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在入世与出世之间(上)
4633400000029

第29章 六波罗蜜自他两利之评析(2)

职是之故,若问佛教对国家社会到底有什么助益、贡献?光是一个“五戒”对净化人心、防患犯罪于未然,便胜于法律的刑罚,所以孙中山先生说:“佛教乃救世之仁,可补法律之不足。”

现在研究行为学科的人,如果到监狱里去调查一番,就会知道,失去自由的受刑人,必定是犯了戒律,尤其是违犯了五戒,例如杀人、毁容、迫害、鞭打、过失致人于死者,皆会失去自由,这是必然的结果;例如窃盗、抢劫、贪污、侵占、勒索、绑票、吞没寄存等,也会遭到因禁而失去自由;例如邪淫、强暴、拐骗、重婚、妨碍风化、妨碍家庭、各种性侵害等,法律也会给你强制关闭,让你不能自由;例如妄语、说谎、诈欺、毁谤、背信、伪证、恐吓、造谣、仿冒,尤其是“未得谓得,未证谓证”的大妄语,说自己是活佛,是无上师,是仁波切,更是罪不可逭;例如吸毒、醉酒、贩毒、运毒、制造毒品等,都会受到国家刑法的制裁。

所以,世间上的人,不持戒而能得到解脱自由的,无有是处。犯戒,就是侵犯别人的自由;杀生,是侵犯他人生命的自由;偷盗,是侵犯他人财产的自由;邪淫,是侵犯他人身体的自由;妄语,是侵犯他人名誉的自由;吸毒,是侵犯自己的智慧健康,进而因为丧失理智而侵犯他人。所以佛教徒只有持戒,才能得到自由,才能远离束缚。

由此说来,持戒到底是束缚呢?还是解脱呢?道理不辩自明。

三、论忍辱波罗蜜的“利衰之间”

佛教把吾人所居住的世界称为“娑婆”,也就是“堪忍”的意思。可见人活着就必须要忍,何况学佛修行,要想成就佛道,忍辱是必修的不二法门。

忍辱,就是忍受别人的侮辱、恼害而不起嗔心,因此忍辱的定义就是:堪受外境加诸于身心的苦恼与痛苦,而丝毫不忿怒、不结怨、不怀恶意,也没有报复之心。

根据《大宝积经》记载,佛陀在过去世修行时,曾被五百个“健骂丈夫”追逐恶骂,不论佛陀走到哪里,他们就跟着骂到哪里,而佛陀的态度是如《法苑珠林》的“未曾于彼起微恨心,常兴慈救而用观察”。因此经云:“何者多力?忍辱最健;忍者无怨,必为人尊。”(《四十二章经》)“能忍之人,第一善心。”(《正法念处经》)“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佛遗教经》)

忍辱并非“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懦弱”行为;忍是一种大勇、大力、大无畏、大担当。一个人如果“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能名为人道智慧人也”(《佛说遗教经》)。因此,忍是一种力量,是责任,是明理,是化解,是般若智慧。

忍有三种层次: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又说为:生忍、法忍、无生法忍。(《四十二章经》)

所谓“生忍”,就是我们忍受生活中所遭遇的各种酸甜苦辣,是担当人我的是非曲直,是负责应尽的任务,是处理是非得失,是化解恩怨烦恼。一个人要维持生命,要生活得自在,就必须要生忍。例如.为了工作上班,必须早起赶公车,必须忍受塞车、寒热、睡眠不足等身体上的疲累之苦,乃至人事上的意见不合、爱恨情仇等。可以说,人要维持生命,要能生活下去,就必须忍耐,这就是“生忍”;而这种忍耐就是一种从生活中淬炼出来的智慧与力量。

所谓“法忍”,就是吾人要维持生活、生命,要能把心理上的贪嗔痴成见,能够自我克制,能够自我疏通,能够自我调适。也就是体认一切诸法和事物的实相为“缘起缘灭”,把心安住于此真理而不为生灭所动。例如世间上的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功名利禄、人情冷暖,不但不为此所动,要能真正的认知,能够处理,能够化解,能够消灭,这就是“法忍”。法忍就是一种体悟“缘起性空”,明白因缘果报,通达事理人情的般若智慧。

所谓“无生法忍”,就是忍而不忍的最高境界,是了知一切法本是不生不灭,无所谓忍或不忍,一切都是法尔如是,这就是“无生法忍”。无生法忍是一种觉悟无生之理,察见一切无生之法的实相智慧。

总之,忍是一种认识宇宙人生实相的智慧,是一种接受、承担、负责、化解、处理、解脱的力量。人的一生,很难事事称心如意,为了生活,哪一个不是时时都要忍耐?因为能忍,就有力量!因此遇到挫折、委屈、难堪、毁谤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忍耐。忍的力量,刀枪、毒药、凶残暴虐所不能及。

在《增壹阿含经》说:小孩以啼哭为力,女人以娇媚为力,国王以威势为力,罗汉以少欲为力,比丘以忍辱为力,菩萨以大悲为力。忍辱就是坚强、稳固、磨炼,所谓“白玉还须妙手磨”,一件艺术品须经雕刻师的精雕细琢,才能永世流传;梅花须经霜雪的洗礼,才能芳香扑鼻。人的一生如果不经过寒霜雨雪,反而难成大器,因此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可见一个人要想成功立业,必须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

佛陀十大弟子中,舍利弗发大心布施眼珠,而得人天赐助;阿那律精进修行,以致眼瞎,后得佛陀教以修行法而得天眼通。所以《菩萨生地经》说:“菩萨之行,忍辱为本,以立忍力乃疾得佛。”

忍辱是为了对治嗔心,嗔是三毒之一,所以《佛遗教经》云:“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嗔恚。”《法苑珠林》也说:“嗔是失诸善法之根本,堕诸恶道之因缘。”又说嗔心是“法乐之怨家,善心之大贼,恶口之府藏,祸患之刀斧”。嗔心一起,可以障闭我人的智慧,如同天上的乌云掩盖明月;又像野火烧尽林木。所以经云:“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又说:“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

吾人学佛修行,累积功德,禁不住一次的暴怒,所谓“佛前多劫修供养,所积广大福德缘;一念嗔心才兴起,尽焚彼福成灰烬”。因此寒山大师说:“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

忍辱的利益,如《忍辱经》说:“怀忍行慈,世世无怨;中心恬然,终无毒害。”“世无所怙,唯忍可恃;忍为安宅,灾怪不生。”“忍为神铠,众兵不加;忍为大舟,可以渡难;忍为良药,能济众命。”《法句经》也说:“恚能自制,如止奔车,是为善御,弃冥入明。”因此,“为欲自利,利益他人,应当行忍”(《正法念处经》)。

世人都以为忍辱是吃亏、受气、退让,是怯懦的行为。其实,如同挑夫,没有力量的人,只能挑二十斤;稍为有力的人,可以挑八十斤;真正有力的人,能挑二百斤,所以能担、能受、能忍,就是力量。有力量的人,面对荣辱毁誉、利衰苦乐,都能担当;因其担当,所获利益,无与伦比。

所以,学习能忍,在世间生活、生存,才能不会灰心动性,这不只是说“忍一口气,风平浪静”而已,以忍处世,功德无比。

忍辱之于人,是利?是衰?不言而喻。

四、论精进波罗蜜的“苦乐多少”

工作要精进勤劳,修行也要精进勤劳;精进究竟是辛苦呢?还是快乐呢?

如果把精进说成是辛苦,谁会心甘情愿的精进呢?如果把精进说成是快乐,这不是很有内涵和意义吗?假如把精进说成有辛苦,更有快乐,这也是很公平的事呀!

谚云:“黄金随潮水流来,也要你早起去捞它。”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也没有不劳而获的道理;“你要怎么收获,就先怎么栽!”这是必然的因果定律。

中国古代的士人举子“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都是由于精进而得;佛陀也曾告诉弟子:“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佛遗教经》)

所谓“精进”,纯而不杂曰“精”,前而不退曰“进”。依佛教的教义而言,在修善断恶、去染转净的过程中,不懈怠的努力上进,克服困难,务期到达目标,就叫做“精进”。

精进能普遍策发一切善行,与一切功德相应。因此精进虽在六波罗蜜中排行第四,然六波罗蜜若无精进,则其余五者皆不能完成波罗蜜(圆满),因为“精进法是一切诸善法之根本,能出生一切诸道法,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智度论》)。可见精进是修道的根本。

精进,必须是正当而有益于人我的行为,才是正精进。佛经有四种正精进,即: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令除灭。(《发菩提心经论》)菩萨若无此四种精进,即不能圆满精进波罗蜜。

精进是为了对治懈怠。“居家懈怠,则衣食不供,产业不举;出家懈怠,不能出离生死之苦。一切众事,皆由精进而得兴起。”(《菩萨本行经》)懈怠是众行之累,是人生之病。在家懒惰,失于俗利;出家懈怠,丧于法宝;故应以“精进”对治而才能波罗蜜。

精进又分“心精进”,旨在断贪嗔烦恼(去恶),以及“身精进”,即广修诸善法(行善)。根据《增一阿含经》记载,弥勒菩萨本与释迦佛同时修行,佛陀因为发勇猛精进心,故早于弥勒菩萨成佛。因此,佛陀曾经告诉阿难尊者:“在家精进,衣食丰饶,居业益广,远近称叹;出家精进,行道皆成。欲得具足三十七品,诸禅三昧,道法之藏,截生死流,至泥洹岸,无为安乐,当勤精进,勤修为本。”(《菩萨本行经》)

此外,《月灯三昧经》卷六说精进有十种利益:“一者他不折伏;二者得佛所摄;三者为非人所护;四者闻法不忘;五者未闻能闻;六者增长辩才;七者得三昧性;八者少病少恼;九者随所得食;食已能消;十者如优钵罗花,不同于杵。”

精进的利益,不但能对治懈怠,而且能够成就菩提。办事精进,事业得成;修行精进,功行必就;今世精进,于未来世必能成就大人奇特功业。但是一般凡夫莫不以精进为苦,视工作与修行为畏途,所以事业无精进之力,修行无精进之因,何能有成就的结果呢?在长远的佛道之上,必须要精进才能完成;精进之道,必须要:

第一,精进常念众生苦:如胜鬘夫人所发愿:“我从今日,乃至菩提,若见孤独,幽系疾病,种种厄难,困苦众生,终不暂舍;必欲安隐,以义饶益,令脱众苦,然后乃舍。”(《胜鬘经》)像如此精进愍念众生的慈心悲愿,自然能激发菩提道念,精进修行。

第二,精进常存无常观:如《起信论》说:“当观一切世间,有为之法,无得久停,须臾变坏,一切心行,念念生灭,以是故苦。应观过去所念诸法,恍惚如梦;应观现在所念诸法,犹如电光;应观未来所念诸法,犹如于云,忽尔而起……”吾人所以懒惰懈怠,大都源于存在着“今日又明日,明日复明日”的心态,故而因循蹉跎;若知生命在呼吸间,正如“普贤警众偈”说:“是日已过,命亦随减。”那么吾人在二六时中,岂敢懈怠?岂能不发勇猛精进之心呢?

假如用数字来计算,则布施加精进、持戒加精进、忍辱加精进、禅定加精进、般若加精进,则又何事不成,何事不办呢?

依此类推,工作加精进、读书加精进、行善加精进、发心加精进,则又何事不办,何事不成呢?

甚至,愿力加精进、慈悲加精进、惭愧加精进、精进加精进,则又何事不成,何事不办呢?

要起精进之心,必须“如救头燃”,要觉“如少水鱼”;如此自能爱惜寸阴、珍惜时光,如夏禹的“不重径尺之璧,而爱每日寸阴”。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所以完成佛道,没有一位不经过历劫时间的煎熬,没有一位不历经各种苦行的磨炼。有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