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有效德育:基于实践的探索
4627800000027

第27章 班主任专业成长及其管理(6)

教师对教育职(事)业的热爱、以及对学生(儿童)的喜爱几乎是先天的,是班主任早期生活经历以及人格特征所决定的,但这又是班主任专业成长中最重要的因素。调查发现,许多优秀的班主任都具有这样的特质,正是这些特质使他们不知劳累疲倦而投身班主任工作中去,放下成人的身段与学生互动,轻视社会、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把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以及学生的成长看作是人生的最大乐趣所在,这在霍懋征、孙维刚等优秀班主任身上都能够很好地体现。教师的这一素质不是通过管理或知识学习就能获得的。

3.班主任专业成长内驱力现实状况

不是所有的教师都具备这两种素质,在教师群中,真正达到这种状态的只占10%左右;大部分教师内心有这样的期盼,但会受其他因素影响,如社会因素、教育管理者、学生与自身的互动情况而时高时低;约30%左右的教师完全缺乏这些素质的,需要通过大量生活体验和引导才能有所生成和相对稳定。

4.如何激发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内驱力

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内驱因素,具有先天的成分,但不表示班主任管理与培训对此无能为力。所谓的先天性,是指教师早期生活经历以及人格特征生成了班主任这方面的素质,是由早期教育认知与个性所使然。许多教师都具备这样的先天性因素,但这种先天性不一定都能自然呈现出来,如果进入教师职业后没有很好的诱导与激发,这种先天性因素可能就此泯灭。

班主任管理者和培训者可以通过班主任工作与培训,有意识引导和激发教师的这种内在潜能,根据对优秀班主任群的调查显示,学生对教师良好情感、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他人对教师工作的良性评价、以及教师对教育工作的深刻认识,特别是对班主任工作的深刻认识,都能成为激发班主任的专业成长的因素。

特别提醒注意的是,教师对教育工作的深刻认识主要来源于四个渠道:一是培训中的理论学习;二是教育工作中的人际互动;三是教育工作本身;四是教师自身的读书与思考。过去的培训与管理,比较强调第一种,而忽视后三种的重要影响。调查显示,优秀班主任对教育工作的深刻认识,并上升为社会情感,恰好更多来自于后三种。

事实上,班主任与学生的良性情感互动,学生对班主任的依恋、信任和景仰都会大大地激发班主任对学生的热爱,并由个人情感上升到更高一级的社会情感。学校有意识地组织各种活动,加强师生情感互动,不仅有助于班主任的情感升华,促进专业成长,还可以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同时还会带来学校精神面貌的提升。

阅读与思考也是提升班主任专业成长内驱力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够促进班主任从社会的角度思考人生的价值,从而对人性有深刻的理解,这有助于班主任追求自身的完善和承担社会责任。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优秀班主任对阅读的爱好与思考远远比普通班主任要多。这在一定程度上提示我们,在培训中,应该把阅读与思考作为班主任培训的重要内容,特别是优秀班主任的培训。需要提醒的是,优秀班主任的阅读与思考是基于工作需要而主动而为的,所以在培训中,如果不强调这一点,只是为读书而读书,阅读与思考就会失去原有的意义。

(二)教育实践中的人际互动是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重要因素

良性的人际互动既是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重要动力,也是班主任获取教育经验的重要过程。人际互动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人际关系的本质是情感的社会交流,双方从社会角色上与情感上都有相互依赖,影响着双方的自我发展、心理调适、信息沟通、各种不同层次需求满足,从而使之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增强生存的安全感。

在这里,所谓的人际互动是指班主任在工作中与他人形成良性的人际关系的过程,这种良性的人际关系有助于班主任自觉地进行专业提高。班主任在职业中与他人的人际互动,可以起到三方面的作用,一是获得良好的情感互动;二是感知社会评价;三是获得一定的社会(教育)信息以促进自身的成长。

在教育实践中,班主任的人际互动主要来自于一系列的工作关系,主要有:师生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其中师生关系是最核心的关系,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他人关系。师生互动也是职业中最重要的人际互动,这种互动往往是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关键,这种互动左右着班主任对教师职业的认识与追求,是由职业认同走向事业追求的重要推手。研究证明,优秀班主任认为师生的良性互动是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最重要因素,而普通班主任的这一比例则大幅下降。有些教师由原来喜爱教师职业到厌倦教师职业,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在教育实践中一直得不到期待中的师生互动,这种两相生厌的情绪是教育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也是教师职业倦怠的关键。

同事互动、学校管理者与教师的互动也是班主任专业成长中不可忽视的人际互动。研究表明,普通班主任比较重视学校管理者对教师的态度与评价,其他教师的言行态度也影响了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肯定与追求。这意味着,教师还没有形成稳定的职业精神与专业追求时,同事互动与学校管理者的态度对教师的班主任专业成长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同事互动在教师任职初期,主要起着职业情感安慰、职业知识与技能学习的作用。学校管理者与班主任的人际互动对班主任具有重要影响,主要是有助于班主任对自身工作的肯定,形成对职业自豪感,对班主任职业追求起引导作用。

家长与班主任的互动能够有助于班主任感知社会评价,是班主任了解社会评价、直接感知社会信息与教师价值的重要途径。任何一位社会成员都希望自身工作能够体现更多的社会价值。而教师直接感知这一社会价值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学生将来的成就,这是比较漫长的,不可即时获得的;二是以学校为代表等社会机构的嘉奖,这一途径是最正式的,最体现主流文化的,但普通教师获得这种机会的机率比较少;三是家长对教师的评价,这一途径属民间的,非正式的,甚至是非主流的,但却是最快捷和容易获得的,不少班主任指出,班主任往往都是通过与家长的互动来印证自己的职业价值。

班主任广泛接触其他社会成员,也会促进专业成长。如果教师在工作中能够广泛接触其他社会成员,这会使教师获得更多了解其他职业的专业发展情况,从而深刻认识自身职业的要求,也会使班主任深入了解社会对自身工作的评价。而在与其他社会成员交往中,会使班主任面对更多的问题处理,有时还要改变教育中常规的操作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班主任对社会信息收集与处理的能力、组织力、执行力的提升。研究显示,工作中与社会其他行业(排除兼职这一现象)有广泛接触的教师,思维敏捷度、教育技能和社会知识视野要比没有广泛接触的要强一些,他们的创新素质也相对较好。

(三)学校文化与学校管理在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可能影响

这里所指的学校文化主要强调学校品牌、校风、制度、管理者管理风格、教师校本培训平台等相对软性的因素,一般而言,学校文化主要由学校管理者设计与营造,因此,这里将学校管理纳入之。

学校文化对班主任的专业影响与教育实践中的人际互动有一定的关系,不同的学校文化就会有不同的学校人际互动模式。学校的人际互动取决于两个要素:一是学校成员间的感性交往,即学生、教师、学校管理者等根据自身的情绪、价值喜好、个性进行沟通交流,体现人的率性一面;二是学校文化,学校管理者通过学校物质环境以及办学理念、校风、制度、管理者管理风格等体现教育与管理价值的营造,形成特定的学校文化氛围,从而影响了学校成员之间的交往。

学校文化对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教师任职初期,教师还没有形成深厚的职业意识时,学校文化的教师价值取向,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的教师人际氛围、学校的教育追求、学校的管理特点、学校可能提供的教师成长途径都深深地影响了教师的职业判断、职业认知、职业态度,影响着教师职业知识与能力的获得。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管理者对所属员工的态度对班主任专业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群体比较注重他人对自身的职业评价,而校长(学校管理者)是教师专业权威代表与体现者,是重要的职业评价者,所以学校管理者对教师认识职业、了解他人对自身职业的评价,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证明,普通班主任更重视上级领导鼓励和资深教师的评价,这说明普通班主任在专业成长上缺乏内在驱动力,更强调他人专业态度上的支持与鼓励。

(四)校本培训在班主任专业成长中的作用

校本培训主要指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有意识地利用学校资源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活动,是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在现实的学校工作中,校本培训主要有如下的一些形式:校内专家讲座、师徒制、班主任工作研讨会、班主任工作经验介绍、观摩与跟班学习,角色实践、开展学校德育科研课题。

1.校本培训在班主任专业成长中的作用

校本培训能够为班主任专业成长提供最丰富和立体的培训资源,使学校管理者能够根据学校的需要和班主任的存在问题动用各种元素激发班主任的内在动力,灵活利用学校现有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校内外培训者、受培训者的主体意识、教学情景、学校传统和文化氛围,管理措施、各种教育设备,以及能够促进班主任获得最为丰富的、生动的、直接的实践知识与经验。

校本培训能够直接提供解决工作问题的模板。校本培训的目标是根植于工作需要和教师存在问题的,因此,校本培训会直接指向如何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甚至共同提出解决问题的模板。许多校本培训的基本做法就是让能够有效处理班级问题的班主任进行经验介绍,或者推广某种教育学生的做法。

2.校本培训特点与问题

概括之,校本培训在班主任专业成长中具有如下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使之长处与短处杂陈。

(1)管理与培训相结合

作为校本培训的负责人和学校管理者的校长,培训的出发点往往是通过促进教师成长而提高管理教师的效率。例如,校内的专家讲座,就是要让教师们了解当前教育形势和教育思想的变化,使班主任在观念和行为上能够配合校长的治校方略,达到校长教育改革的目的。

(2)培训内容综合化和不确定化

由于以提高管理效率为目标,因此,培训内容总是因循学校管理者需要而设定,主要看这一时期学校最需要提高教师哪一方面的素质。总的来看,培训内容是综合化的,例如,师徒制对教师的影响,应该讲是比较全方位的。所谓综合化,同时意味着管理者和教师可能对校本培训内容的认识是不明确的。他们可能只是模糊地认识到这样的活动有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但具体提高哪方面的素质?提高的程度如何?就没有更深入、更清晰的认识和把握。

(3)评价上着重实践操作及其实效性

校本培训怎样才是最有效的?管理者及班主任往往以培训后教师有否有所改善班级状况或学生行为水平为评价的主要依据。如果有,学校领导认为这一培训是有效的,如果没有,就可能认为是无效的。

问题是,对人的素质的影响,与对物质的重量、位置、面积等的影响是不一样的,物质的变化往往是可视的,容易量化的,但对人的素质的影响,特别是观念方面的影响,不可能立刻就物化出来,人的素质的变化是一个由内至外,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由精神到物质的过程,也是一个渐变的、长期的过程。有的学校管理者或教师有可能忽视了人的成长的这一特点,因此,有可能对校本培训的效果评价产生一定的偏差。

(4)各种培训方式之间缺乏有机的整合

如前所述,校本培训形式是多样的,不同的培训形式有其不同的功能,在不同的班主任对象上、培训内容上和不同时期上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果能够将这些不同的培训方式有机地进行配置,教师培训可能产生更大的效率。但遗憾地看到,有些学校虽然多种方式并举,但又明显缺乏有机的协调和整合,许多学校的教师培训至少理论上缺乏指导或研究,没有有意识地对教师培训的各种不同方式进行科学的协调,因此,没能极大发挥校本培训的效能。

校长首要的角色是整个学校教育工作的总负责人,所以作为同时又是教师培训的管理者和主要策划者的校长很难从专业培训者的角度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更具专业性的指导,从而影响了校本培训的效率。

(5)培训对象的主体性难以充分发挥

教师在校本培训中更多处在被动的局面上,校长总是通过一些强制性措施促使教师接受培训,如通过物质奖罚、表扬或批评等手段。这往往使不少教师理解为培训是校长的意志而不是自我成长的需要,所以,整个培训工作显得滞涩不畅。如果校长重视、管理到位,校本培训就会顺利进行;反之,培训就流于形式,甚至不存在。

如何将校本培训高效化是学校管理者以及培训研究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五)院本培训在班主任专业成长中的作用

这里所说的院本培训是指专业教师培训机构(一般指各师范院校中专门针对教师教育的研究与教学机构),这些机构在教师培训中有如下的一些优势:(1)对教师问题与教育问题有一定的理论研究;(2)有比较丰富的培训理论与实践;(3)对现实的教育问题有一定的理性分析,教育实践有时需要旁观者式的分析与提示。

近年来,院本培训也存在着一定的尴尬,主要问题是:(1)教师、教育问题研究与培训理论研究、培训实践存在着一定的不均衡性,有的院校对教师、教育问题有较深的研究,但缺乏培训理论的研究和培训实践经验,有一些院校有一定的培训实践但对培训理论研究不深,所以在选择哪些院校作为培训机构时一定要全面均衡考虑。(2)这类机构的培训者大部分具有较强的理论背景,在专业上具有一定的深度、广度和客观性,但对某一地区、某一学校的具体教育情况可能会缺乏认识,培训的针对性相对较弱;(3)培训者本身缺乏一线的教育实践经验与思维,所述理论与实践有较大差距。