毕竟不多。小小一介弱女,竟有如此傲骨,在场的人大多都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