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曾经与青少年的事业为伴,曾经当过啰啰嗦嗦的歪嘴和尚,于是舍不得地捡回一些聊以自慰的杂萃
"告密"之源一说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有"告密之端自此兴矣"一句。这很令我大惑,是不是整个中国历史的告密之端均由此起呢?
这一说告密之端,缘由于此:公元684年(甲申年),是年9月,唐中宗改元光宅,马上就"立太子妃韦氏为皇后,擢后父玄贞自普州参军为豫州刺使。""癸巳,以左散骑常侍杜陵韦弘敏为太府卿、同中书门下三品。""中宗欲以韦玄贞为侍中,又欲授乳母之子五品官。"唐中宗对其皇后家人大举提擢让外戚揽权,引起很多大臣不满。时任中书令的斐炎,固执地与唐中宗争辩,中宗大怒说道:"我就是把天下都给了韦玄贞又有何不可?而吝惜侍中这个小小的位置吗?"斐炎害怕起来,便向太后(即武则天)告密。
这时候,武则天正有将"李"家天下改姓"武"的所谓"革命"的谋划,这一告发,自然正中下怀。于是,她即密谋唐中宗废立之事,随后,她"集百官于乾元殿",由斐炎等人勒兵入宫,宣太后令,废中宗为盧陵王。唐中宗不服气,问我何罪?武则天说:"汝欲以天下与韦玄贞,何得无罪!"乃将唐中宗幽于别所软禁起来。接着,武则天立雍州牧豫王旦为皇帝,一应政事皆决于自己,实行垂帘听政。
这不是一般的人事变动,而是皇位的废立,自然会引起庙堂上下的震荡,引起利益格局的变化。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令人惊异不已的事情,《资治通鉴》仅用67个字来描写:"有飞骑十余人饮于坊曲,一人言:"曏知别无勋赏,不若奉盧陵。"一人起,出诣北门告之。座未散,皆捕得,系羽林狱。言者斩,余以知反不告皆绞;告者除五品官。告密之端自此兴矣。"
多么生动活现,多么惊心动魄!翻译成现代文,就是说十余飞骑兵在小巷喝酒,其中一人说早知道没有升官晋爵的赏赐,还不如拥护庐陵王(即唐中宗)。另一个人立即离席,悄悄跑到北门(玄武门)告发。酒席未散,便全部被羽林军捕获。讲话的人被斩,其他属知情不报一律绞杀,而举报者则封五品官。告密的风气,从此兴起。《三国演义》有关公"温酒斩华雄"的故事,这里则是"酒热人头落",同样是快刀斩乱麻,令人猝不及防。
武则天意欲"革命"之心已经越来越明显,自从其爱臣徐敬业作反后,她越来越"疑天下人多图己,又自以久专国事,且内行不正,知宗室大臣怨望,心不服,欲大诛杀以威之。"为达此目的,"乃盛开告密之门,有告密者,臣下不得(过)问",都赏赐乘驿马,提供五品官的食品。即使是农夫樵人,武则天都亲自召见,让他们住在客馆。所举报的如得武则天认可,则破格提拔,不符事实者也不是问。于是四方告密者蜂起,人们皆不敢重足行走,只能屏息呼吸。
为便于接受告密,武则天命铸铜为"匭"。分东南西北四个:东面的叫"延恩"箱(绿色),专收歌功颂德和求官的信件;南面的叫"招谏"箱(红色),凡批评政府得失的可投进去;西面的叫"伸冤"箱,有冤屈者可投之;北面的叫"通玄"箱,言天象灾变及军机祕计者投之。命正谏、补阙、拾遗等各职位一人掌管,对投诉者,分门别类,加以递放。于是,很多告密的信件便可以坐"直通车",直达武则天处,便于武则天随时行生杀之事。
天下的事情往往很奇特,"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么一句谚语,竟也应了告密的一段生动故事。徐敬业当初作反时,侍御史鱼承晔的儿子鱼保家曾经教过徐敬业制作刀车及弓弩,徐敬业事情败露后,鱼保家未被发现,幸得逃命。本来相安无事,偏偏这个鱼保家不知好歹,他得知武则天总想探知天下人间所有事情,想讨好武则天,于是昧着本心上书,建议铸铜匭(柜)以接受天下的密奏。"其器共为一室,中有四隔,上各有窍,以受表疏,可入不可出。"被武则天采纳了。但作茧者先自缚,后来有一个仇人告他曾经为徐敬业作兵器,杀伤官兵甚众,举报信正是投进这个由鱼保家建议设立的"匭"里。武则天获知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把这个鱼保家杀掉了。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者。告密之口一开,顿时成风。有一个名叫索元礼的胡人,为迎合武则天意,告密后得武则天的召见和重用,提为游击将军,专事处理案件。这个人性情残忍,每审查一人必牵连数十数百人,武则天对此大加赏识,不断增加他的权力。于是引来周兴、来俊臣之徒纷纷效仿,并很快分别被提拔为秋官侍郎(管司法)和御史中丞(管监察)。他们各私自收罗无赖流氓数百人,"专以告密为事"。每欲陷害一人,就命这些无赖分头同时举报,事状一致。来俊臣还和洛阳人万国俊一起,编了本数千字的《罗织经》,教下面的人如何陷害无辜,如何编撰造反故事,而且要有情节有细节等等。武则天凡接到告密,都交索元礼用酷刑审讯。说到这里,不得不慨叹当时的邢罚是何其残酷,简直是空前绝后。索元礼等人竞相发明各种离奇古怪的逼供信,还编了名称,诸如"定百脉"、"突地吼"、"死猪愁"、"求家破"、"反是实"等等,顾名思义,不难看出其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手段。更有甚者,肉体摧残无所不用其极不说,还像拳术枪法一样美其名,曰:"凤凰晒翅",即"以椽关手足而转之";"驴驹拔撅",即"以物绊其腰,引枷向前";"仙人献果",即"使跪捧枷,累甓其上";"玉女登梯",即"使立高木,引枷尾向后";此外,还有"倒悬石缒其首"、"以醋灌鼻"、"以铁圈殼其首而加楔",以至有脑裂髓出的。每次抓获疑犯,都先出示各种刑具,令他们"战栗流汗,望风自诬(自己为自己加罪名)"。每有赦令,来俊臣都令狱卒先杀掉重囚,再宣示赦令。武则天以为这是对她忠诚的表现,愈加宠信,里里外外的人怕这几个人,甚于虎狼。
……
这种告密之风之烈之酷自不必说,但告密之源是否起于此?难道自春秋战国到唐代的几千年间,皇权相位更迭之举从未停止,宫闱兄弟闇墙之事比比皆是,就没有告密的说法?这当然并不尽然,信手拈来就有一二。如《史记》《淮阴侯列传》就曾描述:"信(韩信)乃谋与家臣夜诈(假)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待豨(陈豨,与韩信合谋作反者)报。其舍人(门客)得罪于信,信囚(禁),欲杀之。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吕后便与萧何商议,把韩信骗来,"使武士缚信,斩于长乐钟室。"这里一个"告"字,说得清楚不过。然而,应该说,尽管告密之举不绝如缕,但多是个案,不少皇帝和大臣的关系都是直言不讳的,有的还设了言官谏官之位便于上下沟通,文死谏武死战是士官传统,用不着告密陷害,像唐代武则天这样的告密成风,成了"规模经营",而且又是最高权力者亲自推崇部署实施,不惜极尽诬陷和残酷之手段,大批杀戮的做法,的确是首开先河,前所未见,其影响所及,后世频频有"东厂"、"西厂"、"锦衣卫"、"中统"、"军统"等设,特务遍行,与此不无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告密之风源头一说是不无道理的。
东山,一座名副其实的高山
由"db"这两个巨大的字母组成的图案,宛如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鲜明地嵌镶在雄伟的大楼上--它就是名闻遐迩的广州市东山百货大楼。
它的确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山峰。它屹立在东山区鳞次栉比的房舍之中,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以一年一个台阶拔节而上的发展态势,显示出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独占鳌头的勃勃英姿。
一
几年前,这里仅仅是两家小店铺。东山一带,住着数十万居民,商业布点却少的出奇。于是,推土机毫不留情地铲走了小店铺。脚手架拆除后,一栋九层的百货大楼巍然耸立。开业仅两年,员工团结一心,还清了基建投资。但是,商店却面临着新的竞争。怎样才能打开新的局面呢?
从总经理到领导班子的每一个成员,都是精于商业的里手,谙熟管理的能人。手下的一大群员工,都有志于把企业搞上去。这时候,他们的一门心思,就是要让东山百货商店在激烈的竞争中崛起。
营销分析会一次比一次开的热烈。大伙的情绪像豆子般被炒得蹦蹦直跳。众人拾柴火焰高。存在的问题找准了,关键的措施也就出来了:我们这座号称"东山"的大楼,就应当让它真正像山峰一样巍然耸立。尽管这两年干得不错,但山要高要稳,全靠有稳固的基脚,大楼要立得住脚,还得要进一步打好基础。
第一块基石是加强管理。为了改变过去职责不明、奖罚不分的现象,他们对每一个商场柜台、岗位环节都作了详细的调查分析,制定了一套完整周密的岗位责任制,对全楼14个商场、7个科室的每一个岗位的任务、职责、考核及奖惩办法都作了逐一分解。同时还加强对全体员工的业务培训,通过他们的基本素质。
如果说,一个好的企业对内必须以完善的管理制度来作统领员工、调动全局的稳固剂的话,那么,切实摸清市场的需求信息和本身的销售能力,知己知彼,内外沟通,就可作为打开销路、掌握顾客的决胜术。这就是他们的第二块基石。他们聘请了中山大学应用心理学几位年轻的师生,一起开展对市场的调查分析活动。几百份调查征询表雪片般飞到市民手中,又满载着顾客们对消费需求和对商店的热烈期望流回大楼。他们聘请了200多名义务信息调研员,经常召开消费者座谈会。一个完整的信息反馈系统犹如闭合电路般川流不息,往返不已……
这内外两招,不但全楼上下团结一心,人人忠于职守,而且经营活动有的放矢,弹无虚发,连战皆捷。
就凭这一点,他们在一片看淡声中异军突起,打了一场漂亮的月饼战。1985年,不少商店认为月饼生意难做,纷纷易手他顾。而东山百货大楼却频频发出了调查信。义务信息员们有如各路探子,把顾客对月饼的欲购数量、牌子以及对包装的要求了解到清清楚楚。情况表明,月饼行程不但不淡,反而大有文章可作。据此,一个别出心裁的"月饼总汇"出台了。130多个品种的各式月饼,集名、优、新于一堂,有如众星捧月,簇拥着橱窗里那标着"花好月圆"字样的特大月饼,显得五彩缤纷,紧紧吸引着八方来客。结果,不到三周,销售额达71万只,比上年增长85%,在全市近千个月饼零售点档中位居第一。
就凭这一点,在其他经营项目中,也是通过信息员,了解顾客对冬令服装的需求,转向以全毛为主、以高中档为主;对自行车的需求则转向喜欢小轮的、女式的。于是,当机立断,退掉价值200多万元的混纺抵档西装的合同,增购响铃、杜鹃、鹦鹉等名牌西装和数千部色彩鲜艳的轻便自行车。固然,数日便销售一空。他们还根据群众的意见,增设了蒸气熨衣、干洗服装、配置钥匙等服务项目,深受顾客欢迎。
他们仅用了一年时间,就打开了崭新局面。1985年,销售额达6900万元,上缴利润36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6%和63%。
二
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攀登,随时会有突兀嶙峋的怪石挡路,随时会受狂乱横斜的风雨阻隔;在经济竞争的漩涡里,也随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风险。
当翻过1985年的最后一页日历,东山百货大楼踌躇满志地踏进1986年时,恰逢国家实行银根和外汇紧缩政策,社团购买力大大缩减,进口商品市场受到冲击。过去,和其它百货商店一样,东山百货大楼也在大件、高档、进口商品上下功夫,做生意。如今形势一变,真有点"船猛难掉头"之感,陷入了困境。
市场行情瞬息万变,销售状况千头万绪。剪不断,理还乱。就好像柜台里摆着的棉纱线团子,一旦乱了套,该抽哪一根才理出个顺畅的道道来啊!
这时候,一封很平常的顾客来信,紧紧地吸引了经理们的心思--
东山百货大楼的负责同志:
……我为了买一个小小的顶针,跑遍了整个东山,但还是买不到。在我家里,天天都离不开这些小配件。如果大楼能满足顾客的这一需求,生意可就真的做到"家"了。
--一位热心的顾客
经理们忽地大彻大悟:路不能走死一条。既然经营"大、洋、高"(即大件、进口、高档)行不通,何不以"小、土、低"(即小件、地产、抵档)来补?这不仅仅是职业道德和经营作风问题,而且也是绝妙的营销艺术。事实上,一个家庭或者一个顾客的日常生活需要是多方面的、连环配套的,当顾客购买某一用品时,自然喜欢把配套的用品全购齐。比如买一双鞋,就往往连鞋带、鞋油、擦鞋纸、鞋垫、补鞋胶水也会光顾。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假如千千万万个家庭都用我们大楼的商品来装备一番,岂不是一桩既大又活的生意吗?
于是,他们组织了强大的采购队伍,跑遍了省内省外、江南江北,将全国全省各地的名、优新产品纷纷引了进来。一时间,直把五层商场都装扮得色彩缤纷,琳琅满目。
这里有被称为"湿湿碎"的各类小商品达600多个花色品种,如50多种纽扣、10多种造型的发夹、22种拉链、17种裤带、20多种小锁、25种梳子、各式各样尼龙装饰花边,还有缝衣针、松紧带、洗衣刷、臭丸、顶针、刀片、电珠、水瓶塞、筷子、儿童口盅、压力锅保险阀、不锈钢餐具、调味盒、奶嘴……只要是你家庭生活须臾不可或缺的东西,即便只值一两分钱,也可以在这里寻到它的踪迹。
这里还有一应俱全的名噪一时的各地名、优家电商品:长虹、乐华、威力、高宝、金铃牌……有五花八门的床上用品、针织服装……
这段时间,不少百货商店担心行情不好,懶得做宣传广告。"东百"却不然,他们看准势头,一下子拿出50万元来作广告,市民每天晚上一打开电视机,就看到"东百"的商品信息。不少商店连展销会也不太感兴趣,他们却抓准时机,一口气搞了140场,使中西式贺年糖果、金狮牌自行车、容声冰箱、花布、童装等新式产品领尽风骚。
这种独树一帜的做法,使他们顺利地走出了百货经营的低谷,在广州市的百货行业中脱颖而出。确实,你可别小看那些小商品,正是它招徕了八方来客。这门庭若市、络绎不绝的景象,客观上就是一种无声的公告,带旺了商场,扩大了经营。
1986年,在周围一片看淡声中,东山百货大楼却向经营高峰又攀登了一大步。在全市九家大中型百货商店经营效益排次上,一举夺得四块"金牌":人平销售最多、人均创利最高,费用水平最低,商品资金周转时间最短。这一年,销售总额达7847元,实现纯利395万元,比1985年分别增长18.87%和8.48%。
(三)
"何处是顶峰?"如今,"东百"人虽然金牌有了,但他们越是往上攀登,就越感到困难,也越感到在攀登中不能停步。1987年元旦刚过,经理们便密锣紧鼓地进行着一项新的工作--经济分析活动。
这项活动可真太有意思了。几年来的资料尽摆桌面,各商场柜台的经营情况和盘托出。短短几天的分析,令"东百"人站不稳,坐不安。从整体数字看,总销售额、利润和劳动效率年年都以两位数的幅度递增。但是,分开一看,各商场柜台情况却不尽然,有的上升了,有的却不断下降。最明显的是烟酒柜、呢绒柜、毛线柜、棉胎柜,下降的幅度还不小呢,能说没有潜力可挖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